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会遭受不公平。有的时候,你干了很多的工作,别人做的没有你多,回报却都相同,甚至有可能得的报酬比你所得到的还多,一旦经历这种状况,或许你会认为“这太不公平”。如此一来一去,时间长了可能就会产生各种人际冲突。这种冲突就是强求公正所引发的冲突,或者说是难以忍受不公平引发的冲突。因此,在某些问题上就要有忍受不平的修养和耐力。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李渊出任山西、河北抚慰大使,奉命将群盗收剿。李渊一路杀来,小盗寇遇见李渊的部队都望风归降,可最后却受到北方突厥的顽强抵抗。这个强大的盗寇却是李渊难以劝降的,突厥自恃铁骑凶悍,民众精通骑射,于是自封为王,根本不把李渊的军队放在眼里,李渊怒火中烧,却也无可奈何。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突厥居然用数万兵马数次攻打太原城池,李渊派遣部下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就在此时,盗寇刘武周,忽然从归李渊专管的汾阳宫(隋炀帝离宫之一)将宫女抢走,进献给突厥。突厥将刘武周封为定杨可汗。此外,在突厥的支持下,郭子和、恭举等四处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如果这样下去,隋炀帝一定会对自己的忠心产生怀疑而处死自己。
李渊在内忧外患之际,竟然派谋士刘文静作为大使,向突厥屈首称臣,并甘愿把大量“子女玉帛”献给突厥的始毕可汗。
李渊的这种屈节让步的举动,使他的儿子李世民觉得耻辱。李渊自然不是屈辱偷生之辈,因为他明白天下大势,已经决心起兵反隋。要想起兵胜利,太原尽管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仍称不上理想的根据地,而关中土地肥沃,人口颇多,经济繁荣,而若得到风水名地,方能号令天下,一统中原。要入关中,太原又是李唐大军必不可失的根据地。那么,采用什么策略才能保全太原顺利西进呢?
那时,李渊只有三四万将士,即便完全安扎太原,他也没有足够的信心来应对突厥的神出鬼没,况且还有刘武周等盗贼不时突袭太原为患。而如今如果兵入关中,显然不能派重兵把守太原,唯一的方法就是采取“和”的策略,让突厥“坐受金帛”。因此,李渊不在意屈节让步,自己声称为外臣,亲写手书道:“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贵国和亲,如文帝时故例。大汗肯发兵相应,助我南行,幸勿侵暴百姓。若但欲和亲,坐受金帛,亦唯大汗是命。”他与突厥约定,共驻京师,土地归还李渊,子女玉帛则全部归突厥可汗所有。
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自然与李渊交好。从太原进入长安的这段时间李渊最为艰辛,只剩下第三子李元吉率极少人马驻扎太原,却从未受到突厥侵犯,攀附突厥盗贼的刘武周因见始毕可汗与李渊交好,而不敢贸然出动。这样一来李元吉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以太原为前线输送人员和粮草。
在李渊进军关中的行程中,始毕可汗送给李渊很多马匹及士兵,李渊也趁机购买大量的马匹,这不但为李渊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骑兵打下了基础,并且因李渊军中有突厥骑兵,而使其气势也增添了不少。
一时的屈节让步只是暂时的缓兵之计,稳住对手,励精图治,一旦时机到来便会让对手俯首称臣,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美国学者韦恩·戴埃说过:强求公正,是人的误区之一。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寻找公正和正义,一旦觉得失去了公正就会十分生气、忧虑或者绝望。可是,寻求公道同寻求长生不老一样都不会有结果。在多数人眼中,正义和公道在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他们经常会说:“这是不公平的”“如果我不这样做,你同样也没有权利这样做”,或者说“我这样对待你,你竟这么对待我”等等。人们渴望公道,在遭遇不公道时就会觉得十分不悦。这并不是什么错误的行为,可如果你执意追求正义和公道,不能如愿就愤世嫉俗,消极生活,这就会形成一个误区。这种自我挫败行为并不代表寻求公道的行为本身,只是因为存在的不公道现实而产生的惰性。
要脱离强求公正的误区,其关键一点,就是不要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实际上,人与人之间总会各不相同。假如他人的处境比你好,无论你如何抱怨“这太不公平”,情况也并不会有所好转,因为你的境遇并不会改变,并且有可能会增添烦恼,堪称雪上加霜。因此,你应该避免总牵扯到他人,不要老是拿望远镜或放大镜去看别人。
只要你集中精力在自己身上,不要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比较,你就不会对周围的不公平现象感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