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1:社会生活卷
48115500000047

第47章 社会大观篇(13)

古奥运会的优胜者在全希腊极受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冠军的称号不仅给优胜者本人,而且也给优胜者的父母和他所在的城邦带来极大的荣誉。在希腊人的心目中,获得奥运会冠军称号的人是宙斯神最喜爱的勇士,是全希腊最优秀的公民。古代奥运会的授奖台设在天神宙斯像前,对优胜者奖授以野橄榄叶编成的桂冠,制备程序十分隆重。优胜者站在用黄金和象牙制成的授奖台上接受奖品,头戴月桂花环、身着绛红色礼服、手持棕榈树枝的裁判员,用高亢而庄严的声调向公众宣布优胜者的姓名、个人历史、父母姓名、所属城邦国家的名称,以及他们在本界运动会上获胜的项目,并同时向优胜者授予一枝棕榈树叶。随后优胜者被观众簇拥着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成千上万羽信鸽腾空而起,直上云霄,把奥林匹克竞技优胜者的英名和功绩传报四方。橄榄冠成为古代奥运会的至高奖品,获得它是最高的荣誉。返回家乡的优胜者要受到隆重的欢迎,城邦政府还要给以优胜者丰厚的待遇,如免除一切赋税、终身由国家供养、在剧场保留最好的位置等。因此,所有参加奥运会的竞技者都认为比赛的目的就是获得冠军。

在1~6届古代奥运会上,希腊人发给优胜者的奖品仅为一只山羊。大约从第7届古代奥运会上开始,奖给获胜者有橄榄枝编成的花冠。获奖者头上附有一条毛织的束发带,用来系缚花冠。据说当时还发给一条棕榈枝,优胜者右手持枝,以示荣耀。橄榄枝花冠是古代奥运会神圣至上的奖品,这种奖励表示那时的希腊人搞竞赛是为了荣誉,而不是为了金钱。

古希腊还规定免去奥运会优胜者的赋役,在剧场或节日盛会上,还为他们设置荣誉席位。有的优胜者还被雕成纪念铜像,有的地方还给优胜者发终身津贴。雅典索伦时候的奥运会,发给优胜者的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

古代奥运会是男子的天下,但据传说,曾有一届奥运会破例为妇女单独设立一项竞赛,获胜者同样可以得到橄榄枝花冠和一张自己的画像,还有块祭祀赫拉女神(妇女的保护神)时用的牛肉。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举行。这次授予冠军的是橄榄枝环、月桂冠和一枚银质奖章,而亚军和第三名则都是铜质奖章。作为奖品,橄榄枝环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取消,它的神圣象征性意义延续了两千余年。

在1900年举行的第二届现代奥运会闭幕式上,第一次为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分别颁发金、银、铜质奖章,这种奖励一直沿用至今。

经历了百余年发展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已经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几乎每一届奥运会都是盈利的。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机构国际奥委会也成为了一年有巨额收入的国际体育组织。

但是,国际奥委会不会像举办各种单项的吸引顶级运动员参加的大奖赛和其他赛事一样,在比赛中设立奖金。在当地时间9月12日下午举行的短暂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奥运会将不会设立奖金。罗格说:“国际奥委会从奥运会运营中获得的收入部分将会分配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NOCS)以及国际单项联合会,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体育,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橄榄枝载着和平的希望

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圣经故事中,人类男性的始祖亚当乘着诺亚方舟归来时,就是以绿色的橄榄枝作为标志来减轻洪水的骚扰,所以从那时起橄榄树就象征了和平。这仅仅是一个典故。更遥远的时代,腓尼基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迦太基人、古阿拉伯人在地中海的沿岸种植了大量的橄榄树,以至在古雅典、古罗马的神话中有很多的传奇故事,英雄众神和美丽的女神在创造历史中,第一眼就是看到了橄榄树,无论是装饰、崇拜、使用的历史,直到现代,都是一部地中海文明的历史,没有断过,从来没有。更为主要的是,橄榄树的文化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约在15世纪大航海的时代,当时的航海强国西班牙,用轻快的帆船,把橄榄树的文明载到了新大陆、南非、澳洲、美洲以及东方的中国和日本。

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不仅美丽聪明,而且具有超人的智慧。她发明了农具,驯服了牛羊,教给了人门纺纱织布、制车造屋,让人们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她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正因为人们太爱戴雅典娜,结果引来了海神波塞东的嫉妒。他要与雅典娜一争高下,众神前来协调,可高傲的波塞东还是坚持要比。无奈,众神商定,谁能给人类提供一样最有用的东西,谁就是胜利者。

波塞东用他的三叉戟敲打地面,造出了一匹健壮的赤兔马。他很神气得说,“它即漂亮,又迅捷,即能拉重车,又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而雅典娜用手中的长枪轻轻的敲了一下城堡,过了一会儿,城堡里长出一棵橄榄树,“它能够提供火苗照亮黑夜;能够消除创伤;能够成为精美的食品,既味道丰富,又是一种精力之源;还象征着和平。”人们认为,橄榄树对人类有更大用处,因此,雅典娜获得了胜利,并且用她的名字来给这个城市命名。她还赢得了这个地区的统治权。那棵古希腊卫城内生长的橄榄树就用墙围起来,并由忠诚献身于橄榄树的卫士们守卫着。当敌人接近时,所有的公民就聚集在这些围墙内,紧紧的围着这棵橄榄树,直到危险过去。后来在米提亚战争中,卫城及这棵圣树被薛西斯一世烧毁后,雅典人返回这座城市寻找这些被毁的遗迹,而那棵由雅典娜女神所植的橄榄树则已生出新根。它终于战胜了毁灭,使自己成了不朽的象征。

奥运会的起源地--希腊,是一个文明古国。希腊人民对橄榄树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它象征着智慧、和平和胜利。在古代奥运会上,获胜者的唯一奖品就是一枚橄榄枝。你还记得在希腊召开的2004年奥运会的会标和获胜者领奖时头顶带的橄榄枝花环吗?由此可见橄榄树在希腊人民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各国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

世界各国确定国庆节的依据千奇百怪。据统计,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35个。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的有古巴、柬埔寨等。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歼灭了拿破仑的6万远征军,在太子港宣布独立,从此就把每年的1月1日定为国庆节。墨西哥、加纳等国也是如此。还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作为国庆节。7月14日是法国国庆日,1789年的这一天,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另有一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美国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的日子为国庆日。加拿大以英国议会通过《大不列颠北美法案》1867年7月1日为国庆节。还有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如尼泊尔、泰国、瑞典、荷兰、丹麦、比利时等国家。英国和世界很多国家都不一样,英国的国庆日是女王的“官方生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真正生日是1926年4月21日,但是她的“官方生日”则定在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广播。

◆世界上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语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据东德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是正在衰亡的语言。如澳大利亚有二百五十种语言仅被4万多人使用,长期以来,这些语种便渐趋衰亡。在美国同样也有很多正在衰亡的语言。

很多通用的语言逐渐变为别的民族或国家的交际用语,成为第二语言。例如在非洲,个别的语言成了许多部落和民族的交际工具,它们日益替代了在这里根深蒂固的殖民主义者的语言。另外,由于战争,人们被迫躲进山中、森林或集中到某一个区域,个别语系的基地在缩减,最终也将趋向衰亡。这样的语种在新几内亚岛、巴普亚--新几内亚和西伊里安,有1110多个;西非尼日尔河和贝努埃河地区有280个。

在4200多种已被承认的独立的语言中,能得到很好研究的仅500种,而有1500种几乎还没研究过。语言虽然可以作文字的基础,但语言毕竟不等于文字,尽管各国科学界和宗教界做出很大努力,然而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二的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

语言的分类,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是类型分类法,也称“形态分类法”。根据语言语法的特点,将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类型。如以词的构造为主要标准,将人类语言分为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等;或按语法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分成分析语、综合语等。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语言的结构,但不能概括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也没有和语言的历史比较起来研究。第二是谱系分类法,也称“发生学分类法”,按语言的共同来源、语言亲属关系的远近,把世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

印欧语系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波罗的海语、日耳曼语、罗马语、克尔特语、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等。

闪含语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一带,包括阿拉伯语、古希伯莱语、豪萨语、古埃及语等。

芬兰乌戈尔语系分布在芬兰、苏联、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等。

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苏联、伊朗、阿富汗,包括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土耳其语、日语、朝鲜语等。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带,包括高加索语、格鲁吉亚语等。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境内,包括汉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藏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尔语、马拉雅拉语、坎纳拉语、泰卢固语和布拉灰语等。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新西兰、西自马达加斯加、东至马克萨斯群岛的广大地区,包括高山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等。

班图语系分布在非洲苏丹以南的广大地区,所属语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语。

此外,还有美洲的印第安语言。

据统计,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是汉语,约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