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逛庙会
从新年初一至元宵后几天,全国各地均有数不清的庙会举办。人们往庙里烧香、祈福之后,便要尽情观赏各种娱乐节目,购买各种玩物,吃点小吃,玩个痛痛快快。较典型的庙会活动,要数北京城里的多处庙会。北京城里庙观极多。相传从辽代开始,北京就有了庙会,当时称作“上巳春游”。此后庙会就越发热闹了。北京有八大庙会的说法,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雍和宫、东岳庙、白云观、蟠桃宫、厂甸。春节一到,各庙会便开办起来。如今,有不少庙会都恢复了,较著名的有自云观、地坛、大钟寺、陶然亭等处。每逢春节,这些地方都要搭设牌坊,张灯结彩,布置摊点,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在这些庙会上,集中了最富于古京都特色的诸多民间文娱节目,还有民间特色工艺.呈现了淳朴的北京民风民俗。各种娱乐活动有:顶中皤、翻跟斗、拉洋片、打弹子、射箭、说书、演双簧、摔跤、抖空竹、踢毽子、放风筝、驯鸟衔面具、变戏法、耍猴儿、练硬气功、京剧清唱、飞镖北京天桥艺人将绝活一一展现;比清代《燕京岁时记》里记的种类还多。另外,还增加了现代味很浓的文艺演出、时装表演、儿童游乐等项目。
各种饮食品种,在庙会上更是一应俱全。如豌豆黄、豆汁、艾窝窝、老豆腐、炒肝、火烧、切糕、驴打滚、萨其玛、春卷、粟面小窝头、茶汤、爆肚、灌肠、馄饨、元-宵等,都富于北京风味。这里还会有平时难得一见的老北京城各种民间特色工艺,如泥人、棕人、面人、绢人、脸谱、毛猴、风车、玉器、料器、年画、兔儿爷、绒绢花朵、首饰、玩具、灯笼等等。
北京地坛庙会,还有乾隆朝大型祭地模拟表演,演员穿仿古衣饰,组成仪仗队举行祭礼,颇具特色。在白云观庙会里,还有两个特色节目,一是在观里建筑的几堵墙上,有三只石猴的雕像,据说摸一下石猴,可以免灾驱邪,因此人们总要去摸一摸石猴。再一个节目是“打金钱眼”,在观里一座桥下挂一只大铜钱,钱眼中一口小钟,若是用钱币打中了这小钟,便可一年平安。所以人们排成长龙般的队伍,争着用钢镯去打。另外观里还有道士诵经奏乐,祈祷求福的活动。
清代《清嘉录》卷一“新年”里,也描写了苏州的庙会:“城中玄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人争买芒神春牛图。观内无市鬻之舍。支布幕为庐,晨集暮散,所鬻多糖果小吃、琐碎玩具,间及什物而已。”还有“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如“高竿索上”、“走索”、“穿跟斗”、“吞剑”、“弄刀”、“弄甏”、“舞盆”、“踏高跷”、“撮戏法”、“飞水”、“摘豆”、“大变金钱”、“摆架子”、“猢狲撮把戏”、“木人头戏”等等。
总之,春节期间,民娱项目极多,各种戏曲、皮影、木偶、游戏、体育、气功、杂技、歌舞、奏乐等,把民间文艺的众多形式都概括尽了。在庙会上,在街头,在村边,一处处热闹无比,把新年点缀得喜庆洋洋。用“百戏杂陈”来形容,是一点也不过份的。
二、元宵节
(一)元宵节的来历
我国古代称月圆为“元”。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元宵又叫“元夕”“元夜”。这一天人们按习俗放花灯,所以又称元宵节为“灯节”。至于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来源于道教,道教有三元之说,即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汉代道教信奉三官:“天官(玉帝)”、“地官(阎王)”、“水官(龙王)”,并以三官与三元相配,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于是正月十五日便被称为上元节了。又因道教宣扬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于是,人们又愈加看重这“天官赐福”的日子,每到这天都要隆重庆祝。
西汉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正是正月十五。
文帝登极后,每逢正月十五夜,都要出宫“与民同乐”以示庆贺。于是正月十五又赋予纪念庆贺的新意。后相沿成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独具风采的传统节日,历代时间不一,汉代为正月十五一天,唐代为三天,宋代为五天,明代从初八延续到十八,整整十天。清代又改为五天,民国又改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开始,延续到正月十六日。
1.敬神灵
民间把农历正月十五称为“小年”,有所谓“小初一大十五”之说。民间欢度元宵节从十四晚上开始,相传这一天是门神的生日,人们要敬神。黄昏时分,屋里屋外,门前门后,各神位前都要散灯。这种灯专供元宵节神位前用,系陶制黑釉带芯的小灯。灯芯为棉花,用食油作燃。
正月十五早上吃饺子后,重大活动是祭祀,民间叫“献爷”、“敬神”。首先在院子里敬天地神,院中设供案桌,把蒸的各种花馍置盘中摆于供案桌,香炉、蜡台等按规矩放好。点整把香,或十二炷散香,斟三杯酒,在供案桌前烧各色元宝,行叩拜礼,敬酒时口里不断说着祈求神灵保佑的咒语。礼毕端着花馍盘在院子的各个角落举盘敬献天地二界十方万灵各神。
在诸多神灵中,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即“迎紫姑”。据汉人刘敬叔《异苑》记载,紫姑原为一户人家小妾,因为大妇悍妒,在元宵节愤然自杀。后人每在元宵节迎接之,迎时口中念咒:“予胥(其夫)不在,曹夫人(大妇)已行,小姑可出。”迎紫姑要在厕所或猪栏边。可见紫姑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位地位卑贱的神。今天主妇们在院中敬神时,总要到厕所猪栏百病,一年四季不得病。
2.观花灯
俗话说:“上元的灯,中秋的月”,“除夕火,元宵灯”。元宵节到来之时,民间多有放花灯的习俗,到处灯火辉煌,宛如白昼。放灯习俗起源于汉代。汉代佛教传人中国,皇帝多提倡佛教,汉明帝永平年间,皇帝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以示对神佛的尊敬,还于每年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举行太一神(北极星神)的祭典,寺院也要“燃灯表佛”,明帝命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便流传到民间,年年上元之夜,张灯结彩,通宵达旦,这就是元宵节(又叫灯节)的由来。
民间流传着一个元宵节之夜张灯的神话:传说人们远古时追打凶禽猛兽时,打死了玉帝的一只神鹅,玉帝传旨要在正月十五前后将人间的人畜财产化为灰烬,以解心头之恨。玉帝的丫环与人间凡人便想出了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火花、花炮的办法。玉帝见人间火光四起,响声震天,以为人间失火,愿望得成。人类逃过了这一劫,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后都张灯结彩、燃放烟火。
到了唐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元宵节盛况空前,以王公大臣到庶民百姓无不出门夜游,观赏那争奇斗艳的花灯,以致“灯明如昼”、“车马塞路”。有的人被挤得悬空而起,“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
宋朝在唐朝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为了粉饰太平,“与民同乐”,大力提倡元宵节。每年元宵节,亲自上宣德楼观灯“赐酒”。每个在楼下仰窥“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御酒一杯。
明代元宵节放灯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八,整整十天。官府如此倡导,其盛况可想而知。诗人唐寅《元宵》一诗写得极为生动。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通过诗人生花妙笔,把元宵节张灯盛况描写得活龙活现,如临其境。
清末民初,虽时局动荡,战乱纷飞,然元宵节作为“灯节”,“放火三天”,全国家家户户都是室内摆灯,门口挂灯,街头巷尾彩灯齐放。晚上全家老少手提各种花灯,到中心地点相互观赏。无论闹市或村镇,都要组织赛灯,即闹元宵。据不完全统计,元宵节灯有2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龙灯、竹马灯、鲤鱼灯、风凰灯、麒麟灯、鹤灯,以及种种宫灯、花灯、车灯、船灯、云灯、星灯千姿百态,在月下舞动,为元宵更添许多佳韵。
现在的灯里都装上了电,诸如电动熊猫灯、电动二龙戏珠灯、电动金风开屏,更有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电动嫦娥奔月灯、电动天女敞雄灯、电动武松打虎灯、电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赏心悦目,犹入仙境之感。灯简直成了元宵节的灵魂。真是“谁家见灯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于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不也正是元宵节盛况的写照吗?
3.猜灯谜
元宵节期间,猜灯谜最盛。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的谜语,又叫灯虎,比喻其艰难深奥,不易被人猜中,好似射虎那么难,故猜灯谜又叫“射灯虎”,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艺形式。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每年元宵节放灯,一些好事之人把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射,这时,文义谜语也就成了“灯谜”。首先是在官宦士大夫阶层兴起,后来渐渐普及到民间。每逢灯节,制谜猜谜者异常众多,内容也颇为生动活泼。从南宋到清朝500年间,一直盛行。
灯谜的起源早在秦汉时代就有了,但以完整形式出观的灯谜,一般都首推“曹碑葬辞”。曹娥碑在会稽中“,即今绍兴地区。东汉文学家蔡邕因避难经过绍兴,曾在碑上称赞曹娥的诗文旁边,刻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齐臼。”
魏武帝曹操一次率领群官,路过曹娥碑下,指着这八个字问主簿杨修:“懂不懂?”杨答:“懂。”曹操说:“你先别讲,让我再想一下。”义向前走了30里路,曹操和杨修分别写下了答案。杨的答案是:“黄绢”。染色的丝,于字为“于字为“妙”;“外孙”,女儿生的孩子,于字为“好”;“齐臼”,承受辛辣的容器,于字为“”,是辞的异体。四字连在一起,便是“绝妙好辞”。曹操的答案和杨修一样,但他感叹地说:“我和你的才力相距有三十里!”
明清时出现了谜格,谜格也称“谜律”。常见的谜格有增减格、解铃格、皓首格、重门格等。如增减格,是把谜底的字增加或减少。如“有了儿了成为老子”打一食物名,是“木耳”。因“木”下加“子”为“李”,李耳是老子的名字。
民间的谜语也有民间的朴实风格。如旧时年画上曾有一首谜面诗:“远看一只狗,近看不见走;追到市头上,一点也没有。
“谜底打一”狮“字。平时,特别是年节、元宵节时,姥姥和奶奶们多喜欢在灯下教引孩子们猜谜,那谜语的乡土风味就更浓了。
如”紫色树,紫色花,紫色罐里装芝麻。“谜底:茄子;”红公鸡,绿尾巴,身子扎在地底下。“谜底:胡萝卜;”一点一横,两眼一蹬。“谜底:
六。这民间谜语浅显易懂,颇具启蒙教育作用,甚受人们欢迎。
如今,灯谜已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也是一种民间文学形式。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谐音格、求凤格等百余种,大多巧立名目,妙趣横生,深受人们的喜爱。
4.闹社火
元宵节也是闹社火的日子,有的地区也叫闹元宵。
清代,”闹元宵“,一词开始出现。《清嘉录》:“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
历代除了看灯外,元宵期间还有数不清的歌舞,民间各种嬉戏、杂耍、游艺都要进行表演,有竹马、秧歌、花鼓、旱船、耍龙灯、舞狮子、霸王鞭,另外还有木偶戏、皮影戏,杂技杂耍等等,热闹非凡。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的北宋汴京人过元宵节的情景“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自岁前冬至后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更有猴呈百戏,鱼跳龙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余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一新耳目。至正月七日,人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面北悉以结彩,山沓上皆画神仙故事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竽,高数十丈,以绘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蜿若飞仙”
元宵夜,最壮观的舞自然是耍龙灯。人们所以耍龙灯是和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分不开的。
我国人民早在远古时代就对龙非常崇拜,认为龙乃是神物。
《易经》中就有“龙飞在天”的记载。《说文》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大戴礼·五帝德》等古籍记载。古代神人多是乘龙上天,据《汉书·礼乐志》应劭注,说黄帝也是乘龙升天的,“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之而仙”。龙,被古人视为“四灵”之一,能量极大。《礼记·礼运》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