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素,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学生就会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而一旦问题产生,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这一具体的实际的问题而启动,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对某一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这时,学生大脑中的已有知识经验就会被激活。换言之,学生就会在大脑里再现各种与提出的问题相关的知识经验,并使之与问题建立联系,试图理解和解释所提出的问题。一旦建立了联系,就意味着问题已被有机地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之中,从而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重组,获得了新的意义。这样就丰富和发展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心态,又驱使他们进行查阅资料、请教师长等活动。在这样有意无意的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知识结构也就得以丰富了。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以及新的发明创造等等,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他们就不会迷信权威、书本和教师的绝对正确性,就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观察、思维、想像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对一些非科学、伪科学的知识进行大胆的、有理有据的质疑,并勇敢地进行探索活动;他们就能摆脱对教师、教材和书本的过分依赖,改变安于现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突破思维惰性和定势的局限,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为提高创造力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质疑素质的基本措施
(一)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校长们可能会发现,许多学生既不愿意回答教师的提问,也不愿意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一切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质疑,作为一种需要独立思维的学习活动,更离不开这种内在动力的支持。“如果儿童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一切设想、探索和安排都将化为泡影,变成没有生命力的木乃伊”。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就要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质疑是首要的一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之所以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是因为学习——这并不是教师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首先是人和人的关系。儿童对知识、学习的态度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有一种交往性动机,在学生的学习上表现为“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教师而学习,而不愿意或拒绝为他所不喜欢的教师努力学习。为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
其次,要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活动等能使学生产生好奇、惊讶和疑问,从而渴望从事学习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成功地创设问题情境能造成学生认知失调,使学生产生一种知识的“缺陷感”和“饥饿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提出问题——认知失调——探索欲望——问题解决——获得满足和兴趣”这一模式来组织教学,从而实现学生求知欲的不断激发与强化。
再次,要增强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和形象性。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使每堂课的内容具有新异的信息,并通过图画、幻灯、录像、报告会、实验演示和野外考察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尽量避免内容上和方式上的格式化。
最后,要经常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成功感是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成就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情感。获取承认、取得成功是每个学生的愿望和需要。学习成功了,会体验到极大的快乐,而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会成为其进一步学习的有效诱因。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成功,对学生寄予成功的希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二)给学生以质疑的安全感,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有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的保护。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谈。相反,如果学生的质疑缺乏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的保护,或者学生的质疑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经常遭到教师的讽刺、讥笑、挖苦乃至惩罚,那么,学生质疑的欲望和行为就会受到压制。久而久之,再也没有学生敢质疑了。
现行教学中就存在这种情况:许多教师过多地扮演着学生行为惩戒者的角色,把“听话”作为最有价值的道德标准,把“听话”学生的培养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满足,使师生关系演化为一种主宰与臣服的关系。他们对学生“乱插嘴”或“接下茬”历来持否定态度,并对这样的学生很反感。当学生表现出“越轨”、“异端”时,他们或者斥责、讥讽学生,或者把学生赶出教室,或者对学生采取极不人道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措施等,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遭受践踏。在如此非民主的教学心理环境下,怎么会有学生敢于质疑呢?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以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质疑。为此,教师至少应当做到以下四点:其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只有以相互尊重人格为前提,才有可能建立一种师生对话的教学心理环境,从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二,尊重来自学生方面的批评意见。教师不能以教育者自居,对来自学生方面的批评意见要以虚心的态度、民主的作风、平等的地位来对待,要闻过则喜,不要文过饰非。
其三,要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组织性和有序状态的倾向。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要允许学生的某些“离题”、“出格”,甚至“出错”的质疑行为,然后加以引导,使之纳入“正题”。
其四,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重视和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或别出心裁的念头,并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三)冲破迷信权威的心理障碍,给学生以质疑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具有较大的权威性,而书本知识一向被认为最具科学性和权威性,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盲目崇信教师和其所传授的书本知识。由于存在这种盲目崇信权威的心理障碍,学生根本不可能、也不敢有意识地去质疑教师、质疑书本,去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学生的质疑意识就处于沉睡状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冲破迷信权威和书本的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告诉他们:教师虽很有学问,但有学问的人也可能出错;书本知识虽具有科学性,但书本知识也未必全对。书本知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验总结,加之人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所以,书本知识只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上的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相对的真理,都存在再研究、再发展的成分。如果没有质疑精神,科学就不会进步、不会有发展。
对待教师传授的知识和书本知识的正确做法应该是:一要善于学习;二要敢于不信;三要找到怀疑的“理论”依据。无根据的怀疑是胡思乱想,有根有据的怀疑才有价值。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进攻性的品质”。具备了这种品质,学生就能敢于质疑,敢于坚持真理,就能在必要时打破旧的框框,不管某种观点、理论有多么长久的历史,有多么崇高的权威,只要发现这种观点、理论不能解释新的事实,就能大胆地怀疑并提出新的问题。
(四)引导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当前,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流行着一句有关学生学习方式的顺口溜:“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虽然有点夸张,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真实写照。长期采用这种模式学习,使学生养成了只管记忆、不管理解,只管知其然、不管所以然,只管学习结果、不管学习过程的学习习惯。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凝固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呆滞,缺乏灵活性和敏感性。如果不把学生的思维从这种惰性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使学生思维灵活而又敏感,就难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尽快使中小学教育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保证。其次,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求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习与思考相结合、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知其然同知其所以然相结合。
其二,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经常引导学生就某些观点、理论等问题进行争辩。在争辩时为了战胜对方,每个学生一定会十分警觉地听对方的发言,力图从中找出破绽,发现矛盾,提出对方不能自圆其说的问题,这就必然会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其三,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感性。敏感性强是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重要表现,只有敏感性强的学生,才能看到平常中的不平常,才能随时捕捉新的信息,发现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事物敏感性的办法是:教学生随时记录头脑中闪现的念头。每当讲完一个课题的时候,教师要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想一想有什么疑点,有什么想不明白的问题,以及对教师所讲的观点自己是否有不同的想法,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一种意念,都要全部记录下来。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日益敏感。
其四,教学生掌握一些思维的类型,如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
其五,要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思考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不但要了解事物的表象,更要探索事物的本质。第二层意思是,要注意不同事物、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应用,由此产生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的联想。第三层意思是,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去思考。
(五)授予学生质疑的技巧
学生质疑素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必要的技巧。因此,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技巧,是培养学生质疑素质非常关键的一环。那么课堂教学中有哪些质疑的技巧可以传授给学生呢?
其一,问原因。教学中学科的基本术语、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和规律等都有其来龙去脉,对此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为什么鸟儿停在电线上不会触电?为什么蓄电池能蓄电?为什么在铁路转弯处不能将直线型铁轨与圆弧形铁轨直接连接?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三边……这些问题都有其具体的客观原因。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鼓励和启发学生对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过的事物或现象,不管是初次接触的还是司空见惯的,都不妨问一个“为什么”,追究它的原因,打破砂锅问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