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48143900000064

第64章 开路先锋及行家里手(14)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心理学家开始认为发展是人生持续不断的过程。此时,前所述及的几项重大实验刚刚起步,但其目标主要是衡量几年内的变化,而非解释这些变化的产生过程。1950年,心理分析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艾里克松(ErikErikson)首次提出了终生发展的详细过程的模型。该模型主要来自于他自己对一些主要心理社会挑战的分析及这些挑战所带来的变化,而这些挑战是人生八大阶段中每一阶段都可能面对的。

艾里克松(1902~)虽未得到高等院校的学位,但在五十多年时间内,他一直是这个国家极受尊敬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并在好几所著名大学担任过教授席位。他的父母是丹麦人,信清教的父亲在艾里克松尚未出生即抛开他的犹太裔母亲,她只好改嫁给一个德一犹混血的儿科医生。这种状况使艾里克松里外不是个人,在学校,他因是犹太人而受人耻笑,在犹太会堂,他又因自己生得金发碧眼而被视作异教分子,饱受冷眼。这些经历让他对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斗争而获得同一感产生出强烈的兴趣。

在青年时代,艾里克松修过艺术,当过几年画家。但到罗马旅行之后,他站在米开朗琪罗的作品面前,又想到自己的作品,突然间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自卑感和焦虑感,于是一路直奔维也纳,找到安娜·弗洛伊德,要其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在排遣焦虑之后,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研究心理分析,成为一个业余分析师。

纳粹于1933年在德国上台后,艾里克松携妻子先移民丹麦,然后来到美国j他将心理分析付诸实践,先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最终回到哈佛大学),在贝克菜大学参与一些纵向研究活动,并与人类学家合作调查过两种美国土著文化。从自己多种多样的经历中,他感到人的发展是一项终生的活动。在这些发展过程中,人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斗争,每种斗争都是生命的一个阶段,也都会在新知识的获取和性格的发展中得到解决。

第一阶段即婴儿期,中心议题是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冲突。在有爱心的父母面前,婴儿解决了这个危机,学会了互相依靠和相亲相爱,并得到了信任。第二阶段即儿童早期,其斗争焦点是孩子在自主需要与怀疑及羞愧感之间所感受到的矛盾心理。若让其在合适的指导下体验自由选择和自我控制,孩子会通过学习规则的重要性而解决危机,同时获取自我控制或意志。每一阶段代表一种危机,每一阶段增加一些性格。久而久之,若每一阶段的过渡都很平稳的话,孩子就能使自己与社会达成更大程度的调和。

下面是艾里克松的终生发展观,每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更高一级。

┏━━━━━━━━━━━━━━━━━┳━━━━━━━━━━━━━━━━━┓

┃阶段:冲突┃成功的解决方案┃

┣━━━━━━━━━━━━━━━━━╋━━━━━━━━━━━━━━━━━┫

┃1.婴儿期: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信任┃

┣━━━━━━━━━━━━━━━━━╋━━━━━━━━━━━━━━━━━┫

┃2.儿童早期:自主对羞愧怀疑 ┃意志及独立┃

┣━━━━━━━━━━━━━━━━━╋━━━━━━━━━━━━━━━━━┫

┃3.游戏期:自发对内疚 ┃目的┃

┣━━━━━━━━━━━━━━━━━╋━━━━━━━━━━━━━━━━━┫

┃4.学龄期(6—10岁):勤奋对自卑┃胜任┃

┣━━━━━━━━━━━━━━━━━╋━━━━━━━━━━━━━━━━━┫

┃5.青年期:同一感对角色混乱 ┃自我感觉┃

┣━━━━━━━━━━━━━━━━━╋━━━━━━━━━━━━━━━━━┫

┃6.成年早期:友爱亲密对孤独、孤立 ┃爱┃

┣━━━━━━━━━━━━━━━━━╋━━━━━━━━━━━━━━━━━┫

┃7.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 ┃关心别人;事业有成┃

┣━━━━━━━━━━━━━━━━━╋━━━━━━━━━━━━━━━━━┫

┃8.老年期:自我完善对绝望 ┃智慧;完整的感觉足以抵挡生理退化┃

┗━━━━━━━━━━━━━━━━━┻━━━━━━━━━━━━━━━━━┛

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不能平稳渡过,正常的健康发展就会受阻。比如,一个没有人关心和爱护的婴儿也许永远不能学会信任别人。这是一种缺失,它会影响或扭曲以后的发展阶段。如果父母管束太严,一个少年也许就不能顺利通过第五阶段,不能获得独立的自我同一感,结果就可能成为“长不大的孩子”,或产生逆反心理。

艾里克松的理论在发展心理学向生命全程视点的转变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造成这种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几十年来昌盛不衰的纵向研究所提供的生命全程的大量数据。第三个影响是二战后处于“生育高峰”期的人由儿童向青年及中年的过渡,以及随之而来的65岁人群的增大。这两种因素迫使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立法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反映中年及老年特色的一些变更和问题上来。

其实,向生命全程观点的转向始于50年代,在60年代呈上升势头,在70年代形成绝对潮流。在此10年中,哥伦比亚大学洛杉矶医学院的罗杰·L·古尔德(Roger。L.Gould)通过几篇文章理出了成人生命阶段发展的理论。达塔毛斯大学的心理分析师乔治·E·维伦(George E.Vailant)在《适应生命》一书中也做出了类似的梳理。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J·利文森(Daniel J.Levinson)在《男人生命的四季》中如法炮制;作家盖尔·希茜(Gall Sheehy)把这些信息以畅销书《转折:成人生活可预测的危机》的形式传达给大众。到1980年,尽管大部分发展心理学研究仍在处理生命早期的一些问题,但发展在整个生命中呈阶段形式持续进行的观点已深入人心,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主导范式,也成为文人圈中的共识观点。

完全不同于艾里克松的观点,时下的生命全程发展理论为多元论,解决的是发展的所有方面,而不只是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它逐一解释了阶段之间的变化,涉及性格、社会关系、就生物影响角度而论的认知、与年龄相关的心理变化及社会与环境影响。这些变化与特定的年龄相关,也与那些可能在任何年龄所产生的事物相关。再说,艾里克松的乐观看法是,正常和健康的发展是向前和向上的,而近几年所流行的生命全程发展论的基调是实证主义,也即实打实的现实主义。它认为,成人阶段之后的发展是一系列的变化,而不是一种向上的持续运动;它需要对变化的现实进行适应,而不是进程。

这并不是说,今天的生命全程发展论是悲观的。说真的,它的有些发现真还令人鼓舞。举例如下:

青春期:有关青春期阶段的许多新资料涉及一些熟悉的话题,如性行为、社会性发展、挣脱父母以获取自我解放、自尊和焦虑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青春期是一团乱麻,但最新的几种研究却提出了相反意见,认为在大部分青春期里,情形并非如此。一项研究报告认为,虽然百分之十一的少年有严重的慢困惑,百分之三十二的少年有间歇性、情境性困惑,但百分之五十七的人“在青春期基本上在良好和健康的状态下发展”。虽然吸毒、嗜酒、抽烟和性行为在青春期有所增多,并已导致部分问题少年,但一个研究小组认为,这些行为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故意的、自我调节的、旨在对付发展的问题”。

成人“危机”:成人发展研究的核心一直集中于男女均需经历的重大转变,特别是在约40~45岁。这时,他们大多认为自己的事业已经到顶,梦想已褪去色彩,孩子们开始远离家庭,朝气蓬勃的身体也开始走下坡路。流行作家希茜称这种情况为“可预见的危机”;大部分研究者将这些痛苦和伤感叫做“更年期。”

一个小组发现,只有少数男人有中年危机,大部分人要么兴旺发达,要么胡乱凑合。其他小组发现,成人性格并非一成不变,坚不可摧,也非像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完全由儿童时期的经历所决定。许多成年人完全可以适应这种转换,并成功地转向新的生活环境。保尔·默森及合著者在《心理发展:生命全程的探索》一书中说道:“也许,对性格和老年最为重要的研究结果,就是重新认识到性格可在生命的任何时期得到改变。”

老年:老年的发展变化早已成为一代人的研究领域,且在过去的15年中还成为一个主要的领域。大部分研究集中于走下坡路时因生理能力、慢性病、心理功能减缓、退休、寡居、朋友去世等其他损失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按照50年代晚期进行于堪萨斯市的老年研究结果,一个广为接受的看法是,共同和有益的适应是“脱身”——放弃有压力的角色以减轻压力,自愿退入“老年的次文化圈。”然而,心理学家罗伯特·J·哈维格斯特及其同事对堪萨斯城的资料进行重新分析,杜克大学也进行一项为期25年的纵向老年研究,他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一些人确实选择脱身,另一些人是因为身体不好而被迫脱身。但大部分老年人仍在坚持其社会活动,并开始适应亲朋好友的故去。他们扩大接触范围,尤其扩大了与年轻人和家人的接触。他们表现得比那些脱身的人更满足,心理也更健康。

几十年来,心理学家曾测试过不同年龄层次的智商,发现在成人向老年的转化当中,智商出现了稳定的下降。但发展论的方法显示,这是测试引起的误差,并不是现实。老一辈人接受的教育普遍较少,参与测试的经验也少,年轻一辈则同时拥有两者。通过对同一批人的纵向研究和长期的测试和再测,人们发现,70岁以前,人们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智力减退,有些人甚至在80岁时仍充满智慧,如果其大脑或身体没有生病的话。

在中年晚期和以后,许多人抱怨记忆力减退;最新研究显示,大部分人在50岁以后,其记忆力的确开始缓慢下降。尽管这种现象可能使某些人大感恐惧,但这都是正常现象,并不是一定要得阿耳茨海默氏病(早老性痴呆)。这种变化非常轻微,只是在80岁后才有可能严重起来,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可通过助记术等其他方法加以改善。

发展心理学看上去也许已完全成熟。它包容了人类的一生,对变化的原因也解释充分,并具体实证了发育是呈阶段性进行的。

尽管如此,这个研究领域仍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阶段论也不止一种,主要理论也多达十几种,次要理论更是多如牛毛。这些理论在某些方面是共同的,但在另一些地方却又彼此差异巨大。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实际上不是一种察看受试者的理论,而是一种方法,可同时容纳和综合不同的理论。也许,它永远也不能超出这个范畴。在本章中已说过多次,发展心理学的领域已广博到了极致,因而它一直在呼唤的是一连串的理论,而不是一种可涵盖一切的理论。

这并不是说我们在这里有意诋毁发展心理学,自然科学的王后,物理学,也有着同样的局限。许多物理学家相信,一定存在着可以解释物理学中四种力(原子核内的强力、约束某些粒子的弱力、电磁力和引力)的单一理论,但这种理论至今未能形成,也许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种理论。或者,任何统一性的解释也许都在思维的视野之外,就像人眼无法看见无线电波一样。

当心理学仍由哲学家思索时,任何理论看上去都能解释一切;但当其成为一门科学时,任何理论都无法解释一切。显然,这个领域越是科学,人类设计无所不包的解释性的心理学理论的可能性就越小,即使在心理学的最大分支——发展心理学之中。

§§§第十三章社会心理学家

§§§第一节无人区域

问:现代心理学中什么领域忙碌而高产,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定的身份,甚至没有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定义?

答:社会心理学。

与其说它是一个领域,毋宁说它是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片无人区域,与两者彼此重叠,同时也触及其他诸多社会科学。自社会心理学诞生之后,其实践者即对它的实质产生分歧。心理学家以一种方式为其定义,社会学家则以另一种方式为其定义(本书关心的只是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学);大多数的教科书更是好玩,想要协调两种观点,并以大杂烩的方式来包容该领域的所有问题,结果是讲得面面俱到,什么都涵盖在里面,却又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想给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却发现所给出的定义模糊得近乎糊涂。譬如:“(社会心理学是)对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个人和情境因素所进行的科学研究。”

问题在于,社会心理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更不是从某个理论建构的种子上发展起来的(如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而是像一片杂草一样从社会科学的领域里丛生出来。1965年,哈佛的罗杰·布朗在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引言中宣称,他可以列出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课题清单,但它们之间看不出任何共性:

我本人找不出一种特性或数种特性的组合可清楚地将社会心理学的课题扶一般实验心理学或社会学或人类学或语言学的课题中区别开来。粗略地说,社会心理学关心的是一个人的心理过程(或行为),其范围是,这些过程或行为是由过去或现在与他人的相互影响所造成的,但这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定义。

二十多年之后,在这本教科书的第二版里,布朗甚至不再费时费力地再说诸如此类的废话,而是开门见山,不给出任何定义。真是个好主意,值得我们照搬。我们首先研究一下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例子,对这一领域摸个虚实:

一位本科生志愿者——把他叫做U.V吧——来到心理学大楼的实验室参加“视觉”测试。已有6位志愿者候在那里。研究者说,实验主要是区别线条的长短。房间的前面有一张写字板,上面有一根竖直的线条,约几英寸长(为标准长度)。右边另一块板上有三根线条,编码为1、2和3。志愿者要说出标有号码的线条中哪个线条与标准线条的长度一样。U.V轻松地看出,线条2符合标准长度,线条1和线条3稍短。其他志愿者也说出了自己的选择,答案与U.v的一样。实验者换了一张写字板,过程重复一遍,结果仍是这样。

可是,在用下一个写字板时,第一位志愿者认为是“1号”,不过,在U.v看来,1号明显要长于标准线条。当其他人莫名其妙地也认为是1号时,U.V越来越感到不安。轮到他时,他感到局促不安,犹豫不决,紧张得不知该说点什么。他和其他接受该测验的受试者最终的表态是,当场有百分之三十七的人选择从众,即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约四分之三的人说至少一度考虑过与标准线条匹配的是自己认定稍长或稍短的线条。

实际情况是,每次只有一个人——本例中为U.V——是真正的受试者;其他所谓的志愿者都是所罗门·阿什这位研究员的助手,他要这些作为志愿者的助手们有时故意做出错误的选择。这项进行于50年代早期的经典实验,旨在确定产生从众——屈服于实际或想像的压力而与本集团成员中大多数人的观点保持一致的倾向——的条件。进一步的诸多实验证实,从众存在许多原因,其中有保持正确的欲望(如果大家都同意,也许他们是对的),还有不愿被人看做唱反调者或怪人。

两位学生志愿者就日常文书杂务等进行讨论和演练,之后,实验者要求他们玩一种叫做“囚犯两难”的游戏。前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