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三百首(中)
48117100000086

第86章 双调·殿前欢

梅花

月如牙①,早庭前疏影印窗纱②。逃禅老笔应难画③,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④,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⑤,我是梅花。”

【注解】

①月如牙:指新月。

②早:已经是。疏影:指梅花在月光照射下的投影。

③逃禅老笔:一说指南宋画家杨无咎,号“逃禅老人”,以善画梅著称,时常对家中老梅写生。一说指北宋僧人华光长老(名仲仁,因住衡州华光山而称华光长老),擅画梅,常在月夜,就窗间梅花疏影用水墨晕写,称墨梅,传有《华光梅谱》。

④胡床:交椅。

⑤看咱:即“看啊”。咱:语助词。

⑥大都来:只不过。

⑦梅花是我,我是梅花:意为作者在画梅的艺术构思中,不觉已成了梅花的化身。

【译文】

在新芽般一弯明月映照下,疏落的梅影映满庭院的窗纱。即使用我修禅人的老练笔墨,也难以画出这别一样清新佳美的图画。不由得坐在胡床上痴神地看得连眼也不眨。惹得妻子骂我有了邪心,为什么情事牵挂。我告诉妻子,只不过是迷上了梅花,大概那梅花就是我,我就是那月下的梅花。

杨朝英

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详。号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县西青城镇,一说即四川青城)人。曾任郡守、郎中,后归隐。与贯云石、阿里西瑛等交往甚密,相互酬唱。时人赞为高士。他选辑元人小令、套数,编成《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人称《杨氏二选》,元人散曲多赖此二书保存和流传。亦工散曲,《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碧海珊瑚”,杨维桢将他与关汉卿、卢疏斋等并提,赞其“奇巧莫如”。现存小令二十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