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47925400000070

第70章 千难万难,有了志向不难;千易万易,没有决心不易

人就怕没有志向,有志向的人无有不成。

——哈佛大学理学院院训

作为世界知名的学府,哈佛大学十分强调志向的重要性。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其中27%的人没有志向,60%的人志向模糊,10%的人有志向但比较短期,另外3%的人志向清晰而长远。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是3%的人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算不上失败但也没有成功,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没有目标和志向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自己,生活得很不如意。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一些人有明确的志向,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在澳大利亚茂密的丛林中,生长着数不尽的桉树。

曾经因为森林火灾,那几千度高温烧光了地面上所有能燃烧的东西,但是桉树还是那样绿意盎然地站立着,没有一丝妥协。桉树并不怕火,反而能借助火焰让体内的种子苏醒,大火过后冷却,劈里啪啦,桉树皮裂开,冒出新的绿芽,呈现一派生机!

桉树顽强的生命力让人震撼。它的理想很简单也很伟大——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正是这种志向让它不惧高温,如凤凰涅槃获得新生。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更应该重视志向的重要性,以远大的志向为克服困难的动力,以高尚的理想为战胜艰难的旌旗。

志向给人们克服苦难的力量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田径场上,一名佩戴J型假肢的运动员成了公众的焦点,他被人们称为刀锋战士,他的故事也激励了不少人。他就是皮斯托瑞斯。

皮斯托瑞斯是一名双侧截肢运动员,他天生没有腓骨,11个月大时膝盖以下被截去。但困难并没有打倒他,热爱运动的皮斯托瑞斯从11岁起先后接触过网球、水球、橄榄球、摔跤等多个项目。2003年,在英国一家技术中心的帮助下,他使用新型假肢开始了跑步的训练。

好强的皮斯托瑞斯从不把自己看成残疾人,同健全人一起参加奥运会一直都是他的梦想。早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皮斯托瑞斯就开始着手准备奥运参赛资格。不过2008年,国际田联的一纸禁令险些直接毁掉他与健全人一起跑进奥运会的梦想,因为反对的声音认为假肢能为他节约25%的体能,并避免肌肉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酸性物质的影响。

2008年5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推翻国际田联的决定,宣布他有权参加奥运会。然而数月的法律诉讼和广泛的科学求证影响了他的正常训练,在奥运资格赛中,他没能达到400米跑的奥运入围成绩,而南非田径队也排除了征召他的可能。

在梦想面前,“刀锋战士”没有放弃。2011年大邱世锦赛上,皮斯托瑞斯初露锋芒,帮助南非队获得了男子4×400米接力的银牌。接着,在最重要的南非国内奥运会预选赛上,“刀锋战士”终于圆梦,获得代表南非参加男子400米和4×400米接力两项比赛的资格。

2012年的夏天,当皮斯托瑞斯作为第一个双腿截肢运动员走上伦敦奥运会的跑道上时,全场近8万名观众欢声雷动,在他冲过终点的那刻,他得到了全场观众冠军般的掌声和欢呼。

“刀锋战士”用自己的故事谱写了一曲人生的赞歌。

志向给人们一飞冲天的信心

莱特兄弟的父亲是基督教协会的主教,因此常常出门旅行。1878年,旅行归来的父亲给年幼的孩子们带回一个新奇的东西:一个像是直升机的玩具。这个玩具根据法国航空先驱阿尔冯斯·潘瑙的发明设计而成,大约一英尺长,用纸、竹子及软木制成,并附有一个橡皮圈用来驱动它的螺旋桨。这件玩具令俩兄弟爱不释手,他们对玩具的构造充满了兴趣,甚至在弄坏它之后还试图仿照一个。虽然仿照失败了,但俩兄弟当时就相互约定,一定要做出一个可以载人的“真家伙”。

在以后的日子里,俩人一边继续着学业,一边抽出一切空闲时间来进行飞行实验。1903年9月,他们将自己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拉到东海岸的基蒂·霍克海滩,进行了充分的试飞准备。12月17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弟弟奥维尔·莱特和哥哥威尔伯·莱特分别驾驶着“飞行者1号”飞机,成功地飞行了四次,总共飞了97秒钟,飞了441米远。虽然只有短短的时间和距离,但这却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地乘动力飞机飞行。当最后一次飞行结束时,威尔伯·莱特曾激动地说过一句话:“我们童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飞行时代来临了。”

志向给人们无往不胜的勇气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造成膝盖部位残疾,看着从此不能走路的孩子,母亲的心就像刀割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告诉自己,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眼泪。母亲收起悲痛,拉着巴雷尼的手微笑着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一下子惊醒了沉浸在绝望情绪中的巴雷尼,他一边大哭一边重新树立起人生的志向。从那以后,母亲只要一有空,就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做恢复训练,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母亲得了重感冒,几乎不能起床,但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挣扎着起来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硬是帮他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忍受了命运给自己的严酷打击,勇敢地面对残酷考验,树立了自己的伟大志向。他刻苦学习,始终保持极其优异的成绩,并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志向给人们披荆斩棘的动力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马克·吐温,父亲在他11岁时不幸过世,他从小就过着家境拮据的窘迫日子。

为了生活,他只得前往一家印刷厂去当学徒。一天下午,马克·吐温疲惫地走在回家路上,忽然看到一张小纸片被风吹起,飞扬在路边,他顺手捡起来一看——只是多看了这一眼,却成了改变他一生的大事件。那张纸片是名著《圣女贞德传》中的一张,描写贞德被关进卢昂城遭人虐待的一段情节,14岁的马克·吐温为此愤慨不已。短短的一段文字让他想了许多,也让他对贞德这个从前一无所知的人充满兴趣,迫切地想知道她究竟是谁,她的人生发生过什么……从此,马克·吐温开始阅读一切有关贞德的书籍,不但熟知了贞德的一切,还培养了自己对历史、文学等书籍的无限热爱。

作家阿伯特·培因在《马克·吐温传》中写道:“从偶然拾获《圣女贞德传》的一页的那一刻开始,马克·吐温对文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及热情,他立志要成为书写传奇的人物。一直到最后一天,这种热情都未曾消失。”

在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之后,马克·吐温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也为了赚取稿费买更多的书籍,马克·吐温开始大量地写作。然而,在他写作初期,每一份满怀希望投出去的稿子都石沉大海,让马克·吐温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更雪上加霜的是,印刷厂的工友也都把马克吐温看成傻瓜或疯子,他们根本不相信社会底层者有能力成为文学家。

当然,“有志者,事竟成”,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有让马克·吐温放弃,出版社屡次的退稿也没有让他退缩,马克·吐温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阅读不止,笔根不辍,最终成为美国的一代文豪,被誉为“美国文学界的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