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4813600000031

第31章 3变法十余载,终究枉成空

第一篇第六章3变法十余载,终究枉成空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家,改革家,政治家。空有一腔抱负和宏愿却是难以成功的实现富国强民的愿望。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他性格偏执,行为偏激,刚愎自用,不善团结各方人士,最终以人废事。

而也正因为王安石自身的不足,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一派对他的抵触情绪,司马光秉性刚直,在从政中十分坚持原则,和王安石的锐意进取不同的是,司马光的骨子里是充塞着儒家传统思想的。

司马光对王安石大刀阔斧的改革痛心疾首,虽然他也想挽救大宋王朝,但他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只会殃国,不会救国。

看在和王安石旧交的情分上,司马光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劝他调整自己的治国方略。可惜王安石执迷不悟,看一条驳一条,导致司马光最后与他分道扬镳,终身不再往来。

那时的宋朝的国家体制和立国精神就已经决定了它军事能力萎靡不振,而从武人掌权到文人治国的过渡转换,也是导致了最终官僚政治的确立。

北宋的党争持续时间过长,而且斗争激烈,但究其实质来说,党争的根本是围绕着统治阶级内部的变法而为核心的。

从宋真宗开始,因为士大夫之间不同的政治意见而导致的政治分歧不断层出,文人是天生向往自由的。

他们虽然在思想还被禁锢的封建王朝。但他们天性里对自由的追求不被禁锢,在大家互相言论自由的同时,也使得中央的政令难以得到贯彻实施,这就成为了宋朝政坛上的一大弊病,面对弊端,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不断的探索。

王安石便是首批开始将思索付诸行动的人,正巧那时的北宋外患不断,北方的契丹,西夏屡屡进犯,但是大宋军队却是战斗力羸弱,无法抵御。

而内政也是弊病多多,面对这样的局面,接连几任的宋朝皇帝虽然忧心如焚,但是却没有改革的勇气,毕竟改革所要触动太多不能触碰的东西了,直到宋神宗的出现。

作为一位年轻气盛的君主,他比起上几任帝王更有信心和气魄,他要对现实进行彻底的扭转,所以他将改革正式的搬上了台面,而且起用了当时颇具威望的王安石进行改革。

二人都是热血之人,一拍即合,丝毫不顾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尤其是王安石本人,他作为改革派的中坚分子,推出了一整套的有关政治,军事,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王安石的本意是想为国解忧,为民分担,但是因为举措不当,方法有误,使得改革的过程中漏洞百出,百姓不但没有得到实惠,反而怨声载道。

这让反对变法的旧派抓住了把柄,积极的进行颠覆活动,可以说在这期间,宋神宗一直是支持王安石的,不论时局如何变化,他都是对变法充满了热情。

但政治是一把双刃剑,在坚持自己政见的同时也会在别人的反对声中走向偏执的一面,王安石虽然在改革的做法上有些偏差,但司马光却因王安石的拒不合作而被惹恼了他的自尊心,而十分恼火。

在司马光看来,一切自有定数,冥冥中当有安排,王安石的激进做法只会让事情变的越来越糟糕,可惜当时的神宗是站在王安石那一边的,并且因为支持王安石变法,他不惜大兴文字狱,对反对者大肆捕杀,事情在各自的坚持中变的失去了当初的意义,王安石此刻的变法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司马光也为了要阻止王安石而更加变本加厉的对改革派进行打压,事情不但没有按照当初设想的方向发展,反而使得朝局越来越不可收拾。

如火如荼的改革最终没能按照王安石当日的设想走去,反而是背离了他的预想,越走越远。

这注定了是一次不会成功的变法,先不论变法中的漏洞有多少,但就新旧两派无休止的争斗也为这次变法奏响了挽歌。

其实凭心而论,司马光在工作中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而且还能够举荐贤人、斥责奸人,宁死进谏,哪怕惹的龙颜大怒也要据理力争,按说这样一位忠臣没有理由对改革派进行大肆的抵制。

其实究其深层原因,就要追究封建王朝那贯彻始终的儒家思想了,在尊崇儒术的司马光看来,这套政法存在即有存在的理由,就好像孔孟之道一样,存在即是真理的思想引导着司马光对任何改革者都心存敌意,在他看来他们是蓄意的要破坏那庞大的机器架构,殊不知这架大型机器已经运行到了生命的终点。

虽然和司马光不同的是王安石开拓创新,在继范仲淹之后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让国家改头换面,但在不断地失败中又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不成熟和天真。在那个漆黑的的政坛里,他妄图破开漆黑的夜幕仰望到阳光,却不知道道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走错了,在越走越远的道路上,王安石的一腔热情也只能随着时间冷却,化为乌有。

无论是王安石变法还是司马光守旧,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想将大宋带回开国原点,但是历史是不可逆的,在伴随着大宋江山的一步一步消亡,司马光还是王安石都将埋进历史深处不再可见。

老实说来,王安石的变法锐意进取,无可非议,司马光一心为国,绝无私心,但是生不逢时,宋代是一个属于文人的时代,但却不是一个文人可以改变的时代,它在自己的轨迹上缓慢运行前进,而妄图拉住它退入深渊脚步的那些文臣即便是付出终生代价,也无能为力,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那个时代的选择。

虽然官场不得志,但在文坛发光发热,他们却是兴起了更大的浪潮。在对文学的探讨中,他们将中国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并对之后文学发展的道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使得宋朝诗词在发展中,更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气息。

麻辣说史

王安石是个有争议的人,明代杨慎的《铅丹录》对王安石极尽毁谤之能事,谓为“古今第一小人”。最严厉的指控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相比之下,司马光就名声好多了,据历史记载,司马光去世时, “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灵柩送往夏县时,“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家家挂象,饭食必祝”。而且司马光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已经深深被少年儿童喜欢。两个人,都希望宋朝强盛,但两人却闹的如此不可开交,是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