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关系方面,S型人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喜欢观察人、琢磨人,乐于倾听,愿意支持。可是,由于不以为然,S型人也可能显得漠不关心,或者嘲讽别人。
描述性词语:
可靠、深思熟虑、亲切友好、有毅力、坚持不懈、善倾听者、全面周到、自制力强
Compliance——完美型/服从者
高C型的人通常是喜欢追求完美的专业型人才。
在情感方面,C型人是一个性格深沉的人,严肃认真,目的性强,善于分析,愿意思考人生与工作的意义,喜欢美丽,对他人敏感,理想主义。但是,C型人总是习惯于记住负面的东西,容易情绪低落,过分自我反省,自我贬低,离群索居,有忧郁症倾向。
在工作方面,C型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高标准,计划性强,注重细节,讲究条理,整洁,能够发现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办法,喜欢图表和清单,坚持己见,善始善终。但是,C型人也很可能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习惯于收集信息资料和作分析,却很难投入到实际运作的工作中来。容易自我否定,因此需要别人的认同。同时,也习惯于挑剔别人,不能忍受别人的工作做不好。
对待人际关系方面,C型人一方面在寻找理想伙伴,另一方面却交友谨慎。能够深切地关怀他人,善于倾听抱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但是,C型人似乎始终有一种不安全感,以至于感情内向,退缩,怀疑别人,喜欢批评人事,却不喜欢别人的反对。
描述性词语:
遵从、仔细、有条不紊、严谨、准确、完美主义者、逻辑性强
听众设计:为什么家长常常委婉地向孩子解释生理现象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当孩子问及自己是如何出生的时候,家长常常不知该如何巧妙应答。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性始终是一个尴尬的问题。请看下面这样一则笑话:
妈妈怀孕了,4岁的海柯百思不得其解,她问爸爸未来的弟弟或者妹妹是如何生出来的。
爸爸向她解释道:“先生出头,再生出身子,最后是两条腿,懂了吗?”
“懂了,爸爸,然后你用螺丝把它们组装起来,对吗?”
在这则笑话中,爸爸便委婉地解释了关于孩子如何出生的真相,没有涉及性层次方面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描述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术语——听众设计。
所谓听众设计,是语言生成过程中第一步,简单地说,就是你说话的方式依赖于你的听众。比如,现在需要你向另外一个人介绍一幅画,听众是一个盲人与听众是正常人,所采用的表述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也就是听众设计原则。
在合作原则下,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如下四个准则:
1.数量准则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也就是说,你必须判断出你的听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有多少。
2.质量准则
不要说自己认为错误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当你说话时,听者会假设你能够用合适的证据支持你的断言。当你说每句话前,你都必须考虑这句话所基于的证据。
3.关联准则
说话要贴切,前后有关联。即你必须保证你的听者能够看出你正在说的如何与你以前说的相关联。如果你希望转移话题,那么,你便需要做出解释。
4.方式准则
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不要累赘,要简要。说话要有条理。
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正在和你的朋友王华一起吃饭,此时,你接到了你母亲的电话,你母亲问你正在做什么,如果你的母亲并不知道王华是谁,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你便不会说:“我正在和王华吃饭。”但是如果你的母亲也认识王华的话,你便会告诉母亲与你一起吃饭的人的名字。
很多家长在向年幼的孩子解释生理现象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讲述真正的生理知识,而是以委婉的方式来讲述,便是因为基于听众设计原则,家长必须从孩子的认知层次来解释这个问题,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困惑,导致他们更加疑惑不解。
信念偏见效应:爱需要证明吗
在诠释信念偏见效应之前,先请看下面的这个三段论,并判断结论的对与错。
前提一:所有有发动机的东西都需要油。
前提二:汽车需要油。
结论:汽车有发动机。
大多数人都会说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是按照逻辑的规则,这种推论方式是不正确的。
再看如下的三段论——
前提一:所有的猫都有四条腿。
前提二:狗有四条腿。
结论:狗是猫。
关于猫的这个逻辑推理,你肯定会说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在产生认知时,相对于用其他事物(如猫)的情况,当用“汽车”时,人们更倾向于判断它是对的,这个结果说明了信念偏见效应,即人们倾向于把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正确的,而把那些他们不能为之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是错误的。比如,对于汽车知识的了解把握使人们难以看出上面的结论是错误的。
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人生意义的故事。在电影中,纳什与其女朋友(艾丽西娅)有如下一段对白:
纳什:艾丽西娅,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保证长远的承诺呢?我需要一点证明,一些可以作为依据的资料。
艾丽西娅:你等等,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下个定义。你要证明和能作为依据的资料,好啊,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纳什:无限大。
艾丽西娅:你怎么知道?
纳什: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这么指示的。
艾丽西娅:可是它被证实了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有人亲眼见到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那你怎能确定呢?
纳什: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艾丽西娅:我想这和爱一样。
当纳什希望艾丽西娅为自己提供可以证明关系长久的资料时,艾丽西娅用宇宙类比,以此说明没有被证明存在过的事物也可以是存在的,就像她对纳什的爱情一样,是一种不需要被证明的事实真相。可以看出,艾丽西娅在认知世界时,没有受到信念偏见效应的影响——她对于事物的认知凭借的是合理的逻辑,而不是现实世界已经存在的模型。
信念偏见效应提醒我们,当我们在认知世界的时候,应该信仰逻辑,而不是已经存在的事物。比如,当一个人在30岁萌发转变职业方向的时候,常会选择他人的故事为参考依据,如果正好他知道有一个人30岁转变职业方向获得了成功,便会增强自己的信念,如果他恰好听到了30岁转变职业方向失败的故事,也许便会打消自己的念头。然而事实上,这个人转变职业方向后的成败并不取决于那些已经存在的故事,而是此人的内在因素。
同样,在爱情领域,热恋的男女常会让对方证明自己的爱,或许以感情付出的方式,或许以物质赠予的方式,似乎可以证明的爱才是爱。然而通过艾丽西娅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出——不能够证明的爱不一定就是不存在的。
既视感:你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物、某个场景感
到似曾相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对于每一个细节都感到似曾相识,甚至对于接下来所要发生的一幕,你也了若指掌,恍若昨日重现一般。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便是“既视感”,指的是人类在现实环境中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某个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就是没见过的场景、事物也仿佛见过的一种错觉。
根据目前心理学界的定义,既视感包括如下三种类型:
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既视感,特点是感觉强烈,细节清晰,不仅仅是视觉,连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周围的一切,都好像是过去某个时刻的全部复制,就如同过去某个事件被你遗忘,现在突然想起来一样。不过,事实上,这并不是你所恢复的记忆,因为这种场景一般很短,只有几秒至几十秒。
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这种感觉与场景经历不同的是,你所经历的不再是某个场景,而是某种感觉,无论这种感觉是愉悦还是郁闷,你都会感到好像与这种感觉重逢一样。
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
这种感觉的经历者是最少的,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到达某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时,感觉周围的环境是如此熟悉,对周围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仿佛曾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很长时间。
据科学调查显示,大约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既视感。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某些时候,人们无意识接受了某些信息,但自己却浑然不知,当人们再次接触无意识所接受的信息时,就会感到好像似曾相识一样。比如说,你去朋友家做客,你忽略了朋友家墙上的一幅油画,虽然主观上你不认为自己看到过这幅画,但是实际上这幅画的信息已经被你的记忆库所记录、所存储。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你再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的大脑所记录和存储的相关信息就会被调出来,你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已经看过这幅画了,于是,既视感便产生了。
尽管很多的人都会出现这种“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是每个人所发生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人们更容易对一些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记忆深刻,因此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比较大。
社会促进:为什么与朋友一起减肥会获得
更好的效果
减肥是一件苦差事,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毅力与惰性之战,对于那些意欲减肥的肥胖人士,减肥忠告常包含这样一条:与你的朋友一起减肥,你会获得更好的减肥效果。其实这句忠告并不是泛泛而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很大的科学性。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导致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他人在场”有三种形式:实际在场、隐含在场以及想象在场。19世纪末,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对社会促进现象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对三种条件下自行车竞赛成绩的测量,发现个人单独骑自行车的速度要比一群人一起骑自行车的速度慢20%。后来,他又以一群10~12岁的儿童作为实验对象,让他们进行卷线操作,发现团体卷线比单独工作的效率高10%。他根据这两个实验得出结论:团体工作效率远比个人工作效率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云克提出社会促进的驱力水平理论,对社会促进现象作出了解释。该理论认为他人在场时,可以提高个体的驱力水平。驱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优势反应更易于表现出来,如运动员在体育竞赛条件下大多能提高效率。扎云克的理论还认为,如果作业活动是复杂的、生疏的和技术性的,就会因为他人在场导致驱力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工作效率。这是与社会促进相反的另一种现象,叫做社会抑制或社会促退。比如,当人们学习新行为或者正在从事复杂的智力活动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将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然而,随着个体重复操作复杂反应训练,使其变为个体熟练的优势反应后,则会出现社会促进现象。
针对社会抑制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人提出了“分心—冲突模型”。该理论认为他人的存在之所以会降低其工作绩效,是因为此时引起了个体两种基本倾向之间的冲突——即人们既不自觉地会注意周围观众或者与自己一起参与活动的人,又试图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不熟悉的活动中——这便导致个体分心,无意识中影响了工作绩效。
关于社会促进现象,有如下两种效应:
1. 结伴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
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针对减肥这项活动,加入一个群体,会更有助于个体减掉体重,就是因为结伴效应发挥了正面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