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事工作的第一本心理书
47911900000041

第41章 员工拖延是与生俱来的吗

在生活与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特点: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总是习惯于在最后设定的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去努力完成。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最后通牒效应。

6.1 让事情做得更有效率

在企业管理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被给予的时间越多,员工工作完成的速度就越慢。这就提醒我们,无论是将工作交给自己还是他人,都绝不能不为其设置“任务完成的最后期限”。

在我们周围,不乏有这样的一类员工,如果一项工作给他设定的期限是10天完成,前六七天他都不会太上心,待快要到提交工作成果的时候,他开始一通忙碌,往往到了最后一刻,他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时间限定,就如同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只有懂得用时间给自己压力,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在众多的企业中,海尔就是当日事当日毕的一个典型代表。

海尔集团的日清日高模式,又被称为“OEC管理法”,是英文Overall(全方位)、Every(everyone每人、everything每件事、everyday每天)、Control and Clear(控制和清理)的缩写。指的是,通过对每天、每人和每件事的全方位控制及清理,以确保日事日清,并且每天有提高。

海尔的这套“日日清”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日事日毕”,即对当天发生的各种问题(异常现象),在当天弄清原因,分清责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问题积累,保证目标得以实现;二是“日清日高”,即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不断提高,要求职工“坚持每天提高1%”。

下面以海尔的客服人员为例来说明。客户对任何员工提出的任何要求,无论是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工作责任人必须在客户提出的当天给予答复,与客户就工作细节协商一致。然后毫不走样地按照协商的具体要求办理,办好后必须及时反馈给客户。如果遇到客户抱怨、投诉时,需在第一时间加以解决,自己不能解决时要及时汇报。

效率对企业的效益起决定作用,要想打造一流的企业,员工必须要有一流的工作效率,要克服员工做事拖拉的恶习,企业需巧妙地给员工设置合理的期限。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如下两种情况。

1)团队执行力弱、效率低下,严重者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因做事拖延使得企业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6.2 最后通牒效应:给员工设置一种无形的压力

为了避免拖拉的倾向,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应该制定负荷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管理,强迫自己在约定的时间分阶段地完成任务。也就是说,给自己一个“最后通牒”。它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通牒效应是指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人们往往是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时才努力完成的情形的一种概括。

曾有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小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规定时间,结果用了8分钟全班才完成。第二次,规定5分钟必须读完,结果全班同学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都读完了。这个实验反映了“最后通牒”对人们的促进作用。

当企业为员工设定了工作的最后完成期限,也就无形中给员工设置了一定的工作压力,而这个压力则能更好地促进员工积极地开展工作,直到工作完成为止。

现以研发项目为例进行说明。企业通常会在项目节点的完成日期设置一个研发项目进度奖。一般项目都是有阶段的,每一个阶段,比如软件系统的框架完成了,作为一个阶段,按项目进度奖总额的一定比例予以奖励;然后初审通过了,可能又是一个节点,或者安装成功了,均按照规定的比例给予研发项目小组一定数额的奖励。

另外,若在规定的日期前完成,其奖励标准则还会有所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后通牒效应:

1.将任务落实到个人,并明确规定出任务完成的期限,以此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2.在工作执行过程中,由于放松对自己的管理,考虑到任务设定的期限,员工出现“忙闲不均”的状态。

6.3 设定适度的任务期限

最后通牒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企业管理者在制订和执行有关计划时,一定要具体,规定完成任务的确切时间,即发出“最后通牒”。总体来说,企业管理者需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6.3.1 工作任务分析

依据工作的难易度、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要求等,大体测算出工作时限要求。

6.3.2 员工能力水平分析

依据员工考核成绩、员工性格特点及当前工作情况等,判定员工的业务能力水平;同时,确认员工目前是否承担其他工作任务,以确认其当前进度。

6.3.3 建立考核机制

依据绩效考核办法,员工业绩不达标即有可能面临惩罚,这样会增强员工的危机感,使其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6.3.4 严格执行奖惩

要想让绩效考核真正发挥效力,关键在于严格执行考核、认真处理相关事项,即让每一位在期限内完成绩效的员工都得到相应的奖赏,而对每一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绩效目标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