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少年百科知识1:社会生活卷
48115500000026

第26章 生活智慧篇(10)

原来,人体就像一架机器,而骨头就是这架机器的支架。机器的支架是用钢铁铸成的,人的支架是骨头。人的骨头一节节地连着,支撑着,又能随意转动。因此,在节与节之间,就有一种软的东西把两节骨头连起来,称为“软骨”。椎间盘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特别是髓核,被嵌在相邻椎体的软骨板之间,是半透明乳白色的胶状物质,富有弹性,含水分约80%~85%。髓核有一定的渗透能力,白天工作及身体上部的体重压力,可使髓核内所含的液体经过软骨板被驱出外渗。夜里睡觉平躺着的,这时骨头之间不是层层相压,关节间就松弛了。于是骨骼间的软骨层就会吸收较多的体液,从而变厚。虽然一层软骨变厚得不多,但是从足关节到颈关节,有很多地方变厚,加起来就是个不小的数字。这样,当你刚起床时一量身高,保证就“长”高了不少。

而白天我们要学习、走路,不是坐着就是站着,骨骼之间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互相挤压,又会把软骨层的体液挤压出去,这样经过1天的时间,身高就会变矮。如果这一天是走远路,或者是干重活、抬重物,那么到晚上时,你的身高就会更矮,有时就会差出4~6厘米。

◆眼镜的发明

据中外史籍中记载,眼镜最早起源于中国,是从中国传到外国的。在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在13世纪末叶。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MarcoPol6),他曾旅居小国17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另外,马可波罗的游记还有老年人戴眼镜阅读小说及小字的记载。

最原始的眼镜是起源于透镜(放大镜)。它的制造、应用与光学透镜的出现有密切的相关。相传最初发现眼镜能使物体象放大的光学折射原理是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察觉的。当时有人看到一滴松香树脂结晶体上恰巧有只蚊子被夹在其中,通过这松香晶体球,看到这只蚊子体形特大,由此启发了人们对光学折射作用的认识,进而利用天然水晶琢磨成凸透镜,来放大微小物体,用以谋求解决人们视力上的困难。这就是我国眼镜的雏形时期。

据《世界之最》介绍,“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来观察星星。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孔子说中国那时就有人戴水晶和其它透明矿物质做成的眼镜,用来医治眼睛或遮避阳光。”

13世纪的元代,我国已能利用水晶的折射率做成眼镜,帮助解决视力不足的困难,但当时戴眼镜的人并不多。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当叶只有老花镜,并限于宫庭内流传。皇帝常常作为御品赐给年老大臣,以矫正视力老花的缺陷。从此眼镜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以后为了便于使用,有的将镜片缝在帽子上,有的装在铁圈里。

16世纪才开始出现架在鼻梁上的双片镜,在镜架两端系上线挂在耳朵上。以后眼镜架不断改进,逐渐由繁而简,由粗糙到精巧。镜框有纸圈、漆皮、午角、玳瑁、铜圈等。这些不同镜框直延至清代后期,才开始被镜脚代替,这样既美观又方便,以至出现了戴眼镜(平光镜)的潮流。清乾隆时,李行南的《中江竹杖词》中有“少年不尽风流态,理聪斜窥红粉妆”之句,就是指江南一带人以戴眼镜为时髦,亦有在结婚礼仪时,新娘用有色眼镜掩羞容。

我国眼镜的取材和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工业、手工业的生产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最古老的眼镜只有一块镜片,不带边框,手持使用。后来为了手持方便,则把镜片用木质(后用金属)作边框,固定在一个单柄边框上,仍然是手持使用(如当今的单柄放大镜)。清明之际,姑苏(今苏州)上方山一带用水晶制成的镜片装在单柄铜框上,叫做单柄眼镜。苏州乃是我国水晶眼镜生产之盛地。此地生产的眼镜流传古今,遍销全国,相传海外。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开始把两个单镜经过针销或铆合连接在一起,用绳带牵挂在头或帽子上,利用压力把它夹在鼻梁上使用。最古老的镜架(边框)为木制、纸制、动物角质、皮革和玳瑁甲等材料,后来相继发展到采用金属材料如铜、铁、金、银及现代的各种合金、镀金、包金、K金、不锈钢和塑胶材料。

中国姑苏(苏州)是我国眼镜的发源地,苏州生产眼镜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我国的眼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明代孙云球从小就勤奋好学,最后终于掌握了“磨片”技术--用天然水晶石磨制出镜片。同时他又掌握了“对光”(现称验光)的技术。

眼镜即是保控眼睛的必需品,又是一种美容的装饰品。从镜片的功能上讲,它具有调节进入眼睛之光量、增加视力、保护眼睛安全和临床治疗眼病的作用,对屈光异常引起的儿童斜视和伴有头疼的屈光异常患者,配戴眼镜后均可治疗。而眼镜架的功能,除其为镜片配套构成眼镜戴在人的眼睛上起到支架作用外,它还具有美容、装饰性。现代流行者强调,眼镜要有与时代人的面部化妆及服饰的和谐,反应社会阶层高超、学问高雅、时尚等等象征。

◆人类自身的“空调”

人类是一种恒温动物,无论是冰天雪地的严冬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我们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如果不是这样,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便会无法正常进行,就会生病,甚至会丧失生命。

这是因为我们体内有一整套调整体温的系统和器官,就如同在我们自身安装的整套空调,不妨称之为“体温调节器”。

大脑是体温调节器的管理司令部门。冷了,大脑便下令皮肤绷紧,毛孔拉直,血管收缩,使全身起满“鸡皮疙瘩”,目的在于使皮肤的散热面积减少,使温热的血液尽可能集中去保障供应心脏,少流些到皮肤表面来。与此同时,心脏加快跳动。体内的能源--糖加紧放热,以补充失去的热量。这也是冬天或寒冷地带人们胃口好的重要原因,假如身体继续冷下去,我们人体最明显的防冷方法就是让肌肉运动,如全身发抖、牙齿打架,这样可使身体的热量较平时增加4倍。反之,如果外界气温高,就让全身血管扩张,使汗腺全部开放,进而使皮肤流出汗液来。在火热的夏天,人体内90%的热量是被汗珠一点一滴带走的。

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自然界中其它的哺乳类、鸟类以及其它的温血动物都具有恒定的体温的原因。生物学上把动物分成“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寒带的南极企鹅和热带撒哈拉沙漠的骆驼,它们的体温同样是37℃上下。鸟类和哺乳类这些恒温动物,具有高新陈代谢率,从体内产生热,它们也具有精巧的冷却机制,可以帮助保持恒定的体温,而变温动物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若要保持恒温,需要复杂的脑子对身体进行精密的控制,所以在已知的物种中,只有非常小比例的生物采取这种进化过程。一个假说认为,脑在恒温下运作得最好,所以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恒温的动物被选择下来。当然,脑部简单的低等动物,他们所选择的生存方法虽然不同,却是对他们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最有利的。只是对我们而言,恒温是最好的选择。

◆圆桌会议

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单位内部开会,采用什么样的桌子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与会者的身份地位有高有低,很好排列。但在国际上就不同了,谁坐在首席、谁坐在次席不好确定,因为国家不论大小,地位总是平等的。为了解决先后次序的问题,国际性集会和会议的组织者真是费了不少心机,但也时常闹出不愉快的事情。

1969年巴黎举办的旨在尽早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谈判桌的形状竟然成了障碍。参加谈判的有四方代表,开始是摆成四方形的。但往席上一坐时就出了问题,谁都想争首席。而坐在首席对面的一方又好像是敌对的一方,立刻有一种对立情绪产生。最后,各方代表都离开了会议大厅。经过协商之后,到底是采用了圆形桌子,才把这个会议开了下去。

由于圆桌会议不分上下,可以避免席次的争执,所以含有与会者“一律平等”的意思。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会议采取圆桌形式逐渐多起来。至今,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他国际会议,也多用圆桌会议的形式。

所谓“圆桌会议”,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是一个与会者围圆桌而坐的会议。在国际会议的实践中,主席和各国代表的席位不分上下尊卑,可避免其他排座方式出现的一些代表席位居前、居中,另一些代表居后、居侧的矛盾,更好地体现了各国平等的原则和协商精神。这种会议形式来源于英国亚瑟王的传说。公元5世纪于英国的亚瑟王有许多骑士,这些骑士一个个争强好胜,都想得到亚瑟王的喜爱。亚瑟王为召集他们开会的事大伤脑筋,最后想出了用圆形桌子的办法。这招果然奏效,骑士们人人地位平等,不分首席末席,个个喜上眉梢。于是“圆桌会议”就产生了。至今,在英国的温切斯特堡还保留着一张这样的圆桌。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但圆桌会议的精神则延续下来,直到今天已成为平等交流、意见开放的代名词,也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内部一种重要的协商和讨论形式。

◆书的各种版本之称

明明是个非常喜欢看书的孩子。虽然才10岁他却已经读了很多名著。不过他对书本身的一些专业术语产生了疑惑,比如他对书的版本就不理解。

版本是指某种书不同的本子。有的书一出版就有几种形式;有的书在出版后,由于进行修改,再印时改变了原来的版本。读书(特别是古书)要懂得一些版本知识,如了解什么是珍本、抄本、孤本……知道了这些,读者就可少走弯路,多获成果。

珍本

即珍贵的书籍或文学资料,如罕见的革命文献、极有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等。珍本贵在“难得”,如汉译《共产党宣言》的版本很多,但20年代党在上海建立时人民出版社印行的版本,已非寻常可见,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从版本学角度看,当推为“珍本”。

抄本(写本)

手抄的书籍。现存最早的抄本书是西晋元康六年写的佛经残卷,因为当时尚无印刷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卷帙浩繁,一时难以刊刻;小说《第二次握手》曾因十年动乱不得发表而传抄一时。抄书常因系名家手迹、接近原稿、保存完整等原因,十分珍贵。如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保存篇章较多,原稿却散失一半,因而它成为今天刊印该书的一种主要依据。

孤本

指仅存一本的图书,也包括仅存一份的某书的某种碑刻的旧拓本和未刊刻的手稿等。现存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我国唐代(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就是孤本。又如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明末清初小说《后水浒传》,就是以大连图书馆馆藏孤本整理刊印的珍中之珍,因其极其稀有而价高百倍。

影写本

覆在原书上影写成的书本。用质薄而坚韧的纸张,蒙在所据底本上,照其点画行款,一笔不苟地描写,酷似原本,非常精细。

套印本

几种颜色套印的书本。最早为朱墨两色套印,明代以后发展至三四色,乃至五色。

百衲本

用不同版本的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的一部完整的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

原本

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是相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

副本

同一书籍抄出的复本;同书同一来源的另一本子,亦称副本,是相对正本而言。过去藏书家得一罕见图书,依样重写,也作副本。今亦指国家对内对外的文件的正式签署本的复本。

别本

同书的另一来源的本子,也称“异本”。

节本

指图书经删节后印行的版本。

洁本

某些有参考价值的书刊需重印,但其中有些淫秽、荒诞的词句或章节,在重新审订时,将其删去后印行的版本。

◆学位学衔的来历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是高等院校教师职务的名称;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实习研究员是科研机关从事科研工作人员职务的名称。以上这些,总称为“学衔”,而博士、硕士、学士则是学位的名称。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的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生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1935年4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曾仿效英美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对学位授予的级别、学位获得者的资格和学位评定的办法等做了规定,这是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开端。由于旧中国教育落后,这项制度最终没有得到认真施行,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仅有232人获得硕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1950年即开始招收研究生。1950年至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两万两千七百多人。从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国研究生教育中断了12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