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用心工作
47972000000013

第13章 用对心思才能做对工作(3)

和老板患难与共

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起伏的状况。如果你所在公司出现危机或者步入低谷时,你是否能做到与老板患难与共?如果你做到了,你必然会受到老板赏识,一旦公司出现转机,你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那就是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薪水。

所以,聪明的员工应该给自己做一个聪明的职业规划,以免受错误讯息的误导影响自己的前途。

周莹仅用两年的时间便从一名普通的接线员晋升为销售部经理。她晋升的秘诀是这样: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是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招前台接线员,待遇还可以。于是,周莹按照上面提供的地址去应聘了。谁知公司对接线员的要求竟然不高,老板只简单问她几个问题,并看了她的简历,就决定录用了她。

这家汽车销售公司规模很小,代理的品牌只有两种,全部职员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人。周莹的工作是负责向客户提供一些讯息、咨询服务。由于人手不够,她经常加班干活。

因为周莹工作十分努力,并且甜美的声音为公司挽留了很多潜在的客户。这使老板很满意,于是把两个月的试用期缩短为一个月。

试用期结束后,周莹便被调到老板办公室。工作除了接电话还负责收发文件,偶尔还替老板起草文件,制订行程安排等。这份在很多人看来很琐碎的辅助性工作,她却做得津津有味。

正在公司蓬勃发展的时候,公司出现了下滑的状况。由于该公司代理的一个重要的品牌出现了质量的问题,并且在报纸上曝了光。公司的业务一落千丈,市场被一些资金雄厚的代理商纷纷吞噬,不少同事跳槽去了别的单位。

受同事跳槽的影响,在看到一个很有名气的汽车销售公司招聘人员的消息后,周莹也偷偷地去应聘了。

没想到对方竟当场录用她。这时周莹又开始犹豫不决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公司,她总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对不起老板。

所以,尽管那家公司名气很大,薪水也比她现在的高。但她还是谢绝了那家公司,留了下来。

由于大多数员工的离去,公司的销售人员处于紧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根本招不到新员工,因为没有人愿意到一家刚被曝光的公司工作。为了帮助老板度过这一次难关,她想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出色的销售人员。

汽车销售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它的专业性很强,要求对各种车和部件的性能了如指掌。只有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拿到销售技巧、产品知识两项证书,才能从事汽车的销售工作。为了早日拿到销售证书,她开始广泛涉猎市场管理、市场营销和许多以前没有去考虑过的东西,开始阅读汽车方面的书籍。

同时为了对汽车的制造、公司的营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她利用机会到汽车生产商各个生产车间进行不定期的学习,并参加各种汽车销售培训活动。

经过半年的充电,使本来对汽车一窍不通的她,成了半个“汽车通”,并顺利地拿到了销售技巧、产品知识两项证书。在老板的支持下,她转到了销售部。

随后,在老板的支持下,加上她个人的努力……周莹终于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回首两年的风风雨雨,周莹觉得最大收获就是渐渐的认识了自己,包括自己的潜能和对自己的定位。最大的成功是做到了与老板患难与共。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你能够做到与老板患难与共,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工作,做出成绩,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而那些不忠诚的员工,总是被暂时的炫目光环迷住眼睛,被短期利益蒙蔽心智。一旦公司出现危机,担心会影响自己的收益,就赶紧跳槽。见势不好就赶紧溜的员工,从长期来看,往往得不偿失。因为工作能力的培养,都要经过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如果经常跳槽转行,往往会成为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这样哪家公司都不会重用你。

一般情况下,老板并不具体了解每一个职员的能力如何,他会以相同的薪水雇用所有条件差不多的人员。但在雇用之后,他就会发现其中能力强的员工,会继续雇用并提升他们,同时不重用甚至解雇能力差的员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轻易跳槽的员工会被看成是劳动力市场中的“次品”。所以,透过跳槽达到升职的目的比较困难。

不能做到与老板患难与共的员工,跳槽次数越多,往往导致你已经获取的工作经验贬值得越厉害。从而出现的不是“人往高处走”,而是“原地踏步”的状态,你的踏步不前就是“水往低处流”了。

用心做事,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有一位优秀的营销员曾经这样总结他的成功经验:“你想要比别人优秀,就必须坚持每天比别人多访问5个客户。”“比别人多做一点”,这几乎是所有事业成功者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赵鹏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穷,只能出来打工。初到深圳,一无文凭,二没关系,三缺手艺的他,无所凭借,于是只能栖居在沙头角的铁皮房中。经过认真反复的思考和了解,赵鹏决定去卖菜。

卖菜成本低,几百元就可以周转,只是每天都得起早摸黑,又脏又累。

卖菜的过程中,赵鹏一直留心观察身边的事情。他发现,做豆腐是门手艺,不像卖菜,谁都可以干。于是他马上向做豆腐的师傅学习,以更勤奋的工作获得对方信任,最后还和做豆腐的人合作,卖起了豆腐。

豆腐在菜场中零卖销量有限,赵鹏经过观察发现,豆腐卖给食堂这样的大客户更有利润。于是接下来他便开始给食堂送货。别人送豆腐送到货收了钱就走,赵鹏则不同,他每送一处,只要人家正在做饭,他一定把豆腐切好,下到锅里。就因为多做了这一点小事,赵鹏的人生出现了第一次转机。

有一天赵鹏为沙头角一个上千人的大公司食堂送豆腐,恰巧该公司的行政部经理正在食堂检查工作,看见赵鹏帮着切豆腐,询问怎么回事。员工说他每次都这样做。行政经理当即说,你也不用再卖豆腐了,到公司来上班,我们正缺一名保安。

这个岗位的职责也就是坐在公司门口,监督工人上下班打卡,保证公司财物安全。在这个岗位上,赵鹏又做了别的保安从未做过的事——将公司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连打卡机的卡架都擦得没有一丝灰尘,赵鹏一干就是一年多。一年之后,他的人生又出现了第二个转机。

这家公司进军商界,开设连锁超市,需抽调老员工去从事经营管理工作。赵鹏勤勉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使老板不加考虑地就把他选上了,让他负责超市糖果蜜饯的财务管理。

赵鹏自从得到这份差事以后,非常珍惜它,他克服了自己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将业务账目梳理得井井有条,无论供货有多少品种,销退、结账、保质期,他都在账上反映得清清楚楚,使进出货办得极有效率。此外,他又比别的同事多做了一件事:每次货物进出,他必亲临现场查验,不只是等仓库报单据。而客户结算退货他也都一帮到底,装卸搬运、填单制据。

于是,顺理成章地赵鹏的第三次转机又出现了。赵鹏的细致严谨,被一位供货的台湾商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位老板决定聘请他专门打理其大陆批发业务,作为其在大陆业务的拓展负责人。

经历几番转机的直线上升之后,赵鹏已经今非昔比了,成为身价数百万,拥有数辆货柜车,每月批发几个集装箱进口蜜饯的独立批发商。不过,尽管已是老板,他仍旧坚持这个使他人生得到转变的原则——比别人多做一点,还是起早贪黑,比员工做得还多。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存在这样一些人,他们往往只愿在平坦中慢行,却并不愿在坎坷中跋涉;只愿在风平浪静下荡舟,却并不愿意在骇浪惊涛中掌握自己的命运之舵,还不时地发出“我行我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壮语豪言。这些人总会苦思冥想找些陈词滥调来搪塞,而不努力进取成为登上高峰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