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宝藏寻踪[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47921400000040

第40章 鲁宾逊岛上的黄金之谜

文学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现实世界,而又开启了现实世界中人们无穷的想象力。当小说里的情节在现实的舞台上演出,我们无法分辨其中的是非真假,也许正是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且来听听关于鲁宾逊岛上黄金宝藏的传说。

鲁宾逊岛的由来

鲁宾逊·克鲁索岛是太平洋中智利海岸以西700千米处的一座小岛,正如大家所想到的,这个名字的得来就是由于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那本风靡全球的探险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因为这里正是小说中主人公鲁宾逊·克鲁索所住的那个岛。这个小岛原名叫做马萨铁拉岛,在笛福的小说之前,这儿确实曾经有一个独自生活了4年之久的水手,他就是亚历山大·塞尔库克。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库克在航行中不知为什么突然与船长发生了争吵,冷酷无情的船长便将他一人留在了沿途的一座小岛上,这就是马萨铁拉岛,即今天的鲁宾逊·克鲁索岛。塞尔库克在岛上生活了整整4年零4个月,衣食无着,只得依靠打猎为生,直到后来他被一艘经过此地的英国船只救走。塞尔库克在孤岛上的生活经历并没有什么传奇的色彩,但这件事被大作家笛福知道后,他突发奇想,于1729年写成了一本反映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人们勇敢探险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这本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正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因此笛福一举成名,而马萨铁拉岛也随之被广为传颂,智利政府于是干脆将该岛更名为鲁宾逊·克鲁索岛,以表达对作家的敬意和纪念。该岛至今仍不断有探险家和旅游者来此追寻小说中的鲁宾逊旧迹。

宝藏的传说

鲁宾逊岛在18世纪时是海上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海盗们经常出没的地方。据说在1715年,西班牙航海家胡安·伊奇维里亚曾将一批价值不菲的宝藏藏在此处。但不幸的是这批宝藏被一名叫做科尼琉斯·韦布的水手发现,他转移了宝藏,结果伊奇维里亚再也没有找到它,而韦布后来不知为何也没来取走这批宝藏。据说他曾在去世前给当时著名的英国海上大盗乔治·安逊写过一封密信,将藏宝的地点告诉了他,这封信不知为何当时并没有送至乔治·安逊手中,却奇迹般地在20世纪重现人间。

从上世纪40年代起,鲁宾逊岛突然热闹起来,人们不知从哪里得到了藏宝的消息,寻宝者接踵而至。他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地图、资料,几乎翻遍了岛上的每一寸土地,但是全都一无所获。1998年,荷兰裔美国人贝尔纳德·凯泽曾与一帮美国和智利的同伴追查过伊奇维里亚的宝藏,但也没有任何发现。他与智利政府签下5年的寻宝合同,但5年里他只找到了大约10千克中国宋代的瓷器和一支可能是英国海盗遗物的烟斗,除此之外,连宝藏的影子都没见着,然而这次寻宝活动却几乎使他倾家荡产。

所有权之争

2005年9月,智利的一支叫做瓦格拉保安公司的探险队成员声称他们在鲁宾逊岛上发现了金币和珠宝,估价约达130亿美元,堪称“史上最大批的宝藏”,其中包括黄金864桶,金币160箱,每箱1 300千克,金锭200块和各色珠宝21桶,据说还有教皇的两枚戒指和名为“风中玫瑰”的一批珠宝。他们使用兼具金属探测与化学分析双重功能的机器人进行探索,据代理律师弗南多·伊奇维里亚称,他们已经探明藏宝地点,只待拿到许可证即可开始正式发掘。

但许可证能否顺利拿到却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探险队希望和智利政府平分宝藏,毕竟他们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代价。而智利政府则认为这是国家财产,无论如何不能让个人或某个团体占有。智利古迹文物委员会官员昆塔纳郑重宣布:任何在智利境内的考古发现,都属于智利的国家财产。而鲁宾逊岛所属城市的市长则声明岛上居民也有权利得到一半的宝藏,否则难保他们不自己带上工具前去乱挖。

尽管探险队承诺在发掘时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但许可证仍然难获通过。他们对外宣称如果拿不到一半的宝藏或相当数额的酬金,就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宝藏的具体地点。事情似乎就这样无限制地搁置下去,所有好奇的人们都只能等待着转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