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节俗
48113400000004

第4章 节庆习俗的形成(3)

(3)做新衣

过年讲究换新衣,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要在正月初一更换新衣,尤其姑娘,新媳妇和孩子们更要装扮一新。主妇们为此一人腊月即着手准备自织和选购各种衣料,缝制各种款式衣裳。中老年男子长袍、短褂、瓢帽;妇女们则上衣、下裙、绣花鞋。在孩子们身上更是下功夫,麒麟、老虎、狮子等凡是象征勇猛的走兽都物化在孩子身上,做成各式鞋帽、肚兜。凤凰花鸟之类都物化在女孩子的身上,刺绣成各种花色的裤袄帽。

人们穿上新衣,有的庄重,有的高雅,有的潇洒,有的艳丽,大年初一或集祠堂祭祖或串亲访友,人们议论着,夸奖着五颜六色的衣裳,赏心悦目,喜气洋洋,呈现一片节日景象。

谓:“全家欢喜辞旧岁,满院生辉迎新年。”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4)扫房舍

各地有“扫年”的习俗,扫年,俗称“扫尘”,旧时民间的说法是:“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二十四,家家忙,又做豆腐又扫房”。扫尘活动不只在二十四这天,而是从这天开始,一直忙到年三十,只不过腊月二十四这天要集中精力清扫一天罢了。在年前这些天里,家家户户都要把室内的上下左右,犄里旮旯儿,打扫得干干净净;把庭院的四面八方,所有角落,也打扫得清清洁洁;所有用具、被褥、也都清洗一遍,安排得整整齐齐。过去人们在年前搞卫生的习惯很普遍。如清代就已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年前还要洗澡理发,大概是为了强制自己理发,还编出了一个“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道。有的地方还检查一下一年用过的药方,不宜用的就“挑而弃之”,谓之“丢百病”。

我国民间扫年之风,形成很早,有的古籍说,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民间就已有扫年之俗。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帚,是扫帚的简称,扫帚,就是专门清扫脏物杂物的。早在我国的甲骨文中,就已有了“帚”字;商周的金铭文中,已有“子持帚作洒扫”的记述;《礼记》中还有“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载。古时入进行的这种扫年活动,看来很符合卫生要求,不过当时的目的帮是为了驱除鬼怪。

扫年作为良好的卫生风俗已延续至今。

(五)置年货

腊月二十三日把灶王一送上天,照旧俗,人们便着手扫年、杀猪、屠羊、宰鸡、做豆腐和置办各种年货,以备过年时享用。就是穷苦的人家,一年到头舍不得吃口荤腥的,这时杀不起猪羊,也要买上几斤肉和一些过年用品,就连《白毛女》中一贫如洗的杨白劳那样的人家,也要“扯上二尺红头绳”,打扮一下女儿,还要换点面来包顿饺子吃,买张门神贴贴。

我国人民这种习俗是由来已久的。如《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汴京腊月市面情景时说:“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或卖干茄瓠、马牙菜、饺牙饧之类,以备除夕应用。”清代人著的《清嘉录》一书里,将苏州腊月的街市景况,写得更为具体:“午夜以来,市肆置南北杂货,备居民岁晚人事之需,俗称‘六十日头店’。熟食铺、豚蹄鸡鸭,较常货买有加,纸马香烛铺预印路头财马、纸糊元宝缎疋、多浇巨蜡、束名香。街坊吟卖篝镫镫草、挂锭灶牌灶帘,及箪瓢帚竹筐、磁器缶器、鲜鱼果蔬诸品不绝。锻磨磨刀杀鸡诸色之人,亦应时而出,喧于城市。酒肆药铺,各以酒糟、苍术、辟瘟丹之属,馈于主顾家,总谓之‘年市’。”

这些习俗,一直持续到现在。旧时,是家家户户忙着赶集上店,购买敬祖的、敬神的各种供品,如香斗、子午香、藏香、芸香、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到香蜡铺“请”好全副“神杩儿”;还要买各种果品、菜蔬、酒类、点心,以备年节祭祖、敬神和自食;还要“请”门神、财神,买写对联的红纸……旧时不似现在,许多食品可以到商店采买,到自选商场选购,而要自家制作,特别是广大农村,卖者有限,更得自制。如杀猪宰羊之后,要把肉类炖好,将内脏分门别类做成各种菜肴;要用猪血或用肉加团粉制作灌肠,用鲜肉制作腊肉;要磨豆子做豆腐,还要制作冻豆腐,等等。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却一片喜气洋洋。小孩们在大街小巷兴高采烈地唱着“过大年”的顺口溜:“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买爆竹;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有(指贴对联,人们故意将“福”和“财”字倒贴);三十日,合家欢乐吃饺子。”

(6)备佳肴

过年是很讲究吃的。为了迎接新年,为了迎接各位神仙,如关帝、财神、水神、灶神等,家家户户蒸馒头、炸油食、煮肉食,洗器皿,到处呈现出忙碌而热闹的欢腾景象。

北方蒸馒头是独具风格的了,不仅花样齐全,名目繁多,而且姿态各异,五花八门,简直是一种隽秀的民间工艺品,难怪有人称之为“民间面塑艺术品”!令人惊叹不已,啧啧称道的是:这些美丽多姿的面塑工艺品取其形掠其音以后,加上人们想像的翅膀就像神话一样引人入胜。这些馒头中以自然物表现的,如寿桃、寿石榴、枣糕、枣花、枣山馍;有的以各种动物,表示各种意向的,如虎、猪、羊、兔、鱼、鸡、飞禽等,它们都有其有趣的象征意义。

寿桃祝老年人长命百岁;寿石榴表示多子多福;枣糕表示早早升官发财,一般是串亲访友时用;老虎让小孩吃了会虎头虎脑;枣山馍是献给灶君的。此外还要给家庭的每个成员蒸一个馍:给家庭主男蒸钱包,让他理财致富;给主妇蒸石榴,祝其多子多孙;给男子蒸砚瓦,励其读书;女孩蒸布蓝,做针线,现在也有书包;还蒸鱼,表示年年有余;鸡表示大吉大利;还要蒸狗、狮,俗语云:“大门狮,二门狗。”让其看家,使全家人都放心地去看花灯。有新亲的,还要蒸八斤重的圆馍,上面塑鲤鱼跳龙门和各种飞禽走兽,很觉奇特。

此外,油炸食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麻花、馓子、麻叶、油饼、丸子、豆腐、红烧肘子、红烧肉条、酥肉等。

家境好的人家还要准备各种酒宴佳肴,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7)敬门神

我国春节时家家都敬门神。《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唐代以后,尉迟恭、秦叔宝逐渐演变成“门神”。每到春节,人们便会在大门上张贴二人画像,驱灾压邪。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每夜在寝宫之外都有鬼魅呼号。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知道情况后,主动请求为太宗守门,从此以后,太宗睡得很安稳。他不忍心让两位爱将一直守下去,便请画工将他们二人的像画下来,贴在宫门上以驱鬼避邪,这就是门神。自此以后,尉秦二位大将便被民间秦为门神,年年张贴,年年更换一新。

到唐玄宗时,因玄宗卧病,一夜梦见一小鬼偷盗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玄宗的玉笛,玄宗惊怕,慌忙奔跑,被一大鬼救驾,将小鬼吃掉。玄宗问之,大鬼说:“臣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扫除天下之妖孽。”玄宗醒后,竟然病好,故召见画师吴道子,命其画钟馗像。后人传咏加工描绘,钟馗成了身穿绿袍,头戴乌帽,脚穿吉莫靴,点漆眼,红头发,腥红嘴唇,胡髯如戟,一副吃鬼凶相。用以镇宅避邪是当之无愧,无人可代的。人们出于安全的要求,无不用以避邪消灾,于是广为流传,后来甚至将钟馗推进了中堂,不少人家每年除夕还要买钟馗像或挂中堂,或挂墙壁,或贴门上。

门神到宋代,逐渐演变成木板年画,不仅可以避邪,还增加了观赏价值。

门神,只是人们为了得到精神上的安慰而杜撰出来的,它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们要驱除邪恶、战胜邪恶的必胜信念。

春节时候,人们还喜欢在门楣,箱柜上贴福

字。并且,这个“福”字要倒着贴,取“福到了”的吉利话。每到春节,大大小小,字体各异的“福”字使春节的气氛更加喜庆,更加热闹。

近年来,有些人家把两扇门上均贴上福字,以代门神,可谓门神之异化也。

(8)贴春联

年三十下午各地城乡,家家都贴春联,敬门神,挂年画。“年”的气象就更浓了。

春联,义名“对联”、“门对”、“门贴”清代《燕京岁时记》说:“春联者,即古之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由来已久。究其来源,它和最早的门神中的神荼、郁垒乃一脉相承,只是后来不断演变,内容形式更多样化,有的已“脱胎换骨”,完全变样。

如门神一节所述,古人认为生长在大桃树下的神荼和郁垒专以治鬼为事,而把他们敬为门神。据传说,五代以前,人们相信桃树为仙木,就用此木削成两块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面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过年时挂在门上,用以“吓唬鬼怪,称为“桃符”。北宋王安石《元日》诗中“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说的这个习俗。清代人写的《燕京岁时记·春联》一书,对春联一词也注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月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明清时贴春联之风已很盛行。

我国贴春联之风大抵始于五代时期。据说,第一副春联就是当时后蜀孟旭写出的。此人非常迷信,曾梦见钟馗要他修衣履,他醒后找到破损了的钟馗的画像,请人修复了,又忙着把钟馗的像也给烧了。但他还怕钟馗找他的茬儿,就叫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以借吉庆压除邪怪。有一次,他叫翰林学士辛寅匪题写桃符,觉得词句不佳,便亲自写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现在看来,此联语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但作者是帝王,谁敢不拍马屁,因而它得到王公大臣齐声赞美,流传开来。据说,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不过当时还没春联之称,是叫“联语”。

春节期间贴联

语,在宋代已在民间普及,当时不仅春节贴,平时遇有吉庆喜事,也要贴些期望吉祥的联句。门上、建筑物的楹柱上、坟墓碑碣上、寺院道观的庭柱上,平时也贴,有的还书写或刻在上边。如岳飞被秦桧害死后,人们在岳飞的坟前铁铸了秦桧夫妇的像,跪在岳飞坟前,并题了一副联句(即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顽铁无辜铸佞人。”再如现在寺院和道观中,几乎无处不见古时文人墨客留下的联句(现多称对联或楹联)。其中不少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有的也较粗俗。

春联之称的出现,据说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簪云楼杂话》

中说:“帝(指朱元璋,下同)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意在粉饰太平,叫人们歌功颂德,对此谁敢不从,所以明代贴春联之风甚盛,积久成俗,春联成了春节各家门上贴的对联的特定名词。

春联必须在除夕之前贴出,张贴在门的两旁,贴春联一般还要贴横批,贴在春联的中间上方门楣上。要注意横批的内容与对联的内容相配合。如:

花灯招展迎盛世横批:春满人间

锣鼓喧天颂华年

春联之所以称为对联、对子,是因它十分讲究上下联对仗工整,格律严谨,平仄相谐,内容对称。如“诗书传家久,文章继世长”,就是“诗书”和“文章”对称,“传家”和“继世”对称,“久”字和“长”字对称。不过,到后来“春联”和“对子”也是有了区别的,春联专用于春节贴在门框上,对子则到处可用。如人们结婚时在门上也贴对联,就不叫春联,而叫对联或对子,但也很讲究工整对仗。

如旧时有些农村的人们结婚时往往写这样对联:“郎才女貌,美满婚姻;男耕女织,喜结良缘”。再如过年前给灶前写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些都只能叫对联,不能叫春联。

2.除夕

(1)放爆竹

“爆竹声声辞旧岁”。

每当除夕之夜,无论是北国繁华的城镇还是南国僻静的乡村,不管是闹市还是小巷,噼噼叭叭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一道道彩虹划破夜空,这声声饱响和道道彩虹给人们带来喜庆,兴奋的迎接一年的到来。

以爆竹驱鬼,当根源于远古时人类的火崇拜。

古人用火来捕猎、驱赶猛兽,用火来取暖、煮食、照明,火是神圣的,是可以驱除疾病、灾难的圣物。所以,古人用竹燃火,以求吉祥、避邪恶,并有“除旧岁”、迎平安之意。

过年放鞭炮,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动物.十分凶残,人们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现一次,年一出来,就会危害人类,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年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人们到时都熄灯灭火,整夜不睡觉躲避灾害。后来人们发现穿红衣、燃烧竹子发出爆响可以赶跑年,于是,每到年快要出现的一年之首,人们就燃放爆竹来驱灾避邪,祈求来年好运。

放爆竹庆贺新年源于何时,起于何因,已鲜为人知。古时爆竹,就是把竹子放在火中燎烧爆裂发出噼噼叭叭的声响,名曰“爆竹”,后人也称“爆竿”,始于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