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战国七雄:诸侯逐鹿竟中原
47921200000033

第33章 齐楚决裂

齐国和楚国本是由利益牵连在一起的联盟,当楚国遇到更大利益的时候,便毫不犹豫甩掉齐国,转而他向。在齐楚决裂的整个过程里,张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两次哄骗楚怀王,让楚怀王乖乖背叛齐国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事实上,倘若楚怀王是个目光长远、头脑清晰、意志坚定的君主,也不会受到张仪的欺哄,就不会在丢了利益的同时还丢了尊严。如果说张仪是齐楚决裂的始作俑者,那楚怀王就是彻头彻尾的帮凶。

张仪入楚

公元前317年,秦国和韩、魏、赵三国联军决战于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联军大败,死伤人数超过8万。这一战让六国看到了秦国的强大,于是六国之间开始寻求联盟,以阻止秦国迅猛的扩张态势。作为东方霸主的齐国和南方虎狼的楚国,他们的联合更能起到威慑秦国的作用。于是齐楚联盟在修鱼之战后不久形成。这让秦国如鲠在喉,不得不想方设法离间齐楚的关系。公元前313年,秦相张仪辞去职务,转而到楚国谋求发展。张仪不是背叛秦国,而是要从楚国入手,帮助秦国破坏齐楚联盟。战国七雄都知道楚怀王重利轻义,耳根极软,是个好捏的软柿子,所以不管坏事好事都从他这里寻求突破,而楚怀王也十有八九会中计。张仪花重金买通了楚怀王的近臣,从而顺利得到楚怀王的信任,成为楚国朝堂中举足轻重的一位谋客。张仪费尽心机让楚怀王相信秦国的友好,相信秦王对楚王的敬仰之情。然后拼命渲染齐国的诡诈,说秦齐之间本是姻亲关系,按理说应该无比亲近,但齐国却屡次背信弃义谋害秦国,这种行为实在令人发指。齐国能这样对秦国,有朝一日就能以同样的手段对付楚国。

乱世之中,本来就没有朋友可言,楚怀王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本来也对盟友存着提防之心。张仪这番话,更坚定了楚怀王的疑心。既然朋友不可信,那就只有利益最可信了。张仪承诺楚怀王,只要楚国断绝了齐国的关系,他就回秦国请求秦王割让楚国商於六百里的土地。到时候齐国被削弱,楚国却强大了,这样的好事一定要及时把握。

楚怀王一见利益就头脑发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张仪,表示要跟齐国绝交。

怀王中计齐楚决裂

楚国的大臣们大多亲秦,得知此事自然各个喜不自胜。但有人看得明白,知道张仪口蜜腹剑,此人就是从秦国转而入楚的陈轸。陈轸原先跟张仪同朝为官,直到张仪被封为相国后才到楚国用事。正因如此,陈轸才清楚秦国的野心和张仪的为人。陈轸多次向楚怀王进谏,劝怀王不要相信张仪,万万不能跟齐国断交。然而,楚怀王的眼里只有利益,根本看不到危险,他执意派人出使齐国,宣布解除联盟。

张仪心满意足地回秦国去了,楚怀王怕张仪变卦,特地派大将逢侯丑跟随张仪一同回去,准备接收土地。可张仪回去后不久便佯装坠马,说自己需要静养,三个月没有上朝。逢侯丑许久没有见到张仪,心里发虚,亲自登门找张仪要地。岂料张仪始终不肯开门会客,理由只有一个,身体虚弱不能见客,不单是逢侯丑,是所有人都不见。

张仪闭门谢客,逢侯丑心急如焚,无奈之下只能写了封信给秦王,说自己代表楚国跟张仪拿那六百里土地,可是张仪受伤卧床休养,还望大王能处理此事。秦王很快回了封信给逢侯丑,大致意思是这个事情前前后后都是张仪操办的,秦王不是很清楚,还是等张仪病好了与其核实一下再说。而且当下齐楚关系不清不楚的,万一把这六百里土地给楚国了,楚国反过身来就联合齐国攻秦,秦国不是吃了大亏。

秦国的态度很明显,六百里土地要等张仪痊愈后才能提上议程,而且还有一个前提,就是齐楚关系一定要断得干干净净。秦王还有一层潜台词是逢侯丑没有意识到的,那就是将来张仪一个不承认,这六百里土地就还是秦国的。

逢侯丑将秦王信里的内容转达给了楚怀王,楚怀王一听,觉得是自己对齐国做得不够狠,秦国不放心,于是派人去辱骂齐王。齐王莫名其妙挨了顿臭骂,当即震怒,不仅宣布与楚国划清界限,还派人到秦国去跟秦王商讨攻楚的策略。

秦国的阴谋得逞了,张仪也可以露面见逢侯丑了。他告诉逢侯丑,当时承诺给楚国的六里土地马上就能割让。逢侯丑不禁一惊,怎么六百里就变成了六里。张仪一口咬定,当初承诺的就是六里地,他哪里有权力承诺割让六百里。

逢侯丑这才知道从张仪入楚到齐楚决裂,都是秦国一手策划的阴谋。他急忙离开秦国,跟楚怀王报告。听了逢侯丑的报告,楚怀王大发雷霆,这才知道自己中计,于是口口声声叫嚷要攻打秦国,以雪张仪欺楚之耻。

陈轸又一次出面劝谏,这时不如跟秦联合攻齐,胜算要远远大过楚国单枪匹马攻打跟齐国恢复联盟的秦国。此时楚怀王羞愤难当,哪里还有什么策略可言,只是一心要报复张仪。他没有听取陈轸的劝告,执意派大军攻秦,结果大败于丹阳。

张仪再戏楚怀王

经过这一次失败,楚怀王对张仪恨之入骨,同时又开始向齐国示好。两年之后,楚国和齐国关系转暖,有望再建联盟。秦国又着急了,齐楚联盟一旦复活,那一定会联合其他诸侯国对付秦国。于是,张仪又一次出使楚国,防止齐楚联盟再次生根发芽。张仪又来了,楚怀王乐得他自投罗网,当即抓捕了张仪,打算在楚国宗庙杀了张仪。但楚怀王不知道,张仪在来楚国之前就已经为自己培养了两根“救命稻草”,一个是楚王近臣靳尚,一个是楚王宠妾郑袖。

靳尚私下收受过张仪许多好处,关键时刻自然要帮他的忙。至于郑袖,她一直把张仪视为恩人。当年张仪第一次入楚的时候,除了承诺割让六百里土地之外,还答应要送给楚怀王许多秦国美女。郑袖知道此事后便准备了许多礼物登门拜访张仪,劝说张仪早点离开楚国。从郑袖一进门,张仪就知道她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不希望多几个跟自己争宠的秦国美女,希望张仪不再提及此事。

第二天,张仪便收拾行装要回秦国。临行之前,还跟楚怀王吃了顿告别宴,并在宴席上夸赞楚国美女如云,特别是郑袖更是倾国倾城,相比之下,秦国美女哪里还有姿色可言。楚怀王听了这话不禁得意,对郑袖更加宠信。那次之后,郑袖便对张仪十分感激。

此次张仪落难,郑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在靳尚束手无策的时候,郑袖便粉墨登场了。这一晚,楚怀王到了郑袖寝宫,看到郑袖痛哭流涕十分伤心,便急忙询问缘由。郑袖告诉楚怀王,张仪是秦国的使者,代表的是秦国,倘若杀了秦使,一定会得罪秦国,秦国实力强于楚国,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到那时,恐怕也没有郑袖的立足之地。与其到那时落荒而逃,还不如现在就回娘家去。

楚怀王既受不了枕边风,又怕得罪秦国,便释放了张仪。张仪趁机继续给楚怀王灌输亲秦的思想,他给楚怀王详细分析了楚国当下的处境:秦国将会攻打魏韩,这两国一旦倒戈,就会联合秦国威胁楚国的西北面。而秦国自从攻下巴蜀之后,要到达楚国的东部地区只需要十天的时间,到时候楚国东部不保,就连北部也会殃及。粗略算一算,秦国攻至楚国都城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楚国连其他诸侯的救援都等不到就会亡国。如此看来,楚国最好还是跟秦国合作。跟秦国合作之后,秦负责攻打卫都和阳晋,楚就可以攻打宋国,然后一路东进,吞并泗水沿岸的诸多小国。楚国不仅扩充了自己的土地,还不用担心秦国会来攻打,以后两国平分天下,永不交战,岂不是两全其美。

楚怀王再一次相信了张仪,打算跟秦国结成联盟。

这下,齐王对楚怀王彻底失望了,盛怒之下再也不打算恢复与楚国的关系。齐楚联盟失去了重建的希望,齐楚之间也失去了回旋的余地,而秦国则获得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张仪不愧是历史有名的游说专家,单是那些智慧就足够他在乱世中生存,而且是更有尊严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