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宝藏寻踪[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47921400000006

第6章 爱尔兰丹漠洞遗址的馈赠

在爱尔兰北部的基尔肯尼,一千多个亡灵给人们留下了一笔泛着血腥之光的财宝,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些财宝向人们诉说着尸骨背后的一段惨痛历史,也解释了为什么骸骨堆里会出现尚在孕中的胎儿。

海盗屠村

中世纪的欧洲,一片荒蛮,在北部挪威的一片冰天雪地之中,生活着一群海盗。传说中他们头顶的头盔带着野兽的犄角,毛发蓬乱,面容肮脏,胡子杂长,从不修理,盛放酒水的碗用人的头盖骨制成。他们从小就被野蛮和武力熏陶,个个精通马术,擅长举重,驾船和游泳更是不在话下,经常开展一种充满暴力的摔跤比赛,谁先把对手推倒在带着锋利尖头的界石上,谁就算获得了胜利。严寒的冬季来临,滑雪和溜冰就成为主要的运动项目。所有的人都有着强壮的体魄,但是恐怖在他们内心深处:在这群海盗的习俗中,阿斯加德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一个男人只有光荣战死在沙场之上,灵魂才能进入阿斯加德的神宫瓦尔哈拉,同诸位神灵一起享受福祉;尼夫海姆是地狱中最残酷的地方,那些生为战士却懦弱而死的人,只能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归宿。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每一个海盗都勇猛善战,异常矫健,特别善于周密策划,进行突袭。一旦和敌人交火,他们厮杀起来带着宗教的狂热,以死为荣。他们相信人死之后将会到达另一个世界,为此在墓穴里堆放着吃穿住用各式陪葬品,当然还有无数的金银和珠宝,这也成为他们四处掠夺的原因之一。而独有的战船,让这帮海盗如虎添翼,无人能挡。辽阔而寒冷的北欧,到处分布着高大笔直的橡树,这为他们的战船提供了最完美的制作材料,整块橡木经过雕琢,形成快速作战用的船只,狭窄但轻便敏捷,便于在水上战斗中抢占先机。补给用的船只船体高大,行驶稳定,保证了各种物资的安全运输。二者结合,为他们奔赴远方突然袭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他们烧杀抢掠的残暴举动南至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的区域,让整个欧洲谈而色变,人们将之称为“Northman”,意即“北方来客”,也是掠夺。

与此同时,在风光旖旎山川壮阔的爱尔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基尔肯尼。这里的人们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男耕女织,渔樵相安,生活宁静而幸福。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一场血光之灾就要悄悄来临。

928年,挪威海盗踏上了美丽的爱尔兰,来到安静的基尔肯尼,展开了一场让人发指的掠夺活动。

在海盗袭来之前,当地居民们已经得到消息,但是时间紧迫,海盗们行进得也非常迅速,男女老幼上千人要想逃亡已经没有可能,但是跟海盗们直接对抗,又根本不是对手。怎么办?时间越来越紧,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救命的地方——附近的丹漠洞。那是离村庄不远的一个溶洞,巨大的溶岩到处都是,内部小洞盘根错节,异常复杂,非常适合藏身。就这样,所有的人都怀着巨大的恐惧和一丝庆幸,收拾好家中的细软,躲进了洞中。

残暴的强盗们到达基尔肯尼后,面对空荡荡的村落,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认定此地人口较多,无法迅速走远,于是展开了一场地毯式搜索,不仅是村庄里,连村庄周围的山丘河流都不放过。果然,巨大的丹漠洞没有逃脱海盗的眼睛,洞里的秘密被迅速传开,恼羞成怒的海盗攻入洞内,将遇到的村民格杀勿论。这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妇孺老幼无一幸免,1 000多人全部遇难。更加狠毒的是,强盗们连续在洞口驻扎10余天,偶有幸存的人也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

这次恐怖的事件在当地广为流传,此后1 000余年中,从未有人踏入洞中半步,丹漠洞笼上了阴森的影子。

海盗历史

790年到1066年,是欧洲到达中世纪封建时期之前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被人称作维京时代。而所谓的维京人,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北欧强盗。在当时,维京人有一种奇特的习俗,一个父亲去世,只有长子可以获得遗产,其他兄弟只能独立奋斗,自谋出路。这一习俗直接导致当地有限的农业资源不能满足年轻创业者的需要,于是只好四处闯荡,寻找新的财富。

随着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维京人面临这一难题。他们四处出击,偷盗掠夺农场,连最普通的牲畜都不放过,更不用说有价值的金银珠宝。他们野蛮的行径成为一种特有的标记,臭名远扬。

据史书记载,789年他们首先袭击了英格兰多赛特郡,从此将骚扰和偷袭带给英格兰各地。他们也曾遭遇过当地人的顽强反抗,但彪悍的作战风格和无法阻挡的勇猛最终让当地人屈服,或是缴纳赎金,或是献出财宝。可是往往是刚送走了一群虎,又迎来一队狼,萦绕在各地的仍然是海盗的暴力与猖狂。到了795年,奥克尼群岛被这些维京海盗占领,随后他们控制了苏格兰和爱尔兰绵延千里的海岸线。有一个时期,也即威赛克斯在阿尔弗雷德国王掌管的时候,曾在英格兰东南部画出一块区域让这些维京海盗定居,但是这群人是永远无法安分守己的,不同势力之间的斗争厮杀层出不穷。到了后来,挪威和丹麦的国王也不得不每年白白地送给维京海盗们大量的钱财,以免自己的国家遭受连续不断的袭击。

而爱尔兰地区居民组成较为复杂,分布着丹麦人、爱尔兰人、挪威人等等,不同的文化和无法沟通的境况成为这里不断发生抢劫、袭击的根本原因。

860年,维京人占据了冰岛;917年,维京人占领了爱尔兰都柏林并将其做为在这一区域的海上据点;920年,一部分维京人将胜利之旗插在了格陵兰岛上。在这种横扫欧洲西北部的大环境下,不幸的美丽小镇基尔肯尼惨遭维京海盗们的洗劫,不能不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意外地发现

1940年,一群考古学家来到基尔肯尼,听说了传说中的死亡之穴丹漠洞,于是驻扎在此进行考察,没想到这次考察,成为丹漠洞扬名天下的前奏。

在洞里,四处布满的骸骨向他们诉说了曾经发生的凄悲往事,各种姿态的妇女和老人的遗骸占了多数,一个未出世的胎儿骸骨更是让人触目惊心。爱尔兰人饱受的苦难仿佛都汇集在这个溶洞之中。1973年,爱尔兰政府宣布,丹漠洞将作为国家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1999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博物馆里一名馆员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淡季闭馆,在丹漠洞里打扫卫生。在一个小洞里,正当他凝神清理垃圾的时候,突然看到石壁上有一团莹莹绿光,黑暗之中显得突兀而让人惊讶。他随手一触,却发现那东西居然嵌在洞壁之上,等到费力取出,才知道竟然是一个精致的银镯子,上面镶嵌着硕大的绿宝石。

他将自己的发现告知有关部门,当局凭借经验,认为此事非同小可,立即从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抽调工作小组前来探察。结果让人叹为观止,在小小的溶洞里,竟然有几千枚古钱币,大量的银条、金砖、珠宝,甚至还有好几百枚精美的银纽扣。这些珠宝在不见天日的洞中已经黯然失色,经过工作小组的人们一番努力,终于让它们焕然一新,放出诱人的璀璨光泽,还原出丹漠洞亡灵们最欣慰看到的色彩。

根据推测,当维京海盗来临前,基尔肯尼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财产,把所有的财宝都埋藏在这个隐蔽小洞里,其中包括衣服上的银纽扣。有人推测,之所以要将洞中的人们悉数杀光,是因为当时的海盗们空费一番周折却一无所获。

这些宝藏至今仍一直收藏在爱尔兰国家博物馆,那些被海盗杀害的居民可能没有想到,他们的私人财富如今已经成为国宝。这些带着幽幽血腥之光的财宝仿佛在向人们静静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