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的是,表情除了包含面部表情、肢体表情以外,还包括语言表情。没错,语言同样是一种表情。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微”观世界的内容都是围绕表情展开的,你完全可以将“微”观世界杜撰成“表情世界”。
微语义与之前的两个表情都有所不同,它更少被研究,也更难被界定。
与微表情和微动作相同,在进入系统介绍微语义之前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包括听觉机制、发声机制以及一些微语义的相关概念等。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微语义看不见也摸不着,眼睛这个人体最重要的信息接收器将不起作用,我们是如何处理这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却难于捕捉的信息的呢?
微语义的名词界定
首先我们需要给微语义进行一下名词界定。之所以有必要这样做,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界很少对这个名词进行过系统的命名。
因为微语义与微表情、微动作一样本质上都是心理应激微反应。所以,对于“微语义”的名词界定必然是“人在应激状态下,……”,这个界定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语义是什么?符号的含义就是语义,但是我们不能说语义就是符号。符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比如说“hyc”“cx”,一般而言这些词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都是符号,而只有符号与现实世界中具体事物产生联系的时候,才变得有意义,例如说“键盘”“米饭”。符号被赋予了具体事物的含义以后就转换成了信息。
所以,语义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与现实世界对应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这个界定可能比较拗口。
于是,我们在本书中给“微语义”下了这样的定义:人在应激状态下,语言符号除了传递基本信息之外所隐含的信息,其包含词汇、语法及声音特征三个维度。这就是本书最初的界定。
但是这样的界定也给之后的写作带来了许多问题,因为它是存在偏差的。我们在日常交谈中用到的语言是否是语言符号?答案是“是”。我们书写在纸上的呢?答案同样是“是”。如果将语言符号界定为词汇、语法与声音特征三个维度的话是不合理的,因为在书面语言中是不存在声音特征这一维度的。所以,微语义分为书面微语义和口语微语义,书面微语义包含词汇、语法和内容,而口语微语义则包含词汇、语法和声音特征。
根据以上的理论,我们将微语义的维度进行了重新界定:微语义包含书面微语义与口头微语义两个维度。书面微语义包含“网络”与“书面”两个维度,除了口语以外的写在一个平面上的我们就称之为“书面”,这是广义的,广义的“书面”细化后就分为“网络”与“书面”,后者的“书面”是狭义的,指只写在纸上的;口头微语义归纳为“习惯”与“谎言”两个维度,很多口语都能被称为“习惯”,在“习惯”这一维度中,每个人不同的说话习惯都蕴含着微妙的含义,当我们违反习惯的时候就往往是在说谎,“谎言”这一维度中包括多种典型的说谎类别。
语义是如何产生的?首先我们必须要接收声音信息。人类用以沟通的声音信息就是语言。
语言的形成、分类与理解
语言是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并不是说其他动物就不能有所谓的“语言”,而是人类的语言体系更复杂,也更加完备。
人们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语言究竟从何而来。《旧约·创世纪》中记载,上帝创造亚当,亚当给万物取名字;古埃及历史说,语言的创者是透特神;中国一直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印度神话说,宇宙之神梵天的妻子赋予人类语言……诸多事实表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于语言起源的思考,都一度停留在“语言神授”的原始观念。
17~18世纪社会契约论盛行,支持该理论的人认为语言的产生是因为交流的不便,大家一起讨论、商定事物的名称,于是就产生了语言,这在原先观念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
19世纪近代科学兴起,人们更加倾向于用科学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语言起源的神学部分很快被人们所摒弃,各种有趣的理论随之诞生。“汪汪理论”是一个命名很奇怪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模仿野生动物的叫声是语言的雏形;“呸呸理论”则是一种更加值得揣测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原始人类在艰苦的生活中,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表达痛苦、愤怒与快乐;“哟嗨哼理论”则认为原始人类共同劳动发出有节奏的“哟嗨哼”声形成了最初的语言。
在这之后又出现更为人性化的观点,比如说马克思的劳动创造论。马克思认为语言、思维、人与人类社会是同时产生的,语言是人类在劳动中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人类的语言从产生开始就是有声语言。
随着对语言研究的愈发深入,人们研究的重点也从语言的如何产生过渡到了语言是何时产生的。
声音是语言的一条重要线索,因为只有有了发声的基础才有可能形成复杂的语言。在200万年前“能人”的头骨中找到了与现代人大脑中存在的同使用语言和工具有关的布洛卡区(Broca's area)、韦尔韦尼克区(Wernick's area)一样的脑偏侧化痕迹(即在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中的功能有所差异),“能人”被认为可以使用很简单的语言。但是其他学者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对语言起决定作用的是多处的大脑皮层及连接皮层的神经网络。根据对不同时期原始人类的颅底探索,古人类学家对语言的两个重要前提(神经中枢与听觉系统)进行了研究,推测最原始的语言产生于150万年前,现代语言产生于30万年前的古智人,1万年前的人类语言系统已与现在几乎没有差异。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们具备的一项神奇能力。语言活动通常分为两类: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外部语言又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微语义中,口头语言的变化更多,内容也更加丰富,所以我们在本书中将着重介绍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又可分为对话语言和独白语言,像座谈、聊天、辩论等都是对话语言,也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而演讲、报告、讲课等则属于独白语言,即个人独自进行。
当语言传入听觉系统,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要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理解。语言理解就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比如当对方说“老虎”这个名词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一只老虎的形象,想到老虎的特征,这就是建构的意义。
有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屡试不爽:“不要去想一头红色的大象!”脑海里有没有想到一头红色的大象呢?
我明明说的是“不要去想”,可是你还是去想了。是不是会觉得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这就是红色大象理论,在你想象红色大象的时候,你正在被催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你对我的语言似乎进行了强迫性的“理解”。
语言的理解要以正确感知语言为基础,而且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盲人摸象的例子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语言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是对词汇的理解,因为词是语言材料中最小的意义单位,理解词义是基础;第二级水平是对句子的理解,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认知活动,需要借助于句法和语义的知识,还有语境的帮助;第三级水平就是对话语的理解了,正确理解词和句子是它的基础,紧接着还要进行推理整合、提取意义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操作,这也是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对词、句子和话语的理解,也是我们对微语义这个整体进行理解的基础。
人们不同的用词习惯、不同的说话方式等都能体现出他的心理特征。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微语义的正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