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要放下架子
47903700000004

第4章 都是摆“架子”惹的祸(3)

1723年10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青海局势顿时大乱,西陲再起战火。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驻西宁坐镇指挥平叛。1724年初,年羹尧令诸将“分道深入,捣其巢穴”。各路兵马遂顶风冒雪、昼夜兼进,迅猛地横扫敌军残部。在这突如其来的猛攻面前,叛军土崩瓦解。这次战役历时短短15天,年羹尧的大军纵横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敌营,大获全胜。于是“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

此后,雍正皇帝对年羹尧倍加赏识重用,几乎到了炽热癫狂的程度。雍正甚至在给年羹尧奏折的朱批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年羹尧进京期间,即与总理事务大臣马齐、隆科多一同处理军国大政。雍正还因为他“能宣朕言”,令其“传达旨意,书写上谕”。年羹尧俨然成了总理事务大臣。

雍正的宠爱使年羹尧开始自我陶醉,进而做出了许多超越本分的事情,甚至自恃功高,不分时间、对象和场合的端架子,骄横跋扈之风日甚一日,最终招致雍正的警觉和嫉恨,以致家破人亡。

来看看年羹尧是如何端架子的:他赠送给属下官员物件,“令北向叩头谢恩”;发给总督、将军的文书,本属平行公文,却擅称“令谕”,将同僚视为下属;甚至蒙古王公见他,也要行跪拜礼;对于朝廷派来的御前侍卫,理应优待,但年羹尧把他们留在身边当作“前后导引,执鞭坠镫”的奴仆使用;按照清代的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必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大礼,跪请圣安,但雍正的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不行宣读晓谕”。

1724年十月,年羹尧第二次进京陛见。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黄缰紫骝,郊迎的王公以下官员跪接,年羹尧却俨然一副受之无愧的架势,安然坐在马上行过,看都不看一眼。不仅如此,王公大臣下马向他问候,他也只是点点头而已。

由于年羹尧的骄横,他遭到了群臣的愤怒和非议,弹劾他的奏章如雪片纷飞。而且,年羹尧不仅在大臣面前端架子,在雍正面前,他的态度也十分骄横,由此致雍正十分厌恶。

1725年,雍正以俯从群臣所请为名,尽削年羹尧官职,并于当年九月下令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朝廷议政大臣向雍正提交审判结果,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请求立正典刑。同年12月,雍正皇帝差步兵统领阿尔图,来到关押年羹尧的囚室传旨,年羹尧接旨后即自杀。此案涉及年家亲属及友人,兄年希尧罢官,其子年富立斩,诸子年十五以上者遣戍边关,子孙未满十五者待至时照例发遣,族中文武官员俱革职。

曾经显赫一时的年羹尧,最终落得了自裁的结局,曾经无比风光的过去立马成了过眼烟云,年氏家族也因此惨遭牵连。年羹尧的悲惨结局也只能怪他在封建时代不懂放下架子的做人处世哲学。

以年羹尧对满清王朝所做的贡献和雍正对他的宠爱,年本可以安稳的过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逍遥生活。但是他却没有遵守一个臣子的本分,自持功高,在雍正的一再提拔和重用下变得浮夸,乱摆架子,最终忘了君臣的名分,引起了雍正的极大不满。结果,屡立战功的年羹尧,没有战死沙场,却因为摆架子而被自己的主人——雍正赐死,可谓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相比之下,比年羹尧早几个朝代的郭子仪则要聪明得多,郭子仪同样功高位重,但是,他不仅不居功自傲,乱摆架子,还自愿放弃皇帝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性封赏,安安稳稳地过自己的生活。

唐代宗即位,已为三朝元老的郭子仪成了新君的心头隐忧。但是郭子仪用兵如神,多次救大唐于危难中,并且风雨飘摇的唐王朝还需要依仗郭子仪的武功和威望,所以对唐代宗来说,如何对待这位“再造唐室”的功臣,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为了试探郭子仪是否有夺权的野心,唐代宗曾三次拜郭子仪为尚书令,都遭到郭子仪拒绝。身经百战的郭子仪当然知道,尚书令一职在当时很特别,是最高职位的宰相。因为李世民曾任此职,此后此职长期不授,有职无人的状况已成惯例。唐代宗登基伊始,为了提高太子李适的政治地位,才一度将尚书令授予李适。

如此重要的职位,郭子仪无论如何也不接受,他以此举向唐代宗表白心迹,证明自己是一个别无他图的忠臣,化解君主的疑心。

即使屡建奇功,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郭子仪依旧安守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不欺主,并且积极的化解君主的疑虑,使其放心。这样代宗不仅没有加害于他,为了对他的功劳表示感激,为了进一步笼络郭子仪,又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他的儿子郭暧。

摆架子和放下架子,是一个人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也决定了这个人的人生命运。年羹尧和郭子仪,便是最好的证明。

7. 作茧自缚的摆谱

摆谱的初衷往往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摆谱的过程就是要别人把自己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可是结果却往往相反,使别人更生厌恶之心。有很多人喜欢追求一种表面上的荣耀,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摆出一副阔佬的架子。这种摆谱就变成了虚伪。虚伪的摆谱不是在为自己增光,而是为自己添累、添麻烦。

赵力做生意失败了,但是他仍然极力维持原有的排场,惟恐别人看出他的失意。为了能重新振兴起来,他经常请人吃饭,拉拢关系。宴会时,他租用私家车去接宾客,并请了两个钟点工扮作女佣,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严厉的眼光制止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抢菜。虽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砰然打开柜中最后一瓶XO。当那些心里有数的客人酒足饭饱告辞离去时,每一个人都热烈地致谢,并露出同情的眼光,却没有一个人主动提出帮助。

赵力彻底失望了,他百思不解,一个人走在街头,突然看见许多工人在扶正那被台风吹倒的树,工人总是先把树的枝叶锯去,使得重量减轻,再将树推正。

他顿然领悟了,他放弃原本的排场和虚荣的毛病,放下原有的面子,重新做起小本生意,并以低姿态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友,而每个人知道他的小生意时,都尽量给予方便,购买他的东西,并推荐介绍给其他一些公司。

经过努力,又通过朋友帮助,没有几年,他又在商场上站立了起来,而他始终记得锯树工人的一句话:“倒了的树,如果想维持原有的枝叶,怎么可能扶得动?”这就告诉我们放下自己的架子,忘记自己的虚荣心,真诚做人。这样别人才会帮你,才会看得起你。

一个好摆谱的人,他的内心往往是很空虚的。表面的虚荣心与内心深处的心虚总是在斗争着。因此好摆谱的人,至少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心灵折磨,一是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为自己的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所折磨;二是达到目的之后,为惟恐自己的真相露馅的恐惧所折磨。因此他们的心灵总是极其痛苦的,并且活得很累,是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的。

有这样一个好摆谱的人:

民国初年,一个曾经风光而又陷于落魄的旗人整日泡在酒肆里跟一些穷人吹嘘他是如何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一天,他一边吹牛一边津津有味地啃着一个芝麻烧饼。烧饼吃完了,一些芝麻不小心掉在柜台上了。他正思忖该怎样把这些芝麻纳入口中又不招人笑话,突然一个衣冠不整的姑娘跑进来,是他的女儿找他回家。

他忙端着架子斥责女儿:“慌慌张张的干什么?怎么不打扮整齐再出门?”

姑娘很惊讶地望着他说:“爸爸,你忘了吗?咱家值钱的东西都当光了,我哪有体面的衣服穿啊?我妈让你赶紧回家,她要出门没裤子,让你把裤子借她穿一会儿!”

这旗人一听面红耳赤,想溜出去却没忘刚刚掉落在柜台上的几粒芝麻,便一拍柜台,怒道:“小孩子胡说什么?还不回家去?”借拍柜台之机将几粒芝麻尽粘在手掌上偷偷地吃了下去。

这个旗人的摆谱就是一种作茧自缚,摆谱到这种程度,真是可气又可笑。可先别嘲笑,生活中有很多人和这位旗人一样,为了摆谱,可以对所有人说谎,包括自己。短暂的催眠,假装的坚强,内心却动摇不安。

这些人都在自己欺骗自己,明明自己不能这样做,但是为了脸面,为了让别人看得起,不得不自欺欺人,其实如果你做不出,别人也不会另眼相看的。

在文学作品里,我们能发现很多自欺欺人的摆谱人物,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已己,虽穷困潦倒,坚持站着喝酒,穿脏兮兮破烂烂的长衫,那长衫使他找到了读书人的感觉,使他找到了区别于短衣帮的那种优越感。

莫波桑笔下的马蒂尔德妇人,为了摆谱,不惜借来豪华的首饰项链,在舞会上出尽风头,满足了虚荣心。不慎丢失了项链,使本来过着安逸生活的她,开始不顾面子干粗活干体力活为了一分钱和小商贩讨价还价。为了偿还这条项链,她不得不耗去10年的青春、10年的积蓄,最后才发现项链是假的,摆谱的结果是赔了3万6千法郎。

安徒生笔下的那个皇帝,为了摆谱,光着身子上街。

这些人的做法,都是自欺欺人的摆谱,作茧自缚。

其实,如果一个人能放下架子,会活得好一些。

我们在作自我评估时,宁可把把自己放低一些。有七分实力只摆三分谱,是明智的,有三分实力却要摆七分谱,是冒失的。

不顾自身条件的摆谱,看似风光,却会造成一系列的弊端:把有限的宝贵资源消耗在摆谱上,而无暇顾及实质;难以维持摆谱的场面,就只好弄虚作假;破产了,必然恼羞成怒,诿过与人;然后则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破坏安定团结……这一类的教训,我们应该记取。

很多人的烦恼源于摆谱,自欺欺人。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以为“不简单”的人们往往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挖空心思想复杂的事,做复杂的事,于是,世故、虚伪、自欺欺人、作茧自缚、烦恼、浮华而不知所措。

如果一个人能放下架子,大可以远离这些烦恼,可以活得很轻松、很快乐。

8. 自不量力的冒险

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一次乘马车到郊外打猎。马车正在行进之中,忽然看见路上有一个小昆虫,只见它高举两只前脚,向马车的轮子直扑过来。齐庄公看见这只小虫个头很小,竟然向比它身体不知大多少倍的车轮扑来,感到很稀奇,于是就问车夫:“这是什么虫子,竟如此大胆?”

车夫回答说:“这是螳螂呀,这种虫子身体很小,只知道前进,不知退后,它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天不怕,地不怕,不顾后果地瞎干。您看,它现在又张牙舞爪地想挡住咱这大马车,不让车前进呢!”

车轮滚滚,那只螳螂最后被车轮碾了个粉身碎骨。

一个人不可能处处逞强,当处于弱势时,还要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子,一定会碰个头破血流。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欺欺人只会招来麻烦。有自知之明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应该做些什么,同时也会得出自己能做什么最终的结论。知道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才会变得更强大;避免利用自己的弱点去做事,以避免减少错误的机会。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不仅认不清自己,同时也会看不清他人。他们总是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但不懂得幸福生活,相反会无故地为自己添许多烦恼。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在泓水交战,宋襄公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仁义”二字。摆出一副“仁义”的架势,准备用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当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公子目夷鉴于敌众我寡的形势,建议宋襄公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打击。宋襄公很不高兴,指指身旁的大旗说道:“你看见这‘仁义’二字了吗?我的‘仁义’之师、堂堂之阵,岂能乘敌人在毫无防备、半渡之时而去攻击他们呢?偷鸡摸狗的事,我们不干。”断然拒绝了。

楚军渡河后开始列阵时,部下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襄公又不允许,说:“仁义之师不会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人。”

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禁卫军(门官)悉为楚军所歼灭。只是在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下,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那杆精心绣制的“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到何处去了。

泓水之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降下帷幕。宋国的百姓们对宋襄公都骂不绝口,而宋襄公并未认识自己的错误,向臣民辩解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不能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俘虏头发斑白的老兵,不能阻敌于险以取胜,不能攻击未列阵的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