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每个老师都是故事2
47913500000042

第42章 蒋长玲:对教育爱得深沉

作为校长,我完全可以用“优秀”来描述蒋长玲老师。当初她来学校应聘时,我让她朗诵一首诗,她饱含激情地当场全文背诵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到最后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她的眼里真的闪动着泪花。

离别的日子到了,蒋长玲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坐在讲台上,逐一看着教室里的几十个孩子,想着他们留在自己记忆中的点点滴滴。看着教室里简单的布置,回想着和他们相处的时光,她恨不得把这些都装进眼睛里,刻在心里。想着就要和他们离别,蒋老师不时地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好让眼泪不至于溢出眼眶。

最后一节班会课,蒋老师决定还是应该给孩子们一些真诚而庄严的叮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学们,最后一次集体谈话,蒋老师想给大家谈谈‘美’和‘强’的话题。”本来蒋老师想用“美”和“帅”这两个字,但怕大家片面地去关注外貌,所以最后决定用“美”和“强”的表述。

孩子们一下安静下来,眼睛都看着蒋老师。

“美主要是对女生说的。”蒋老师娓娓道来,“曾有人说女性分为三种:女孩、女人和女的。这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呢?衣饰华丽、烫染头发、画眉涂唇、修涂指甲,这些都是美。但这些都是成年女性的美,是成熟的美,不是你们应该追求的美。你们身上的美,是年轻、活泼、青春、可爱、纯朴、善良、有梦想、勤奋……这些东西都是最美好的东西呀。拥有这些,你们就是最美的女孩。拥有前者的是‘女人’,拥有后者的是‘女孩’,这两种美都失去了的,就只能算是个‘女的’了。女孩还要注意一点,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应该多看一些文学类的书。”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蒋老师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课堂气氛:专注,严肃,宁静。她继续说道:“强主要是对男生说的。男孩子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发型、衣着。你注意观察一下,哪个成功男士的发型是某些同学那样的呀?能做到干净整洁清爽就好了。也不要觉得自己把电脑游戏玩得出神入化就是了不起,那些都是浪费时间、让人玩物丧志的东西。电脑和网络应该是工具,应该是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服务的。更不要认为自己会骂人、能打架、敢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就是能人。这些都是不懂事的表现,弄不好还会犯法。男孩子就应该有理想并每天为实现理想努力,做一个睿智、进取的人。男孩子还应该博学,利用青年时期多看书,天文、地理、生物、政治,多方面涉猎。”

这最后一课,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课后,一个孩子这样写道——

蒋老师,因为有您的呵护,我们享受了很多幸福;因为有您的督促,我们得到了前进的动力;因为有您的批评,我们拥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一切都因为有您的存在,生活变得美好了。

想采撷一朵浪花,纺织您飞动的裙角;想收集一捧星光,点缀您飘逸的发梢;想挽留一抹斜阳,定格您最美的微笑……

蒋老师,希望您天天开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青春永驻!

默默爱着您的学生

我发现蒋老师左眉梢好像有个淡淡的疤痕,她说,这是一个“纪念”……

她以前任教的那所学校没有围墙。周日的夜晚,校园里很安静。提前返校的初三住校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上晚自习,蒋老师守着他们。

突然,一个不良少年闯进教室来捣乱。蒋老师让所有学生都到自己身后去,她自己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勇敢地独自面对捣乱者。望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对手,蒋老师挺直腰板,毫不畏惧,非常坚定地劝说对方离开。

蒋老师的凛然正气并没能逼退不良少年。不良少年情急之下,一拳打裂了蒋老师的左眉梢,当场鲜血直流。蒋老师额头流下的鲜血吓跑了捣乱者。后来经医生缝合,蒋老师脸上留下了一条很淡的伤痕。

原来这淡淡的伤痕标志着她对学生的爱,体现着她对教育的爱。几年过去了,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让我感到她对这教育“爱得深沉”。

我这里说蒋老师对教育“爱得深沉”是有特别含义的。因为爱,就要对孩子负责;因为要对孩子负责,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因为要提升教育境界,就要不停地反思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乃至细节。

也就是说,蒋长玲老师对孩子的爱,往往体现于真诚严肃的教育反思。

这是刚接新班不久的放学前,孩子们在蒋老师面前排着队背古诗。

当又一个女孩背完古诗后,蒋老师眼神扫过她胸前的校牌,上面写着女孩的名字“童心”,便随意地说了句“童心同学过关”,并在过关名单上打钩,示意她离开,让后面的孩子过来。

接下来也是个女孩,她的校牌戴反了,蒋老师看不到名字。等到她背完了,蒋老师一边埋头在名单里逡巡,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她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声地说了自己的名字。蒋老师打了钩,示意她离开,又继续听后面孩子的背诵了。

等到所有的孩子都过关,纷纷离去时,蒋老师也轻松下来。可是她发现那两个女孩还没走,凑到蒋老师面前。一个女孩高兴地说:“蒋老师,你怎么记得我的名字叫童心啊?”

蒋老师很尴尬,含混地说:“我当然记得喽,嗯,因为……你这么可爱!”蒋老师还摸了摸她的脸,根本不敢去看她的校牌。

另一个女孩却没说话,很郁闷地站在旁边。

童心转过头去,向她炫耀道:“看,我就知道蒋老师记得我的名字吧。”

蒋老师很愧疚,安慰另一个女孩:“我也记得你的名字的,只是神经短路,一下子没想起来。”

她眼睛一亮,很急切地追问:“真的吗?”

“是真的,你这么乖,名字还那么好听!”为了让她相信,蒋老师也摸了摸她的脸,又拍了拍她的肩。其实蒋老师心里真怕女孩让自己叫出她的名字。幸好女孩开心地笑了。

两个女孩雀跃着走了,一边走一边还叽叽喳喳地说:“哈哈,蒋老师记得我的名字。”“蒋老师说她也记得我的名字的。”“我的名字顺口,蒋老师一下子就说出来了。你的……”留下讲台上的蒋老师深深地自责:我太辜负这两个孩子的心了!开学已经一周多了,可我为什么不花点儿时间记一记每个孩子的名字呢?

她由自责进而反思:孩子们是多么在乎老师关注自己啊!哪怕老师叫出自己名字,他们都非常快乐,可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这种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它是一种被尊重的幸福。

由反思进而行动——我要尽快把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记住,从现在起,马上!而且以后每接一个班,我一定要在刚开始给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就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

在蒋老师的博客中,蒋老师还讲过一个学生小蔡,那是她1997年刚刚参加工作带的第一个班的孩子。

那时候,小蔡是个高高瘦瘦的男生,不是特别调皮,但毫不客气地说,他在班上是个“差生”:成绩不好,每个学科很少有及格的时候,总分一般都在班上排倒数几名。初中毕业后,当然没有升学。

现在他已经成家了,女儿也上小学了,一家三口租住在成都五大花园附近,孩子就在附近的学校上学。夫妇俩靠摆路边摊,卖包子、稀饭为生。

他们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忙碌,把各类稀饭熬上,再做馒头和各种馅儿的包子;天一亮就蹬着三轮车出门了,车上载着做好的稀饭、包子,还有锅碗瓢盆和桌凳。他们早上一般是去附近的工地边,那里有很多农民工照顾他们的生意。

等到早饭卖完,他们收摊回家已经晌午。略微休息一会儿,下午两三点钟就又要开始忙着做晚饭,五点多又蹬车出门,赶往荷花池一带叫卖。

他没有沾染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惯,做事勤奋,肯吃苦,不怕累。每天这样忙碌下来,生意最好时,营业额能够上千,一家人过得还算衣食无忧。

一个当初和小蔡同班现在事业有成的“优生”说:“我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

蒋老师在博客上这样写道——

是的,小蔡,我也以你为傲。

虽然当初做你的老师时,我忽略了你,有时甚至还嫌你拖了班级后腿,但现在我却以你为荣。

你虽没能升学,没能进什么单位上班,但你却靠自己的双手,养活着自己的妻女——而不是靠投机钻营、奸猾欺诈。你通过自己的劳动吃饭,吃苦耐劳,勤勤恳恳,你比很多人都活得真实。

希望有机会能够见到你,当面告诉你:“你也是我的骄傲!”

把学生里勤劳朴实的普通劳动者,也视为骄傲,这就是真爱。

和所有爱学生的老师一样,蒋老师爱学生的故事是讲不完的。

又是一届初三了,德育处开始清理受过处分的学生。一个男孩战战兢兢地来找蒋老师,询问自己受过哪些处分。蒋老师很惊奇地说:“没有啊!”男孩不相信,说自己“大错三六九,小错天天有”,犯过那么多错误,怎么会没有处分呢。蒋老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笑笑说:“你不是已经改了吗?干吗还处分你呢?”

这三年里,这个男孩子确实如他自己总结的一样,“大错常犯,小错不断”,很调皮,曾一度让人认为他患了多动症。蒋老师和他斗智斗勇,也想了很多办法:先让他写检讨、写保证,后来改成写反思;先是找同学监督、帮助他,后来又让他去监督、帮助别人;还和他一起整理自己的缺点,然后一周改一个缺点;还当着孩子的面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下孩子所犯的错误,应该给予的处分……

男孩终于相信自己真没处分了,很高兴,万分感激地向蒋老师鞠了一躬,并且保证以后要乖乖的。

一个来自大巴山下的女孩,入学考试成绩很差,平常成绩一直不突出,父母对孩子升学也不抱任何希望了。蒋老师刚刚接手这个学生,觉得这孩子纯真可爱,就任命她当科代表,时常指导孩子的学习。在家长会上,蒋老师对她的家长说:“这孩子有上进心,自尊心强,肯努力,我对她有信心!”一席话重新点燃了家长的希望,也让孩子信心倍增。经过共同的努力,孩子最后考入了三年前她想都不敢想的一所高中。

到初三下期了,一个男孩要求换座位。这个男孩头脑很聪明,但平常都用在调皮上了,学习根本不努力,所以一直是个中等生。他现在想请蒋老师把自己调到最后一排,那里清静,适合自己学习。

蒋老师很高兴,说男孩和当年的自己很像,并且给男孩讲了自己初三时“主动请缨守后门,发奋图强一百天”,最终考上重点高中的经历。最后她说了句:“别辱没了‘我的座位’啊,加油!”男孩很受鼓舞。几个月后,当男孩真的榜上有名时,他的家人、同班同学都倍感意外。

已经是晚自习时间了,蒋老师还没有下班。几个调皮生又犯了严重的错误,站在她面前。蒋老师的孩子病了快一年了,最近又做了第二次腹腔大手术。孩子刚刚出ICU两天,又发生了大出血,蒋老师慌忙请假去医院照顾孩子。等到孩子刚脱离危险,她又急忙赶回学校,没想到面对的却是这样的学生。已经几天不眠不休的蒋老师,再也无力批评孩子们了。同时,看着孩子们脸上的不屑,和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她也意识到,对于这几个孩子来说,批评很难让他们改正,弄不好还会起反作用。

看着,想着,失望、伤心涌上心头,蒋老师不禁伏案痛哭。蒋老师一边哭一边说:“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人,都还在努力地坚持着,你们在分数线上挣扎,为什么要放弃呀!”那几个调皮生也跟着老师哭了,又是给老师拿纸巾,又是给老师端水,还忙着做保证,只差没给蒋老师跪下了。

这一次,蒋老师没有严厉地批评孩子们,只是让孩子们陪着自己哭了一场,却收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自此,那几个孩子开始进步了。那场痛哭也成了他们共同的秘密。

蒋长玲曾专门在博客上对教育之爱进行分析——

爱不爱一个人,从你看他背影的眼神就可以知道。看一个人的背影时,这双眼睛不会说谎,眼睛面对的是某人的脊背,心灵面对的却是自己。若你从不看他的背影,那你肯定不爱他;若他转向走开很远了,你的明眸仍不收回,那你肯定爱他。人的眼睛是通向心扉的,你的心已经跟着他走了很远了。

我们有没有留心去看过学生的背影?我们是否真心从正面看过学生?

她还提出,“有爱”必须还要有“才爱”;爱学生,就要在专业上有绝招,有“一技之长”。

最近,教育局成立了一个“李镇西工作室”,希望我以此带徒弟。蒋长玲老师闻讯报名。她的申请书上有这么几句话——

我的打算就是,在李老师的引领指导和“威逼利诱”(因为我缺乏毅力)下,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新教师,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师生活。

2012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