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科玉律:管理中不可不知的101条黄金定律
48119700000066

第66章 自吃幼崽效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法则释义

美国硅谷企业竞争十分激烈,以至于各公司都积极寻找自己的致命弱点。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的产品,来击败自己的原有产品。这就是管理界中著名的自吃幼崽效应,它旨在告诉管理者: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战中,管理者不得不舍弃一些利益以获得企业发展的机会。这种举动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却能让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企业的好与不好,并非仅仅取决于一年能赚多少,而是该企业能否长盛不衰。检验一家企业是否成功,是看这个企业能否生存下来,能否长久生存下来。管理企业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衡量企业成功的标准,更不是强大,而是生存,能生存就是最好的企业。不难发现,世界上最好的企业,都是那些百年不衰的企业,而它们经久不衰的秘诀,就是创新。

每一家企业要发展,都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以适应市场,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自我否定的勇气,淘汰或舍弃一些阻碍企业发展的事物,即使它曾为企业创造过丰厚的收益。因为在市场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管理者要学会果断放弃、不断创新,进而让企业始终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经典案例

一直领导世界IT业潮流的微软公司,是当之无愧的“自吃幼崽”高手。

微软公司最早是以MS DOS发家的,这套操作系统占有当时80%~90%的软件市场,是微软最赚钱的一种产品,但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却毫不犹豫地用Windows系统替代了它。因为盖茨深知,一个产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暴露不够完善的缺陷,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加持久地占领市场。他非常明白,在吃掉有缺陷“幼崽”的同时,微软也拥有了一个崭新的市场。

随着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免费技术支持年限的相继到来,盖茨也先后放弃了这些曾经为微软立下汗马功劳的主力产品。并不是这些产品不能够为公司带来效益,而是他早就意识到,即使再好的产品,也经受不住市场长期的冲击,只有忍痛放弃这些产品,集中精力开发新的产品来替代它,企业才能始终保持居高不下的市场占有率。

除此之外,在遭遇市场难题时,盖茨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相关的开发工作,以获得微软整体的“健康发展”!盖茨认为,放弃众多无利可图的项目,意味着微软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公司主打产品进行更完善、更迅速的研究,进而让这些经过优选后剩下的“幼崽”活得更滋润。

2003年,盖茨告知包括三星和LG在内的部分智能显示器开发厂商,微软将放弃开发2.0版操作系统,虽然这种能够在室内自由办公而开发的智能显示器,最初的前景比较乐观,但由于智能显示器小尺寸产品的显示面积比大多数平板计算机小,价格又不便宜,而大尺寸产品又太笨重,不便于在室内随手移动。因此微软果断决定撤销该项目。

2004年,盖茨又先后撤销了两个项目的开发,一个是Discovery软件包,另一个则是未来苹果Macintosh版本的IE浏览器。就这样,盖茨通过不断地吃掉自己产品阵营中体格不够健壮的“幼崽”,使得微软公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始终保持着领跑的地位!

智慧启迪

不少企业的管理者面对亲手创造的产品都会选择坚持。殊不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仅靠一个产品独领市场是不可能的,如果因不舍而不愿放弃,就会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明智的管理者懂得只有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才能提升企业的战斗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必须经过创新这条路,它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发展目标所必须进行的管理活动。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管理者积极主动地寻找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促进创新活动的有序进行,以确保企业第一时间适应市场,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先淘汰旧的,再创造新的

创新就是先将管理中旧的、有缺陷的事物剔除,再创造新的事物来代替它们。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管理者有明确的定位,将不利于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业务统统砍掉。要知道,一旦企业脱离了主要业务,就会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唯有将淘汰与创新有效结合,才能在市场中取得优势。

将创新融入每个环节

单凭管理者一己之力是无法创新变革的,唯有将这种理念融入企业的每个环节中,才能获取最后的成功。这就需要管理者充分发挥下属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将其变成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或着眼点。也就是说,管理者要通过下属来推进创新变革的进度,促使企业打破原有的管理思维与方针,进而大幅度提升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