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谈五谷养生
48109100000060

第60章 快乐妈咪的杂粮生活

《千金要方》中指出:“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慎密。”明代医家万全于《妇女秘科》中也这样说:“妇女受胎之后最宜调饮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和平之气,以养其胎,则胎元完固,生子无疾”。可见,孕期饮食养生,不仅对于保护孕妇身体健康,预防孕期并发症,而且对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少胎儿的死亡率,以及为分娩和产后哺乳的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妇女在妊娠期,不仅身体的生理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饮食有特殊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腹中胎儿的营养需求。如孕期妇女很容易患缺铁性贫血病,故孕期对铁的需要量也会相应增加。而胎儿自身造血及身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的铁,这些铁当然只能靠母体供给。所以,孕妇的营养状况不仅要求分量要足够,更要求品质与均衡兼顾。五谷杂粮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就明确提出“食物多样、谷类为主”。五谷杂粮富含糖类、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少量的脂肪和铁、钙、磷、镁等无机盐类,是人体营养及热能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孕妇获取营养和热量的主要来源。

谷类食物性味多甘平,少数略偏凉(如荞麦、苡仁、大麦)或偏温(如糯米),但无大寒大热者。大都具有益胃健脾、利水除湿、止泻的功能,适合孕妇食用。豆类食物是植物性食物中含蛋白质量最高,质量最佳的食物。其蛋白质中除蛋氨酸外,其他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可与动物性蛋白质相媲美,尤其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较高,与谷类同时食用可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大豆脂肪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对防止孕妇血脂升高和胎儿生长发育皆为必需。

下面再推荐几款适合孕产妇食用的五谷杂粮养生食疗方:

1.白玉黄花菜

嫩豆腐50克,黄花菜20克,香菇5朵。先将黄花菜洗净,用水浸润后,切成2段;嫩豆腐切成骨牌大小;香菇浸润后,去蒂切丝。炒锅内放入食油,烧至八成熟时放入葱略爆炒,再放入黄花菜、香菇丝同炒,撒入盐、味精即可起锅。把锅洗净,大火放入食油少许,待油热改小火,放入嫩豆腐,煎成金黄色,加盐少许,再把先炒好的黄花菜、香菇丝倒入,加水少许,略焖,即可起锅佐餐。本品有催乳,利水,美容之功效。适用于产后气虚气滞型乳汁不足。

2.黄芪炖鸡糯米粥

鸡腿肉200克,圆、粳米各150克,黄芪、川芎、枸杞、姜、盐各适量。粳米、糯米洗净,用水浸泡2小时。黄芪、川芎和枸杞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备用。鸡腿肉洗净,切块,备用。锅置火上,加适量水,放入粳米、糯米、药材袋,煮至米粒熟软。加入鸡肉块、姜丝,煮30分钟至鸡肉熟透。捞出药材包,加盐调味即可。此粥有清热益肺、缓解咳嗽、生津化痰、保健视力、适于怀孕和产后滋补、增强抗病力的作用。

3.鲫鱼白术粥

白术10克,鲫鱼50克,粳米30克。先将鲫鱼去鳞甲及内脏,白术洗净先煎汁100毫升,然后将鱼与粳米煮粥,粥成入药汁和匀,根据患者口味入盐或糖。每日1次,连服3—5日。本品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适用于脾胃虚弱型恶阻,症见孕后2—3月,肮腹胀闷,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浑身无力,倦怠思睡,舌质谈,苔白,脉缓滑。

4.鲤鱼苎麻根粥

苎麻根10克,鲤鱼500克,糯米100克。先将鲤鱼清理干净后切成块,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煎汤。再将苎洗净的麻根放入砂锅内,加水煎取汁,去渣;然后将鱼汤、药汁、糯米和水一起放入砂锅内,用大火煮30分钟即成粥。安胎鲤鱼粥以3~5天为1疗程,每日2次温热服用。安胎止血,利水通乳。适用于孕妇安胎、通乳。

5.芦根竹茹粥

鲜芦根100克,竹茹2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先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茄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稍煮即可(煮粥宜稀薄)。本品有清热除烦,生津止吐的作用。可用于妇女妊娠恶阻,及一切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呢逆不止。

6.猪血粳米粥

猪血、粳米各100克、鲜菠菜、盐、味精、葱、姜各适量。猪血放沸水中稍煮,捞出切成小块。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略烫,捞出切细。锅置火上,加适量水,放入菠菜猪血块、粳米一同煮粥,粥熟后放入调味品即可。可补血养肝,补骨益肾。对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有不错的效果。

7.麦冬地姜汁

鲜麦冬汁、鲜生地汁各50毫升,生姜1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先将薏苡仁、粳米及生姜煮熟,再下麦冬与生地汁调匀,煮成稀粥。空腹食。每日2次。便溏者忌用。有安胎、降逆、止呕之功效。适用于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8.乌鸡糯米葱白粥

乌鸡腿洗净、切块滚烫洗净沥干。将乌鸡腿加4碗水熬汤,大火开后转小火,约煮15分钟,再入适量的圆糯米煮,开后转小火煮。取少量葱白切细丝,待糯米煮熟后,再加入盐调味,最后入葱丝闷一下即可。有补气养血、安胎止痛,改善气血虚弱所致之胎动的作用。

9.猪肝黄豆炖

黄豆100克,猪肝500克,黄酒、酱油、味精、精盐各适量。猪肝洗净切片后用沸水冲淋一下,加入黄酒、精盐腌片刻,黄豆加水煮至八成熟,放猪肝片和调料,炖30分钟,即成。连汤食用。可健脾宽中,补肝养血。适用于肝虚水肿、妊娠水肿、缺铁性贫血等。

10.猪蹄炖丝瓜

猪蹄1只,水发香菇30克,丝瓜片250克,豆腐100克。先将猪蹄洗净后剁为两半,入锅,加水煮至30分钟,投入水发香菇、生姜丝、精盐炖20分钟上,再下丝瓜片、豆腐炖至熟烂为止,调味精即可。佐餐食。本品有养血通乳,滋润皮肤之功效。

11.鲤鱼粳米粥

鲤鱼500克,粳米50克。先将鲤鱼宰杀后清干净,切块,水煎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煮粥,待煮至粥熟时,加入鲤鱼汁、调料等,再煮一二沸即可。有益气养血,安胎通乳之功。适用于孕妇腰酸软,胎动不安,产后缺乳,乳汁分泌不足等。

12.莴苣粥

莴苣250克,粳米100克。将莴苣冲洗干净,去皮,切成块;粳米淘洗干净,锅内放入清水、粳米、煮至粥将成时,加入莴苣、精盐、味精煮熟,调入麻油即成。本品清胃、利尿,通乳。适用于胃热,小便短赤,尿血,产后乳汁不通等症。

13.莴苣子粥

莴苣子15克,生甘草5克,小米100克。将莴苣子捣碎,与生甘草共煎,去渣取汁。佐餐食粥,分3次,连服3天。莴苣子味甘、微苦,性凉,能通乳汁,清热利尿,此粥适用于产后乳汁不下、气血不足者,有养血补虚生乳的功效。

14.麦冬生地薏米粥

粳米80克,麦冬汁、生地汁各50克,薏米15克、生姜10克。薏米、粳米及生姜入锅,加水煮熟,再下麦冬汁、生地汁调匀,煮成稀粥。空腹食,每日2次。有安胎,降逆,止呕的功效。

15.芦根粳米粥

芦根30克,粳米50克。芦根30克煮水后,以所煮之水熬粳米粥食之,可经常服用。本品有清热除烦、养胃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温热病初起的发热烦渴和胃热律伤的呕吐呢逆等症。

贴心小叮咛

在妊娠期间,有很多孕妇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要减轻或预防妊娠水肿,在饮食调养方面,应适当限制盐分的摄入,包括食盐,酱油,腌制食品等,还有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也不宜食用。如有水肿,可以选用低钠盐,在同等咸度内,其钠离子的量明显少于一般食盐。适当限盐可以改善体内水钠潴留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