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探索未知丛书-卫生保健五
48001700000016

第16章 为什么说研制人造心脏就像登月那么难

心脏病是夺去人的生命最多的疾病,国内外莫不如此。然而,自从1967年世界首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南非获得成功以来,很多心脏病人把生的希望寄托在心脏移植这一招上来。二十多年来,心脏移植的技术日益成熟,心脏移植病人的存活率也在迅速提高。心脏移植后生活时间最长者已经超过18年,半数以上的病人可以存活4年以上,据统计,迄今全世界心脏移植总数已接近4 000例。然而,由于需要移植心脏的病人太多了,找不到这么多可供移植的心脏。所以医学家们不得不研究用人造心脏代替人的心脏。人造心脏然而,要想造出理想的实用的人造心脏,必须解决许许多多的难题。譬如,材料必须十分坚牢耐用,要经得起每年约4 000万次一张一弛的考验;材料还要具有对身体无毒无害、不会使血液凝结及不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特性;人造心脏还必须能够适应人在情绪波动时、劳动量变化时及气候变化时心跳的变化,等等。难怪有关医学专家认为,研究人造心脏就像人要登月那样困难。确实,制造和装置人造心脏远比移植人的心脏要复杂、困难得多。

尽管如此,人造心脏还是研制成功了。1982年,美国医生首次成功地将人造心脏植入人体,但该病人仅仅存活了112天。1984年成为第二例人造心脏植入者的病人,虽然存活了632天,但他术后不久即患了健忘症,且只能终日坐在轮椅上。第三、四例接受人造心脏才分别存活了9个月和40天。迄今为止,全世界装置人造心脏的病人总计不过二十几例。总之,目前的人造心脏的完善程度与真的心脏相比,还差得很远,更谈不上真正实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