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场所,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一直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现代学校具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也具有比较完善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资料,现代学校还形成了十分有利于教育发展的特有的文化模式。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教师借助于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全面发展。由于学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因而与其他场合相比,更具有文化色彩,更文明,也更加讲究礼仪。
学生的衣着、谈吐、举止直接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校风和校貌。校园作为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小环境,是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和锻炼身体的主要场所。洁净的校园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它不同于校园建筑自身的美。生活在一个人人努力追求美、创造美的环境中,自身的素质也会得到不断提高。建设文明、高雅的校园环境需要各种力量、多方面因素的相互配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第一节 教室内的礼仪规范
对学生来说,两分钟时间的准备是从室外活动转入室内活动的一种过渡,也是从上一堂课转向下一堂课的一种过渡。它能够帮助学生使自己的思想尽快地集中起来。每位同学都能作好上课准备,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整个集体的表现。因此,学生应该在课前两分钟内进入教室,端庄地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的到来,这本身是一种应有的礼貌,也是对老师的尊敬。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学生应当特别注意教室中的礼仪规范。
1.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具,文具盒要放在桌子左上角,书本放在桌子中间。在教室中要保持一种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气氛,不要太活跃,也不要太死板。
2.上课铃响后,要立即进入教室,安静而且端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进入教室时,班长或者值日生要喊“起立”,当教师走到讲桌前时,全体同学应当齐声问候:“老师好!”等老师回答“同学们好,请坐”后方可坐下。
3.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学生上课迟到应当特别注意举止的文明和周到的礼仪:
在教室门口,应当先停下脚步,首先喊“报告”,在得到老师的允许之后才能进入教室。如果教室的门关着,那就应该先轻轻叩门。
要诚实地向老师说明自己迟到的原因,说话时要简明扼要,态度要诚恳。在得到老师的允许之后,方可入座。
在走向自己的座位之时,脚步要轻,速度要快,动作幅度要小;走到座位前,在放书包和拿课本时,尽量不要发出大的响声。
4.遵守课堂纪律,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干扰,精力保持高度集中,能够准确地、完整地记录老师的讲课内容,认真记笔记。一定要保持课堂安静,不随意讲话,预习自学,询问质疑、相互讨论之时,一定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5.要懂得老师提问的积极意义,要有礼貌地对待老师提问。
当老师提问时,学生如果要回答问题或者有问题要发问,应该先举起右手,在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时,方可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发问,不要坐在自己座位上就七嘴八舌地发言。在老师没有点到自己的名字时,也不要抢先答话。
在起立回答问题时,姿态要文雅,表情要大方,不要抓耳挠腮,或者故意做出滑稽的举止引人发笑。说话时,声音要清楚明亮,不要过低,以免使老师和同学听不清楚。
如果被点到名以后,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自己应该站起来,用抱歉的语调向老师表明,这个问题自己回答不上来。
当别人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要大声喧哗或者唧唧咕咕,也不要随便插话。如果别人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了,不要讥讽或者嘲笑,也不要马上就脱口而出,只有得到老师的允许以后,再站起来回答问题。
6.能够自觉地做到当天复习当天的功课,复习过程要有明确的目的,每次都要按时按质地完成各科作业,要独立地去完成作业,并且做到书写规范、作业面整洁干净。要充分利用上自习课的时间,抓紧复习、抓紧完成作业。
上自习课的时候,也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不要在自己课上交头接耳、大声喧哗,更不要影响他人的正常学习。不私自离开教室、不下座位,不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严格遵守自习纪律,不看与自习课内容无关的报刊杂志。
认真进行早读,按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早读任务,做到眼到、心到、口到,不说闲话,遵守早读纪律。
7.要注意维持教室卫生,要经常打扫和清理教室,当好值日生。
8.如果老师在课堂讲课时出现了错误,学生可以在适当时间委婉地提出来,态度要诚恳,要谦和,语气不生硬。不可以讥笑老师,甚至让老师当场难堪。
总的来说,学生一定要遵守课堂纪律,一定要维护教室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把教室作为班集体来很好地进行建设。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礼仪规范
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去专门地获取文化科学知识之外,课外活动是他们增长知识、提高品德水平、锻炼身体素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学校认真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现代社会,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交往的日益广泛,对每个人的发展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对学生来说,也就意味着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视学生课余的校内校外活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通过课外活动能够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
课外活动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课外活动与其他的教育形式一样,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课外活动又被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它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在每一种组织形式之中,学生都应当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课外活动主要包括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群众性活动具体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各种参观、访问、调查与旅行。小组活动具体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个人活动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余独立作业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外阅读、独立观察实验、制作模型、进行艺术创作。在所有的这些活动之中,学生只有懂得其中的礼仪规范才能够更好地参加这些活动。
1.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学生应当讲究礼仪。服饰应当以干净、朴素、整洁为原则,不要在衣着上追求华丽、追求时髦,更不可以穿奇装异服。
男同学的发式应以理学生头、理短发为宜,这样给人一种富有朝气的感觉。女同学的发式应以理短发,梳辫子或者剪发为宜,这样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
在校内,学生应当穿球鞋、布鞋或者普通皮鞋,不宜穿高跟皮鞋。
在校内,绝对不允许学生佩戴金银首饰。学校历来是清廉和节俭的地方,如果学生穿戴华丽、满身珠光宝气,会显得没有教养,既违背学校的教育目的,还会使其他学生产生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爱护校园环境,维护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保持厕所和下水道的卫生。
无论是参加集会,还是参观访问;无论是参加各种比赛,还是搞调查活动、外出旅游,都应该讲究卫生,不但要讲究个人卫生,还应当极力维护公共卫生。
3.在课外活动中,要注意爱护校舍和各种公共财物,不得在黑板、墙壁、门窗、课桌椅、布告栏、值周黑板等地方涂抹或者乱写乱刻。更不许用脚去踏门、踩墙。
要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要爱护科学实验仪器、用具和药品,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横穿草地,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
4.不打架骂人,不说污言秽语,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零食。有了错误要主动承认,要学会对别人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不看内容不健康的书籍,不听不健康的音乐。
不在教室门口和楼道内大声喧哗、相互追逐、打扑克、玩游戏以及进行体育活动。
不准在楼内打闹,起哄或者放鞭炮。
不准在校内滑行自行车。自行车应当按要求停放在指定的地点。
5.只能在运动场上进行球类活动,不要在房屋周围以及道路上进行各种球类活动,不准在篮球场上踢足球。
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要敞胸露怀,也不要胡乱冲撞。
观看体育比赛时,要遵守纪律,做文明观众。
参加体育比赛时,要遵守赛场纪律,要有崇高的体育道德风尚。
6.一定要坚持出早操、做课间操。出操时,教室要关灯、锁门。学生上操时,走出楼门后要跑步到操场,集合时要做到快、静、齐,做操时要用力,要合住节拍,姿势要正确。
7.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要行注目礼或者少先队礼。
8.未经允许不得带外人进入校园。
由此看来,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无论是哪一类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作出要求。例如,学生要进行课外阅读,就必须要到图书馆去借书,到阅览室去阅览。学生到阅览室去看书时,一定要有礼貌地对待图书管理人员。要保持阅览室内的整洁,不随地吐痰,不扔果皮纸屑。要保持安静,不得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阅览,要爱护室内图片和设备,不得在书上乱画乱圈,而且阅览室陈列的报刊杂志一律不得拿出室外。
遵循了课外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就能够更加融洽地参加到这些活动之中,这样一来,课外活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方面就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个讲究礼仪的学生一定可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活动领域,从而使自己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一个能够得到大家认同的学生就会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在培养自己的开拓精神与创造才能方面能够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课外活动可以为那些讲究礼仪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展示自身才能的天地,可以使他们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力量。当他们的人际交往在不断增多之时,他们就能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触科学技术,特别对那些有文艺特长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文艺方面的爱好与兴趣就能够不断地得到激发与巩固。
第三节 师生交往的礼仪规范
师生交往是学生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今天,教师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认识过程。师生关系中,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教育者,他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着社会对教学的要求。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不只是教学的客体,而且是学习的主体。这也是说,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必须要经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练习和自我修养以后,才能够转化成为他们的知识与品德。
在师生交往中,作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与身体。应当具备一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质。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后进生和犯过错误的学生应当进行耐心地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他们丢掉思想上的包袱,决不可歧视或者嫌弃他们。
作为学生,一定要有礼貌地对待辛勤工作的老师,要理解老师的心理,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应当拥有一种虚心学习的思想品质。在与老师的日常交往中,要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般说来,师生交往中,学生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有如下几点:
1.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
(1)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不扰乱课堂秩序,不搞小动作,不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书。
(2)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提前两分钟进入教室,听到上课铃后,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静候老师的到来。当老师走进教室时,班长或值日生要声音洪亮地喊“起立”口令,全体同学要起立站直,向老师问好,当老师回礼以后方可坐下。下课铃响以后,全体同学要向老师行注目礼,待老师离开讲台后,才可以自由行动。
(3)在课堂上,如果有问题要发问时,不要坐在座位上信口开河,应当先用笔记录下来,待老师讲授结束后,再举手提问;或者在课后向老师请教,不可以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课。如果老师讲课过程中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更不可以当堂指出。
(4)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老师批改的作业,要虚心接受。如果对老师批改的作业有不同意见,可以个别地与老师共同商讨。对老师批阅过的试卷也应采取这种处理问题的态度。
2.学生与老师谈话时要有礼貌
(1)学生与老师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气要亲切,态度要诚恳。在谈话开始时,学生应当主动地请老师落座,如果老师不坐,学生也应该站着与老师说话。
(2)在与老师谈话时,不可以东张西望,也不可以抓耳挠腮,应该保持一种端正的姿势。学生应当双目凝视老师,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说话。
(3)学生应当尽量去理解老师的谈话内容,如果不理解老师说的话,或者有不同见解,学生应当主动地、诚恳地向老师请教,一定要弄明白老师的意思。
(4)学生与老师的谈话要注意场合,也要注意老师的表情变化。
3.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要讲究礼貌
师生在日常交往中,会涉及到生活与学习中的很多问题,学生有时会到老师的办公室去汇报情况,请教问题或者商量事情。
学生在进入老师的办公室之前,应当喊“报告”,如果办公室的门关着,还应当轻轻叩门,经老师允许以后,才可以进入。
汇报情况时,应当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还应当把问题汇报清楚。
请教问题时,态度要诚恳,要把问题表达清楚,并且还要征询老师的意见。
如果老师正在休息,就不要去打扰他,以免影响他的时间安排。
4.要理解老师,关心老师
(1)对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批评教育,要虚心接受并且努力按照要求去做。如果老师批评错了或者与事实有一定出入,也不可以顶撞老师,应当平心静气地向老师解释清楚。
(2)老师生病的时候,要多加照护,要经常去探望,对年老体弱的老师,更应当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路上遇见老师,应当主动地上前打招呼,进出门口或者上下楼梯时应让老师先走。
第四节 同学交往的礼仪规范
同学在一起朝夕相处,友谊是使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一条金线。同学之间相处得是否融洽对他们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人们需要相互合作;在校园中,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彼此合作。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可以使人感受到快乐,而且能够使人获得成功。
即使一个人在小时候很有才华,在学校中的学习也很出色,如果他不善于同人合作,不善于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他的社交能力与合作能力就不会得到相应地提高与锻炼。等他长大以后,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时,就会时常遇到挫折,总感到不顺,才华也不会得到发挥。
在我们的学校中,却存在着另外一种类型的人,这种人的学习成绩也许并不非常优异,而且还可能成绩平平,但他却很善于搞好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人将来走入社会以后,由于很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处处都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与认可,这种人不但拥有一种快乐的心情,而且在事业上还会蒸蒸日上。
从这种对比中不难发现,同学之间搞好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难怪有的社会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他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能只占30%,其他的70%应当归功于他的人际关系。
1.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
(1)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尤其是男女同学,不要随便开玩笑。同学之间不能够打架、骂人,不能够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不嘲笑生理上有缺陷的和学习上后进的同学,对先进的同学不要打击讽刺。
(2)同学之间要互助友爱,彼此之间要树立一种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思想。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对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要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同学生病要前去探望,家里有困难,要想办法帮助解决。劳动的时候,男同学要帮助女同学,大同学要帮助小同学。
(3)同学之间的交往要讲究礼貌。不起侮辱性的绰号,不开恶作剧的玩笑。老同学要关心新同学,大同学要爱护小同学。进出教室时要互相谦让,不要妨碍别人的学习。损坏了别人的书本、文具,要主动道歉,必要时要负责赔偿。
(4)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出口伤人,更不能够动手打人。
2.同学之间的谈话要注意礼节。
谈话是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同学之间的谈话能够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增长知识。同学之间的谈话要注意态度,要注意谈话的内容。
(1)同学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彼此之间谈话的态度要谦虚、要诚恳、语调要平和。说话时千万不要装腔作势或者盛气凌人。听别人说话时,态度要认真,精力要集中,不应表现出无精打采或者漫不经心的表情,更不应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
(2)如果同学在谈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说法欠妥,应该在不伤害自尊心的前提下,委婉、恳切地指出来。
(3)谈话的内容要真实、健康,自己对某一个问题或者事物的看法要实事求是,不要胡乱地恭维别人,也不要随意地伤害别人。不要说不文明的污言秽语,不要传播谣言。
【事例】
校园镜头扫描
校园文化建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学校文化的活动和过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被广大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的综合。校园文化间接地对学生的群体行为、思想意识与情感产生重大的影响。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
当然,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教师是校园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文化群体,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指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是建设优良校风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学生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更能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在很多学校,都有反映本校优秀品质的校训。例如“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学创新、为人师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爱、严、勤、实”等等,这些校训一方面告诉全校师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对全校师生行为与意志的一种严格规范。很多学生都能够严以律己,无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课外活动中,都能够牢记校训的要求,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表现得彬彬有礼。然而,总有个别同学不讲究社交礼仪,更是把校训的教导抛到九霄云外,无论是在师生交往中,还是在同学交往中,表现对校风、学风的形成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将列举两个具体实例来加以解释。
一、非正式群体中的青少年
现在的很多学校中,都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是按人群中个体的某些共同需要因素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它带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主要靠情感来维系。一般说来,除了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能够注重社交礼仪以外,其他几种类型,例如娱乐型、对立型、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是很不注重礼貌的,处于这种群体中的青少年往往不能够正确地处理好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
山西某高级中学一年级(2)班中有三个经常在一起看书、踢球、听音乐的男同学,他们深受欧美文化与港台音乐的影响,经常留着长发,穿起被割破的牛仔裤。由于他们的姓名中都带有一个“龙”字,因而他们自己便号称“三条龙”。他们三个人都有一些不好的坏毛病。陈建龙经常乱扔纸皮果纸屑,有一次他居然把一个烂苹果扔到了正从楼下走过的张校长头上。他还经常随地吐痰,他的座位旁边的地面上经常是痰迹斑斑,为此班主任武大明老师批评了他好几次。夏龙雨同学十分喜欢抽烟,教室内是绝对不让抽烟的,他就跑到厕所里抽。抽完之后他经常嚼口香糖,可他时常都把嚼完后的口香糖吐在地板上或者墙壁上。“三条龙”的第三人龙正台同学被他自己称为是“打架大王”,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发生冲突,身高人壮的他总是喜欢摆弄一下他那很有攻击性的拳头。
湖北某校初二(3)班的几个班委员和小组长,由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能力不强而被班主任郑老师相继撤换职务,他们心里很不服气,因而产生怨恨情绪,就结成一伙,专门对抗班干部和各位老师。课堂上,他们经常大声喧哗,或者故意举手提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自习课上,他们更是显得十分活跃,经常找理由与自己邻位的同学大声说话。班里举办文体活动时,他们总是喝倒彩、大声起哄。他们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使一个原来先进的班级成为落后的班级。直到后来,学校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解散了这个小群体,这股歪风才被刹住。
二、徘徊在越轨边缘的青少年
河北某校有一个品学兼优的高二学生,名叫吕海田,他原本是一个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吕海田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了本校高一(2)班的女生孙英,由于孙英不小心撞倒了一位中年妇女,那中年妇女正缠着孙英闹得不可开交,吕海田路经此处,赶紧下车解围,帮助孙英一起将中年妇女送到了医院。从这以后,吕海田与孙英就认识了。谁知他们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最后两人开始了恋爱。吕海田坐在教室里,既不用心听讲,也不认真记笔记,总是盼着下课、盼着放学,去与孙英会面,时间一长,吕海田的成绩一落千丈,以前的理想与抱负早已化为乌有。吕海田与孙英就没有正确地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滑入了恋爱的门槛,既耽误了学习,也耽误了前途。
江苏正威中学初三(2)班的贾明同学十分聪明,学习成绩也相当不错。有一个周末,他和八十五中的一位同学一起逛街,被电子游戏厅给吸引住了。他这一玩可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每到放学后他就到一个电子游戏厅去玩游戏。后来,他居然用游戏机玩起了赌博。因欠债太多,他开始在校园里打主意。有一天晚自习之后,他发现实验楼的物理实验室没关门,里面放着一台松下牌录像机,他经过苦思冥想以后,决定用几层厚报纸将录像机包起来并把它藏在学校操场周围的草丛中。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翻越学校围墙并且想办法将这台录像机放在了墙外,然后自己又借助垒起的砖头翻出校园。第二天他便以3000元的价格将录像机卖给了一个个体老板。纸终究包不住火,经过周密侦察,贾明盗窃录像机的行为被证实。贾明的这种品德恶劣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操练】
改掉不良习惯
改变学生不良的习惯,其实质就是从教育情境出发促使学生行为向良性方面转化。一般说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②改变待人处世的态度,形成正确的倾向;③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独立生活的能力。学生的不良习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十分常见的正常现象,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矫治不良习惯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外部教育条件与学生自身的行为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改变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的不良习惯,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条件:其一是要真正能够做到情境与行为的结合;其二是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育人性格和社交能力。
1.改正骂人说脏话的恶习
金钟中学的张汉道校长深深地知道,改正学生骂人说脏话的恶习是一件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青少年的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风气问题。改变学生说脏话的不良习惯、并不能够依靠提出一个什么要求或者召开一两次全校大会就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的。这是一个需要精雕细琢的长期的育人过程。张校长在总结多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帮助学生改正骂人说脏话这种恶习的好方法。张校长兴致勃勃地说道,这个方法就是:每当发现一个学生骂人说脏话的时候,就让他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
这还真像是一剂灵丹妙药,在改正学生骂人说脏话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有一次课间操刚结束的时候,初二(1)班的指导员吴老师听到一个不雅的声音传到了耳边:“你他妈的手怎么这么长,做操时都伸到我的脸上了。”吴老师仔细一看,原来是初三(2)班高阳同学,他赶紧走到高阳的身边,微笑着向他说道:“高阳,是不是刚才谁又惹你了,你都说什么了。”高阳一听,脸一下子就红了,因为他自己也很明白,他可是金钟中学出了名的“脏话大王”,这回又给发现了。高阳微微地低了低头,想了一想,说道:“吴并老师,我又错了,请您批评我,我知道应该怎么做,可总是记不牢。这句话应当这么说:你的手刚才在做操时伸到了我的脸上,请你下次注意点。”吴老师会意地点了点头。
高阳回到教室里,吴老师也跟着走了进来,在同学们都安静了以后,他说道:“同学们,由于老师是的人数少,精力也有限,很少有时间能够遇到说脏话的同学。所以,必须需要你们自己的相互监督,当你们发现谁说脏话时,就应该立即让他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利用学生彼此之间的相互帮忙就更有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了,随着这种“再说一遍”的方法的广泛使用,金钟中学的语言文明有了极大的提高,连高阳都被评为了文明礼貌的进步标兵。
张汉道校长在此基础上,为了彻底地改正改掉学生骂人说脏话的恶习,又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
从宣布不许骂人说脏话的那一天起,如果再发现有谁骂人或者说脏话了,第一次给予原谅,但必须要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并在班级日志上留下记录;第二次是在本班里给予提醒,并当众用正确的话再说一遍;第三次就需要在全校大会上公开批评。无论是谁,凡是有骂人说脏话这种恶习的,哪怕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也不能够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
二、教学生鼓掌
在很多学校里,鼓掌这个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的事情也变成了问题。有些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不该鼓掌时乱鼓掌,该鼓掌时不鼓掌,还有一些喜欢鼓倒掌,瞎起哄。
五十五中学的文体老师张厚岚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每组织一次文体活动都要为此做一些大量的教育工作,尽管如此,还是有禁无止。张老师在经过多次的经验总结和思考之后,她决定通过具体的行动来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习惯。星期四的夜晚,她决定组织一次迎“五·一”的文艺汇演,让全校学生都必须参加。第一个节目是舞蹈《采山果》,结束以后只有一些零星的掌声。第二节目是张华同学演唱《我的中国心》,可能是由于紧张,张华唱得有些断断续续,还没唱完,台下就传来了几记响亮的掌声,还有人在大声地说:“没本事就别上去。”唱完之后根本就没有掌声。第三个节目是相声《变脸》,这两个同学的表演十分精彩,台下不时传来一阵阵掌声,还有人大声叫好。可由于掌声太多,坐在后面的同学根本就听不清。相声刚说完,小礼堂里面的灯一下子全灭了。张老师拿起话筒说道:“同学们,我们下面的一个节目是看一段投影录像。”原来张老师把刚才三个节目的表演情况特别是台下观众的反应全都录了下来,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大家刚才的表现。在每一个需要指出不当的地方,她让放映员都暂停一下,仔细地向全校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她反复强调地说:“鼓掌既是一种表达感情和态度的方式,更是一种礼节。”特别是那几个鼓倒掌让张华下台的同学,在看到自己的录像时,思想上产生的震动很大。
张厚岚老师紧紧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特点,采用录像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现场教育学生,确实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在听完张老师的讲解以后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张老师在讲完之后,她又让大家连续地看了一遍。最后她要求大家在随后进行的汇演中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改过的决心。她大声说道:“我就站在前面,我鼓掌,大家鼓掌;我用力鼓掌,大家热烈鼓掌;我停止鼓掌,大家立即停止鼓掌。”
随后的晚会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着。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欣赏节目的愉快中,台上的演员们也是越来越投入,整台晚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张老师面带笑容地站在帷幕前,十分满意地说道:“同学们,大家今天晚上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鼓掌问题,它反映出你们的精神面貌和为人处世的一些态度。”
确实如此,参加一次聚会,观看一场演出,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礼节问题。
三、教会学生说“老师好”
在师生交往中,学生应当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生活哲理。但是,学生如何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这一点呢?特别是在社交礼仪这一方面,学生怎么做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更有教养呢?
有很多学生,在路上遇见老师的时候,不是主动地与老师打招呼,而是想办法避开老师,或者是低头走过。在校园里,也最多是称呼一声“某老师”,根本不知道向老师问好。
唐湾初中是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校园里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书声朗朗。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社交礼仪训练课的实际效果,陈校长在星期一的全校大会上向全校学生提出,迎面遇见老师要主动地说:“老师好”。第二天,陈校长细心地观察着师生们的你来我往,但却没有听到一声“老师好”,有的学生见了老师赶紧退避三舍,转身就走。当天下午召开了一个向优秀运动会颁奖的大会,在表彰大会上,有好几个学生都作了发言,但却没有一个在讲完之后向台下鞠躬的,有一个学生连“谢谢”都没有说,只是点一下头。陈校长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不良习惯的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只知道叫一声“某老师”,只知道在发言之后说一句“谢谢”,甚至有的连鞠躬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星期三,陈校长早早地来到了学校,站在校门口一个显眼的地方。学生陆续进校了,大部分学生都说了一句“陈校长”,有的根本不打招呼,只有两个学生说了“校长好”。陈校长向全校同学公布了检查结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要求。
星期四,陈校长让教语文课的王新远老师早早地站在了昨天他站的那个位置,陈校长在不远的地方进行观察。随着早读时间的临近,学生们渐渐地都来到了学校。今天的效果十分显著,很多学生开始主动问候“老师好”、“王老师好”。虽然显得有些不自然,有的在说完后还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但是,一种美好的开端已经形成了。
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陈校长又通过主动问候“同学好”,奖励优秀班集体的方法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的这些认识,改掉了从前那种见了老师不问候,见了老师还想溜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