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德育工作
48092900000027

第27章 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社交礼仪篇

第一节 礼仪的作用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礼是用来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和约束行为的一种形式。礼最初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是原始人类祭祀致福的种种仪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能够充分展示一个人、一个组织或者一个国家内在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这都是礼仪最根本的作用。

一、礼仪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合作与进步

讲究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一定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礼仪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礼仪将人们交往中的规范、准则和习惯不断地沿袭下来,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由于历代统治者往往用“礼”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用“礼”来强化社会内部的等级关系,因而礼仪也就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更重要的是,礼仪表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的良好愿望。因此,礼仪不仅仅是一些表面上的形式,更是特定的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面貌。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强礼仪教育,加强礼仪文化的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政治背景之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各种经济往来与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讲究礼仪在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相互交往和了解与国际社会建立起友好关系,这就为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拿商务谈判来说,讲究礼仪对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严格说来,谈判人员的礼仪修养与谈判技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谈判人员的衣着仪表、言谈举止对谈判双方能否融洽会谈施加着重要的影响。从开始见面时的寒暄、介绍,直到最终达到一致,都需要谈判人员运用恰当得体的礼仪姿态。可以肯定地说,谈判人员的礼仪修养是谈判成功的基本条件。如果因为礼仪姿态的不合适而致使谈判失败,那是一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使个人的声誉受损,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形象。

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言谈举止既能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也能够为我们国家加强国际合作提供一种良好的开端。所以,讲究礼仪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

二、礼仪有利于树立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礼仪。古代人认为礼仪是反映礼法制度的仪式与仪节,现代人一般认为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当注重和遵循的行为规范。

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是人们交往作用的产物。”假如没有了社交活动,很难想象出人类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人们通过社交活动能够广交朋友,增长见识,也能够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礼仪,对树立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起着关键的作用。个人形象是个人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统一,其中的内在素养是个人形象的本质与核心,外在形象是内在素养的具体体现。人们只有加强自身的内在素养,真正做到表里如一、内慧外秀,才能够使自己的个人形象具有一定的实际魅力。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为了化解矛盾、减少摩擦,需要人们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现实生活的实践不断地证明,讲究礼仪是人们经常运用的手段之一,在运用礼仪化解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中,人们的个人形象自然而然地也就被树立起来了。礼仪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交往氛围,使人觉得轻松愉快,使人感受到世界是无比快乐的。礼仪的这种协调功能能够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加深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支持。“将相和”的历史故事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要是因为它生动地反映了蔺相如讲究礼仪,从而最终达到调节人际关系的历史事实。

自信是塑造个人形象的基石,缺乏自信常常是优柔寡断和性格软弱的主要原因。懂得礼仪是树立和增强自信心的法宝之一。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一个穿戴不得体、举止不适宜的人肯定会显得畏手畏脚。与此相反,一个仪表端庄、言谈优雅的人肯定会显得落落大方。比如参加一个西式宴会,其讲究是非常严格的。吃西餐时,通常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用叉将食物送入口中。餐刀是用来切割食物的,不可以用餐刀戳着食物送进嘴里。吃完每道菜以后,把刀叉并拢平排放于盘内,表示已经吃完。如果还没有吃完,就需要摆成八字形状放在菜盘中央,刀口向内,表示就餐还没有完毕。懂得了这些礼仪,你在出席一个西餐宴会之时,就不至于东瞧西看,去模仿他人的一举一动了,更不至于会闹出笑话。

三、礼仪有利于沟通信息和感情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获取信息的多少已成为现代人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通过思想、语言、行动上的交流来同别人达到和平共处。现代化的社会对人们的社会交往提出了崭新的要求,现代人的行为越来越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礼仪为人们的信息沟通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渠道,也为人们感情的联络架设了一座十分美好的桥梁。每个人的仪态仪表以及对礼仪知识的了解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一个不懂礼仪、社交能力不强的人很少有人为他提供什么信息,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孤独者。

社交活动中的沟通是信息的相互传递,这种沟通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更能够反映沟通双方的思想水平、认识活动以及感情状态。人们都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信息沟通的过程中,双方彼此之间的认识会变得更加深入细致,双方的感情交流也会变得更加融洽。从这个层次上看,礼仪使人们的信息沟通过程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第二节 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生时期,又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性格、素质的重要阶段。在当今这个正处于伟大变革的新时代里,青少年更需要通过广泛而且频繁的社会交往去谋求自身的发展。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与信息革命,为了适应新世纪所面临的激烈竞争,青少年的教育也必须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普及礼仪知识,加强礼仪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旅程中确立志向大展宏图的基础时期。从生理方面看,青少年阶段是从少儿期向青春期的过渡时期;从心理方面看,这一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正从依赖性走向独立性,从幼稚型走向成熟型。随着年龄的增大,随着心理的逐渐成熟,青少年交往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邻居、班级和学校扩大到社会,而且与他们同龄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甚至超过了与亲人的交往程度。青少年对社会交往的参与,对礼仪知识的渴求,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必然需求。

鲁迅先生的生活十分严谨朴实,他还给自己的生活制定了五条准则,其中的一条就是“多交友,交好友”。有人说“好朋友就是一面镜子。”真是一点不假,好朋友能够让自己看清自己的形象,能够使自己洁身正心。在困难的时候,好朋友还能给自己以心理上的安慰。因此,加强礼仪教育,给他们讲清楚通过社会交往活动认识朋友的重要性,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些不擅长社交的青少年朋友们,应当多学习一些社交知识,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将自己置身于社会交际的生活之中,改变自己古板、孤僻的性格特点,使自己在建设四化的征途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青少年有获得自尊的心理需求。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肯定的态度,是自我评价能力的高度内化。青少年的自我评价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青少年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在知识与技能得到增长的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别人的赞赏与认可,这使他们的自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积极参加社交活动的良好愿望。

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他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也有着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青少年通过社交活动建立起同其他人的友谊与信任,不但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的机会,也使自己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更加大度,这为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展示自身魅力,有助于青少年进行自我形象设计

魅力的核心是能够吸引人。魅力通常可分为外在魅力和内在魅力两种。内在魅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主要包括卓越的个性、良好的气质、广博的学识以及高尚的品德。外在魅力则是一种有形的力量,它主要包括匀称的外貌、庄重的服饰、优雅的言谈和得体的举止。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力求展示青少年的自身的魅力,使他们的外在魅力与内在魅力能够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内在魅力。

一个人所具备的气质美,是其内在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质带给人们的美感,不受服装打扮和年龄大小所制约。所谓气质,是指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一般而言,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多血质的人比较活泼,粘液质的人比较沉静,胆汁质的人比较激动,抑郁质的人比较压抑。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任何气质类型的人都能够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都能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良好的气质,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有很多青少年认为气质依靠的是梳妆打扮,他们中的不少人要么模仿港台明星,要么穿起奇装异服,有的人敞胸露怀,有的人装腔作势,还有的人举止轻浮、言语粗鄙。其实,这些打扮与行为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美感可言,而是一种心理扭曲的表现,这种人没有什么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什么稳定的个性特征,更不可能有什么内在的魅力与美感。因此,培养和塑造青少年内在的气质美,是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强礼仪教育,能够使青少年更有意识地致力于自我形象设计。自信是塑造自我形象的基石。一个自信的人往往显示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美好体验。只有自信的人才会豁达乐观、胸怀坦荡,才会主动积极地与人交往,并且在交往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自信的人往往富有活力,富有感染力,使他周围的人都能够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青春信息,使别人受到感染、启发和鼓励。青少年在社交场合中,必须要自信乐观充满活力,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是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就应该保持旺盛的精力,不能够因为一点疲劳、一些小挫折就情绪低落,而应当把欢乐和微笑带给别人。

自我形象设计也离不开得体的服饰、优雅的举止。参加社交活动,对服饰有两个最起码的要求,一个是整洁干净,一个是得体合适。穿着打扮既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是一个人懂不懂礼节的重要体现。如果穿着不当,不仅会降低一个人的身份,而且还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初步印象。要想在社交活动中获得成功,塑造好自身形象,还必须要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合乎礼节。举止优雅得体能够大大地增加一个人的风度,稳重而且大方是举止得当最基本的要求。无论参加什么活动,也无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应当有板有眼地进行。

不能够手忙脚乱、丢三拉四,显得毛手毛脚。在社交场合,要热情大方,谈笑都要有一定的分寸,不能够显得畏手畏脚、小里小气。

可以肯定地说,礼仪教育在帮助青少年展示自己魅力和知识修养、在塑造他们良好的个人形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加强礼仪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很多领域,在很多时候,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青少年朋友来说,如果懂得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与技巧,不但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成效,而且还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并且能够减轻生活中的许多压力。事实证明,通过对青少年实施礼仪教育,是能够达到这一点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掌握了一定的社交技巧,就能够玩世不恭地去操纵他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想法。社交技巧体现的是人际关系中的交往原则,它蕴含着一种互惠互利的思想: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如何主动地去接近和尊重他人。开展礼仪教育,让青少年了解并且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并不是教育他们如何去操纵他人、如何诡计多端地与他人周旋。他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真诚地关心他人的现在与未来,青少年更应该这么做。接受有目的、有组织的礼仪教育和有计划的礼仪训练,是提高社交技巧的有效方法。

要想掌握并且提高一定的社交技巧,第一步是考察自己。检查自己的社交技巧,可以通过问卷测评法来进行。比如,下面的这组问题可以检查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缘关系:我在生活中有真正亲密的人吗?我是不是只与家里人亲密?我有私人朋友吗?如果我确实跟谁都不怎么亲密,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有职业朋友吗?正确认识并且深入反省自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人们在生活中并不很愿意与你相处,或者力图要去回避你,那将是十分令人深思的事。每一个同我们一起工作的人都会对我们的言行举止作出评判,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评判与看法是很值得收集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将这些看法当成我们的一面面镜子是十分明智的一种选择。

礼仪教育在指导青少年顺利完成考察自己的任务以后,第二步便是教育青少年要更好地了解他人。要想提高社交技巧,更透彻地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仅仅考察自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学会正确地了解他人。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生活虽然不是战场,但是,多争取一个新朋友的确是一件十分令人喜悦的事情。要了解他人,理解一些必要的社交信号是一个重要前提。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大多数社交信号是不难识别的。例如,倾听者不耐烦或者急于赶时间的社交信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向上凝视或者向周围巡视、坐立不安、紧张地清一清嗓子、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显得很严肃或有不悦之感,总想叉开话题或者拦住话头。了解他人,还包括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性格特点,甚至包括了解什么样的行为和话语别人会接受、会高兴,什么样的言行别人不愿接受、不会高兴。

社交是一门艺术,社交技巧既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纷繁复杂的。但是,只要青少年朋友们多观察、多留心、多学习,就一定能够高高兴兴地与别人相处,参加到各种各样地社交活动之中。

总体看来,加强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我国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受教育者不但具备渊博的知识、健康的身体,还必须具备高的道德品质、健全的心理状态。从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上看,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只有在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够得以养成。再者而言,加强礼仪教育,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够看出,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实施礼仪教育十分必要。青少年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礼仪知识以后,通过一定的礼仪训练,可以使他们懂得社会交往对他们的发育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例】

孔子拜师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十分贫寒,但他从小就十分喜欢学习,经常与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做练习礼节方面的游戏。他走到哪里,学到那里,遇到不懂的事总是去请教别人,他自己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当孔子告别少年时代,成长为一名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青年以后,更是把拜会老师作为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一个方面。当时的楚国,居住着一位非常有修养、有学问的人,这个人姓李名耳,人们都尊称李耳为老子。老子的名声很大,他写过一部名叫《道德经》的书,在这本书中,老子使用朴素的辩证法讲解了宇宙的矛盾,以及矛盾转化的道理。孔子早就听说了楚国的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经过详细的安排和准备之后,孔子决定去拜会老子。

当时,老子的年龄比孔子大,而且老子的知识学问比孔子丰富,名声也比孔子高。但是,当他得知孔子要来见他,仍然亲自套了一辆马车,早早地赶到郊区去迎接。

老子静静地坐在车上,耐心地等候一位不曾相识的年轻人。当孔子的车走过来的时候,老子赶忙走下车来,十分谦虚地向孔子打招呼。孔子有些受宠若惊,非常感动地停下车并且连忙走下车来,十分有礼貌地走上前去,恭敬地双手捧着一只大雁,说道:“弟子今日来拜访老师,老师亲自前来迎接,弟子真是受之不起。”

老子笑了,宽厚地说道:“我们都是老师,又都是学生。当我懂得多的时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当你懂得多的时候,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孔子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信服地点了点头。

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孔子每天都向老子请教一些问题,并且和老子一起共同探讨。老师总是非常有耐心地、非常细致地进行讲解,孔子从老子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很多人生的道理。时间过得很快,几天以后,孔子决定向老子告别。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老子觉得孔子是一位很有教养、很有礼貌、也很有前途的年轻人。现在要分别了,老子还真有些依依惜别之感。

当孔子向他们行礼致别之时,老子语重心长地说:“我没有什么珍贵的礼物送给你作纪念,只能送你几句话当作临行的礼物,希望你记于心间。”

孔子满是感激地望着老子,洗耳恭听。

老子慢慢地说道:“道德修养越高的人,就会越朴实、越实在。道德修养越高的人越不会骄傲。希望你能成为一个道德修养很高的人。”

孔子深情地点了点头。

孔子确确实实记住了老师的话。孔子以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操练】

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今天是五月的一个星期六,阳光灿烂。在智贤中学的小礼堂里,专门受邀请而来的心理学教授唐典先生正在做一个专题讲座。这个讲座的题目叫做《谦恭有礼》,唐教授的讲演热情洋溢,十分精彩,小礼堂内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专门为高一的学生们所做的一次人生讲座。

唐教授肯定地认为:建立对他人的信任并且对他人有礼貌,这不仅仅是一个言行举止上的礼节问题,更是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他深入浅出地谈了以下几个要点:

1.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各种各样的无礼现象越来越多,这不但激化了日常生活中的摩擦,而且使人们之间进一步彼此隔绝。

2.不管我们是不是喜欢另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对他有礼貌。

3.在我们的相互交往中,肯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分歧,但我们必须以彼此尊重的态度去解决分歧。

4.礼貌要求我们致力于过一种共同的道德生活,因此,我们应当尽力遵循社会准则。

为了使学生们能够感性地认识到礼仪问题对自己人际交往的影响,唐教授专门设计了一份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你与哪一类人相处得最为和谐?包括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中的其他朋友。②有真正能够接受你的人吗?③当你参加一个舞会之后,你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吗?表扬还是批评?④你记得住你玩过几次恶作剧吗?⑤你有什么特别让人不喜欢的怪癖或者行为吗?⑥有真正能够理解你的人吗?特别是能够理解你的缺点。⑦你特别容易就会发脾气吗?发脾气对你有帮助吗?没理由你也会发脾气吗?⑧你经常去原谅别人吗?你会主动与那些曾和你产生过摩擦的人进行交谈吗?⑨公共汽车上,你主动为别人让过座吗?⑩如果你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你最想对谁说呢?说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呢?你认为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己也能做得很好吗?你遭到过别人的拒绝吗?

唐教授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自己的讲座,他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练习题:

如何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高一(三)班的刘敏同学一边走出小礼堂,一边愉快地与高一(二)班的陈劲讨论着这个“第一印象”的问题。刘敏说道:“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为别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陈劲略微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穿戴整齐,举止文雅是建立第一印象的前提。”刘敏没有作出什么回答,她看了一看手表之后说道:“今天夜晚,在我们教室将举行一个联谊会,是我们高一(三)班与436中学高二(一)班的一次校际交流,七点三十分开始,希望你也能参加。”陈劲非常高兴地说道:“真是太好了,我正想多认识几个新朋友呢!”

高一(三)班教室。七点三十分。

随着主持人刘敏的一声问候,联谊会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开始了。联谊会的内容丰富多彩,既包括顶气球、猜谜语、答对联,还有歌曲对唱、器乐演奏,最后是舞会。大家一边畅谈心声,一边表演节目。陈劲虽然作为嘉宾,但他的那一套像模像样的太子拳博得了满堂喝彩。两个多小时的联谊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送走了436中学的朋友之后,刘敏对同学们说:“这是专门为配合唐教授的讲座而举行的一次活动,希望大家能够将‘第一印象’这个问题的感受写成文字,星期三放学前交到我这儿来。”

刘敏及时将同学们的观点整理了出来。大家认为,为了给别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下的行动是很值得赞赏的。

(1)开诚布公地坚持谈话。千万不要认为谈话是一种无聊的打发时间的方式,要主动地、真诚地与别人交谈。只有这样,双方才能交流思想。通常说来,爽快而且真实地表露自己,常常会鼓励他人也去敞开心扉。有了这种信任感,你在别人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就等于树立了一半。

(2)记住他人的姓名。首先,必须要把别人的姓名听准,必要时,可以请对方重复一遍。千万不可以记错,要是那样,不如不记。其次,将这个名字与那个十分特别的相貌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次,在谈话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提到或者使用这个名字。记住他人姓名能够让别人获得一种满足感,他同时觉得你很尊重他。这是巩固第一印象的一个法宝。

(3)称赞并且鼓励他人。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吹捧或者谄媚,而是对别人的一种欣赏。比如,欣赏他人的外表、学识、风度或者成就,这都会给别人带来一种鼓励。

(4)寻求共同点。千万不要矫揉造作或者牵强附会。要善于从琐碎的谈话中挖掘出彼此共同的感想,要及时领会他人的观点,要及时认识到彼此共同的目标。这为进一步沟通思想提供了可能。

第一印象问题是社交礼仪的艺术基石。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礼仪文明也深刻地蕴含了这一思想。不给别人建立一种良好的第一印象,别人很快就会将你忘却,将你放置在大脑中最容易遗忘的角落里。因此,以上探讨的礼仪训练问题,是对华夏礼仪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当今时代礼仪教育的一种巨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