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五)
47933700000010

第10章 文天祥和宋元之际的文学(2)

这是一首慷慨激愤的悲歌,表达了作者参与抗元以来一以贯之的不忘故国、丹心向南的创作主题。词中,忆往昔、叹现状、待将来三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有对往昔金戈铁马、转战南北抗元生涯的追忆和向往;有对身陷囹圄、难展韬略的无奈和惋惜;有对身后民族志士、前仆后继、抗元复国的叮嘱和期待。全词正气凛然,直抒胸臆,风格遒劲,不带丝毫萎靡、哀婉情态。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文山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

酹江月·驿①中言别

邓剡

题解:

此词是作者同文天祥一道被元兵押往大都,途经金陵时,因患病不能与天祥同行,送别天祥而作。

作者信息:

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号中甫,又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历官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是文天祥同乡,同文天祥一道一直坚持抗元。有《中斋集》一卷,存词十三首。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②。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③!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④?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⑤。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⑥。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声云灭⑦。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⑧。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⑨。

【注释】

① 驿:指金陵驿馆。据文天祥在《怀中甫》诗题下自注说:“时中甫以病留金陵天庆观。”

② “水天”两句:暗用三国赤壁之战时吴将周瑜用火攻曹操事。后人认为这是天助周瑜取得胜利,作者这里感叹南宋的抗元斗争得不到老天的佐助。此句与后面的“铜雀春情”还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两句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惜,一作“借”。

③ 蜀鸟:指杜鹃。相传古代蜀王杜宇失位后化作杜鹃鸟,鸣声悲凄。吴花:吴宫花草。吴,指金陵,三国时吴国建都于此。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有“吴宫花草埋幽径”句,意境同此句相像。忍见:是怎忍见、不忍见的意思。

④ 铜雀:铜雀台。曹操建造,故址在今河南临漳西南。金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诗小序中说:“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这三句词的意思是感叹宋亡后,太后、妃嫔、宫女以及文物宝器的被掳夺。

⑤ 据《晋书·张华传》记载,张华见斗宿、牛宿两星座之间常有紫气,便问雷焕是何缘故,雷焕说:“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后来,雷焕做了丰城(在今江西境)县令,在一监狱的屋基下,得到两把宝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堂堂:盛大的样子。斗牛:星座名。这两句意思是,文天祥和自己辜负了宝剑,没有击败元军,反成俘虏被囚。

⑥ 属:令,托。扁舟:小舟。“属扁舟齐发”句一作“不放扁舟发”。这三句是指文天祥被俘北上途中,在镇江与杜浒等十二人夜间逃脱南下的事。

⑦ 鸥盟:与鸥鸟结为朋友。这里借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黄庭坚《登快阁》诗:“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我与白鸥盟。”细看:意思是密切关注。涛声云灭:比喻局势的变化。这两句是同文天祥互相勉励的话,意思是要多结识抗元志士,保持气节,密切关注局势变化,随时准备斗争。

⑧ 睨柱吞嬴:暗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回旗走懿: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据《汉晋春秋》载,(诸葛亮刚死)“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晋初追称为宣王。这三句的意思是想用古代英雄的事迹来激励文天祥和自己,表达了同敌人誓死斗争的勇气。

⑨ 秦淮:指秦淮河,流经金陵城。意思是好友文天祥将继续被押北上,自己独在金陵驿馆,孤愤难眠。

编后小语:

全词壮怀激烈,悲愤感人。将与友人的离别之痛、国破之悲、兵败被囚之感慨、重整山河之决心融合在一起。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用典,虽多,但很贴切。

冬青花

林景熙

题解:

冬青花,又名女贞木、万年枝。四季叶青,五月开花,色白微黄。南宋有六个皇帝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城外,元代僧官杨琏真伽为了盗窃财宝,挖掘了宋六陵。后来有当地的义士冒着危险收殓宋帝的遗骨,并掘来宋宫里的冬青一株作为标志。林景熙也参与了此件事。

作者信息: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旸,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宋代曾入太学,任小官,宋亡后隐居不仕,漫游东南一带,教书为业,以文章风节名重一时。诗多写故国情思,寄托遥深,幽婉悲凉。

冬青花,花时①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清空影,五月②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③,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④,曾识万年觞底月⑤。

蜀魂飞绕百鸟臣⑥,夜半一声山竹裂⑦。

【注释】

① 花时:开花季节。

② 五月:冬青花开的时节。

③ 石根:洞穴。龙:皇帝,这里指宋帝的遗骨。

④ 非人间:指宋朝旧宫。

⑤ 万年觞:皇帝用的酒杯。说这株移来的冬青花曾见过杯底映出的月亮。

⑥ 蜀魂:相传古代蜀王杜宇在失国后魂化作杜鹃鸟,这里借指宋帝亡魂。臣:从属、伴随。

⑦ 山竹裂:形容声音的凄厉欲绝。

编后小语:

这首诗用隐晦的语句实录了一段秘而不宣的往事,悲痛中饱含着对宋代皇朝的无限依恋。宋亡时,谢太后曾说“我朝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而宋代士人也以他们的生命和忠贞回报了这个政权。

却聘书(节选)

谢枋得

题解:

本文就是他给当时已经降元的留梦炎(谢枋得的老师)劝降书的复信。此信表面上写得委婉恭顺,实际上充满着凛然不屈的骨气,流露了誓死捍卫名节的决心。

作者信息:

谢枋(bǐnɡ)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他是宋末爱国诗人之一。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德祐元年起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元兵攻陷信州后,他改名换姓,在福建的一些地方隐居。后元朝强迫其出仕,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强行将其送往大都(今北京),虽经多方劝诱,终不屈节,绝食而死。

夷、齐虽不仕周①,食西山之薇②,亦当知武王之恩;四皓③虽不仕汉,茹④商山之芝,亦当知高帝之恩;况羹藜含粝于大元之土地乎⑤?

大元之赦某屡矣⑥!某受大元之恩亦厚矣!若效鲁仲连蹈东海而死则不可⑦。今既为大元之游民矣,庄子曰:“呼我为马者,应之以为马;呼我为牛者,应之以为牛。”世之人有呼我为宋之逋播臣⑧者,亦可;呼我为大元游惰民者,亦可;呼我为宋顽民⑨者,亦可;呼我为大元之逸民⑩者,亦可。为轮为弹,与化往来;虫臂鼠肝,随天付予。若贪恋官爵,昧于一行,纵大元仁恕,天涵地容,哀怜孤臣,不忍加戮,某有何面目见大元乎?

某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生称善士,死表于道曰:“宋处士谢某之墓。”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感恩感德,天实临之!司马子长有言:“人莫不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先民广其说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公亦可以察某之心矣。

【注释】

① 夷、齐:指伯夷、叔齐,殷朝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他们反对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周灭商后,他们隐居在首阳山,采薇而食,不久饿死。

② 西山:首阳山(今河南偃师西北)。薇:马齿类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③ 四皓:指汉朝的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四位隐士,他们隐居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采芝而食,汉高祖请他们出仕,他们拒绝。

④ 茹:吃。

⑤ “况羹藜”句:何况(我)在大元的土地上吃野菜羹和粗粮的呢(就更应该知道大元的恩德了)。这是反话。

⑥ 某:作者自指。屡:次数很多。

⑦ 鲁仲连:战国时著名的辩士,齐国人。他声称,自己宁愿“蹈东海而死”,也不肯承认秦王为帝。

⑧ 逋播臣:逃亡的臣子。

⑨ 宋顽民:忠于宋朝,不服元朝统治的遗民。

⑩ 逸民:隐士。

“为轮为弹”以下四句:这四句是引用《庄子》上的话,意思是,如果死后造物主将我的臀部化为车轮,反而可以乘着车跑;如果将我的手臂化为弹丸,反而可以打鸟吃。化为虫腿,化为鼠肝,也都可以。这是安时处顺、无所不可的意思。作者借以表示把一切置之度外了。

昧于:迷惑于。一行:一时的行为。

天涵地容:意思是,度量很大,像天地一样涵盖一切。

戮:杀害。

善士:良士,此指正派守法的知识分子。

死表于道:死后在墓道上立碑。

处士:隐居的知识分子。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虽然是死的日子,却像得到了重生。

临:照临。

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历史学家。这句话引自他的《报任少卿书》。

先民:以前的人。广其说:补充他的见解。

“慷慨”两句:慷慨激昂地迅速一死,是很容易的,但要长期忍辱负重,从从容容地就义就比较难了。这里强调前一句,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们非强迫我的话,我宁可速死。

公:指留梦炎。

编后小语:

文天祥在其绝笔书中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代表了我国古代正统知识分子的仁义观。谢枋得正是如此,他用实际行动和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名节。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使用隐语和反话。表面上看,作者说的大多是对元朝统治者感恩戴德的话,但仔细推敲,都是作者忠于宋朝、反对元朝的激愤之语。

哭所知①

谢翱

题解:

1290年,文天祥遇难八周年之际,谢翱又同友人登西台凭吊。他在荒亭的一角设了文天祥的牌位,以竹如意击石,吟招魂之词曰:“魂朝往兮何极,暮归来兮关水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一曲歌罢,竹、石俱碎。亡国之痛溢于言表,令人凄怆。《哭所知》与《登西台恸哭记》等都是哀悼故国和亡友的泣血吞声之作。

作者信息:

谢翱(1249—1295),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是宋末著名的爱国志士。壮年时,他曾尽捐家财募集乡兵,投入文天祥部下,任谘议参军。宋亡后,他用皋父、皋羽、晞发子、晞发道人等化名,继续进行抗元活动。他的诗寄寓家国之思,风格沉郁苍凉,构思奇特,有时意象瑰诡似李贺,感情比一般遗民诗浓烈、慷慨。

总戎临百粤②,花鸟瘴江村。

落日失沧海③,寒风上蓟门④。

雨青余化碧⑤,林黑见归魂⑥。

欲哭山阳笛,邻人亦不存⑦。

【注释】

① 所知:即知己,指文天祥。

② 总戎:统率军队。百粤:指今广东地区。

③ 落日:比喻宋帝,山被攻破时,他被大臣背着跳海身亡。

④ 蓟门:北京,元大都。文天祥被俘后被押至北京。

⑤ 化碧:用春秋时苌弘的典故,指忠臣的血能变成碧色。

⑥ 林黑:典出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去关山黑”句意。

⑦ “欲哭”两句:用魏晋人向秀《思旧赋》典。嵇康被害后,向秀路过他的故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听到邻居吹笛,因怀念旧友,感而作赋。这里说当时连吹笛的邻人也没有,是指天下人都已成了元朝的臣民,所以更觉得悲痛。

编后小语:

在谢翱的后半生中,对文天祥的悼念成了他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首诗写了从文天祥受命于危难之际至献身殉国的经过,最沉重的悲痛在后两句,即没有人来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只要人心不死,希望便不可谓无,而人心一死,那就完全绝望了。这里也可见谢翱表彰文天祥并非仅仅出于朋友知己之情,更在于唤醒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