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启迪成功的哲理
48149400000009

第9章 坚韧不拔(2)

成功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人生最遥远的地方,而在人生的近处则站满了失败,如果你在这层层的失败迷雾周围难以持久地寻找那一线光明,那么你很容易便会被这些失败的迷雾所吞噬,完全受它所制。

埃及宰相约瑟年轻时期也是屡遭打击,而他就像中国的鉴真和尚一样,也始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没有轻易被打倒。

约瑟顺从父亲的命令去探望哥哥们,结果反被哥哥们所害,几乎丧命;他尽忠服侍波提乏,结果反受冤枉而被下到监狱里;他在监狱中尽力帮助人,安慰人,为法老的酒政解梦,希望他在复官后能够救自己出狱,但酒政出狱后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这一切打击,不但没有打倒约瑟,反而成为训练他日后当上埃及宰相的课程。

痛苦的打击,造就了约瑟越来越勇敢地面对现实的打击与压力,使他更不易被屈服,也不易被过去所捆绑。对于自己手中的工作,无论在何种恶劣的条件下,他都尽力做到最好。最终,约瑟当上了全埃及的宰相。

这就是约瑟,一个在绝境之中依旧百折不挠的人。他以屡败屡战的精神不懈地进取与努力,他没有被过多的打击击垮,也没有自暴自弃,他试着忘记过去,不为过去种种砸在自己头顶上的愤怒的种子所牵绊,而是一往无前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人,那么无论是恶劣的环境、凶猛的仇敌还是沉重的压力,最终都能像埃及宰相约瑟那样,被他转化为朋友,帮助他去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让我们都试着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面对挡在你面前的一切障碍,这样,人类才能拥有成熟与睿智;明天才能显得无限神奇,社会才能上升到文明世纪,人生才能变得更加灿烂瑰丽!

执著造就奇才

一切伟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成名,都有赖于他们的坚忍不拔。他们的作品并不是借着天才的灵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精心细致的雕琢,直到最后把一切不完美的痕迹都除掉,才能够表现得那么高贵典雅。

我们阅读霍桑的作品《红字》时是多么欣喜快乐啊,《红字》也许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故事了。如此完美的遣词造句,如此流畅自如的表达,如此精妙细致的修辞,以致人们暗自揣测这鬼斧神工之笔是如何造就的。生性腼腆木讷、不善言辞的作家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曾经吐露出了天才的秘密。那就是一遍又一遍不懈地修改,修改,再修改!作家的笔记本上到处是修改的痕迹,在他的笔记里,几乎没有什么事是琐碎微小而不值得记录的。他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和感觉到的,都记录在自己的笔记中,正是这些笔记使他后来写出了完美的作品。

霍桑那出色的思想和非凡的表述来源于难以数计的资料。当他在写不朽的《红字》时,他认为这部作品不会被承认,就像他的其他众多作品一样默默无闻,他甚至烧掉了自己的一部分作品。而且,在个人生活上,霍桑也有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在被塞伦的海关除名后,他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只能以栗子和马铃薯果腹,因为他根本买不起肉。在他出名和获得人们的认可之前,他已经在文学这个神圣的殿堂里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0年。

乔治·艾略特曾经这样说:“1856年9月开始了我生命中的新纪元,因为从那时起我开始写小说。我要在某个时候写出一部出色的小说,这一直是我朦朦胧胧的梦想。我以前也尝试着写小说,我好像对于什么是小说很早就抱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这些感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是,我从未下定决心要真正写出一部小说,我的小说往往只不过写了一个开头,描述了一个叫斯坦福郡的乡村以及邻近的农家生活。但也仅仅是个开头而已,这样,许多年过去了,我心中希望自己能写出一部小说的愿望也在逐渐地消退,我感到,自己缺乏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无论是处理小说结构还是描写对话都不够到位,但我认为自己还是比较擅长叙述故事的。”

“但是在一天早上,我正在思考第一个故事梗概应该写些什么时,我的思想进入了一种浮想联翩的状态,我想像自己在写一个故事,题目就叫《牧师阿摩司·巴顿的悲惨命运》,也就是后来的名作《牧师生命的一幕》。最初它刊登在《黑木》杂志上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其受欢迎的程度简直超乎我的想像。”

赫伯特·斯宾塞在76岁的时候完成了他的巨著的第10卷,世界上很少有什么成就能超过这件耗尽一生的宏伟作品。斯宾塞在写作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挫折,尤其是在健康状况很差的情况下,他仍然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工作,直到成功。

卡莱尔写作《法国革命史》时的不幸遭遇,已经广为人知。他把手稿的第一卷借给了邻居,让他先睹为快。这位邻居看了以后随手一放,结果被女仆拿去引火用了。这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卡莱尔却并未泄气,他又花费了几个月的心血,将这份已经被付之一炬的手稿重写了一遍。

博物学家奥杜邦带着他的枪支和笔记本,用了两年时间在美洲丛林里搜寻各种鸟类,画下它们的形状。这一切完成后,他把资料都封存在一个看来很安全的箱子里,就去度假。度假结束,他回到家中后,打开箱子一看,发现里面居然成了鼠窝,他辛辛苦苦画的图画被破坏殆尽。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然而奥杜邦二话不说,拿起枪支、笔记,第二次进了丛林,重新一张一张地画,甚至比第一次画得还好。

一切伟大作家之所以能够成名,都有赖于他们的坚忍不拔。他们的作品并不是借着天才的灵感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精心细致的雕琢,直到最后把一切不完美的痕迹都除掉,才能够表现得那么高贵典雅。

卢梭认为,自己那种流畅典雅的写作风格主要得益于不断地修改和润色。维吉尔的《埃涅伊特》用了11年时间才完成。霍桑、爱默生这些大作家的笔记,确实可以让我们一窥伟大作品背后的艰苦劳动,他们准备一本书要用上几年心血,而我们不用1个小时就可以把它读完。孟德斯鸠写作《论法的精神》用了25年,而我们用60分钟就可以把它读完。亚当·斯密写作《国富论》用了10年。古代雅典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曾经受到对手的嘲笑,说他三天只能写出三行字,而那人却能写几百行。“你三天写的几百行是不会被人记住的,而我的三行却会永久流传。”欧里庇德斯回答道。

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尝试了16种不同的形式写作他的《暴风雨》,而写作《疯狂的奥兰多》用了他整整十年时间,尽管这本定价仅为十五便士的书只卖出了一百本。柏克的《与一位贵族的通信》算得上是文学史上最恢弘庄严的一部作品。在校样的时候,柏克做了十分认真细致的修改,以致最后稿样到了出版商手里时,已经面目全非了;印刷工人甚至拒绝校正,于是全部重新排版印刷。亚当·塔克为了写作他的那部名著《自然之光》,也用去了18年时间。梭罗创作的新英格兰牧歌《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星期》完全没有引起人的注意,虽然总共才印了一千册,最后却有七百册退还给了作者。梭罗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图书馆藏书一共有九百本,其中七百本是我自己写的。”虽然这样,他却依然笔耕不辍,锐气不减。

持之以恒是所有成就伟业者的共同个性特征。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可能有许多缺点和古怪之处,但是对一个成功者来说,持之以恒的个性则是必备的。不管遇到多少反对,不管遭到多少挫折,成功者总是坚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作呕,阻碍不能使他气馁,劳动不能使他感到厌倦。无论身边来去的是什么东西,他总是坚持不懈。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无法停止呼吸一样,他也永不会放弃。

金钱、职位和权势,都无法与卓越的精神力量和坚韧的品质相比较。

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都要以一种顽强的决心坚持下去。咬紧牙关,对自己说:“我能行”。让“坚持目标、矢志不渝”成为你的座右铭。当你内心听到这句话时,就会像战马听到军号一样有效。

“坚持下去,直到结果的出现。”卡莱尔说,“在所有的战斗中,如果你坚持下去,每一个战士都能靠着他的坚持而获得成功。从总体上来说,坚持和力量完全是一回事。”

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任何伟大的成就也不是垂手可得的。许多著名作家的一生,就是坚定执著、顽强拼搏的一生。对于想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来说,执著是最好的助推器。谁能不停止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打击和收获,谁就能一次又一次地靠向成功。

恒心最伟大

恒心是一种刚毅。拥有恒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拥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保持恒心,矢志不移,沙漠中也可掘出清泉。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意思就是: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做巫医。’这话说得太好啦!”

人没有恒心,连做个巫医都不行,那他还能做什么呢?

“万事从来贵有恒。”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缺少恒心,任何成功都必须依靠我们的全力以赴、坚持到底,只要有恒心,纵然铁棒也能磨成针;反之,立志无恒,终身事无成,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

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从上述事例可知,成就一件大事,没有恒心是万万不行的。恒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要想有一番作为,有所成就,就得先过恒心这一关。

明朝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走遍了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历尽了千辛万苦,遍尝百草,采集草药。在走访过程中,李时珍勤读、勤问、勤看、勤写,用了27年时间,参阅了800多种书籍,终于写成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50多岁了还坚持学俄文,就是在逝世前,他还在看书、写作。正因为有恒心,他才会博闻强记,花费了40年时间,写出了《资本论》这样的巨著。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19世纪作家莫泊桑,到30岁时,他的作品仍是一篇都没有发表。他开始对自己丧失信心,不再写作,而是想改行经商。他姐姐知道了莫泊桑的心意后,批评他缺乏恒心,并建议他去拜访比他年长29岁的福楼拜。

福楼拜是当时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他和蔼地接待了来访的莫泊桑,并把莫泊桑让进书斋,指着自己的作品说:“当初我也跟你一样灰心过,动摇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恒心。”

回到家后,莫泊桑继续埋头耕耘,勤作不辍,终于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羊脂球》。此后,莫泊桑一发不可收拾,在他的文学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他一生共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1673年的一天,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加上又受了风寒,身体十分虚弱。但他还是不顾亲人和朋友的劝阻,以顽强的毅力克服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参加自己的新作《无病呻吟》的演出,并出演男主角。莫里哀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角色的塑造中,表演得十分逼真,博得观众热烈喝彩。谁知,由于咳嗽震破了喉管,当掌声尚未停息时,他的生命就此结束在了舞台上。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了目标孜孜不倦,永不言弃?如果是一个短期目标,有可能是兴趣,是爱好,是一时冲动;而如果是长期甚至一生的追求,自然少不了持之以恒的强大精神动力。

恒心是一种执著。执著向前、不懈努力、永恒不变,如果是细流,就可穿越万里山川,一往无前,汇入大海,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片海洋;如果是笋竹,则会冲开磐石,穿透重压的泥土,获得一片美丽的天地。

恒心是一种刚毅。拥有恒心,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拥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保持恒心,矢志不移,沙漠中也可掘出清泉。

坚毅的恒心是一个成功人士成长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只有认准了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们,才能超越一切阻碍,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伟人们到达高峰不是靠突飞而来,而是由于他们在同伴们酣睡的时候继续不辞辛苦地坚持攀登所致。科学上也没有平坦的大道,探求真理的旅途中有无数的礁石、险滩,只有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地勇于攀登的人,才能最终登上高峰。

在荷兰,有一位刚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在一个小镇找到了为镇政府看门的工作。

他太年轻,工作也太清闲,为了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日复一日,年又一年,一磨就是60年——专注细致,锲而不舍!

他的技术早已超过了专业技师,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专业技师磨的都要高。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块玻璃片磨好,可以说用尽了毕生的心血。

借助打磨好的镜片,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从此,显微镜诞生了!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从此名声大振,还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不可攀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也慕名到小镇去拜会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荷兰科学家和生物学家列文胡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