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融市场学教程(第二版)
48096700000012

第12章 货币市场(3)

(3)对经济运行态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敏感。货币市场是解决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流动性需要的市场,市场主体以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为主。对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不足或过剩,商业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首先感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也以货币市场作为传导平台,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首先影响短期资金供求和短期性利率,进而影响长期资金供求和长期利率而实现的;货币市场工具是短期金融工具,票面利率低,价格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大。因此,货币市场利率对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变化比其他金融工具更敏感。

(4)货币市场利率可分为三个层次。因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利率工具的控制程度不同,货币市场利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由市场利率,主要取决于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受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业务影响,主要是同业拆借利率、商业票据利率、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等;第二个层次是受管理的利率,即受监管当局设定的利率上下限限制,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的程度有限,主要有短期政府债券利率、短期政府机构债券利率等;第三个层次是受控制的利率,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利率,尽管也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主要体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主要是再贴现利率。

2.基准利率出自货币市场

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是指在一国利率体系中起基础作用、作为市场其他金融产品利率定价参照系的利率体系。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基准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基础和准星。

基准利率的水平一经确定,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水平将按各自的风险溢价确定;基准利率发生变动,其他金融工具的利率也依次发生变动。通常,可供选择的基准利率有同业拆借利率、再贴现利率、短期国债利率。由于各国(地区)的经济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不同,各国(地区)所选择的基准利率也不尽相同,但基准利率无不出自货币市场,各国中央银行无不通过影响、调控基准利率实现对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

由于同业拆借利率是最具市场性、最能快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利率,所以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选择根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报出的同业拆借利率计算的算术平均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基准利率体系,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英国的伦敦同业市场的Libor、欧元区欧元同业市场的Eribor等。

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例,Libor是伦敦银行间市场报价银行报出的各自资金拆出利率的算术平均。英国银行协会授权路透公司负责Libor的计算和发布。根据报价行报出的价格,分别去掉最高、最低各25%的报价,对剩余50%的报价进行简单算术平均求得对应币种的Libor,于每天伦敦时间11:00后发布。选择报价银行的考核指标,包括银行的市场声誉、交易规模、专业能力、信用等级等。Libor涵盖了包括英镑、美元、欧元、日元、加元、澳元、瑞士法郎、新西兰元和丹麦克朗共9种货币的同业拆借利率;利率期限从隔夜到1年不等,共15个品种。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看基准利率,一般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国或地区基准利率体系都是通过报价机制形成的,是报价银行拆出资金的利率报价,而非实际交易利率;基准利率是在各行报价基础上,剔除一定比例最高、最低报价对剩余的报价进行简单算术平均求得;报价银行团由信用等级较高、交易规模较大、定价能力较强的一流银行组成。

二是各国或地区基准利率都是有隔夜至1年期的各档次利率组成的利率体系,而非交易量最大的某一档次利率。三是基准利率信息一般由银行业协会委托指定机构计算,并按时对外公布。四是主要国家都以其金融中心的城市命名基准利率。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体系,指导金融工具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了报价制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anghai Inter 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的建立。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Shibor的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8个品种。Shibor报价银行团由16家商业银行组成,这些报价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在货币市场上交易相对活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Shibor从2006年10月8日起开始运行,2007年1月4日正式对外发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负责Shibor的报价计算和信息发布。中心在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两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11:30对外发布①。

Shibor运行以来,初步确定了我国基准利率的地位。Shibor具有市场代表性,与拆借、回购利率高度相关,与货币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利差稳定性不断增强,以Shibor为基准的拆借、回购、转贴现的交易量不断扩大。Shibor在市场化产品定价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浮息债券等债券产品定价的指导作用明显增强。市场推出的以Shibor为基础的金融创新产品已有债券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等。Shibor的推出有利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变。

3.发达的货币市场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1)货币市场是形成短期利率结构的条件。市场经济体制历史较长、市场机制较完备国家的经验表明,完善、发达的货币市场应是各子市场种类齐备、均衡协调发展又主次分明、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全国性的交易市场也涵盖一些地方性市场的完整体系。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货币市场由很多从事短期资金融通又相互关联的子市场组成。这些子市场有规模最大、最活跃的国库券市场,等同于同业拆借市场的联邦基金市场,规模仅次于国库券市场的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汇票市场,体现金融创新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在这些子市场中,以国库券市场、联邦基金市场、商业票据市场为主要市场,其他子市场则处于辅助地位,整个市场体系主辅分明,各子市场定位准确、各司其职,共同实现货币市场的整体功能。

发达、完善的货币市场中,各子市场种类齐全,不同的子市场交易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各子市场有各自不同的利率,但各子市场的金融工具又有一定的替代性,短期资金会在各子市场之间流动,通过供求关系使各子市场之间的利率相互联系,并呈现同方向的变化趋势。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货币市场的各种短期利率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率结构,并处于合理的水平,最终实现均衡的利率结构。

(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构成完整的利率结构。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最重要又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首先表现在两个市场的主体基本相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市场主体既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也进入资本市场。例如,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在持有大量股票和长期债券的同时,还可以持有短期债券,并参与同业拆借和回购交易来调节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在法规规定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以内投资于资本市场,同时也积极参与货币市场交易;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满足间接融资市场对中长期资金的需要等。尽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的收益率和风险各不相同,但基本相同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比较这些工具的价40①参见: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格、收益、流动性和风险,或是构成较理想的资产组合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或是动态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满足它们各自的需要。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其次表现在资金可以在两个市场间双向流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交易的是同质的货币资金,从理论上说,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存在均衡关系。在均衡条件下,资本资产(股票、中长期债券)价格与货币市场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当利率下降时,各类机构投资者倾向于从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拆入资金或出售短期证券,以便获得在资本市场购买长期证券所需资金。由于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导致长期证券价格上升。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倾向于出售长期证券转而投资于短期证券,由于资金从资本市场流向货币市场,又会导致长期证券价格下降。同样,当资本市场行情火爆时,资金会从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当资本市场行情低迷时,资金又会流回货币市场。资金的流动改变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两个市场金融工具的价格,最终使不同金融工具的利率形成合理的利率结构。

货币市场利率是一国利率体系的基础。多样化、分层次、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敏感又高度相关、与资本市场利率相互联动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是形成、观察利率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的基础,也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①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将原来行政管制的利率形成机制,转变为由市场主体根据代表市场资金供求的基准利率、按照商业原则自主决定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1996年,人民银行在创建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同时,开始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改革进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986年1月,国务院明确专业银行可以相互拆借资金,期限和利率由双方协商议定。1990年3月公布的《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同业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1996年1月1日,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生成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bor)。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拆借利率上限,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决定。

第二步,1997年在创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同时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我国国债市场是在1991年试行承购包销发行方式后,于1996年由财政部在证券交易所采取划款期招标、利率招标和价格招标开始国债利率市场化试点。1997年6月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设立,同时开办了现券买卖、债券回购业务,现券交易价格、回购利率同步放开。1998①郭建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利率处):“Shibor与利率市场化”,《中国货币市场》,2007年第7期。

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金融债券发行实现了利率市场化。1999年,财政部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国债利率市场化发行。至此,全面实现了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

第三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至2005年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首先,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从2000年9月放开境内外币贷款利率和大额存款利率开始,至2004年11月放开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基本实现改革目标。其次,以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为过渡模式,至2005年3月人民币贷款利率改革全面实现了管下限、放开上限的阶段性市场化目标。再次,从试点放开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开始,至2004年10月人民银行公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为上限,允许金融机构对人民币存款利率实行下浮制度,实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管上限、放开下限的阶段性市场化目标。

第四步,2007年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市场基准利率是一国利率体系中能真实反映资金成本和供求状况,且其变动必然引起利率体系中其他利率相应变动的利率。基准利率体系的建设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已经取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基准利率体系形成的经验,2007年1月4日起,以信用等级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报价作为形成机制,建立起与国际基准利率体系接轨的我国基准利率体系——从隔夜到1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Shibor具有独立性、低风险性、联动性、稳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它的推出和运行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