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4809800000315

第315章 3 炒卖大亨徐展堂

第二篇第二十四章3 炒卖大亨徐展堂

在香港,投资成功的不乏其人,徐展堂可算得上其中的一个佼佼者。他投资的特点是:看得准、分析透、时间短、收效快。

徐展堂30年前还只是香港银行的一名小信差,如今却已成为跨国企业的大亨,他的发达经历颇具机遇性。1967年,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当时太子道东方花园开盘发售,每单位只卖数万港币,发展商还随楼附送时值8 000港币一辆的福士汽车,但仍然无人问津。徐展堂深信:这只是一时的信心危机造成的影响,他便趁机购便宜货,一口气买了6个单位,只付出很少的订金,然后把赠送得来的6辆福士汽车出售套现,再购入2个单位。徐展堂的判断果然没错,没过几日,楼价紧急反弹,他第一次炒楼盘就稳赚了一大笔。徐展堂利用炒楼赚得的第一桶金买楼盘,做物业代理及开办大厦公司,财富像滚雪球般愈滚愈大,到1972年,前后不足5年,徐展堂已拥有1 000万港币家财了。

1973年,香港掀起股市狂潮,恒生指数一日数涨,很多人争相投资股市,而徐展堂却表现得格外冷静,他分析当时炽热高涨的股市,只是外表美丽的蛋糕,但里面却藏有刀片,盲目吃下去,一定会满口鲜血。于是他不去投资股市,而是去承包港府楼宇的保养及油漆等工程,用赚到的钱,不断购进美国及澳大利亚的地产业。后来香港股市狂泻,致使很多人破产,徐展堂却避过了这场灾难。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地产业再次陷入低潮,政局处于中英谈判僵持期间,富人纷纷抛售地产业,把资金大量转移至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这样一来,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地产业价格不断上涨。徐展堂以其敏锐观察力,看出这又是一个发大财的好机会。他趁美国和澳大利亚地产业的价格趋高不下之机,把他在上述国家拥有的大量地产业高价抛出,抽调资金回香港,趁机大量吸纳廉价地皮。仅1985年,他投资近亿港元,一鼓作气收购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漆厂,又投资6 000万港元在西贡增添厂房设备,又在深圳、湛江开设油漆厂,之后又与中资合股收购了跑马地雅阁酒店,并把它易名为亚洲酒店,其后又在湾仔及尖沙咀兴建两幢各有200多间房屋的酒店,并在皇后大道西及庄士敦道兴建高兴大厦。

由于徐展堂判断准确,分析透彻,所以他每次投资获利都数以倍计。

财富精点

有人说香港是冒险家的天堂,也有人说香港是培养巨富的温床,因为香港是机会最多的地方。香港每出现一次重大的转变,就是财富大转移的时刻,也是冒险家大显身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