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48143900000092

第92章 开路先锋及行家里手(42)

决断训练:它不是某种独立的技巧,而是数种技巧的合并使用,旨在帮助病人克服社会性焦虑和退缩,并在其此前一直感到害羞和被动的情形下采取更为果断的行动。治疗先从教育开始:治疗师和病人讨论一些令病人感到害怕的情形,再确认出合适的反应。接着,病人会受到鼓励,在带有轻度挑战性的情形中将这些行为表演出来。最后,等他感到完全有把握以后,再一步一步地推向更为严重的挑战形势。

决断训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行为练习”。病人在挑战性的情形下扮演自己的角色,治疗师则扮演造成威胁的人(老板、配偶、邻居)。病人有机会练习他或她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说的话和需要做的事,治疗师往往发出反馈,并给予指导,直到病人在这个角色里已工于技巧,且对新行为感到舒适为止。此后,他便能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模仿:斯坦福大学的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研究出一种新的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大多数人的行为来自于认同或模仿对其十分重要的人物。该疗法的中心是,病人要以特别的方式观察治疗者的行为,通过模仿学会他人的方法,再据此修正他/她自己的行为方式。班杜拉指出,通过这个方法,在“主持人俱乐部”观看和学习他人的几百万人均克服了不敢在公共场所讲话的毛病。

这种方法最初被用以改变儿童的行为习惯,但人们很快发现,它对克服成人的恐惧感也大有用处。典型治疗包括下列步骤:先让病人观察示范者在相对不那么可怕的情形中接触令人害怕的东西,然后,再在一系列越来越可怕的情形下重复这种接触。比如,在治疗人们对蛇的恐惧时,示范者先摸蛇,然后抓住它。最后让它在自己的身上爬。治疗师鼓励病人进行同样的系列活动过程,甚至引导病人的手,表扬他所做出的努力。渐渐的,治疗师减少演示、保护和引导的程度,直至病人在没有帮助的情形下独自面对其所害怕的事物。

操作条件反射:60和70年代,一项非常成功的实验是,许多住院精神病人的行为往往可以通过奖励而得到矫正。之后,许多精神病院也炮制出类似的基于操作条件反射的治疗项目。护士和精神病专家接受培训,将一些代币(扑克牌、卡片或假币)奖励给病人,以表彰其所做的好事,如自我清洁,保持房间卫生、整齐,对其他病人的正常行为,担负起责任等。这些代币可换成电影、特别食物、私人房间或周末等。这种方法往往能收到相当广泛的积极疗效,尤其在一些长期以来孤僻或冷淡的病人之中。“代币制”活动,他们这样认为,对痴呆症患者、少年罪犯和障碍学龄儿童特别有效。

§§§第四节全在脑海里:认知疗法

近两千年前,斯多葛哲学家埃比克泰德(Epictetus)写过一句格言,为时下流行的一种心理疗法埋下了伏笔:“困惑人们的不是事物,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

一些人可能认为这句话肤浅,另一些人又会觉得他言过其实。但其是否正确完全可以从“认知心理疗法”的效果上看出。这一疗法的发起人之一是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他仅用一句话便总结出该疗法的基本原则,而这一句话几乎就是爱比克泰德的现代翻译版:“你在很大程度上感受的是你的思想,如果你能改变思想,你就可以改变感受。”

认知心理疗法常被称为“认知一行为疗法,”因为它包括行为疗法的一些成分。尽管两种形式互有重叠,但其焦点并不一样。行为疗法常像对待羊或猪一样对待病人,其行为和反应的生成主要通过脱敏等其他形式的条件反射;认知疗法则有所不同,主要是通过修正病人的有意识思想来修正病人的感情和行为。

用认知疗法治疗心理障碍出现于心理学上认知革命的早期。在40和50年代,几位心理学家均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引起大多数神经症的并不是无意识冲突,而是错误的认知过程。治疗师之一朱利安·罗特(我们在前几章已经了解过他对内外控的研究)既是学术研究者,又是治疗师。他发明出“社会学习”法,可让病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不正确预期和价值观。

艾伯特·埃利斯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认知疗法治疗师。他说,他深受罗特等人的作品的“刺激”,开始于1955年实践和促进自己的一种认知疗法,称为“理性情绪疗法”(RET),从而成为“第一位主要的认知行为治疗师”、“RET之父及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

确切地说,这些称呼算不上谦虚,但埃利斯本就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他曾大言不惭地写道,他是“‘师范大学’里最杰出的校友之一”,也是“最出名的临床心理学家之一,更是美国及全世界最出名的性学专家之一”。他最近还说,“我的‘老年’,即80年代,是我职业生涯上最引人注目的时期,也是理性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稳步前进的时期。”他说,“如果我不干一点大的、向前推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事业,(我)就会索然寡味。”他还承认自己是个工作狂——一个健康的工作狂——其典型的工作日达17个小时,从早晨8点半开始,一直工作至第二天凌晨1点一刻。毫不奇怪的是,他非常清瘦,甚至有点皮包骨头,长脸经常阴沉着,但可突然问爆发出恶魔般的狞笑。如果给他安上一对翘起来的黑胡子,他看上去便与摩菲斯特(《浮士德》里的魔鬼)相差无几。

虽然人们不喜欢这种夸张,考虑到他起步时的可怜处境,埃利斯所取得的成就和能力也的确超凡脱俗。他将父亲描写成一个吝啬鬼,且非常不负责任,没有给过他一点父爱;而其母亲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桥牌、麻将及其他嗜好上。年轻的埃利斯在布隆克斯长大,5~8岁期间因肾炎住过8次院,因而不能进行激烈运动,遇到此类活动时,表现得往往非常“柔弱”,而且非常害羞,内向,不敢在公众面前讲话。他说,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他成为一个“固执而决断的问题解决者”:

我对自己说,如果人生充满着这样的粗野和争斗,我怎能活得快乐与成功呢?不久我就找到答案了:开动脑筋!因此,我马上就设计出如何在我木头木脑的母亲面前卖乖,如何与一天到晚喧闹着的兄妹相处,如何在不失羞涩的情况下尽量过得快活一些。

在其青少年时代,埃利斯的理想是成为一个作家,并为此写过许多不太成功的手稿。但他也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不失时机地拿到了会计学位与商务学位,它们使他在大萧条时期仍能找到相当不错的工作。在其未发表的手稿中,人们可发现大卷大卷的性内容,朋友们也常向他咨询性方面的知识。他非常喜欢向他们提供咨询,因而在最后决定做一个临床心理家。他在一家礼品店里找到工作,同时在哥伦比亚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课程,于1947年获得博士学位,时年34岁。

对于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如此之晚才涉足这一领域意味着将一事无成。对埃利斯来说,却全然不是这回事儿。他在新泽西心理卫生系统工作过几年,同时接受4年的心理分析培训,于1948年起开始自己接待病人。1952年,他在曼哈顿开业行医,同时开始写作大量的讨论性学及相关内容的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其激进的观点和经常使用的粗俗用语使他在心理治疗领域里恶名在外,而他本人终其一生也似乎乐于充当这样一个恶人。

1953年和1955年之间,埃利斯开始对心理分析进行反叛。他觉得心理分析的过程太慢,也太被动(在分析师这边),根本不适合他的个性。克莱尔·沃加几年前曾在《今日心理学》中介绍过他,埃利斯向他透露道:

病人因谈话和受到注意而暂时感到好受些,但病情并没有好转……我开始奇怪,为什么我得被动地等上几周或几个月,好使来访者通过他或她自己的解释性要求,说他们已“准备好”接受我的解释。如果来访者大部分时间里并不出声,为什么我就不能用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或说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因此,我开始变成一个折衷主义治疗师,在治疗中一边训导,一边劝导,主动地加以指导。

按照符合自己口味的技术实验过几年之后,他编出一整套理性情绪疗法。1955年,他开始实践这一疗法,开始就此著书立说。他在早期的论文里说,从本质上讲,与神经症有联系的情感是“无逻辑的、不现实的、非理性的、没有弹性的和孩子式的思维结果”,其关键性的疗法在于治疗师“揭开”病人无逻辑的自我打击式思维,告诉他如何才能以“更符合逻辑和自助的方式进行思维”。治疗师——至少是埃利斯——的总体口气,是由一系列的关键词所指示出来的。治疗师应“一针见血地指出病人一般和具体的非理性思想”,“诱导其更理性地思想”,“不断地,反复地打击其非逻辑思想,使其排除恐惧”。

书面上不太容易传达出RET疗法的本质,也不太可能看出艾利斯使用这一办法的场景。他富于煽动性、挑战性的治疗方式只能依靠人们的想像力。下面这一例子(稍加节略)或许可以捕捉他的一部分特点和过程。该段文字选自于他与一位26岁美工的早期谈话。该美工有一个固定的女友,也与她定期性交,但总是害怕成为同性恋者。

治疗师:使你心烦的主要是什么?

来访者:我害怕成为同性恋者,非常害怕!

治疗师:是因为“如果我成为同性恋者——”会发生什么吗?

来访者:不知道。不过我其的烦透了。它使我每天都在怀疑。我的确怀疑一切。

治疗师:嗯。我们还是回到前面——请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成为同性恋,你会怎样呢?”

来访者:(暂停)我不知道。

治疗师:不,你知道,好吧,我可以把答案告诉你。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你自己是否能各出来。

来访者:(暂停)不再是个完人?

治疗师:嗯。显然,你说的是:“我糟透了。但是,如果我成为同性恋,那可其的是糟透了!……你为什么糟透了呢?

来访者:(暂停)

治疗师:说不出来吧。你为什么认为自己糟透了呢?印使在一百个男人中99个都能与女人相恋,你自己是惟一不能相恋的,你为什么就一定感觉糟透了呢?(埃利斯这里是用病人自己报告的数字进行辩驳——每百个男人中出现同性恋的数字当然要大于此数。他还在私下的场合里说过,他并不同意病人的看法,认为同性恋非常可耻,只是向他说明,认为这件事情不好并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坏人。)

来访者:(半晌不出声)

治疗师:你还没有向我说明哩!你为什么感到遭透了呢?没有价值吗?

来访者:(半晌不出声)因为我不属于。

治疗师:不属于什么?

来访者:我不属于那99个人。

治疗师:“我不属于,因此我应——”

来访者:我应该属于。

治疗师:为什么呢?如果你真的是同性恋者,你就是个同性恋者。现在,如果你真的是个同性恋者,为什么一定要做一个非同性恋者呢?这听上去不对。

来访者:(半晌不出声)

治疗师:看出你的烦恼在哪里了吗?

来访者:嗯。

治疗师:你在说的是清醒的话:“如果我是同性恋者,成为异性恋者是我所渴望的,”并将其译成“因此,我应该是(异性恋者)。”是这样吗?

来访者:是这样。

治疗师:可这说得通吗?说不通嘛,

还有与另一客户的一段对话:

治疗师;同是废话!一直是同样的废话!现在,请你来看看这句废话——不要说“啊,我有多蠢,他恨我!我想我会自杀的”——你马上会好一些。

来访者:你一直在偷听吧?(大笑)

治疗师:偷听什么?

来访者:(大笑)我心里说的话,跟这一样,我是这么说的。

治疗师:那当然,而且,根据我的理论,如果不对自己说这些废话,人们一般不会生闷气……如果我认为你是我见过的最可鄙的人,这就是我的想法。我做的就是这一行。即使我这么想,能把你真的变成一个最可鄙的入吗?

来访者:当然不能。

治疗师:什么东西能使你成为一个最可鄙的人呢?

来访者:自认为是。

治疗师:这就对了!你认为直己是,你就是,这是惟一能使你变成这种人的东西。懂了没?你控制着你自己的思想,我控制者我的思想——我对你的看法。你完全不必受我的影响。你总在控制你自己的思想。

其中的某些内容来访者可能难以承受,但埃利斯认为,这种面对面的RET治疗法要远远好于非面对面的RET法。从另一方面来说,埃利斯认为,热情可能有害无益。还在心理分析阶段时,埃利斯尝试过对病人热情一些,有十个月左右,结果却发现,病人非常高兴,感觉也不错,但丝毫无助于治疗他们的病情,只能使其产生更强的依赖性和更多的需要,于是他只好放弃。

埃利斯将自己的想法编成“RET疗法的ABC理论”。病人生活中:(A)诱发性事件与其对这些现象的信念;(B)混合在一起,而这些信念导致出接下来的后果;(c)——情绪及行为上的困扰。最近几年,他又详细描述了ABC之间存在的多重性相互影响和反馈。比如,c的状况不好——情绪反应——会反馈至信念系统,并增强B(对某种经历的信念,又接着影响感觉系统如何实际地对经历A进行评估)。fueT旨在使来访者产生“深刻的、基本的和哲学的变化……要观察,要屈服,要停止重构其核心的必要性,这些必要性处于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哲学假定的最底层”。总起来说,理性思维是精神及情绪健康的源泉。

听上去过于简单化。但事实证明它具有极大的感召力。这种疗法开始时发展缓慢,然而,尽管受到动力学派心理疗法学者的强烈反对,但在埃利斯本人持之以恒的宣传下,随着各种认知疗法在总体上的不断成长,随着RET理论为其他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所认同,它于60年代开始很快地发展起来。埃利斯的生意越来越忙,最终得以在60年代开设一家理性情绪疗法研究所,并在曼哈顿东65大街买下一栋房子作为研究所的工作场所。自此之后,这栋大楼从早到晚充满了来访者、学生和员工。

在70年代,尽管埃利斯、他的学生和他的方法在一些专业杂志上经常遭受攻击,但RET研究所仍在其他城市和欧洲各地落下脚来。1982年,一项针对800位临床及咨询心理学家的调查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刊物《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在心理治疗大师的排行榜上,埃利斯名列第二(第一是卡尔·罗杰斯,我们很快就会谈到他)。3家咨询杂志的参考资料显示,埃利斯是80年代被引用最多的作者。1985年,美国心理学协会给埃利斯颁发“杰出职业贡献奖”,颁奖词里这样说道:

艾伯特·埃利斯博士的理论贡献已对心理学的职业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关于精神病理学中的认知原发理论一直处在临床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埃利斯博士的理论极大地鼓励了心理学疗法中的积极和指导性的尝试,给予人的独特性以深沉的、人道主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