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武侠系列之百花杀
48109900000002

第2章 不第后赋菊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天启六年,杭州。

徐夫子咏诵诗词刚毕,李修儒连声赞赏,道:“好诗,好诗!”

徐夫子粘须一笑,问道:“好在何处?”

修儒兴致盎然,起身拜礼,恭敬应答:“全诗气势磅礴,豪情万丈,非一般赋菊之诗词可比!”

徐夫子微微颔首,示意门生继续说下去。

“咏菊而无魂者,皆下品!此篇咏菊,借菊以抒怀,境界瑰丽,气魄恢宏,不同凡响!此诗妙笔之处在于虽为咏菊,诗中却无一字‘菊’,其寓意深远,令修儒钦佩不已!”修儒言毕再拜。

“嗯!”徐夫子难掩赞赏之声,点头称赞。

“修元不敢苟同!”坐于修儒身侧的修元,勉强立起身来,抱拳施礼。

“儒弟所言,大逆不道!”修元一言,语惊四座。

修儒错愕,似不明自己方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

“黄巢乃乱臣贼子,纠结叛逆,妄图推翻正统,独揽自立!儒弟方才口口声声说钦佩黄巢,岂不是助长叛逆之势,而有违君臣之道吗?”

“这……”修儒闻言,顿时脸色发白,沉呤不语。

“君为臣纲,为臣者,当殚精竭虑辅佐圣上,匡扶社稷。为皇上扫除奸臣逆党,万死不辞!”一提及圣上,修元立刻整理衣衫,郑重向天一拜,满是敬意。

“好,说的好!”

一个身着鸂鶒补子正七品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了书房,来者正是杭州县令李辅国!

李辅国路经书房,听到修元方才所言,不禁拍手称好。

“爹爹!”见到来人,修元满心欢喜,扑到自家爹爹怀里,完全没了方才夺人之势。

李辅国抚着修元双肩,笑道:

“吾儿垂髫之年,便有此番言语,为父深感快慰!”

“元儿未曾忘怀爹爹教诲!”

“好!”李辅国望着爱子,原本一脸愠色,顿时消散。

徐夫子见李辅国回来,忙起身迎接,拱手问候,道:

“李大人,此番会见浙江巡抚大人可还顺利?”

李辅国也向徐夫子行了一礼,谈及浙江巡抚,顿时一脸不悦,叹了口气,道:

“总之,一言难尽!”

李辅国瞥了一眼自己另一个儿子,修儒早已恭敬的站在一旁,只待向父亲行礼问安。

“父亲大人!”修儒见父亲望向自己,连忙躬身行礼道。

“嗯!”李辅国哼了一声,道:“修元,你领着弟弟先去院中玩耍,我有要事同夫子商谈,莫要打扰!”

“是,爹爹!”修元向修儒使了个眼色,两人随即退出书房。

李辅国请徐夫子安坐,两人分主客坐下。李辅国道:

“夫子可知,这浙江巡抚潘汝祯今日又玩何花样?”

“上次魏忠贤派来特使巡视,这潘汝祯便借机敲了浙江各地大小官员一笔。这次难当比上次更甚?”

李辅国满肚怒火,拍案而起,道:

“此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潘汝祯,当真是不知廉耻!”

“大人慎言啊!”徐夫子急忙起身按捺李辅国,在他耳边轻言:“担心隔墙有耳!”

李辅国闻言,更是气愤莫名,却无法发作,愤恨言道:

“前段日子,国子监生陆万龄上了道折子,内容竟是奉承魏忠贤之言,称其功德可以孔子相提并论,其因为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而忠贤诛东林,简直就是胡说八道!那督饷尚书黄运泰,还称魏忠贤为‘尧天地德,至圣至神’,简直是令人作呕!”

“那潘汝祯是何意思?”

“因朝堂内不断有人对魏忠贤歌功颂德,潘汝祯自是不甘人后,竟想出要为魏忠贤修生祠的法子!”

“你说什么?为魏忠贤修生祠?!”徐夫子闻言,脸色大变。

“我已经断然拒绝了!”李辅国一脸正气,字句铿锵。

“大人,万万不可啊!”徐夫子闻言,脸色如纸,毫无血色。

“我意已决,夫子不必多说!我李林甫寒窗苦读数十余载,一朝入朝为官,满心想的是忠君报国,匡扶社稷。如今阉党祸害朝廷,魏忠贤蒙蔽圣上,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大肆残害东林党人,其恶毒罪行,罄竹难书!我身为朝廷命官,上不能清君侧匡扶社稷,下不能安抚黎民百姓,早已不配为官。如今,难道李辅国还要为区区一己性命,违背天地良心为魏忠贤修生祠吗?他一目不识丁、出身卑贱的太监也配?”李辅国说道动情处,竟是什么也不顾了。

“大人!”徐夫子急忙抓住李辅国手臂,慌忙的往门外看了几眼,连忙将李辅国拉到一边,好生劝慰道:“大人即使不顾一己性命,也当顾忌家中老小与官衙上下啊!”

谈及至此,李辅国无奈叹了口气。

见李辅国稍稍气消,徐夫子才敢继续言论,道:“大人莫要意气用事,如今阉党把持朝政,大明乌烟瘴气,正等着如大人般清流君子一扫腐败之气,颓废之风。大人当为黎民百姓屈节忍辱,伺机清除阉党,匡扶社稷,方为大丈夫所为!”

“哎,夫子所言,辅国怎会不明。只是修那生词,多则数十万钱,少则数万,这么多钱,整个杭州县城都拿不出来,难道让辅国去强取豪夺吗?这与匪类何异?”

“大人……”

“夫子无需多言,辅国心意已定。夫子,明日始,修元修儒两人的授课,你便不用来了!”

徐夫子一脸诧异,随即转为愤怒,道:“大人莫不是小瞧了小人。大人这般不畏生死,难道小人就是贪生怕死之辈?!”

还未等李辅国再说什么,徐夫子正声说道:“士为知己者死!大人心意,小人明白。小人自知无法阻止大人,那小人定当誓死相随,以报大人知遇之恩!”

言毕,徐夫子屈膝跪下,拜了三拜。

李辅国只当未见,不予理会。

须臾后,徐夫子起身告辞离去。一开房门,但见修元修儒两人侧身旁听。修元修儒两人一见是徐夫子,躲闪不及,忙低头不语。

徐夫子望了望李辅国,又望了望两位公子,最终叹了口气,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