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1:社会生活卷
48115500000054

第54章 不朽艺术篇(5)

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400多首圆舞曲,他的许多曲目不仅成为奥地利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他的圆舞曲除了《蓝色多瑙河》以外,还有《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皇帝圆舞曲》、《春之声》、《南方的玫瑰》等。此外,他还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普赛男爵》等17部轻歌剧。后人为了纪念他在音乐上的贡献,在维也纳公园的音乐会堂旁,塑造了手拿小提琴的约翰·施特劳斯的铜像,以供人们瞻仰。

◆永不满足的达·芬奇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一幅名作。关于这幅作品的产生,却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达·芬奇是在1503年开始创作这幅人物肖像的。当时,他结识了佛罗伦萨的一位贵妇人,她的端庄、娴静、安详引起了达·芬奇的注意,他决定为她画一幅肖像。

使人感到吃惊的是,一幅小小的肖像,画家竟花费了4年的时间。原来,达·芬奇为了塑造这位纯洁、善良、完美的妇女形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为了表达和平与正义这一主题,画家对创作环境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并安排竖琴伴奏以引导双方--画家和模特进入同一境界。同时,达·芬奇还研究了造型规律、构图方法、色彩法则和光影变化,并从事了人体解剖和数学研究。即便如此,画家仍认为这幅画没有最后完成,还需继续修改。所以,直至画家于1519年去世,这幅画一直保存在达·芬奇的身边没有展出。《蒙娜丽莎》的诞生,可以说是画家在艺术上不断追求的象征,他的不懈努力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另一个故事同样反映出达·芬奇的这种精神。米兰的圣·玛利亚修道院请达·芬奇在修道院的墙上画一幅表现犹大出卖耶稣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全身心地投入了艰苦的创作之中。有时,他一天不吃不喝,不停地挥笔;有时却一连几天蹲在画前沉思或到大街小巷乱窜,和各种流氓、无赖汉打交道。这些行为,引起了修道院院长的不满,于是他到米兰公爵那里去告状,说达·芬奇不务正业。在公爵的责问下,达·芬奇说,他只剩两个头要画了,即耶稣和犹大的头。如果找不到更适当的,他就准备用那个讨厌的修道院院长的头作为犹大的原型。公爵听后哈哈大笑。我们今天看到的犹大形象,活像是叛逆行为和残酷无情的真实体现。它说明《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典型形象作为模特的。达·芬奇的艰苦劳动使这幅作品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传世之作。

达·芬奇于1452年出生在意大利的芬奇镇。其父是佛罗伦萨的公证人,母亲是酒店的侍女。达·芬奇很早就显示出艺术才能,他父亲把他送到当时享有盛誉的画家、雕塑家韦罗基奥画室学画。达·芬奇在这里不仅接受绘画和雕塑方面的训练,而且还学习机械制作技术。使他最初扬名的是在老师所画的《基督受洗》中画了两个侧面的天使,人们认为比老师的手笔还要生动些。

1482~1499年,人称达·芬奇的第一米兰时期。他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上日臻成熟,创作了著名祭坛画《岩间圣母》和大型壁画《最后的晚餐》。此外,他还就艺术和科学问题写了不少论文和手稿。在他的手稿中,我们发现他主要研究四方面内容,即绘画、建筑、机械学和人体解剖学。1503年,达·芬奇从米兰回到佛罗伦萨并为萨韦基奥会议厅制作大型壁画《安加利之战》,后因故未能完成。但是,这一期间却产生了一件最驰名的肖像画杰作《蒙娜丽莎》。

1506~1513年达·芬奇再次居留米兰,所以也称他的第二米兰时期。在此期间,列奥纳多画了《圣母与圣安娜》,为法国军事统帅特里武尔齐奥创作了骑马塑像,后计划虽然没有完成,却留下了草图和一尊小型青铜模型。在他生前的最后3年期间,他很少作画,主要整理他的科学研究论文。1519年5月2日,这位人类智慧的精英、科学巨匠和艺术大师与世长辞,终年67岁。他的徒弟佛朗西斯科在一封信中写道:“当我此身还在时,我将永远感到这种悲痛。我相信,每个人看见这样一个人死去了,也要悲哀的;因为自然界再也不能产生像这样一个人了。”

达·芬奇一生留下的绘画作品仅有17幅,其中还有一些是未完成的草图,但这些作品却获得了崇高的地位,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他的艺术具有内在的表现力,他用素描、色彩、光线和明暗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主题”的互相影响。此外,他也是一位富于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他用艺术家的目光去观察、接近自然,用科学家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去探索和研究自然的秘密。他的研究成果成为新时代思想最早的标志之一。列奥纳多·达·芬奇勤勉一生,坎坷一世,他的创造与智慧造福于人类,永远放射光芒,他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崇敬。

◆画坛才子拉斐尔

拉斐尔·桑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那超凡的艺术才华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漆黑的夜空,发出亮丽的光彩。

拉斐尔于1483年出生在乌尔比诺,父亲是一名御用画师,也是拉斐尔的启蒙老师。父亲对他进行美术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对他后来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幸的是,拉斐尔7岁时失去了母亲,11岁时父亲也撒手人寰。失去亲人的痛苦使小拉斐尔过早地成熟起来。

1495年拉斐尔来到佩鲁贾,在著名的温布利亚画家佩鲁吉诺画室学习。佩鲁吉诺的抒情性艺术给拉斐尔早期的创作以相当大的影响。1504年,拉斐尔来到佛罗伦萨。在这里,面对着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拉斐尔的艺术视野大为开阔。他像一块海绵一样,广泛吸收着前辈大师和同时代艺术家的成就,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这一时期画的大量圣母题材的作品中,他运用达·芬奇明暗处理的技法来表现人物和场景,体现了单纯而诚挚的感情。在《基督下十字架》中,他进一步将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风格融为一体。在他的作品中,虽然没有他们那种深刻的哲理和悲壮的激情,但是,他所特有的清新、宁静的风格却使他成为最受欢迎的画家。25岁时,他已经完全确立了自己的美学原则。在他的笔下,圣母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漂亮而优雅的妇女形象,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味。画家通过细腻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体现了一种理想的美。

1508年,拉斐尔到了罗马,应教皇朱理二世的要求为梵蒂冈绘制大型装饰壁画。在这里,拉斐尔画了《圣礼的辩论》、《帕尔纳斯山》和《雅典学园》。这套宏伟的组画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理智与美的胜利”,而其中最有名的是《雅典学园》。宏伟的拱廊的背景下,画家介绍了各学派和各时代的希腊哲学家。中间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一边交谈,一边走近观众。柏拉图用手指向天空,亚里士多德却用手指向大地,画家以此来形象地表达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即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在他们的两侧,是各时期的学者,形象生动、姿态各异,但都统一在为探求真理而自由辩论这一崇高的主题之中。整个作品构图十分宏大,画面层次分明,人物疏密得当,显示出画家高超的组织能力和艺术修养。更为有趣的是,在画面的右边,作者把自己也安排在人物之中,表达了画家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愿望。

大约在1513年,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创作了宗教题材的经典之作《西斯廷圣母》。关于这位“圣母”的命运颇富有戏剧性。多年来,这幅传世佳作一直保存在西斯廷教堂。1754年,这幅画被人用2000威尼斯金币从修士手中买走,送给了德累斯顿美术馆。在第二次大战期间,这幅名画和许多艺术珍品一起被希特勒掠走不知去向。1945年5月,苏联红军在离德累斯顿不远的一个采石场的坑道内找到了这幅作品。当时,希特勒分子把隧道砌死并在周围种上了伪装的花草。死而复生的《西斯廷圣母》被运到莫斯科,于1956年重新回到了德累斯顿,结束了它苦难的历程。

在这幅作品中,拉斐尔用一位善良、美丽、可亲的母亲形象代替过去偶像化的圣母。在画面上,圣母是一位怀抱耶稣的母亲,她迈着轻盈坚定的步伐走下云端准备把她的爱子献给人间。扑面而来的风吹散了她的衣服,使她的身躯显得更加鲜明。少妇那美丽的脸庞表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她的目光既坚定又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她的两边,是身着法衣的西克斯特和圣女瓦尔瓦拉。左边的西克斯特用手指着圣母将要去的大地,右边的瓦尔瓦拉则虔诚地肃立在圣母的面前,表现出一种优雅的美。整个画面通过这一生动的情节,赞扬了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拉斐尔一贯追求的美学理想。

1520年4月,拉斐尔在罗马逝世,年仅37岁。在他的墓上装饰着他的徒弟、雕刻家罗仑切托所作的一尊大理石的圣母像。一位朋友在墓志铭中写道:

那位拉斐尔在这里安息,

他生时,大自然害怕被征服,

而他死后,

大自然又担心自己死去。

◆才华横溢的米开朗基罗

1501年8月,年轻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把一块巨型大理石雕成一尊大卫雕像。“大卫”是古代以色列的民族英雄,为了反抗菲利士人的侵略,这位少年英雄打败了巨人哥利亚,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建成这尊雕像,无疑可以使佛罗伦萨人坚信自己的力量,树立起战胜一切敌人的信心。米开朗基罗拿起锤子和凿子,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艺术创作之中,经过两年多的辛劳和流汗,一个健美的身躯终于从那块没有生命的巨石中脱颖而出。米开朗基罗把这座高达5.5米的《大卫》像雕刻成一个全裸的少年,他稳健地叉开腿站在那里,左脚在前,左手握着掷石机弦,右手做出严阵以待的样子。人像的头部向左肩猛疾回转,姿势英俊挺拔。双眉紧锁,两眼圆睁目视前方,似乎在积蓄力量,准备给来犯之敌以致命的打击。雕刻家没有像过去的大师那样,脚下踏着敌人的首级,只不过是右脚直立,左脚点地而已,这样就显得更加含蓄而有力量。从解剖学的角度看,这位强健的英雄的每一块肌肉都似乎充满着生命的弹力,在某些部分,比如手和腿的关节以及腿的长度,米开朗基罗都进行了适度的夸张,但这并没有影响艺术的真实性,反而强化了雕像的英雄主义主题。

大卫像雕成后,受到了佛罗伦萨人的热情欢迎。在安放仪式那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人们争先恐后奔向市政厅前的广场,争取先睹为快。米开朗基罗也来到广场,他看到雕像上被人贴了许多纸条。于是,他分开人群,爬上基座。顿时,这位坚强的年轻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只见纸条上写着:

“你给我们带来了自尊心……”

“作为佛罗伦萨人,我们感到自豪。”

“人类是最有力量的……”

这座雕像的成功,使米开朗基罗名声大振。人们有理由认为,这位29岁的青年已是当时最伟大的雕刻家了。

米开朗基罗于1475年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家、画家、建筑设计家和诗人。他有兄弟5人,母亲去世很早。因此,他从小就对父亲和兄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1488年,13岁的米开朗基罗开始从师学画,后得到佛罗伦萨统治者梅迪契的帮助,放弃绘画而改学雕刻。1504年,因创作《大卫》雕像而一举成名,被教皇朱理二世召到罗马,委任制作宏伟的圣墓,还包括40个等身石像。教皇死后,因缺乏石料、经费和助手而被迫中断工作。他晚年在罗马和佛罗伦萨之间奔波,继续从事他的艺术活动,直至最后一刻。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创作受到人文主义和萨伏纳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表现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状态。他在世时间较长,对艺术的三大体系(雕塑、绘画和建筑设计)都有所建树,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在艺术上常常体现出一种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的天花板上,他用4年的时间完成了《创世纪》的天顶画。他晚年所作的梅迪契陵墓雕像《晨》、《暮》、《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后的精神状态。其他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像《摩西》和《奴隶》等。建筑设计有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和加必多利广场的建筑群等。此外,他还有诗集传世。

米开朗基罗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天才,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自己的理想和对艺术创作的热忱。他认为创造不朽的艺术是他不可卸脱的义务。他的勤勉多学与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