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能力提升。临床护理组长的职责之一是有效地与患者沟通,没有经过培训前,大多组长有畏难情绪,沟通方法简单。培训后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得到加强,护理人员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能注重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能将文明规范言行和沟通技巧运用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处理好护患关系上。
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在临床开展护理科研一直被认为是难度较高的工作,加强核心能力培训后,关节外科开展循证护理研究,研制出搁脚架和医用制冰袋用于关节外科术后的康复护理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三项。脊柱外科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规范了围术期的护理操作流程。开展核心能力培养以来,护理人员发表论文31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市首届临床护理成果二等奖各1项。
提高了护理质量。在强化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之前,骨科4个病区的患者满意度指标不够稳定,个别科室还有不达标的情况加强能力训练后,护士长重视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定期召开座谈会,根据患者的反馈意见调整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态度,使这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护士沟通能力的提高,能够主动为患者做好入院、术前、用药、检查前、出院等各个环节的指导。为患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如病区健康教育专栏、康复指导手册,电话随访等,受到患者欢迎和好评,四个病区连续两年满意度指标都在优秀行列。
实践证明,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临床、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值得在专科护理培训中加以推广。
四、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对策
(一)护士规范化培训标准化
护理人员的教育包括4个部分,即护理院校的学校教育、岗前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在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对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对象、分层培训的时间和内容、考核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各地区情况的不同和各人理解的不同,在执行中出现偏差,医疗卫生管理部门除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外,也应该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和医疗护理水平,根据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为各医疗单位在实施中提供标准,实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标准化。
(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化
医疗单位要根据《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标准和实际情况的培训制度,健全规范化培训的组织结构,提供必要的财物保证及奖励机制,建立适宜的运行模式,保证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制度化。
(三)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科学化
护士规范化培训阶段,正好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碰到很多问题,面对大量的证据无所适从。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引入循证护理,以临床问题为基础,通过严格的检索挑选和评价文献来提供科学证据,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提高护士准确、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系统化
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抓基础、强化实践的同时,要重视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加强对人文护理和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护士的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信息意识,以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应变能力,使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内容更系统、全面,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职业素质。
(五)护士规范化培训的信息化
实现护理部和各护理单元计算机的联网和界面交互;提供丰富的培训知识,增加培训次数,利用计算机制作年度的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和安排,并与科室见面,有利于护士按需选择;利用多媒体和录像提高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护理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在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提倡信息化,提高培训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五、护士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
护士规范化培训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不同地区护理本科生的流动,因不同环境、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的影响以及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晚熟性的特点,护理本科生的培训周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流程和考核评价方法有待于不断改进。
六、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
(一)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概况
当前,由于护理队伍迅速壮大,由于新人多,科室轮转快(3~6个月轮转1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中专、大专、本科)给护理教学培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而二级医院又无专职护理教学管理人员,致使科室用人与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产生了矛盾,要么是新毕业护士不能按计划完成培训、科室轮转,要么是科室人员青黄不接,培训(或无证) 人员多,影响科室排班,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有关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制定了护理教学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
(二)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结构和内容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是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的专用手册,以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为架构,结合培训大纲具体要求设置:
①培训大纲、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时限、培训层面。②科室轮转计划:包括轮转科室、时间,完成项目、时间。③自修内容、考核记录:国家和行业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技术操作规范。④专业考核记录: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专科操作、应变能力、应急抢救能力。⑤书面材料:护理查房、小讲课课件、个案护理、临床工作笔记、患者服务需求调查、护理工作新建议。⑥出勤记录:
出勤率、夜班数、加班数、各种假期情况。⑦个人总结与科室评价: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及表现、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等。⑧缺陷记录:纠纷、差错、事故。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应用,提高了护士接受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作为培训工具、培训记录、培训指导手册,对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有监控和督促作用,护士按照手册要求,逐项逐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培训,及时考核、及时记录、及时评估、及时统计,对因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而估计在计划内不能完成的项目,及时向护士长汇报,请求给予调整、安排,对于经过培训而未达到要求的项目,自觉申请计划外培训补考,以免影响转正定级。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有助于临床教学人员提高专业水平。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教学人员的资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原来的随意式、师徒式经验教学,到现在的科学化、规范化培训,促使教学人员自觉强化“三基三严” 训练,在专科护理,急救知识和技能训练中起表率作用,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拓宽视野,了解和熟悉学科发展新动向,走在学科的前沿,才能承担教学人员重任,出色地完成教学培训任务,护士规范化培训,不仅培训了新毕业的临床护士,也培训了临床教学人员,使医院的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有助于护士培训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根据培训目标结合培训护士学历起点,详细、周密地制订出相应的培训计划,各级教学培训管理人员均能根据手册记录,实时监控护士接受培训的进度、效果,了解培训进行时护士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个体情况,及时修改及时调整培训计划,保证培训质量,护士长则可根据手册记录,了解护士的转科情况、培训进度、考核成绩,为护士完成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对因工作因素或个人因素影响而暂不能按计划完成的培训,护士长联系护理部及时给予调整,使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具有完整连续的效果,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又是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信息档案,护士本人及护理部均可根据信息资料,计划、评估护士今后的发展途径,有利于护理部协助护士设计职业生涯选择发展方向。同时,根据护士个人特质和潜能所在,为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库储备、选择人才。
§§§第三节 临床护理课程教育管理
随着护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护理教育目标的不断推进,临床护理人员承担临床护理大班课的量越来越大。临床护理课程管理逐渐成为护理教育管理的一部分。
一、临床护理课程的分类
临床护理课程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眼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等。按课程的形式结构和内容结构,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按护理课程的内容结构分类
理论课程:指临床护理课程中的大班课内容。
见习课程:指临床护理课程中的见习课程。
(二)按护理课程的形式结构分类
必修课:指学习护理专业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
选修课:指学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课程,它允许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选修若干直接或间接地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课程。
二、临床护理课程的教学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课堂理论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护理教育有明显的社会性、实践性、服务性的特点,要抓住教材重点联系实际,还要注意联系护理科学上的最新成就,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见习、参观等有效的方法验证理论,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劳动观点、服务精神、思维能力,增长组织管理能力。
(二)全面发展的原则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的原则是现代护理教育目标所决定的。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上施加影响,使之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此原则反映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保证完成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条件培养优秀人才。教学中,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对差的学生有的放矢,因势利导。
(四)循序渐进的原则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教学,反映了科学的整体性、逻辑性,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必须逐步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求的难度和速度必须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从多数学生考虑,确定授课内容的难度和速度,及时考虑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才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使之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五)理解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
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自学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与独立性的主要途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把学习的创造性、独立性与科学训练相结合。
(七)灵活性的原则
教师对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的认识越深刻,经验越丰富,就会使教学内容、方法、形式、手段结合的越好,教学效果也越佳。
三、临床护理课程教学管理
(一)教学组织与准备
临床护理教研室根据学校教务部门下达的教学任务,负责教学工作的实施。承担每期教学任务的教员,应由教研室主任提名,填写《教学任务分配表》报教务部门批准。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拟定教学实施方案,并与教学助理员共同安排课程表,上报教务部备案。在保证有足够时间备课的前提下,临床兼职教员可不完全脱产准备。在教师讲新课、新教师初次担任课堂教学时,教研室应组织试讲,由教研室主任批准后方可正式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研室应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制度及实施计划,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检查性听课、课后分析等方式,经常检查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法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师资水平。教研室必须健全教学档案,将历年来的教学实施计划与教学总结、教案、教材、考题、考试成绩、有关教学文件及教具等整理归档,作为永久性资料,供教学参考之用。此项工作由教学助理员或教学辅助人员在教学组长督促下实施。开课前应召集师生见面会和课代表会,介绍教学组织、教师情况、本课程性质、难点与重点、对学员的要求、学习方法等,以指导学员学习。教员必须以教学大纲为根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做到“四备” (备内容、备方法、备对象、备教具),写好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对上课的提问或复习,本次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目的与要求,本次课的小结,课外作业等。开课前,教研室应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根据需要组织集体备课和试讲,检查教案,并保证任课教员有充分的备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