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刚刚到南陵的时候,也是他这个年纪。那个时候,我从东吴高中毕业,人生经历苍白的像张纸。没有外出经历,没有恋爱经历,有的只是一副呆呆傻傻的眼镜。尽管现在,我仍然很喜欢独居家中的感觉,也喜欢孤独的感觉,可是窥视到这个社会已经很多,也厌倦很多。
男人,像默台这么大的时候,应该多经历些事情。我对男女的看法始终把他们放在人的角度上。而如今,很多人把自己仅仅放在男女区别的角度。有时候,我在大街上看到打扮的光鲜甚至怪异的男男女女,有一种走进琳琅满目的商店的感觉。
虽然我对女性抱有原始的尊重,但并不能阻碍对当下的现实有些认识。肉体,色相,成了人生的基本问题。它直接取代了思考。所以,现代人变笨了。
许多人,都说,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我说,只有人生才是人可以把握的最长时空,爱情可以成为人生的一部分,但将他和人生等同无疑是轻薄的。
不必像柏拉图一样追求精神式恋爱,也不必像尼采一样对女人抱有巨大的敌意。最好还是佛家的那句话,自在随缘。
我不知道默台对爱情的看法,但从他娓娓道来的那个故事里,至少,我非常尊重他。
那样的故事令我有一种错觉,刘默台他根本就是个作家,现实的洞察力和感性的浪漫主义完美的令人赞叹。既是他的发小,我还是应该让他自己讲述。
{以下以刘默台的口吻叙事}
你可以想象,在我们那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子里,长江浩浩荡荡的流过家乡。另一边则是浓密的树林,仅有一条大马路通往镇上,我们这些人家被一条宽宽的河隔为东西庄。日子就像黄昏里江面上飞掠过的大雁,惬意而潇洒。
但是,人和动物是不同的。人有喜怒哀乐,人的自私可以变成绫罗绸缎,紧紧缠绕在贪婪的心上。
默存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现在我把他当作我的兄弟。我比他年长几个月,也把他看做自己的亲弟弟。你大概不会了解,这样的感情有多么真挚。
有时候,乡下下雨的时节,我站在桥头上,远远地看。宽阔的河,绵绵不绝的雨,从天地相遇。那时候,我和默存还小。我们驻留在雨中,我对默存说,“默存,我们就是雨里的孩子,雨小了,我们淋的满身湿,雨大了,就会被河水冲走,这里没有桥,永远没有。”
这时,默存自己看着远方,也不理睬我,在小小的身躯里竟有千言万语。
默存住在东村,我住在西村。我的祖父和他的祖父是堂兄弟,所以我们也是本家。我这个弟弟,心思重,很聪明也很敏感。
这大概和他的家庭有关系。或许有十分的关系。他的祖父去世得早,他的父亲那时刚刚13岁。他的祖父在家族里排行老三,自然我喊他的祖母为三奶奶。
三奶奶是个頂厉害的人物,名声遍布周里。我的家乡,和所有农村一样。人人都有诨号。三奶奶其人老辣无比,乡人送号“洋阿蛮”,可见是多么难缠的角色。
可是,如果仅仅这样。默存就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很多中国人将家庭矛盾当作很可笑的事,甚至当作谈资消遣。我是深以为恶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厌恶有人的故乡,梦中久久萦绕的是故乡的大河,长江,丛密的树林,湛蓝的天空,在我心里,他们永远是圣洁的。
中国乡村很愚昧,至少略差于当今的城市社会。
许多城里人看农村人,乡巴佬。也有许多农村人看不起城里人,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农村,生活质量并不比城市差。
他们住的房子很多都是别墅,也有的老房子很具古典建筑的美感,所以从他们自身来说并不觉得住的比城市差。至于衣着之类,他们是一向不屑考虑的。
我自己看城乡是很悲观的,因为生活形态正在趋同,更可悲的是他们都是一样的性格—攀比势利的小市民性格。
而三奶奶无疑是乡村小市民的典型,默存的母亲又是小市民的另一种典型。
我有时回想,为什么默存不仅没有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反而走向极端,成了我心目中的接近圣人的人呢?
一只鸟在海上飞了很久很久,会感到厌倦。它明白这是它的生活,然后它接着飞,到达彼岸。可是,如果它知道海是没有尽头的话,它会怎样呢。默存选择了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