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雨
48147800000009

第9章 戴叔伦

戴叔伦(公元732—公元789年),唐代诗人。字幼公,一说字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晚唐诗论家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曾援引过戴叔伦论诗的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对宋、明以后主张神韵、性灵的诗人产生过影响。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戴叔伦《述藁》10卷,已佚。《全唐诗》录其诗2卷,其中有别人之作羼入者。《全唐文》录其文两篇。事迹见《新唐书》本传及《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原文

兰溪①棹歌②

凉月如眉挂柳湾③,越中④山色经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⑤,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①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

②棹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③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④越中: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⑤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开时下的雨。

赏析

这首船歌,写一个渔人独坐船头欣赏兰溪夜景的情形,充满画意。当渔人将小船系尖兰溪岸边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周围是一片茫茫的夜色。西南溪水转弯处的上空,一弯清冷的新月挂在杨柳梢头,长长的,细细的,尖尖的,宛如女儿家秀丽的眉。月光不多,却很明亮,把平静的溪水照得镜面一般;越中峰峦本来就亭亭如靓女,现在将她们的倩影投入水中,看去更增添了几分妩媚。啊,美丽的兰溪之夜,竟是这般的幽静、迷人啊!月儿渐渐落下去、落下去,天色变得很暗、很暗,山峦呀,杨柳呀,统统隐匿到黑黢黢的夜幕里。到了夜半时分,只听得溪边浅滩上泼剌剌,泼剌剌,响遍鱼儿跳水的声音。一连下了三天三夜春雨,兰溪水涨满河床,肥壮的鲤鱼,成群结伙,从下游逆流而上,赶到这一带来产卵养育后代——鱼汛来了!渔家丰收的时节来了!“桃花雨”,桃花开时雨,就是春雨。这个字眼比“春雨”优美多了。在这里,它使人不仅想到桃花盛开的绚丽色彩,而且油然生出兰溪两岸桃花沐雨而开、落英顺水漂流的印象。更何况将桃花和溪水联系起来,还蕴含着一种特殊文化意味的诗情。东晋诗人陶潜,在《桃花源记》里写武陵渔人,划小船,“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那以后,渔人便与桃花流水结下不解之缘,诗人们写渔人往往提到桃花流水,说桃花流水便隐含着渔人。我们何以认定这首船歌的抒情主人公是个渔人?根据就在这里。倘使没有“桃花雨”,单凭着春雨之后“鲤鱼来上滩”是不好遽然做出这个判断的,而且,诗意也淡了一层。

绝妙佳句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