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点亮心灵的灯
47917100000021

第21章 长篇小说《人道》媒体报道(2)

我们为什么要活下去?因为生活是可爱的、世界是温暖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文学,就是要给人以希望,让人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看到人生的光明和希望。我觉得,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本质性地反映生活,为人类提供生存智慧。人生的智慧在于正确地认识生活,赋予生活以意义,为人生提供动力。当然,生活并非到处都充满阳光、鲜花和笑脸;某些时候,人生的道路也会荆棘丛生,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阴暗的东西。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懂得从生活的暗部,去发现光明的一面、温暖的一面,因为黑暗往往能反衬光明。如果文学作品仅仅停留在对于生活阴暗面的揭露上,而不能给人以希望,不能让人看到光明,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是人类心灵的毒药,我们要这样的东西干什么?另一种“官场小说”

记者:你的《人道》是一部“官场小说”,却与此前流行的“官场小说”不同。我们读到的许多“官场小说”,总是把官场写得很可怕,充满了欺诈、倾轧、阴谋,人物的心灵都很阴暗、阴险、阴冷;而你笔下的“官场”,虽然也有灰暗的部分,也充满了争斗,也写出了某些官员不太光明的一面,甚至塑造了“马里红”这样一个“官迷”形象,但总体上表现的还是生活的常态,你并没有提纯生活,让人感到很真实。

李天岑:我把“官场”写成那个样子,不是为了粉饰生活。生活原本如此。我觉得一个作家要有责任感,要准确地把握“官场”,要让读者通过作品真正了解“官场”。“官场”并不像有的官场小说写得那么黑暗,也不纯然是血淋淋的你争我夺、残酷无情。“官场”里面光明面是主要的,阴暗面是次要的。我就是想通过我的这部小说匡正一些官场小说走极端的偏向。

你看《人道》中写的那个“官场”,也只是社会这个大网络中的一群人,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这个网络中,“官员”也想尽可能地保持公正、公平,所以他们才会竭力举荐像杨晓静这样乐于奉献、为民服务的好干部。同时,“官场”也的确是复杂的,这是有许多社会因素导致的。我写《人道》的目的是劝诫人们对当官之事要顺其自然,不必争夺,是想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和谐。

记者:你的小说里总是充满了悲悯。

李天岑:作家的心灵应该是柔软的,应该充满大悲悯。我们要懂得尊重生命,要爱人类,包括一切生灵。所以,《人道》写到最后,我还是让“马里红”这样一个为了跑官而丢掉人格、心灵上千疮百孔的人物留下一口气,没让她马上死掉,我不忍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做一个清醒的人、知足的人真的不容易,为了能活得幸福一些,得有人不断提醒着,不要在欲望面前迷失了自己。写作是一种劝善的行为。所以,当有人把我的《人道》称作“官场劝诫小说”时,我很高兴,将这个评价当做对我创作的最高奖赏。

“官员作家”存在的意义

记者:南阳的作家们说,出了你这位“官员作家”,大家都很振奋,感到当个作家很扬眉吐气。是这样吗?

李天岑:我为能生在南阳这片文学热土上而深感庆幸和自豪。“南阳作家群”是中国文学队伍中一个特殊现象,很整齐,很有实力,也很团结。回想“南阳作家群”的成长,除了作家们自身的追求与努力之外,的确与南阳这个地方优良的“文化生态”有关。多年来,南阳历届领导对文学创作都很支持,对作家很关心,为作家们办了许多好事,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得以安心创作。

至于我自己嘛,本身就是这个圈子的人,跟作家们都是朋友,彼此很理解,心心相印,自然很乐意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没有什么可说的,大家都是朋友嘛,相互支持。作家朋友们对我支持很大,给我很多指点和鼓励,我一直心存感激。要说我这个“官员作家”的存在对“南阳作家群”有啥意义,我想,可能是:我本身是个“官员”,业余坚持创作,也许会带动一些从政的人来关心创作、甚至直接参加到创作队伍中来,而不担心有人说他们“不务正业”。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崇尚文化、崇尚创造,我们的社会就会有一种好的“文化生态”,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记者:也许,“官员作家”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你的“官场小说”,为什么会让读者感到比同类题材的其他小说更真实?大概就是因为你是“官场”中人,从你的角度表现“官场”就像一个人从舞台背后看演出,自然会看得更透彻,更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李天岑:写作的时候,我的角色就是作家,是用作家的心态和视角去写作的,除了清楚自己的社会责任之外,还真的没有想到“官员”身份会对写作有这样的影响。经你这么一说,想想还真是这个理儿。就像前头说过的,有没有“官场”经历,对于写“官场小说”来说绝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官场小说”会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就是因为作者没有实实在在的“官场”经历,许多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是道听途说得来的,与现实有些“隔”。而我在写这样的题材时,就是在写生活的常态,原汁原味的,不需要杜撰。所以,我很感谢生活。

记者:还有一层:“官场”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有意思的部分,人们渴望了解“官场”生活,于是就有了“官场小说”之类的作品。为了展示真实的“官场”生活,就需要来自“官场”的“官员作家”来本质地、真实地反映“官场”生活。也许,这就是“官员作家”在文学殿堂上的一种独特价值。

李天岑:我同意你的看法。这样说来,我这个“官员作家”当得还是有意义的啊,哈哈哈……看来,我还得在这个上头好好地写下去!当然,“官员作家”也不一定只写“官场”,我更关注的,其实是人性。我眼下正在写的一部长篇,就是关于人性的。

(《河南日报》2010年12月27日第5版)

大道可通天

——《人道》漫话

许凤才“李天岑先生在做官的同时,对文学始终怀有一份深切的爱意,常在处理政务之余,潜入小说领域默默耕耘。”(周大新《人道·序》)

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使李天岑十分熟悉那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深谙其中的人情世故和形形色色的诡秘之道,所以,他的作品无不给人以生动、形象、真实之感,仿佛故事就发生在眼前。

在现实社会里,“有许多算官也不算官而且也不在品的‘官’,大家都认为是官。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多处在官场的边沿,社会上众多的人能接触的‘官’也都是这类‘官’。官场的边沿最复杂,官场的核心很简单,就像台风的中心是安静的一样。处在官场边沿的人想挤进官场的核心,便造成了官场的复杂。”

《人道》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绘声绘色地展现出了这类看似“官”,而又非正式“官”者的灵魂。高大美好者,世人仰慕之心油然而生;卑鄙猥琐者,众人恶之液则随口唾出。

小说中的故事背景,是四面崇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才匮乏的樱山地区。

小小的樱山地区,名不见经传的樱山地区医院,围绕一个微不足道,更不入“品”的副院长和地区卫生局副局长职位,参与的双方展开了生死大角力,上至专员、副书记,下至医院里的一般工作人员,再至社会上的泼皮无赖,个个都粉墨登场,绞尽脑汁,使用了浑身解数。有的是为了送出人情,不分青红皂白,信口开河,有的是为了维护尊严和权威,任人唯亲,将原则、党性抛之云天之外,有的则是为了实现梦想,高居人上,但其中也不乏立党为公,于民亲善,于邻为友的冰清玉洁之士。

医学科班出身的杨晓静,和半路出家、略知医道皮毛的马里红是这次官场大博弈的主要角色。前者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正义和善良的化身,后者则是腐败的象征,诸种邪恶势力的集大成。

杨晓静虽然出生于贫瘠的山区,长在苦寒的农家,但立志却是很高远的,并用点点滴滴的心血浇灌着理想之花,以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来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逐步完善至真至美的人格,最终达到了技艺精湛,道德高尚,领导赞赏,群众满意,同道注目,家庭和谐的理想佳境。

具体地说,她热爱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尽最大努力,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将它做好做美,上不辜负苍天大地的厚爱,下对得起黎民百姓的重托。同时,她也热爱生活中的每一天,分分秒秒、时时刻刻都是那样的阳光灿烂、精神饱满,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用不尽的力。不论是春风得意的早晨,还是忍辱负重的黄昏,心境都是一样的从容不迫。一切讲缘,处处随意,真是天然去雕饰,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模样。其次是她心胸博大,光明磊落,常常以君子之腹来度小人之心,以德报怨,宽容同事的过错,原谅同僚的嫉妒,体谅病人的痛苦,正确对待领导的器重,始终以一颗平常的心面对现实的今天,拥抱未知的明天,不骄傲,不气馁,昂首挺胸,大步向前。再言之,她淡泊名利,视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一切是那样的淡定闲适,一切又是那样的随遇而安。推荐工农兵大学生时,她榜上有名,被人顶掉后,苦涩地一笑,不改青云之志,发奋苦读,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一跃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医科大学;地区卫生局空缺主管业务的副局长,上级领导心中青睐的是她,同级干部鼎力推举的是她,医疗战线上的职工期盼的是她,而无奈被人以卑鄙的手段取代后,她没有发牢骚泄私愤,更没有产生失落感和怨天尤人的情绪,仍一如既往地将心思全部放在为群众看病治病上。

作为杨晓静反衬和对立面出现的马里红,是个十足的官场“痞子”,她的心底是阴暗晦涩的,为了一己的私欲,不惜出卖人格,牺牲色相,陷害朋友,哄骗亲人,手段之卑鄙,动作之下流,达到了正常人所难以忍受的极限,最终落了个害人害己,命丧黄泉,遗臭万年的可悲下场。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著名作家周大新在为《人道》写的序言里有一段话概括得很好:“官场诱惑男人,同样也诱惑女人,马里红一心想挤进官场,进了官场之后,又为了官位做了她能做的一切。做人的底线,做女人的底线,做人妻的底线,做朋友的底线,她都可以轻松越过。在她那儿,做事已没有任何禁忌,甚至可以不要友情,不要爱情,不要亲情,可以出卖尊严,自降人格,甘献身体,让官场外的我辈读了之后身上发冷,心里惊怵。可见人在官场若不保持清醒头脑,被异化后变得多么可耻和可怕。”这真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因有马里红此类人物的出现,使我们党的光辉形象蒙受了耻辱的阴影,健康的肌体长出了带有毒素的黑斑;也因马里红此类人物的出现,扰乱了官场正常的升迁秩序和用人标准,败坏了党纪政纪和社会风气。

遏制马里红此类人物的滋生蔓延,消灭马里红现象,是当今反腐倡廉的首要任务,是各级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道是: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若想往上爬,书中自有通天梯;若是怕小人,书中自有防身术。”这是《人道》封面上的广告语,移过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也是很恰当的。

(《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2月3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