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心工作
47972000000002

第2章 用心工作是一种态度(1)

用心是一种工作态度,优秀员工对待工作一定要用心,只有用心,你才能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只有用心,你才会积极面对;只有用心,你才能不计回报,只求成效。这样你的工作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在工作的过程中,用心工作能够让你感受到工作也是一种真正享受,并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自我提高,自我成长。

心境决定工作态度

心境决定环境!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心境决定着我们态度,心境决定着我们效率。好的心境提高我们执行的效率,提升着我们的业绩。

埃克森-美孚公司把总部设在达拉斯郊区一个僻静之处,那附近的牛仔体育馆是总部员工每周必去的地方,就连已经62岁的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雷蒙德博士,也会偶尔穿着短裤去上踢几脚——虽然这位世界最大石化公司的掌门人从来不喜欢抛头露面。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位于德州达拉斯的洛克菲勒宫,是李·雷蒙德和石油行业其他不多的几位达官显贵们的聚会场所。

邦迪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了埃克森-美孚公司,不久便成为分公司一名销售经理的候选人。但是,邦迪进入这家公司的第一份工作是坐在办公室接听电话、处理文件。虽然毕业于名校,但是由于他从小在农场长大,知道幸福生活来得艰辛,所以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职业心态:干好身边的工作,为明天积累经验。

邦迪从到公司应聘的第一天起,他就耐心地做着分内的工作,没有怨言,面试他的人事部官员觉得自己没有选错人,对他的评价很好。一年后,邦迪被派往总部接受培训。如今,他已经是这个跨国公司的一位区域经理了,负责产品的销售和开发。“紧张的工作有什么不好?紧张的工作反而能够让我们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有时候,紧张的工作也是一种难得的环境,让我更加珍惜已经拥有的这份职业。”

另外,一个心境宁静的人,总是有一个很强的时间观念,总是能够很好地保护并珍惜自己的时间。在他们的心里,每一件工作需要的时间都被理智地分割和筹划过。

高效率的人士处理事务会直接切入主题,以免浪费时间,不太关心给人的感觉可能是十分莽撞或者轻视别人。他们了解自己无法一直满足每一位与他们接触的人所提出的要求。他们会判断要花多少时间在每个人身上。他们说应该说的话,做应该做的事,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一个人靠着洗车维持生计,每小时能够洗两辆车,洗一辆车的报酬为10美元,那么这个人的每小时的薪水就是20美元。高效率会筹划工作所需付出的努力,也会依照自己所花的时间成本,衡量应有的报酬。如果他每次给车辆做安检的费用为20美元,又可以在一个小时内给四辆车做完安检,那么他每小时的收入就有80美元。以他目前洗车只有20美元的时薪,改为给车辆做安检,倒是获利极佳的工作。

在他们的心境中,他们知道每小时的时间意味着什么。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忙碌的成功者,都知道时间所带来的无情压力。他们不断地掌握时间,就好像在公司中持有数量有限的珍贵的原料存货一样。成功的时间管理者也会运用同样的分类方法,把一天以小时作为划分单位,更加小心地运用自己的时间。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愉悦的心境,那么可以说我们已经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这时的工作就成为了自己真正的事业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功意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还能维持较好的生活。可是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个项目都保持着同样愉悦的心境,所以,我们可以试着把那些硬性的工作与那些有趣的工作协调、融合在一起,进而从中取得某种平衡。

高效率的人士,除了乐在工作外,也能从高效率本身获得愉悦的心情。这些人未必都是工作狂。不过,他们却以自己的成就和效率为傲。

许多高效率的人士,除了从本身工作、专长或技能中获得快乐以外,也能为自己身为高效率的时间管理者而感到兴奋。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心境和行为。我们选择怎样的工作态度,这决定我们是否拥有快乐的心境。

我们可以不去考虑选择的动机是什么,但要利用一种选择,让我们不仅能够享受工作的乐趣,也能够把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选择的动机就是避免呆板、没有效率或回报的工作。每天进入公司,我们感谢能够依靠工作维持不错的生活,使我们不必做其他让自己觉得无趣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应有的态度,一种良好的心境。

我们所知道的那些高效率的人,都选择了自己相当喜爱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这种心境的追求。李.雷蒙德先生就曾经说过:“你不但要享受自己的成就,也要享受自己的计划。不管你的工作多么低微,你都必须对工作保持兴趣,因为在不断改变的时间财富中,这才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

我们似乎知道,要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不需要怎样激烈的改变,而保持良好的心境就也是关键。以最好的心境对待工作,工作回报给我们的就是更大的快乐,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也许就是这样简单,如果你还是感觉迷茫,那么就和同事一起去喝杯咖啡吧……

用心的员工把工作当作使命

职业是人们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养家糊口的基础。工作是人与生俱来的职责和功能,人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和安排。一个人活着,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是你的天职。

工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至今仍保存完好,它是最有效的心灵滋补剂,是医治精神疾病的良药。美国小说家马修斯说:“勤奋工作是我们心灵的修复剂,可以让生理和心理得到补偿。可惜的是,人们常常只对受人关注的行业和职位感兴趣,而不再愿意经受艰辛劳作的磨炼。但是,它却是对付愤懑、忧郁、情绪低落、懒散的最好武器。有谁见过一个精力旺盛、生活充实的人,会苦恼不堪、可怜巴巴呢?英勇无敌、对胜利充满渴望的士兵是不会在乎一个小伤的。出色的演说家不会因为身有小恙就口齿木讷、词不达意的。这是为什么呢?当你的精神专注于一点,心中只有自己的事业,其他不良情绪就不会侵入进来。而空虚的人,其心灵是空荡荡的,四门大开,不满、忧伤、厌倦等各种负面情绪,就会乘虚而入,侵占整个心灵,挥之不去。”

工作能够填充人们的空虚,给人带来快乐;工作能够让黯淡无光的生活大放异彩,让人活出价值;工作能够改造世界,给人以尊严感,成就感。只有勤奋地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人。

德国首相俾斯麦把勤奋工作看成是一个人拥有真正生活的保护神。在他去世的前几年,当被要求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生活的准则时,他说:“这条准则可以用一个词表达:工作。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义;不工作,生命就会变得空虚,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乐趣。没有人游手好闲却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对于刚刚跨入生活门槛的年轻人来说,我的建议只是一个词:工作,工作,工作!”

人来到这个社会,就应为这个社会做些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点痕迹。你把精力奉献给你所从事的工作,这个痕迹就一定存在,或深或浅。而到了我们交出接力棒时,就能无愧地说:“我今生无悔,因为我尽力了。”

工作是人们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人类还没有达到按需取酬的理想社会时,工作还是人们养家糊口的基础。因此,从事一项工作,既是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是自身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时,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英,同样具有他与生俱来的职责和功能,人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和安排。

工作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来源于工作能给我们个人带来多少财富,而是来自工作本身。工作是人的需要,是人的天职。珍惜自己的工作,敬重所从事的职业,这样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的人才能被组织所重视,个人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在职业中感受到幸福,感受到快乐。

比尔·盖茨说:“我只敬重两种人,没有第三种。第一种是不辞辛劳的劳动者,他们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活出了人的尊严。我非常敬佩那些从事繁重劳动的体力劳动者。我钦佩的第二种人,是那些为了人类能有一个独立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孜孜求索的人。他们的劳动不是为了一日三餐,却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养分。稍事劳作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难道就不需要用艰苦而又神圣的劳动,去换取轻松愉悦的精神生活和内心自由了吗?我只敬佩这两种人,其他的人都是废物和社会的渣子。”

工作对自我评估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工作使我们觉得自己是能干的、有用的,被社会重视的。人谋取一份职业,从事一项工作,既是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是自身生存繁衍的需要。因为,工作是人的天职,是维系人类命运的根本。因此,每个人必须竭尽全力,勤奋工作。

用心工作,远离抱怨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的工作?”“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可以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似曾相识的言辞好像刚刚还有人在耳边讲过,听得多了,甚至自己还在心中有一丝丝的认同。而这种“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的想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殊不知,恰恰就是这样的句句牢骚、种种想法,使我们丧失了工作的活力与激情,收回了迈向优秀与杰出的步伐,逐渐地归于平庸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常常抱怨公司领导对自己不公,有那么新鲜的创意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一次次的会议,自己作为普通职员没有参加的机会,而那些衣帽鲜明的高级经理只是动动嘴便定了他们的生死。一天,他找到一位智者,讲出了自己的烦恼,智者听后无言,领他到了海边,智者手捡起一块鹅卵石,抛了出去,扔到了一堆鹅卵石上。

智者问:“你能把我刚才扔出去的鹅卵石捡回来吗?”

“我不能。”年轻人回答。

“那如果我扔下一粒珍珠呢?”智者再问,并别有深意地看向年轻人,年轻人恍然大悟。

如果你只是一枚平淡无奇的鹅卵石,你没有权力抱怨不被注意,因为你没有被注意的价值。要想引起注意,要想有自己的立场和声音,你先要站起来去为自己争取。努力才能提升你的价值,成为“珍珠”你才能引人注意。

先埋头做事,再说话,那时,你的话才有价值,你才能理直气壮、掷地有声。生活并不以你理想中的公平方式表现出来,它从来都是残酷的,对于那些没有成功、没有引人注意的人。先努力生长,默默等待长大的蘑菇,你才拥有自己的价值。你有了价值,才可以争取你想要的所有权利。所以,在任何时候,首先应该低调!

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站不高看不远;有的人无论工作在什么环境中,总是怒气冲天、牢骚满腹,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他们好像天生就是抱怨狂,说起话来总带着抱怨不满的口气。早上一上班,就说汽车太挤,他人素质太低,然后又嫌办公室太小,桌子太窄,网页更新太慢,打起电话联系业务又开始报怨生意难做、钱太难赚,谁谁不讲义气,谁谁太抠门,谁谁长得难看等等。好像自己是天下第一等的完美人士,不存在任何缺点;而别人又是浑身毛病,偏偏未如他们意痛改前非,于是指责、抱怨随之而来,不绝于口,仿佛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他们称心如意的。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诉说着对工作的不满意;一边在完成任务,一边埋怨,让同事觉得他们难相处,让上司认为他们是“刺儿头”,结果升级、加薪的机会被别人得去,这下他们又多了一个发牢骚的话题了。这正是俗语所说的“身子被嘴卖了”。

尽管偶尔一些推心置腹的诉苦可以构筑出一点点办公室友情的假象,不过像祥林嫂般地唠叨不停会让周围的同事苦不堪言。也许你把发牢骚、倒苦水看作是与同事们真心交流的一种方式,不过过度的牢骚怨言,会让同事们感到既然你对目前工作如此不满,为何不跳槽,去另寻高就呢?

齐辉在一家贸易公司干了一年,但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不满意。于是便愤愤地找朋友大吐苦水:“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而且老板对我一点也不重视,如果再这样下去,有一天我就要跟他拍桌子,辞职走人。”

他的朋友问道:“你对你们公司的业务很熟悉吗?对于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弄懂了吗?”

齐辉回答说:“没有!”

他的朋友这样建议他:“我觉得你先静下心来,用心地对待工作,好好地把你们单位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完全弄明白,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事务都弄清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做岂不是既出气,又学到不少业务知识?”

听了朋友的建议,齐辉一改往日的散漫习惯,开始用心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里对商业文书的写法进行研究。

一年之后,他的这位朋友又见他时,问他:“你现在大概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但是,我发现最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看,对我又是升职,又是加薪的,说实话,我现在已经是公司的大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