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三百首(中)
48117100000006

第6章 越调·小桃红

碧桃①

秾华②不喜污天真③,玉瘦东风困。

汉阙佳人④足风韵。

唾成痕⑤,翠裙剪剪⑥琼肌嫩⑦。

高情厌春,玉容含恨⑧,不赚⑨武陵人⑩。

【注解】

①碧桃:即千叶桃,花重瓣,白色或粉色,不结实。

②秾华:繁盛的花朵。③不喜污天真:暗喻所写的碧桃花为白色。

④汉阙佳人:汉宫美人。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这里借以比喻桃花的美丽风姿。阙,宫阙。

⑤唾成痕:喻桃花似为美人的香唾所化。用赵飞燕唾花故事。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后(指皇后赵飞燕)与其妹婕好坐,后误唾婕好袖。婕好曰:‘姐唾染人绀袖,正似石上花,假令尚方为之,未能如此衣之华(花)。’以为石华广袖。”宋苏轼《记梦回文二首》之一:“乱点馀花唾碧衫。”

⑥剪剪:整齐的样子。

⑦“翠裙”句:写翠绿的桃叶映衬得白玉似的桃花格外娇嫩。

⑧“高情”两句:写白色的碧桃花有高洁的情操,讨厌春天的繁华,不施脂粉,那美丽的花容蕴含着淡淡的哀怨。

⑨赚:诱骗。

⑩武陵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写武陵渔人因捕鱼迷路,无意中进入桃花源。唐宋诗词和元曲中常把武陵渔人入桃源事与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逢仙女事牵合在一起,用作冶游、艳遇的典故。这以武陵人指代冶游猎艳之徒。

不赚武陵人:指不想招惹浮浪轻薄之徒来寻花问柳。

【译文】

花朵香浓繁盛,不喜脏污,保持天真本性,玉肌清瘦在浩浩东风中慵懒困倦,具有汉宫美人赵飞燕的千般风韵。花瓣上留着美人多少泪痕,一片片如翠绿裙衫衬着娇嫩的肌肤,情不深挚、高尚感情,讨厌春天的喧闹,玉颜满含愁恨,不欺骗武陵人。

冯子振

冯子振(1257~1314年),字海粟,号怪怪道人。攸州(今湖南攸县)人。曾任承事郎、集贤待制。行文敏捷,一挥万余言,为时辈所称。所作散曲豪放潇洒,多写闲适之情。现存小令四十四首,以《鹦鹉曲》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