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科课程资源-诗中酒
48147400000021

第21章 杜牧

杜牧(公元803年—852年),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原文

遣怀

落魄①江湖载酒行,楚腰②纤细掌中轻③。

十年④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⑤薄幸名。

注译

①落魄:仕宦潦倒不得意,飘泊江湖。魄一作拓。

②楚腰:指细腰美女。《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③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飞燕外传》)。

④十年:一作三年。

⑤青楼:旧指精美华丽的楼房,也指妓院。薄幸:薄情。

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追忆在扬州当幕僚时那段生活的抒情之作。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又干了些什么,留下了什么呢?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绝妙佳句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原文

江南①春

千里莺啼②绿映红③,水村④山郭⑤酒旗⑥风⑦。

南朝⑧四百八十寺⑨,多少楼台⑩烟雨中。

注译

①江南: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②啼:鸣叫。

③绿映红:花草树木,红绿相衬。映,衬托。

④水村:水乡。

⑤山郭:山城。郭,外城墙,这里指城镇。

⑥酒旗:酒店的招牌,像旗子,用竹竿挑在门外,俗称望子。这里用来泛指酒楼店铺。

⑦风:春风。

⑧南朝:指公元420年—589年,即魏晋以后,隋唐以前,在我国南方先后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建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⑨四百八十寺:南朝佛教盛行,梁代尤甚。当时仅都城建康兴建的佛寺,就有五百多所。这里是一个大概的数字。

⑩楼台:寺庙的楼台亭阁。

烟雨:烟雾般的蒙蒙细雨。

赏析

诗的题目是“江南春”,所以一开头就高瞻远瞩,以“千里莺啼绿映红”这样一个远镜头,概括了江南的春天,风光无限。一气呵成,明快流畅。同时,从时间上来说,诗人也不只是着眼于眼前的景物,而是透过它们,缅怀那已成历史陈迹的偏安王朝,寄托了自己的兴亡之感,反映出诗人对中唐以后朝廷苟安,国势日衰的无限慨叹。

绝妙佳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原文

泊秦淮①

烟笼②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③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④《后庭花》⑤。

注译

①泊:停船靠岸。秦淮:河名,发源于江苏溧水县东北,西流经金陵进入长江。相传秦始皇开凿钟山,以疏淮水,故名。

②笼:笼罩。

③商女:指卖唱的乐妓。

④犹唱:还唱。

⑤后花庭:《玉树后花庭》的简称。南朝陈朝最后一个皇帝陈后主(叔宝)作的歌曲名,后人把它看作亡国之音。

赏析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此诗为“绝唱”。诗人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全诗寓情于景,叙事抒情相结合。首句创造了悲凉的意境,茫茫沙月,迷濛烟水,写出了江夜的萧瑟索寞。第二句上下承转,三四句重在抒情,由“酒家”引出“商女”,由“商女”引出唱《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从观感到听觉,叙事中有抒情,抒情中有议论,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了达官贵人们的醉生梦死,诗人对晚唐衰败的隐忧之情也不言而喻。

绝妙佳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