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宝藏寻踪[图说天下.探索发现]
47921400000017

第17章 尊贵的英国王室珠宝

英联邦一度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它强大的国力加上几百年来的悠久历史和亘古不变的传统,使得珠宝收藏成为英国王室举世为傲的习惯,无数的极品钻石和红蓝宝石被镶嵌在一顶顶王冠和一柄柄权杖之上,凸显着特有的高贵与奢华。

英王室的奢华尊贵

1830年,一场宏大而庄重的仪式正在进行,威廉四世即将加冕,登上英国国王的宝座。一个硕大的王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周身闪烁着钻石的光芒,这比之前任何一个国王的王冠都要华丽。之前工匠曾经提出过疑议:将如此繁多的宝石和钻石嵌在王冠之上,重量未免有些让人吃不消。可是这位作风高调、喜欢奢华的君主,坚持自己的决定。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为自己的专断和高调付出了代价,脖子一阵剧痛,他稍微坚持了一下,钻心的痛楚便一刻也不能再承受,于是紧急命令周围众臣,加冕仪式暂时中止。痛苦的威廉回到宫中,疼痛仍未消失。太医慌忙前来查看,原来陛下已经伤到骨骼。

这件事成为英国皇室历史上因为追求极度高贵而引发的一次败笔。其实这种奢华的加冕风俗由来已久,英国王室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距今1 600年前,这个古老的强大王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一套最为完整,最有历史渊源的加冕仪式。而整个仪式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毫无疑问是国王头顶镶满珠宝的王冠和手中的宝石权杖。一千多年来,王室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显示自己独一无二的高贵和至高无上的王权。为此,每一代英国国王都会竭尽全力搜罗来自各地的珠宝或钻石,因为只有地球上最稀缺的东西,才能显示自己的权势与荣耀。这种风俗使得英国王室拥有的珠宝和钻石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这些宝石对他们来说到底多重要?要知道在中世纪时期,如果国王御驾亲征,即便是在遥远的地方作战,也要将宫中最珍贵的宝石带在身边,仿佛这些宝贝要比战争的胜负还要值得重视。

1648年,英国发生内战,王党军被议会军击败,查理一世被俘。1649年1月,特别法庭开始审判查理一世。克伦威尔下达命令,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之后英国王室的珍宝流失严重。为此,从1660年复辟成功开始,英国王室便动用举国之力,重新制作豪华的王冠和权仗,一批批新的无价之宝就这样再次诞生。到了18世纪,英国王室已经培养出世界上最优秀的珠宝工匠,同样也拥有了世界上最奢华的珍宝。

当英国的殖民势力向全球扩张,到达印度和南非之后,这两个地区便成为英国王室最大的钻石供应地。特别是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她将珠宝的收藏癖好发挥到了极致,全世界范围内的附庸小国纷纷投其所好,各种奇珍异宝纷至沓来。印度地区甚至呈上了当时的一枚至宝——“光明之山”钻石,这块钻石历史古老,从14世纪流传至今,有拇指大小,重达191克拉。女王爱不释手,送往工匠处再度打磨。完工后的“光明之山”重达108.9克拉,周身的光泽无可挑剔,最终被镶嵌在女王自己的王冠之上。

1905年,一颗重达3 000多克拉的钻石原矿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颗钻石产于南非,人们估价高达75亿美金,是人类开采钻石以来的几千年里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大的天然钻石。发现这枚钻石的矿山公司的经理将其按照自己名字命名为“库利南巨钻”。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宝石界一片骚乱,许多人开始筹划如何将其盗走。当时作为南非领主国的国王是英王爱德华七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专门安排一支警察精英前往南非,负责将其安全运回国内。这可难坏了负责人,因为无论是走水路还是陆路,世界范围内一大帮“职业高手”都会无孔不入,他们早已经时时盯着这件价值连城的宝贝。最后,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方法被采用了,他们揣摩了人们的心理之后决定,将钻石装进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普通包裹,通过邮局夹杂在一堆杂乱的物品之中邮寄了出去,白金汉宫于一个月之后安全收到。

爱德华七世看到南非当局的礼物高兴万分,将它通过特殊途径转运至阿姆斯特丹,由当地一位顶级珠宝匠打磨,历经几个月的精心雕琢,钻石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9块,成品钻总量为1 063.65克拉,最大的一颗梨形刻面钻石重达530.02克拉,取名“库利南1号”,后来被人们称为“非洲之星”。切角的长方钻“库利南2号”重达317.4克拉。国王当时仅要了这两块,剩下的梨形钻“库利南3号”重达95克拉,方形钻“库利南4号”重达64克拉,心形钻重达19克拉,一颗马眼钻l1.5克拉,另一颗马眼钻8.8克拉,还有一粒长方钻重6.8克拉,一粒橄榄球形钻重4克拉,这些全部送给这位加工钻石的阿姆斯特丹工匠。其中第六颗钻石后来又被国王回购,送给王后做礼物。1910年,南非当局出面将剩余的钻石全部买下,送给当时的玛丽王后。

珠宝学家评价,像这样超过100克拉的钻石非常罕见,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几颗。但是在英国王室的收藏中,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再加上其他数不清的文物和艺术品,这种超乎寻常的财富集中,和英国王室自身的悠久历史和强大势力是分不开的。

英国王室历史

古老的英格兰曾经被罗马帝国统治,然后分裂为许多小王国。公元6世纪,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形成了七个较大的联盟。829年,其中的威塞克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统一了英格兰各部,历经15代,埃德蒙二世统治时期被丹麦国王克努特入侵,并分割统治。1016年克努特将整个英格兰纳入帐下。1042年,拥有威塞克斯王室血统的爱德华继承了丹麦王位。在他死后,法国的诺曼公爵威廉在此建立了诺曼王朝,英格兰的王权从此开始加强。

1154年,亨利二世统治的金雀花王朝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期。他在位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卓有成效。在他之后历经了理查一世、约翰王、亨利三世三代。其中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一世在外吞并了威尔士、远征苏格兰,在内完善了各种法规制度,为英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英法百年战争之后,英格兰又经历了“红白玫瑰战争”,最后进入都铎王朝统治时期,期间英格兰同罗马教皇决裂,通过宗教改革,国王与宗教获得权力的统一,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从1558年开始,在她在位的45年里,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将北美纳入殖民地统治,成立了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种种措施使得英格兰在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在她死后,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位,英格兰、苏格兰第一次合并统治,他的儿子便是查理一世,国内革命时期被送上断头台,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于1660年复辟,随后经过“光荣革命”,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英格兰和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同一个王国。

1714年,英国进入汉诺威王朝时期,期间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迅速扩展,国内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一个空前强大的时代来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国力达到全盛。非洲的加纳、尼日利亚、乌干达、肯尼亚、索马里等地先后成为英国殖民地。1877年,印度也归属于英联邦。英国已经习惯了被人称为“日不落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王室进入温莎王朝。在如此更迭的王室历史背景下,英国人对王室珍宝的汇集产生了兴趣,在20世纪80年代民众呼声之下,撒切尔夫人指派了一个专家小组进驻白金汉宫进行清查,15年之后才完成统计。1998年底,他们宣布英王室的宝石和宝器共有22 599件,具体货币价值无法计算。

200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妹妹去世后遗留的珠宝财物在克里斯蒂拍卖行首次拍卖,根据统计她的遗产高达1 399万美元,计划拍卖的物品仅占遗产的一部分,共有800多件,几乎每一件物品都价值不菲。

2006年8月25日,经过女王批准,英国电视台组织的一个考古挖掘队对女王三大宫殿的花园进行挖掘,对外声称这次挖掘是为了考察历史遗迹,但是实际上到底有多少埋藏的珍宝重见天日,并没有对外公开。

同年,为了庆祝女王80大寿,白金汉宫首次展出了女王的小部分财产,其中包括名贵珠宝、华贵的晚礼服等等,展出中,人们首次见识了女王收藏的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珠宝,其中一些珠宝采用了大量的钻石、红蓝宝石,价值连城。

如今,英国王室历经几百年遗留下来的财宝依然在白金汉宫珍藏,门口不断更换的卫兵和宏伟沉寂的建筑,永远和那些财宝一样衬托着王室的威严与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