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邱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
47904100000002

第2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1)

§§§第一节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邱县隶属河北省邯郸市,地处东经115°03′02″-115°19′10″,北纬36°38′08″-36°57′49″之间,位于黑龙港流域上游、华北平原腹地。北靠京津,东依山东,南近河南,西望山西,与京广铁路、京九铁路、G107、G309为邻,G45、G106、S311公路纵横穿越县境,天津港、青岛港为邱县联系世界之通道,石家庄机场、郑州机场、济南机场均为邱县的出入航空港。现在,邯郸机场已于2007年8月8日开航,商务交通往来更加便利。

邱县总面积448.789km2,纵长36.3km,横阔24km。北距首都北京400km,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97km,西距邯郸市、京广铁路75km,东距京九铁路50km。现辖2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218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2.85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3087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

二、自然气候与水文地质

(一)自然气候

邱县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干寒同期。即春季多风、夏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干少雪。太阳光照时间由冬至的9小时35分至夏至的14小时38分,昼长相差5个多小时。全年主导风向为偏南风,其次为偏北风,偏东风和偏西风出现的机会较少。

1.四季

(1)春季:为冬夏季风环流过度时期,夏季风初步取代冬季风,形成气候多变、风大雨少、回暖迅速、气候干燥的特点。风向多为偏南风,频率57%,风速全年最大,8级以上大风月平均5日。气温回升快,平均气温14.3℃,平均降水量72.8mm,平均蒸发量602.5mm,平均相对湿度55%,为四季最小。

(2)夏季: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尤其是7-8月,产生潮湿闷热天气和雷雨变化,气候要素变化大,形成地方性高温、高湿、低压和雨量集中、雨量大的气候特点。平均气温26.0℃,平均降水量344.8mm,平均蒸发量628.3mm,平均相对湿度71%,7-8月达到80%。

(3)秋季:由于蒙古冷高压南移,太平洋副高压南撤,大气垂直结构稳定,气温渐降,雨量减少,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3.6℃,平均降水量93.7mm,平均蒸发量273.1mm。

(4)冬季:由于受冷而强盛的蒙古高压控制,形成雨雪稀少,偏北风较多的气候特点。平均气温-0.7℃,平均降水量15.7mm,平均蒸发量152.7mm。

2.日照、蒸发

(1)日照:全年日照时数为2468.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6%,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12月份最少。农作物生长季节4-10月,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日平均日照时数7.6小时,光照充足。其中5、6月份最大,利于小麦灌浆成熟。7月份日照百分率为全年最少,光照相对不足。

(2)蒸发:年平均蒸发量1833.8mm,年际变化在1343.9mm到2323.6mm之间。月蒸发量以6月份最大,平均为281.6mm,12月份最小,平均为42.1mm。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

3.温度

气温的变化和日较差:境内地势平坦,温差很小,年平均气温13.3℃,气温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热冬冷,春秋适中。最热为7月,最冷为1月,年较差平均29.3℃。月平均日较差5月最大为16.3℃,8月最小为12.9℃。

界限温度与积温:五日滑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3℃、5℃、10℃、15℃、20℃反映不同农作物类型和不同生育期对热量的要求。

(1)0℃是土壤冻结与解冻的界限温度,邱县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为2月15日,终日为12月7日,持续天数为294天。此间积温4981.1℃,保证率90%的积温4727.2℃,持续天数268天。小麦一般能安全越冬。

(2)3℃是冬小麦秋季停止生长和春季分蘖的界限温度,平均初日在3月2日,终日为11月22日,此间积温为4946.3℃,持续天数266天。

(3)5℃是小麦冬前和春后分蘖期,平均初日在3月12日,终日在11月14日,持续天数247天,此间积温为4814.7℃。

(4)10℃平均初日为3月30日,终日在10月29日,持续天数212天,此间积温为4473.4℃,保证率90%的积温为4275.3℃,持续天数为203天。

(5)15℃是棉花开始生长的界限温度,也是小麦播种的温度指标,平均初日为4月21日,终日为10月10日,持续天数174天,积温3985.7℃,保证率90%的积温为3771.1℃,间隔天数161天。

(6)20℃是喜温作物棉花壮苗早发和小麦扬花灌浆最适宜温度,平均初日5月11日,终日为9月18日,间隔天数131天,积温3236.3℃。

以上分析可知境内热量资源丰富,基本上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可供作物生长的大于10℃的积温为4473.4℃,对棉花及春种秋收作物来说,积温除满足需要外,亦有富余。

地温:①地面温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6℃,7月最高,平均在31.1℃;1月份最低,平均在-2.5℃。地面极端最高温度68.7℃(2002年7月15日),地面极端最低温度-21.9℃(1984年12月29日)。秋季地面温度低于0℃平均初日为10月25日,平均终日为4月12日。

②地中温度。5cm地温是确定作物适宜播种期的依据,棉花适宜播种期温度指标为14℃。春季5cm地温稳定通过15℃平均日期为4月6日,其时10cm地温平均为14.7℃,趋势为越深层地温年变化越小。

4.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529.6mm,最多年份达817.9mm,最低年份仅207.1mm,年际相差610.8mm。降水以夏季最多,平均在344.8mm,占年降水量的65%,冬季最少,平均仅有15.7mm,占年降水量的3%。春秋两季位于两者之间,秋季平均93.7mm,春季平均72.8mm。日降水量最大为252.9mm(1981年8月16日)。历年降水量1月份最少,7月份最多,形成明显的雨热同季、干寒同期。

历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0天,其中降雪日数年平均8天。降水日数最多年份达77天,最少年份为54天;其中降雪日数最多年份为19天,最少年份为1天。年积雪日数平均为14天,最多的是1989年积雪25天,积雪日数最少的为1977年只有1天。平均初雪日为12月13日,最早的是1974年为11月11日,最晚的为1982年2月4日;平均终雪日为3月5日。

5.风能:年平均风速3m/s,风向多为偏南风和偏北风,风向频率分别为45%和31%。11月至次年3月,偏北风较多,3月至7月偏南风较多。

6.灾害性天气

霜:历年平均霜日为63天,据统计记录最多的达91天(1992年),最少的37天(2002年),霜出现天数最多的月份是1月,平均为13.5天。

雷暴:出现时间多在5-8月,占全年的84.3%,据统计记录最早出现在3月13日(1997年),最晚出现在11月9日。年平均雷暴日数为17.5天。

冰雹:是发生在夏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危害极大,其特点是范围小,时间短,常伴有雷雨大风。但它在邱县出现的次数较少,只是小范围的局地出现。如:2004年6月24日18时38分至18时45分左右,辖区内降冰雹,冰雹经过霍漳逯、张漳逯一带,冰雹平均直经9mm。降冰雹时伴有雷雨和大风天气,受灾作物主要是棉花。又如:2004年7月5日23时02-07分邱县四个乡镇37个村出现了冰雹,最大直径30mm,平均直径16mm,降雹时伴有雷雨大风,受灾主要有棉花,电力设施和民房。2004年7月7日17时48分至18时20分邱县三个乡镇43个村出现了冰雹,最大直径20mm,平均直径10mm,降雹时伴有雷雨,受灾主要有棉花。据气象资料统计,邱县共出现冰雹11次,以6月份出现次数最多,有6次,占出现次数的一半以上。最早出现在4月,最晚出现在8月。冰雹的日变化比较明显,出现时间大部分集中在午后至傍晚,这主要是午后地表受热增温,有利于热对流发展的缘故。雹云走向主要是从西北向东南影响。

寒潮:年平均出现7次,其中强寒潮年平均2.9次,寒潮出现时段为10月至次年5月,以11月份出现次数最多,3月和4月份次之。寒潮到来时,气温突然大幅度下降,并伴有雨、雷、大风、冰冻等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低温连阴雨:分春季低温连阴雨和秋季低温连阴雨两种。春季低温连阴雨发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持续3天以上。此现象导致棉花烂籽或棉花出苗推迟。秋季低温连阴雨多发生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标准是降雨日数大于5天,降水量大于20mm。此现象可导致秋作物晚熟,影响冬小麦播种及棉花的质量和产量。

干热风:干热风是指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造成植物水分平衡失调,结果短时间内给作物的发育和产量带来的一定影响。在邱县主要对小麦造成危害。

总之,从气候条件看,邱县无霜期较长,积温较高,热量资源充沛,有利于作物轮作和倒茬,适合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二)水文地质

邱县属于历代河流冲积平原,地下古河道纵横交错,岩性变化大,浅表层咸水分布广泛。按地层构造和含水层分四种类型。

1.浅层淡水区:本区分布在香城固乡、南辛店乡全部和梁二庄乡的大部和新马头镇的东部,面积194.89km2。浅层淡水底界埋深12.26m,沙层厚度15-20m,水质矿化度0.5-2g/L,是境内浅层淡水的主体,以中细沙为主。

2.浅层微咸水区:分布在新码头镇的西部、古城营乡的南部以及梁二庄乡的西南部,面积为147.29km2。浅层水底界埋深50m左右,含水层厚度10-15m,水质矿化度2-3g/L。

3.浅层半咸水区:分布在邱城镇的马古、孙庄、孟固、大马堡、新井头,梁二庄乡的焦路以及古城营乡的辛集宋八町、路庄等,面积57.10km2。该区域水底界埋深10-40m,含水层厚度小于10m,水质矿化度3-5g/L。深层淡水顶板位于170-200m之间,以下为深层淡水。

4.浅层咸水区:分布在邱城镇的东南部的十几个村和古城营乡的西北部的李庄、霍章逯、张章逯、李章逯等,面积48.72km2。咸水底界位于90-180m,以下为深层淡水。

三、地形地貌

邱县境内地质构造上属于冲积平原和扇形平原,东部为冲积平原,西部为扇形平原,海拔高度在33.9m至40.8m之间,最大高差为6.9m,自然坡降为1︰3500。地型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河道多次摆动,小地貌类型复杂,有指状洼地、扇缘洼地、微凸起、古河道缓冈、二坡地、决口扇形地、微斜平地、决口槽状洼地、浅低平地等。这种地貌特点直接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分布,特别是老沙河为中心,向西沙、壤、黏;向东沙、壤,呈有规律地变化特点。总的来看,邱县属冲积平原。由黄河河水泛滥冲积而成,在河流多次交互沉积,以及剥蚀沉积的影响下,形成了微度起伏的地形,形成一些中小地貌,致使地下水在地面重新分配,并聚积于局部洼地,引起涝害,广大冲积平原上的土壤,都受地下水的影响,故土壤多发育为潮土。但由于近些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受一些中小地貌的影响,在地形相对偏高的部位,土壤基本上脱离地下水的影响,具有褐土的初步特征,形成褐土化潮土。

沙河故道缓冈:南起邱城镇中部,经梁二庄乡西部,北至以南辛店乡西部,穿过香城固乡与威县交界,全长29.5km,平均宽度2000m,海拔37.7-44.4m。其地势相对较高,起伏不平,局部有沙丘,是褐土性土和褐土化潮土分布的主要区域。

二坡地:主要是缓平坡地,是与古河道平行向洼地过渡的地段,分布在古河道、缓冈两侧,全县除原贺堡乡、旦寨乡少量分布外,其余乡镇大都处在二坡地上,宽度为6000m,坡降1/7000,表层质地从沙壤、轻壤、中壤逐步过渡,土壤类型从褐土化潮土—潮土—盐化潮土逐步过渡也十分明显。

扇形洼地:主要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和漳河冲积扇边缘的交接处。县新马头镇的西部,古城营乡的西部以及邱城镇陈村乡的西部,地势低洼,由南向北倾斜,坡降1/6000宽度4000m,海拔33.9-36m,表层质地中壤、重壤,土壤类型为盐化潮土、壤质潮土和黏质潮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