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纪之光丛书·青鸟
48008000000006

第6章 青鸟殷勤为探看——后记

春色依稀,夏又将至。望着这本几易其稿、终成一册的诗稿,多少感慨涌上心头-----

带着一种欣喜、激动与不安的心情,我终于放飞了这只《青鸟》。我的心情是焦灼、兴奋的,但我的头颅却是深深低垂着的。

也许自小时,缪斯女神的独特魅力便深深征服我的身、我的心。我在文学百花园里徜徉,我在诗歌的厚土里苦苦耕耘。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但我却深信:播种了,耕耘了,到了金秋,就一定有沉甸甸的收获!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依然改变不了我执著的追求!

这本集子里的诗歌,都是我于九二----九七年这段时间写的,大部分都是九六、九七年的作品。本着一种对自己负责、更是对读者负责的心理,我从几百首诗歌里面精选了这些作品,奢望着能登上大雅之堂。

当我一次次接到出版社的退稿,我却没有消沉,相反,却更加的努力,认识自己的不足。接到一次退稿,便弃去一些旧作,增添一些新作,数次增删,几易其稿,最后层层过滤,终成这只曾经断翅、渴盼腾飞的《青鸟》-------

我认为当代诗坛的悲哀,是由于诗越来越偏离生活,一些诗人故作玄奥、大部分诗刊大量选登一些生涩、难懂的诗作所至。一些作品的厌世、堆彻词藻、盲目的以派别来论高下;一些编辑的以己之见、枪毙一首诗的生命等,都越来越使诗歌这一曾经辉煌的文学宠儿越发发育畸形、光芒四射的诗歌王冠愈发黯淡。

我由此想到了艾青、舒婷、席幕蓉等人的诗,为什么经久不衰,广为读者传诵,我想那根本的原因就是通俗易懂、意境优美所致。

我尝试着以多种形式来表现诗的意义,却越来越感到通俗易懂的抒情诗的重要性。我努力的博众家之长,炼“五彩石”以补我不完美的诗歌天空,而独辟小径,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很感谢许多伯乐对我的扶持与鼓励,如北方诗报社的张露群先生、原哈尔滨日报社的聂振邦老诗人、《青年诗人》主编卜一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室的几位编辑。他们曾热情地鼓励过我,令我铭记难忘。

谢谢了,深深地谢谢了,那些曾真诚帮助过我的善良的人们!

迎着满天的星光,我且放飞这只《青鸟》,聊作抛砖引玉,以引出更多的金凤凰吧-----

李新春

1997年5月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