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是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心理测试:让一位演讲者在一所大学两个班级中分别做了内容一样的演讲。演讲前,凯利告诉甲班学生演讲者热情可亲,但却告诉乙班学生说演讲者非常难以接近。演讲结束后,甲班学生与演讲者非常友善地谈这谈那,而乙班学生则冷淡回避演讲者。同一个人做一样的演讲,为何会引发区别这样大的结果?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凯利的引导为学生们戴上了有色眼镜,从而为演讲者营造了不同色彩的光环。
在心理学的定义中,所谓“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非常不全面的评价倾向。光环效应的作用是在人们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中国人的老话“情人眼中出西施”就是“光环效应”通俗化的含义,换句话说,就是在光环效应的作用下,假若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为光圈被夸大,那么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被无限缩小了,严重的甚至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只要觉得某个人好,就倾向于把所有美好的品质都赋予他,简直就是完美至极,他的东西、他的朋友以及家人,也会得到非常不错的评价。鲁迅先生所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处,犹如乳酪”,用来形容这种行为是非常到位的。
光环效应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热恋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双方就会被对方理想化——姑娘成了人间的仙女,小伙子变成白马王子。在彼此眼中,彼此都变得完美无瑕,所有的不足之处都成了优点:脸色苍白称为“洁白无瑕”,纤细瘦弱称为“苗条匀称”,身体肥胖称为“丰满健壮”,脸上难看的黑痣也被美化为“美人痣”。莎士比亚所说的“恋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的想象”,就是对这种行为的最佳写照。
光环效应在教育活动中也是随处可见的。当老师喜欢某一个学生时,会认为这个学生样样都好,吹牛说大话会变成口才好,善于表现则被美化为表演能力强,就算是犯了错误也会给予其最真切的理解。人非圣贤,谁都不会永远正确!
只要是权威人士的话就会具有说服力,这是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种论调,比如:“国防研究所的某高级军事评论家对伊拉克战争的形势分析如下”“根据某个名牌大学某某某教授说”“据当前世界最具权威的某某学术杂志称”“总经理看起来并不反对这个计划”……而事实上大多数人只要一听说是权威的论断,便会立即打消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转而去迎合权威的观点,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被说服了。难怪会有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说:“著名的XXX家XX也走进了我们的队伍。”
据说,航海家麦哲伦获得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帮助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用了光环效应。哥伦布航海成功后,各种投机者和骗子开始纷纷出入王宫想得到些资助,致使国王对航海家的印象大打折扣。为表明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麦哲伦特地请来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一同去觐见国王。帕雷伊洛还真给麦哲伦帮忙,他通过地球仪这一道具,向国王陈述了麦哲伦航海的必要性和诸多好处。最终,卡洛尔罗斯国王被帕雷伊洛的语言征服了,并向麦哲伦颁发了航海许可证。但等到麦哲伦航海归来后,大家发现事实上那些用来使国王同意资助的数据并不完全属实。可见,帕雷伊洛劝说国王的内容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帕雷伊洛身为一个地理学家,对国王提出“专家的建议”,所以国王很愿意接受一个专家所提出的建议。
此外,人们也会经常疑惑为什么拍广告片的总是那些著名的歌星、影星,而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为什么明星做广告的商品更容易获得大众的赞许呢?这其实同样是光环效应在产生作用。那么,光环效应到底是怎样产生效果的呢?“光环效应”是人的感情倾向牵引出来的。人的感情倾向是非常主观的,也是很武断的,在它的引导之下你会不自觉地去着重了解事物的某个符合自己感情状态的侧面,并加以放大。同样,对于那些与自己既定感情不相符合的侧面,却会被你刻意的忽视。如此就出现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假象,以至于使我们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人,更多是根据我们已掌握的信息和第一印象去对别人的未知方面加以推测。
在此启发之下我们要明白,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以前,千万不要太轻信事前得到的消息和印象,一时的感觉更不应该相信。
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以前,千万不要太轻信事前得到的消息和印象,一时的感觉更不应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