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小公司的金字塔原理
47886900000009

第9章 兵贵神速,商贵商机——抓住机遇,就是抓住财富

1.商战要敢于冒风险

1857 年,摩根自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回到了美国,供职于邓肯商行。一次,他从古巴采购海鲜回来途经新奥尔良时,在码头上遇到了一个急于抛售咖啡的巴西船长,这人说,这船咖啡的买主已经破产,只能自己推销,可以半价出售。摩根上船验货,觉得成色不错,便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断,同时给邓肯商行发去电报,但商行的回电却严加指责:“不许擅自用公司名义!马上退货!”

摩根在愤怒之余鄙视邓肯商行毫无商海战略眼光,坚信此役必胜。于是,他求助父亲,把挪用邓肯商行的钱款还清了。但他并未就此罢休,而是一连买下了其他船只的咖啡。就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后不久,因受寒潮影响,巴西咖啡减产,价格猛涨2~3倍,他把咖啡及时销售出去,赚了一大笔钱。

年轻的摩根旗开得胜,父亲也从中看出了儿子的经商潜力,便拿出很大一笔资金,为摩根在曼哈顿开办了一家商行——摩根商行。

摩根商行开业不久,投机商人克查姆来找摩根:“有一笔黄金买卖,想不想干?”摩根回答:“只要能赚钱,为什么不干?”克查姆说:“那好,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500万的黄金,你的商行和他的公司共同付款,但要秘密进行……”“以后呢?”“将一半黄金给皮鲍狄汇往伦敦,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的事传出去,而查理斯敦的北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暴涨。那时候,我们再抛售手中的黄金,不就会大赚一笔吗?”“好极了!”摩根钦佩克查姆的老谋深算和预见能力,并且马上付诸行动。果然,如克查姆预料的一样,不久金价狂涨。摩根恰到好处地把手里的黄金全部抛出,着着实实地赚了一大笔钱。

羽翼渐丰的摩根,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才干。一天,他收到父亲的来电,得知林肯总统与英国政府私下达成协议由美偿付英100万英镑,英终止向南方军队提供炮舰。因此,摩根迅速买进大批黄金。当市场上的黄金货源告罄时,当美国政府收购黄金付给英国时,黄金价格一夜之间涨了好几倍。摩根把手中的黄金全部抛出,结果又是财源滚滚而来。

敢于冒风险去抓住机遇是摩根经商成功的主要原因。每当机会出现时,摩根就把它牢牢抓住。从冒险买下一船咖啡,赢得第一桶金开始,摩根一发不可收,黄金买卖,黑市交易,金融投机,收购企业,其敢于冒险的性格和胆略表现得淋漓尽致。机遇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漂浮的,一个企业家在确定一个新的项目时,在投入——产出——经营过程中,必然要遭遇风险。因此,敢冒风险便成了企业家的重要素质。摩根敢于冒险去抓住机遇,才从一个无名小辈,发展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华尔街的盟主,荣登美国经济霸主的宝座。

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一个行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也不管它的从业人员有多少,行业总体是否盈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机会。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行业,市场上都存在尚未满足或尚未完全满足的需求。如果一个公司能走出市场定位的误区,率先发现这个空白领域,抓住机会并大胆投入,必将财源滚滚。

要了解并发现市场机会,首先要知道市场机会有哪些:

(1)环境机会与公司机会

环境机会是指在环境变化中需求也随着变化,客观上存在着许多未完全满足的需求,也就是存在着许多市场机会。比如说,能源危机引起对新能源的需求;优生优育、独生子女增多,引起对儿童营养品的需求;生活水平提高,人民保健意识增强,引起对保健品的需求等等。而在众多机会中那些符合公司目标能力,有利于发展优势的市场机会就是公司机会。小公司要从环境机会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机会,并对其进行评价,采取适当决策才能获理想的利益。

(2)行业市场机会与边缘市场机会

每个行业都有它特定的经营领域。对于出现在本公司经营领域内的市场机会,我们称之为行业市场机会;对于在不同公司之间的交叉与结合部分出现的市场机会,则称之为边缘市场机会。

一般来说,公司对行业市场机会比较重视,因为它能让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经验,发现、寻找和识别的难度比较小。但是行业市场机会有遭到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而失去或降低成功的风险。由于各公司比较重视行业的主要领域,因而,在行业与行业之间有时会出现“夹缝”,从而形成真空地带,无人涉足。但这样的真空地带比较隐蔽,难于发现,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开拓精神。例如,美国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了许多边缘机会,传统的殡葬业同新兴的航天工业结合起来,产生了“太空殡葬业”,生意非常兴隆。再如,“中国铁画”就是把相距较远的冶金和绘画结合起来产生的;“药膳食品”则是把医疗同食品业结合起来产生的。

(3)目前市场机会与未来市场机会

在目前环境变化中出现的市场机会被称作目前市场机会;而那些在目前市场上并未表现为大量需求,而仅仅表现为一部分人的消费意向或极少需求,但通过市场研究和预测分析它将在未来某一时期内实现的市场机会,被称作未来的市场机会。二者并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在于时间的先后顺序和从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一般来说公司从发现有利的市场机会到推出产品进入市场,总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有公司提前预测到这种机会将在某一时间出现,从而早做准备的话,就缩短了这一时间过程,可以在这种市场机会到来之时将自己准备好的产品推入市场,获得领先优势。例如:日本汽车业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和美国热衷于制造大型豪华汽车时,对未来汽车市场做了分析预测。分析结果是:随着家庭的变小和就业机会、闲暇机会的增多,一户一车会向一户多车转变;高速路上大车不如小车灵巧;中东紧张局势很有可能引起能源危机。鉴于上述分析,他们认为小型、低消耗、驾驶灵活、价格便宜的汽车将会有越来越大的需求。因此,他们着手研制小型汽车,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军欧美市场,到现在日产小汽车已在美国市场上取得了有力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抓住未来市场机会,取得领先优势的实例。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创造机会的最佳写照。想创造机会,却不想冒风险,那是不可能成功的。勇于创造机会的人都清楚知道风险在所难免,但他们充满自信,能在风险中争取事业的成功。

什么是风险?风险是由于形势不明朗而有可能造成失败的机会。冒风险是知道有失败的可能,但仍然坚持掌握一切有利因素,去赢取成功。

风险有程度大小的区别。风险愈小,利益愈大,那是人人都渴望的处境。勇于创造机会的人会时刻留意这种有利的机会,但他们宁愿相信,风险愈大,机会也愈大。勇于创造机会的人不会贸然去冒风险,他会衡量风险与利益的关系,只有在确信利益大于风险,成功机会大于失败机会时,才进行投资。勇于创造机会的人甘愿冒险,但从不鲁莽行事。

风险的成因,是形势不明朗。若成功与失败清楚摆在面前,你只需选择其一,那不算风险。但当前面的路途一片黑暗,你跨过去时,可能会掉进陷阱、深谷里,但也可能踏上一条康庄大道,很快把你带领到目标中去,于是风险就出现了。

面对风险前进或停步,你要作出抉择。前进吗?可能跌得粉身碎骨,也可能攀上高峰。停步吗?也许得保安全,但也许错过大好良机,令你懊悔不已。

为什么形势会不明朗?原因有三个,首先因为有些事情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其次,缺乏足够的信息,无法做全面正确的形势判断。此外,有时需在紧迫的时刻,匆忙作出决定,因形势发展,不容许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去详细考虑。

冒风险,就要预备付出失败的代价。在哪方面要作好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首先是客观环境,包括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科技的革新、政府政策的改变等,这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在个人方面,勇于创造机会的人要面对财务、职业、家庭、社交、情绪等方面的风险。

在财务方面,勇于创造机会的人可能会把一生储蓄拿出来投资,或者向银行、亲友借贷,而一旦投资失败,就可能血本无归,甚至欠债累累。

在职业方面,勇于创造机会的人往往辞去现有职务,全力投入创业工作。他要放弃稳定的收入、升迁的机会。如果创业失败,被迫做原来的工作,他就损失了若干年薪。若转做其他工作,多年累积的工作经验又可能派不上用场。

在家庭方面,勇于创造机会的人辛勤工作,在创业初期,一天工作十多小时,天天如是,没有休息,难免会影响家庭生活,冷落了妻子或丈夫,疏忽了儿女,未婚的可能还没有时间谈恋爱。

在社交方面,为了全神贯注工作,勇于创造机会的人都减少甚至没有时间和朋友相聚,渐渐和朋友疏远。不过,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会认识其他朋友,这点或可弥补社交上的损失。

在情绪方面,勇于创造机会者需长期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或是可能失败的压力,长期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工作。许多业务困难,非要他亲自处理不可。种种压力,造成情绪上、心理上巨大的负担,容易产生焦虑,造成神经衰弱。

勇于创造机会的经营者在事前预计到种种可能招致的损失时,要对自己说:“情形最糟,也不过如此!”然后拼尽所能,去实现目标,即使失败了,心里也觉坦然,对自己、对公司无愧。勇于创造机会的人不会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推卸责任;他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看准时机,重新开创自己的事业。

4.机遇等于未来

在世界信息技术历史上,微软是需要大书特书的一篇,因为它开创了视窗系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个人电脑市场的迅速发展。实际上,苹果电脑公司早在1984年就推出了创新品牌“麦金托斯计算机”,并且红极一时。但苹果公司不同意把这一操作系统出售给制造商,所以这一新产品没有在社会上得到大范围推广。

比尔·盖茨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市场机会,如果把握住了现在的时机大干一场,一定会创造奇迹。于是,微软公司在开发出“视窗”系统后立即用于IBM公司的计算机,而且允许客户购买这一操作系统。结果,微软“视窗”成功地占领了市场,名声大振。当苹果公司于1994年9月才姗姗来迟出售麦金托斯专利技术时,开发商们已经对此失去了兴趣,就这样,微软公司占领了世界电脑软件操作系统市场。

时机对一个中小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机会就在眼前闪现时,抓住机遇并实现出色执行,就能使自己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5.捷足先登,走在前面

能否抓住机遇和公司发展的步伐有重大关联。要抓住时机,先要掌握准确资料和最新信息,能否抓住机遇就要看你平常的步伐是否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力,走在竞争对手之前。

靠把握机遇而成功的例子,曾发生在许多世界富豪身上,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是其中的一个。一天,卡耐基在报上看到了一则消息,称欧洲有人发明了一种炼钢法,使钢有了大量生产的可能。他意识到,这将意味着铁的时代的终结和钢的时代的到来,谁能捷足先登必将前程无量。于是,卡耐基马上与弟弟商量,要把他的全部资本抽出来,投资办钢厂,而且还要借一笔款子。

首先是买厂址。卡耐基看中了独立战争时期的布拉多克战场一带的一片土地。那块地的主人听说卡耐基要在他的土地上办厂,竟一夜之间把地价从每英亩500 美元提高到了 2000 美元。卡耐基的弟弟犹豫起来,忙打电报请示哥哥。卡耐基接电报时正在吃饭,他马上放下饭碗去电报局发了一个加急电报,告诉弟弟快买下来,不然明天又要涨到4000美元了。

卡耐基钢厂兴办起来以后一帆风顺。钢厂的最初资本只有100万美元,但不久每年的利润就达到了200万美元,后又增至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生意红火得令人嫉妒。到1890年,年利润已达4000万美元。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美国商界有句箴言:“愚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这些话道出了企业经营制胜的客观规律。市场经济云波诡谲,瞬息万变,任何产品都有自己特定的生命周期,这就使企业的经营时时充满着艰难、曲折与风险。如果眼睛只是盯着今天,跟着走俏商品跑,往往是万人争走独木桥,造成同类商品饱和、过剩,继而纷纷陷入经营困境。着眼于明天,把握市场运行规律,瞅准市场的真空地带,抓住时机去开发或改进产品或服务,满足与创造消费者新的需求,就会独占市场鳌头,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佳境。

6.处处留心皆生意

“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于中小公司来说,亦同此理,黄金就在脚下,处处留心皆生意。

中华老字号“冠生园”的创始人冼冠生是粤菜名厨,他一贯虚心好学,做生意眼观六路,处处留心。

一次,他去重庆汪山看望一个朋友,朋友的邻居中有一位外国老太太,听说冼冠生是名闻山城的冠生园的大老板,便邀请去她家作客,煮咖啡和做西式点心予以款待。在煮咖啡时,冼冠生以内行的眼光发现主人冲咖啡用的是白糖而不是方糖,就问这种白糖是从哪里来的。冼冠生寻根问底,老太太只好告诉他,这是土白糖,虽然很甜却不干净,有渣滓,她裹鸡蛋清加工提炼,效果很好,洁白,溶化快,比进口方糖还甜。

冼冠生听后,急忙告辞回家,找来工厂糖果技师郑文浙研究。郑文浙告诉冼冠生,他以前也用此方法提炼过,就是不能退色,正为此苦恼。冼冠生二话不说,拉上郑文浙提着五升中号白糖,二上汪山,向外国老太太求教,终于把提炼方法学到了手。回厂试制,一举成功,定为“洁糖”,试销后备受欢迎,尤其是婴儿食用尤佳,企业为此获利甚多。

1932 年,冼冠生东渡日本观光,富士山的绮丽景色和含苞怒放的樱花他不甚留意,却处处留心日本的糖果品种和质量,归国时各色品种足足带了28箱,然后组织人手,进行仿制改造。他把日本产的“樱花软糖”作了化验分析,了解到主要原料是日本产的洋菜,便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在宁波找到同类产品,加工赶制,生产出“杏花软糖”。又仿效日本的花生豆,制成“鱼皮花生”。两种产品均系国内首创,至今“鱼皮花生”还十分走俏。

7.有机会就要碰,要敢于摸着石头过河

决策风险是指中小公司的经营者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包括投资决策,产品开发决策等。其中最容易遇到的风险是新领域开拓面临的风险。中小公司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是因为它有其特有的生存空间,假如它跳离这个空间,开拓其他空间,就有可能会失败。

因为,中小公司开拓不熟悉的领域,等于是白手起家,虽然有资金,但在投资决策中,资金不是决定一切的,只有拥有市场、人才、技术才能拥有新领域,资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而市场,人才、技术却不是简单筹集就可以拥有的。这种情况,一旦决策失误,将后患无穷。此方面决策失误的事例太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是不是就不能进入新的领域了呢?否。但要尽量地减少风险。办法是抛砖引玉,摸着石头过河。即对即将进入的行业的产品进行尝试,如果成功,则大举进军,如果不成功,则退而结网,再图新径。对于中小公司公司来说,摸着石头过河一般都是能成功的,因为在“摸”的过程中,摸准了市场,摸到了公司发展的避风港。

惠声公司是从事音像制作、发行、销售的公司,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音乐、影像等文化生活需求增加,惠声公司在音像业发展势力很大,于是决定借此基础向其他产业扩展。开始他们准备搞信息,生产计算机,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又准备搞房地产,没有多久就撤了;最后选择图书出版,在图书出版中获得了成功,最终大举进入图书出版行业,获利丰厚。惠声公司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使其找到了发展的新途径。

8.慧眼捕捉商机

(1)从市场供求差异中捕捉商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供求总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些差异正是公司的商机。

市场需求总量与供应总量的差额就是公司可以捕捉的商机。假如城市家庭中洗衣机的市场需求总量为100%,而市场供应量只有70%,那么,对公司来说就有30%的市场机会可供选择和开拓。

(2)从市场的“边边角角”捕捉商机

边边角角往往易被人忽视,而这也正是公司可以利用的空隙。公司,尤其是小公司,要充分发挥灵活多样、更新更快的特点,瞄准边角,科学地运用边角,另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通过合理的经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最终达到占领目标市场的目的。别人认为千万做不得的生意,或是不屑于做的生意,往往隐藏着极大的机会。因为没有人跟你竞争,所以做起来就稳如泰山,钞票也会滚滚而来,但重要的是,要捕捉住机会。

(3)从市场竞争对手产品的缺陷中捕捉商机

研究竞争对手,从中找出其产品的弱点及营销的薄弱环节,也是公司捕捉商机的有效方法之一。美国的罗伯梅塑胶用品公司自1980年高特任总裁起,其业绩增长了5倍,净利增长了6倍。罗伯梅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采取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取竞争者之长,补竞争者之短”的方式。在竞争对手塔普公司开发出储存食物的塑胶容器后,罗伯梅公司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认为塔普公司的产品品质虽然高,却都是碗状,放在冰箱里会造成许多小空间无法利用。于是他便对其加以改进,开发出了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又能节省存放空间的塑胶容器。就这样,在塔普公司及其他公司还未看清产品问题的时候,罗伯梅公司却已将之转化成为极重要的竞争优势了。

(4)从市场的潜在需求中寻找商机

一般讲,市场需求具有梯度递升的规律性。因此,创业经营者应具有超前的意识,预测市场的潜在需求,捕捉发展的商机,拓宽新的市场。在日本,大多数城市居民都是在拥挤的工厂或商场、办公楼内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能多吸几口新鲜空气已成为人们潜在的需求。一些有眼光的商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商机,于是把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灌到瓶里,拿到城市去出售。这种几乎是无本生意的买卖果然十分兴隆。后来,这种瓶装大自然空气又被发展用于登山时使用,销售量更是倍增。

9.富贵险中求,机会变财富

在美国老一代企业家中,安德鲁·梅隆是一个“热衷于机会”的人,他也是通过深谋远虑把握住了机会的人。梅隆一生经营过银行、石油业、钢铁业、铝品业,其中有两件事最值得称道。

1889 年的一天,三位不知姓名的青年人站在梅隆的面前,问他是否愿意替他们偿还银行的一笔4000美元的款子。他们手里拿着一块银蜡色的金属,告诉梅隆这就是铝,并声称他们找到了一种可行的电解生产法,只是没有资本,因此他们在到处寻找资助人。梅隆凭着他的锐利眼光,预感到这在将来会大有前途,于是,马上答应为他们偿还4000美元的债务,并很快资助他们的匹兹堡电解铝公司,将生产资本升至100万美元,而梅隆掌握了60%的股份。果然,只两年多时间,这家公司就控制了北美的铝生产。

类似的事情在1895年还发生过一次。一位曾与爱迪生共事十年之久的发明家爱德华特·兹奇逊找到梅隆,手里拿着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刚砂”,由于资金不足,他请求梅隆资助。梅隆也是凭直觉迅速预感到这一发明的重要商业前景,所以答应了兹奇逊的请求,拿出 12.5 万美元资助,并取得了相当一部分股份,以后这项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抓住机遇,必须要冒险,必须要善于决断,但是任何冒险和决断都要以科学调查研究为基础,失去了这一根基,就像把大厦建立在沙滩上,必然有倾覆的危险。别让冲动毁掉了机会,越是局势复杂的时候,中小公司的经营者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机会,抓住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10.机会来时狠抓一把

许多偶然而至的机遇,都是来去匆匆,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它就会与你擦身而过,而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一次成功的好机会。反之,如果你能够敏锐地抓住它并巧加利用,则多了一份成功的可能。

(1)“专机”奇遇

1990年11月,全国百货用品订货会在西安召开。9月初,广东某日用化妆品厂的经理前往西安。当他在广州机场急匆匆地登上飞机,正要按那张普通民航机票上的座号寻找座位时,一位空姐对他说:“不用对号入座了,这是您的专机。”这时,他才发现100多个座位的机舱里空空如也,只有他一名乘客。原来,民航部门那天临时决定增调一架飞机去西安,半小时前起飞的那架已经满载而飞了,而后起飞的这一架就只剩下他一名乘客了。

一位普通乘客坐“专机”,创造了民航史上的奇迹。《现代人报》称他为“中国第一幸运儿”,介绍了他的奇遇。当《西安晚报》记者前来采访他时,他把这段奇遇与他的产品“嘉娜斯”相联系,记者做了大篇幅有趣的描述,从而使“嘉娜斯”随着主人奇妙的经历打出了知名度,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元,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2)运用偶然机会

邯郸春蕾瓷厂开发的新型瓷器品种——象牙瓷,打入了国内外市场。新产品开发,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在预测市场需要基础上,通过研制生产出新功能、高质量的产品。春蕾瓷厂开发的象牙瓷颜色淡黄,富有象牙感,突破了传统瓷器以白制胜的格调,适应了现代消费者追求“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求。二是开拓市场,营销产品。这可以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派推销人员推销商品;第二种是策划公共关系活动进行促销活动;第三种是“借题发挥”,即借社会事件之题,随机策划,有机吻合的实施策划。这三种形式的效果,第二种要比第一种好,而第三种又比第二种更好。该厂厂长是具有公共关系策划头脑的企业家,他巧妙利用1986年宋庆龄基金会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国际和平年智力竞赛”的时机,进行赞助,为国际和平年智力竞赛专门生产出一批“和平少女”的象牙瓷雕等作为竞赛奖品。结果起到了“借花献佛”的作用,新闻媒介将该厂象牙瓷雕的形象传播到全国和北美,因而使象牙产品销售一空。

利用各种偶然机会,就是要善于把握社会上每日每时所发生的事件,抓住最佳时机,随机策划。在这里,你发现偶然性、随机性问题的敏感性越高,处理偶然性、随机性问题的能力越强,把握机遇的艺术性就会越高,你的成功机会也就会越大。

(3)把握只有一次的机会

林建岳是香港一位赫赫有名的年轻企业家。在他宽敞的办公室里,奖杯、奖座陈列得金碧辉煌,充分显示了主人不凡的经历和奖杯在办公室主人心目中的位置。的确是这样,做了三年香港足球队领队的林建岳,该捧的奖杯全都捧到了手,甚至人们想不到的他也做到了。

昔日纵横捭阖的“球经”令林建岳在商场上长袖善舞。他经营的丽新集团曾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的不还价策略,高价买入旧纽约戏院的地盘而名声大振。后来,又相继购入了纽约戏院对面的钻石酒家旧址等多处地盘。三年后,该黄金地段的地价早已翻了多少倍,为林建岳带来了滚滚财源,并使他有实力连出重拳,令市场注目。而后,林氏集团又投资亚洲电视,成为1/3的股东。林氏集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大增。在回顾自己的迅速发迹时,林建岳说:“纽约戏院的地皮不会有第二幅,电视台也不会时时都有得买,必须把握这只有一次的机会。”

从不轻易放过只有一次的机会,当机会来到跟前时,一定要狠狠地一把抓住。这正是那些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诀。

11.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处在事事必须争先的科技发达的今天,迟一步就会因落伍而遭到淘汰。

日本明治时代曾当过商工大臣的大事业家、“阪急电铁”、“东电公司”、“东宝公司”三家公司的董事长小林一三,他在大阪创设百货店后,便请市内一家卖咖喱饭味道最好、最可口的食堂来百货店内营业,小林把它的售价降低四成,其中两成由小林补贴,且不收该食堂的店面租金。

当小林决定这么做时,公司的董事、员工们都大加反对,纷纷认为明知一定赔老本的生意,任谁也不会做。

其后咖喱饭一应市,对该公司物美价廉的咖喱饭感到吃惊的顾客们,便将这项事实传开,使得四面八方的顾客洪水般地涌来,小林的食堂像挤沙丁鱼似的时时客满。

当然,像洪水般涌来的人群不仅大吃大喝,也会在百货店大买其他商品。小林开设咖喱饭食堂之后,百货店每天人山人海,销售额一下子增加了六倍。这种在咖喱饭方面吃上一点亏,但让顾客知道小林的百货店是真正把好东西以廉价供应给消费者的公司,给消费者留下了好印象。

这个例子是说,别人认为千万做不得的创意,正如跟咖喱饭一样被别人大加反对的创意,才是真正好的创意,其原由就是在这里了。

小林一生中所采用实行的提案,多半是从人家反对最多的那个提案先开始的。

日本理研光学公司、三爱公司董事长市村清也说:“如果别人认为我得到叫做‘成功’的东西,那就是我走了人家不敢走的路,尤其是走人家所走的相反的路而得来的。”

市村清采用董事们不敢支持的提案之后,便对董事们说明:“你们都是这个新时代最进步、最优秀的人物,连最优秀的你们也尚在踌躇不前,不敢实行的这项方案,我想,别的公司是绝对不敢实行的。因此,我们公司一抢先实行,我们就能占上风,我们就能得到创始者应得的优厚利润。经营企业‘先发制人’的精神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你们重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时间即是金钱’的名言,千万不可眼睁睁地坐失大好机会才好。”

12.把握住万分之一的机会

在商业活动中,时机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所建树,要抓住每一个致富的机会,哪怕那种机会只有万分之一。美国有一句俗谚:“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的机会。坐等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约翰甘布士的经验之谈极其简单:“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

有不少聪明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其理由是:第一,希望微小的机会,实现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如果去追求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倒不如买一张奖券碰碰运气;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万分之一的机会。

约翰·甘布士的看法却不同。

有一次,但维尔地方遭遇经济萧条,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制造厂的小技师。见此情景,他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人们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嘲笑他是个蠢材!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家工厂抛售的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美国政府终于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方的物价,并且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而此时,但维尔地方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来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也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不断。在甘布士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劝告他暂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他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将要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他的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十分发达。

甘布士最终成了当时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他在一封给青年人的公开信中说道:“亲爱的朋友,我认为你们应该重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因为它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有人说,这种做法是傻子行径,比买奖券的希望还渺茫。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开奖券是由别人主持,丝毫不由你主观努力,但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却完全要靠你自己的主观努力去完成。”

要想把握这万分之一的机会,必须具备一些必须的条件:

①目光长远。鼠目寸光是不行的,不能看见树木,就忽略了森林。

②锲而不舍。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讲,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也是无济于事的。

13.寻找大公司的空档

对众多的小公司的老板来说,能否与大公司进行竞争,或怎样与大公司进行竞争,是他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个令人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但一定要对此找出合理答案,并且在作出决策之后才能开张营业,否则,难免遭遇失败。

有些人认为凡与大公司进行竞争,结果只能是鸡蛋碰石头,死路一条,但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例表明并非一定如此。

大家都知道 IBM 现在是实力相当雄厚的经营电子计算机的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曾试图与之进行直接竞争,但没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便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可是,仍然有一些一直就经营电子计算机的公司(如信息管理公司)却没有因此而破产倒闭。他们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主要原因是这些公司的老板能够清醒地采用市场细分法,对于各种不同类型顾客的特征详细分析,从中发现了 IBM 公司显而易见的某些弱点,以及某些现时该公司并不那么热心经营的“项目”,因而在确定经营范围的时候,找出了IBM的空档与之进行竞争。专营“苹果牌”微型电脑设备的厂家和商家们正是采用这一办法,成功地找到了促使生意持续发展的机会与途径。事实上任何一家公司,即使是“超级大型公司”,也不可能处处无懈可击,因此小公司与大公司进行竞争并非绝对不可能之事。

倘若一旦发现市场上正萌发着某种从未引起过人们极大注意的需要,然后只要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就可以成就某项事业的话,那就无需为竞争而感到惶恐不安,只要竭尽全力并且想方设法地把那门生意做好就行了。至少大公司已经为你开辟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同时,还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广告和促销活动为你开发了市场上对产品的种种需求。“苹果牌”微型电脑设备的厂家和商家们之所以获得了那样巨大的成就,正是利用 IBM 这样庞大的公司打开了生意的市场。比如,通过各种宣传广告和促销活动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市场上对电脑设备的需求,并赢得了广大顾客的普遍接受,为其他微型电脑设备随后进入市场消除了多种阻力,迅速地打开了销路。

有时候,一些小公司的老板由此也可以在大公司漏掉的生意中发大财。顾客未必都能忍受大公司售货小姐那种缺乏人情味的服务方式,或者为求方便、避免浪费太多时间,于是乎就惠及殷勤待客的小公司了。类似情况到处可见。例如,在经营电脑设备或大型机械设备的行业中,某家公司即使是小规模的公司,倘若能做到交货快捷,及时满足顾客的急需,同样可以从强大的竞争对手那里获得相当的贸易份额。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评估市场潜力,分析竞争形势的时候,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14.预见时代走向,抓住未来机遇

成功学家希尔告诉我们,机遇与我们的事业休戚相关。

阿吉姆·普列姆吉1946年出生于印度一位商人家庭。他父亲经营一家“西印度植物产品公司”,主要业务为食用油。1966年的一天,父亲因心脏病突发而过世,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系留学的普列姆吉只得中途辍学,返回印度继承父业。父亲留给他的资产为200万美元,这为他提供了走向全球财富首脑的第一级阶梯。这一点他与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相同,他们都没有念完大学就开始了人生的探索,只不过前者是身不由己,而后者却预见到了时代的季风将吹向何方。

普列姆吉继承公司后逐渐扩大业务,并将公司更名为维普罗科技公司。他虽说刚步入商海,毫无经验,却信心十足。

1979年IBM公司被逐出印度,普列姆吉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时机,便迅速进入计算机产业,积极地迎接新技术的挑战。1980 年,普列姆吉从美国一家电脑公司获得许可证,开始组装电脑。他的思想很明确:一般的印度公司没有在售后服务上下工夫,他的公司要得到发展,一方面要在技术上领先,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售后服务。

2001年6月,维普罗科技公司的股票连续22天飙升,其原始股票每股面值仅为2卢比,一下子狂升到每股9600卢比。维普罗科技公司股票狂涨的消息,让无数人一夜间知道了阿吉姆·普列姆吉这个名字。据估计,维普罗科技公司的总市值达到20425.4亿卢比,折合475亿美元。475亿美元意味着如果当时卖掉所有维普罗科技公司的股票,普列姆吉就可以买 8%的微软股票、70%的福特汽车公司股票和19%的IBM公司股票。难怪《印度时报》惊叹说:在短短的22天里,维普罗科技公司股票的总市值已超过了印度的财政赤字。普列姆吉个人持有公司75%的股份,在股票连续22天飙升中,其总资产达到356亿美元,不仅成为印度首富,而且在全球富豪排名中也名列前茅。

普列姆吉的成功,虽然有其父为他留下的大笔家产,但主要是由于他具有预见性,并能很好地把握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