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47886700000010

第10章 一卦算出来八辈子

再看《左传》里的另一个案例。

话说武王伐纣之后,遍封诸侯,为了表示对古代圣王的尊敬(至少是表面上),于是找到了大舜的后人,把他们封在了陈国,就在现在的河南淮阳。

到了陈宣公的时候,陈国出现了一个让我们非常眼熟的局面:陈宣公早已经立了太子,可是,他有一个很宠爱的小老婆,这个小老婆又给他生了一个无比可爱的儿子。下面会发生什么,用脚后跟都想得出来。

果然,太子被杀了。政治阴谋的一个原则是:杀戮绝对不会仅仅因为主角的死就宣告结束,必须斩草除根,把一干党羽消灭干净。于是,一个叫陈完的家伙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深切的忧虑,谁都知道,他是太子的死党。

要是换在后来的大一统王朝,陈完必死无疑,可这会儿还好是春秋时期,诸侯林立,陈完脚底下抹油,没抹太多油就溜出国境了。

陈国在今天的河南淮阳,陈完向东逃,逃到今天的山东,投奔齐国。

在那个年代里,流亡的政治犯通常会在外国受到很好的接待,就说陈完吧,是陈国有名的大贵族,还是个贤者,在国际社会上也是很有名望的,这样的人物外国巴不得请过来呢。赶巧,齐国现任国君正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他知道陈完来了,非常高兴,想请陈完来做齐国的高官。陈完很客气,不接受高官,只接受了一个小官。从此,陈完在齐国就扎下了根。

人生无常啊!本来是陈国的大贵族,是太子的亲信,转眼间就变成了政治犯,流落到齐国混了一个小官。我们作为后人,作为读者,可能看看也就过去了,可如果你就是当事人,经历了如此一场天翻地覆的人生转折,你会怎么样呢?

如果你是陈完,你的心里会平静吗?

或者,如果你是陈完的老婆,你会不会怨恨老公呢?会不会后悔嫁给他呢?

我们还真不知道陈完的老婆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回想往事,当年在陈国,仍然单身的陈完那可是个钻石王老五啊。于是,陈国的贵族懿氏很想把女儿嫁给陈完,结下这门亲事。嗯,下边会发生什么事呢?

和晋献公准备要嫁伯姬的时候一样,当时的贵族们每当遇到重大人生抉择的时候,不是占卜就是算卦,都得问问老天爷的意见。懿氏也不例外,弄了一只上好的大乌龟来,为了表示重视,或者是为了节约,没找占卜师,而是亲自操盘。

乌龟可能是比人类更早产生诗人的一个物种,懿氏老婆鼓捣的这只乌龟就用诗一样的语言发表了自己对这门亲事的看法:“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看来凤凰很早就被当做美好婚姻的象征了。这里所谓的“凤皇”就是我们说的“凤凰”,凤是雄的,凰是雌的,古龙说:陆小凤这个大男人不就在名字里有个“凤”字吗?说得也是,可王熙凤这个小女人为什么也在名字里有个“凤”字呢?

对这个问题咱们就不去较真了,反正呢,“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是说凤和凰一起飞翔,叫声非常和谐。

“有妫之后,将育于姜”——这就先要说说“姓”和“氏”的区别了。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姓氏”,大家一般以为“姓氏”就是“姓”,其实“姓”和“氏”是两种东西。我们讲了半天陈完,其实这小子不姓陈,陈是他的“氏”而不是“姓”。“姓”和“氏”的区别是后来渐渐消失的,现在我们大家就只有“姓”而没有“氏”了。

那么,陈完如果不姓陈,又姓什么呢?

他这个姓很奇怪,姓“妫”(读“龟”)。前边不是说过陈国是大舜的后代嘛,大舜的姓就是妫。为什么大舜姓妫呢?因为他以前生活在妫水旁边,就以地名为姓,于是才姓了妫。如果你还要刨根问底,问我那么早以前的历史可不可靠,那我可就说不出来了,大舜时代的事情咱们就别太当真好了。

话说回来,“有妫之后”的意思就是“姓妫的人的后代”,也就是指大舜的后人,也就是指陈国贵族,具体到当前语境之下,就是指陈完。顺便说说“妫”前边的那个“有”字是个虚词,没有实际意思,我们现在还能看到这种很古老的用法呢,比如“有明一代”、“有清一代”等。

“将育于姜”,这是说“将会在‘姜’繁衍后代”。整句的意思倒很明确,只是,“姜”是个什么东西啊,是一个地名吗?

如果你也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不用动多大脑筋就会想到“姜”是什么意思。这确实是一个地名,说的是姜家人的地盘——八成就是齐国。

武王伐纣之后分封天下,姜太公被封到了山东,他的封国就是齐国。所以,“将育于姜”是预言懿氏的女儿嫁给陈完之后将会在齐国而非陈国完成生育繁衍的工作。

再看“五世其昌,并于正卿”,意思也很明确,是说将来到了齐国之后,两口子生儿育女,儿孙继续在齐国繁衍,到了第五代人的时候,陈家就会成为齐国的大族,繁荣昌盛起来,官也做得很大。

最后一句“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这里的“京”字不是指京城,而是“大”的意思,全句是说:“再等到第八代人之后,陈家人就牛得不得了了,再没有人能比他们更牛了。”

这是很吉利的预言啊,看来懿氏的女儿在嫁给陈完之后两口子要到齐国发展,到第八代重孙子的时候,陈家在齐国将会贵不可言。

懿姑娘,现在的陈太太,已经和丈夫到了齐国,虽然是作为流亡的政治犯灰头土脸地逃命来的,可无论如何,这也说明乌龟的预言已经应验了第一步了。将来又会如何呢,也许因为有了乌龟的预言,所以陈太太并不担心。

就算陈太太不担心,那么,陈完担不担心呢?

其实,陈完的心里也装着一套预言。这套预言不是乌龟说的,而是《周易》说的。

我们再来回想当年。

陈国人别看都是大舜的后代,可大舜当年的禅让之风一点儿没传下来。陈国一代代的领导人靠宫廷政变上台,又被在新一轮的宫廷政变中被搞下台,陈完的老爸陈厉公就是这么一位。

在陈完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有一天,一位周王室的史官来见陈厉公,随身还带了一部《周易》。嗯,如果你是陈厉公,你会做什么呢?

我们要知道,这位史官可是从中央来的啊,是从天子身边出来的!

我想很多人都会热情招呼那位史官:“大师啊,用您这双给天子算过卦的金手,给我也算一卦吧!”

这就叫人之常情,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都是一样。

陈厉公请这位大师给儿子算算,小陈完当时可能还不明白大人们这是在玩什么呢。大师排演蓍草,很快就算出了结果——其实也不快,起码要一个小时,但比起当时流行的烧乌龟壳来可是快得多了——这一卦叫做“观之否”。

这位来自中央政府的算卦大师是这样解释的:

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我来慢慢解释。

还记得晋献公请史苏给伯姬算的那卦吧?那一卦叫做“归妹之睽”,意思是:本卦归妹卦变成了变卦睽卦。现在这个“观之否”也是一样,观卦变成了否卦,观卦是本卦,否卦是变卦。

这里的“否”读作“匹”,这个读音现在一般只在“否极泰来”这个词里还用得到,而“否极泰来”正是来自《周易》,本来的意思是“否卦跌到家之后就是泰卦”,因为这两卦刚好相反,否卦不吉而泰卦吉,所以引申为“倒霉的日子霉到头了,好日子就要来了”。

观卦和否卦长得差不多,只有第四爻是不同的,观卦的第四爻是阴爻,否卦的第四爻是阳爻,所以我们可以推算出来,这位周太史在演算出观卦的时候,观卦的一、二、三、五、六爻不是少阴爻就是少阳爻,只有第四爻的阴爻是老阴爻,按照我们前边讲过的规矩,遇到老阴爻的时候把它变成阳爻,其他爻不变,这就成了新的一卦,这就是否卦。所谓“观之否”就是这么来的。

咱们先按照前边讲过的规则自己算一算,看看这个“观之否”到底预言了什么,最后再把我们的结果和周太史的结果对照一下。

嗯,按照前边讲过的规矩,当本卦只有一根爻产生变化,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变爻的情况下,我们要以本卦的这根变爻的爻辞来判断吉凶。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知道,观卦第四爻的爻辞就是这次算卦的结果。

我们来查查《周易》,找到观卦的内容,看到这样一些文字: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能看出我们要找的爻辞是哪一句吗?

有人可能会说:“就是第一句呀,不是写着‘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分明就是在讲观卦啊。”

讲观卦不错,可这是观卦的卦辞,回顾一下前边讲过的七条规矩中的两条:

第三种情况:有三个变爻,就不能用变爻的占辞来判断了,得用本卦和变卦的占辞,以本卦的占辞为主。

第七种情况:六爻一个都没变,这时用本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

看,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才应该用本卦的卦辞来判断吉凶。就现在这个例子来讲,只有观卦当中有三个变爻,或者一个变爻都没有的情况下,我们才应该用观卦的卦辞,也就是方才的那个第一句“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来判断吉凶。而现在的情况是,观卦里边有一个变爻,所以我们要找到这个变爻的爻辞。

这个变爻是第四爻,是根阴爻,所以坐标就叫做“六四”。“六”表示属性:阴爻;“四”表示位置:第四爻。这就找到了吧,是这句:“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句下边接着的那句“《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是《象》的内容,《象》是“十翼”之一,是战国时期的人用来解释《易经》的文字。

好了,这一次算卦的结果,就是得到了这一句话:“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一共九个字。

不要小看这九个字啊,这九个字涵盖了小孩子陈完将来的一生,甚至还涵盖了陈完的儿子、孙子、重孙子的命运啊!

那么,“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如此重要的九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观国之光”,是不是看上去有点儿眼熟啊?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不是和‘观光’有什么联系啊?”

不错,“观光”这个词还真就是从这儿来的。从字面上直译,“观国之光”意思是“观看国家的风光”。

这就要谈谈当时的风俗了:一国的使者到另一国出访,接待人员会带他四处转转,观光一下。如果使者是按照正确路线观光的话,他就会看到景色都是红光亮,人民都是高大全,这一切都折射出该国领导的伟光正。所以,观光是一种政治行为,有身份的人才能出国观光呢,联系到卦象上,“观国之光”应该就预示着小陈完将来会成为一个有资格、有身份出国观光的人物。

“利用宾于王”,别把“用”字往前靠,读成“利用”,这里的“用”是“于”的意思,全句连下来就是“利于做君王的宾客”。这和“观国之光”好像说的是同一件事,既然出国观光,自然是做外国君王的宾客了。

归纳一下,小陈完未来的命运是:会是个有身份的人,极有可能成为大使或者外交官。

下面再用不看卦爻辞的方法推演一遍。

先看是不是“得中”。观卦第四爻,嗯,既不是第二爻,也不是第五爻,所以“不得中”,不太好。

再看看是不是“得位”。观卦第四爻,阴爻居阴位,“得位”,不错。

再看看“乘”与“承”的关系。观卦第四爻,头顶上是根阳爻,脚底下是根阴爻。头顶上的阳爻“乘”着自己这根阴爻,属于“阳乘阴”的关系,合情合理,不错。脚底下被自己乘着的是根阴爻,“阴乘阴”,不好不坏。

最后结合以上几点,综合来看,小陈完的命运应该是“中上”水平——这种算法只能算到这种程度,可算不出来什么将来做外交官那类具体的事情。

现在该来对照一下了,我们算的这卦和周太史算的有什么出入没有。

周太史用的《周易》(这里是只用《周易》狭义的意思,指的是《易经》,不包括《易传》)版本和我们的一样,他一开始得出来的结论也和我们一样。他说:“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看,一个字不差。可他老人家接下来推出来的结论可就比我们厉害多了,他说:“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

所谓“代陈有国”,这话可说得够猛,意思是说小陈完将来会取代陈氏掌握一国之政。我估计陈厉公听到这话恐怕得觉得肝颤:难道这小孩子将来要推翻他老爸我吗?

还好,周太史先用了一个不确定语气“代陈有国‘乎’”,接下来又赶紧宽慰了陈厉公,说小陈完将来拥有一国之政,不在陈国,而在外国,而且当政的也不是陈完本人,而是陈完的子孙后代。

周太史说得也太神了吧,同样是看这个“观之否”,方才我们怎么就没看出这么多内容呢?咱们看看周太史是怎么解释的。

周太史先解释这句“观国之光”,他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光,也就是“观国之光”的“光”,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周太史不把“光”当做“风光”来解释,他认为“光”就是太阳光、月光、星光那样的,是“远而自他有耀者也”,也就是说,是来自于远方的某个发光体的光线。

然后,周太史又解释另外几个卦象的象征意义。坤,象征着土;巽,象征着风;乾,象征着天。有人可能会问:怎么凭空又多出来这么几个卦呀?这可不是凭空多出来的,前边讲过,一个六爻构成的卦可以分为上下两个三爻卦,所以,观卦可以分为下边一个坤卦和上边一个巽卦,否卦也可以分为下边一个坤卦和上边一个乾卦。这在有些版本的《周易》里会写作:观,坤下巽上;否,坤下乾上。

如果用象征物来替换一下,那就是:观卦,土在下,风在上;否卦,土在下,天在上。

先看观卦,现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使劲想象这个场景:下边是土,上边是风,你能从中联想到什么?

我先想几个。

联想之一:我在扫院子,把土扫在了一堆,正要找簸箕来撮,突然刮起一阵风……完了,我刚才白忙了,还得重新打扫。

联想之二:一片黄土,没有草,没有树,也没有河流,一阵狂风吹来,把土刮上了天。土跟着风在天上飞呀飞,突然看到一座城市,很是繁荣。土和风商量说:“兄弟,我看这儿不错,你给踩一脚,我就在这儿下了。”

风一踩刹车,几百万吨黄土就倾泻到北京城了,北京人管这叫“沙尘暴”。再看天上,也许是为了纪念张国荣,所以“风继续吹,不忍远离”,还一路吆喝着:“清河,小营,回龙观,两块两块……”

可人家周太史不是这么联想的。周太史说:“风在天上吹,土在地上堆,这是什么?这是山。”原文是:“风为天于土上,山也。”也可以解释成:“观卦上边的那个巽卦变成了否卦上边的乾卦,巽卦为风,乾卦为天,所以是风变为天;观卦下边的坤卦不变,观卦和否卦下边都是坤卦。结合起来看,就是上边的风变为天,下边还是土,这是什么?这是山。”

不管两种解释的哪一种,我们是不是很难看出来为什么搞出来个“山”,我反正绞尽脑汁也联想不出“山”的意象来。

这个“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如果不是周太史的想象力过于丰富或者《左传》记载有误的话,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周太史在这里用到了“互体”。

虽然没有几个《周易》专家认为“互体”是可靠的,或者说是确实存在的,但在这个案例当中,如果不引进“互体”的概念,恐怕很难解释出来周太史为什么会搞了个“山”出来。

所谓“互体”,就是说卦中有卦,在一个六爻构成的卦里,我们已经知道,下三爻构成内卦,上三爻构成外卦,然而,二、三、四爻还会构成一个“互体”的内卦,三、四、五爻还会构成一个“互体”的外卦。在观卦当中,三、四、五爻所构成的“互体”卦就是一个艮卦,而艮卦一般是象征山的。周太史所谓的“山”,就是来自于这个艮卦。

有了这个“山”了,周太史下边就说:“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所谓“有山之材”,是说山上物产丰富:山是个好地方,有山林,也有矿藏。既然有了这么多山上的物产,“而照之以天光”,这就把“光”给联系上了,是说天上的光芒照耀着山里的丰富物产。“于是乎居土上”,这话很让人费解,从字面看就是接着上文说“于是就居住在土地上”,嗯,总好像讲不太通似的。想来整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周太史从这三点再推出一个结论说:“这就叫‘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费解是不是?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句话我在前边已经作了解释,如果用我前面的解释,却和周太史的这番话调和不到一起。如果硬往一块儿捏,那周太史的话就应该是这样的:“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爻辞才说:‘出国观光,适合做国君的贵宾。’”——这里有个矛盾,是在对“光”字的解释上,这个“光”,到底是一国的风光呢,还是日光和月光?而且,周太史的这句话的因果关系也不很明确:因为“山上有丰富的物产,又有日月的光芒照射,山是坐落在大地之上的”,所以“出国观光,适合做国君的贵宾”。这个“因为”和“所以”之间怎么看怎么都没有因果关系啊!

还有一个文字上的小问题:这里的“利用宾于王”可能是传抄的时候多出来的,周太史这几句话只是解释“观国之光”的,下面才接着解释“利用宾于王”。不过这倒无关大局,我们接着往下看。

周太史说:“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这会儿才解释“利用宾于王”。

什么叫“庭实旅百”?那时候外交访问,到人家的宫廷之后要把礼物陈列在庭院当中,这就叫“庭实”;“旅”的意思是“陈列”,“百”是形容东西很多。

“奉之以玉帛”,这是说“庭实”都是一些好玩意,比如玉呀、帛呀这些值钱的东西。这里又体现着卦的象征意义:乾卦已经在前边象征过天了,现在又被用来象征金玉;坤卦也已经在前边象征过土了,现在又被用来象征帛。这些象征内容在“十翼”的《说卦》里是有详细记载的。而且,正如我前边所说的,只要你把握住卦的象征原则,宇宙万物全可以在八个卦里找到对应的象征表现。

“天地之美具焉”,这是说外交活动送的礼物又丰富又值钱,什么好东西都有了。

于是,最后得出结论是:“适合做君王的贵宾。”嗯,这个因果关系倒是讲得通的。

现在我们先假定周太史到现在为止推论得全都无懈可击,那么,下边的问题是,这卦不是给小陈完算的嘛,怎么说来说去最后又说到陈完的后代去了呢,这又是怎么推出来的呢?

周太史的回答是:“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这就是说:我们看看观卦的“观”字,这是观望、观看的意思,而一个人既然观望别人,那么他所看到的自然就是别人的事而不是自己的事,所以,“出国观光,适合做君王的贵宾”这个结果便不是应在小陈完身上,而是应在陈完的子孙身上。

周太史可真行,又跳到“观”的字眼上去作发挥了,可即便真是这样,为什么陈完一“观望”,就让占断辞应在自己子孙的身上,为什么就不是应在别人身上呢?这个推演步骤周太史却没说。

好吧,就算是周太史无懈可击地推演出占断辞是应在陈完的子孙身上吧,那他又是怎么算出来最后的应验不是在陈国而是在外国的呢?

周太史的回答是:“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大风刮呀刮,最后落在土上,所以说事情最终的应验是在外国。

仔细分析这句话,所谓“大风刮呀刮,最后落在土上”,这是从观卦的坤在下而巽在上来说的:坤在下也就是土在下,巽在上也就是风在上,这个风和土的关系前边已经研究过了,可这时周太史又把这一关系生发出了新意。唉,这真是我们想不到的啊!

大风刮呀刮,看来这是刮出国境了,这也容易理解,我小时候听天气预报总是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如何如何,所以那时候对苏联充满了仇恨,认为是他们一再放任本国的寒流到中国捣乱。大风(寒流)刮出国境,最后落在外国的土地上,这就象征着卦象的应验会在外国。

可是,周太史又是怎么知道巽卦所代表的风一定就是能够刮出国境的风呢?虽然那时候的国家都不大,可巽卦的风难道就不会是徐徐微风吗?难道就不会是小旋风吗?难道就不会是很大的大风,一刮就刮到太平洋了呢?如果真刮到太平洋,是不是就预示着小陈完的后代要在海上作出一番事业呢?

好吧,就算风听周太史的话,只刮到外国,既不更远,也不更近,那周太史又是怎么推算出这个外国就是姜姓国家的呢?

周太史的回答是:“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

这话说得真是斩钉截铁啊:“如果应在外国,一定是姜姓的国家。”为什么呢?因为“姜姓是太岳的后人”。

太岳,对,是太岳,没有笔误。

可前边不是才说了“大”岳吗?怎么一转眼又成“太”岳了?

在古代,“大”、“太”、“天”其实都是一个字,后来才逐渐分开了。明白了这点,你就会知道不少看上去很玄乎的以“太”和“天”开头的词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玄乎,你如果把它们替换成“大”,那感觉就朴素多了。

根据不大可靠的古史记载,太岳是尧舜禹时期的一个古老部落,因为立过功,所以被赐了姓,这个姓就是“姜”。姓里分氏,姜姓里又出了吕氏,大家熟悉的姜太公不是也叫吕尚嘛,这两个称呼一个是从姓来叫的,一个是从氏来叫的。姜太公在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被分封到了齐国为诸侯(事实上他自己没去,是他儿子去的),这是世袭的。所以,如果说到太岳的后人,说到姜姓的国家,那很可能就是指的齐国。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小陈完的子孙将来的发达之地就一定会是太岳后人所统治的国家呢?这可能是周太史从观卦“互体”的那个艮卦推演出“山”的象征,而“太岳”的字面意思就是“大山”,太岳是上古的部落,现在没有了,所以得找太岳的后人,这一找就找到了姜姓统治的国家——要找大国,那就一定是著名的齐国;要找小国,还有个不大知名的许国,这地方后来以曹操的首都——许昌而闻名。

这个弯子绕得实在够大的啊!

周太史接着又说了两句饱含哲理的话:“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这可能又是把观卦“互体”的艮卦和否卦外卦的乾卦拿来比较了,艮为山,乾为天,山是很高大的,是可以和天匹配的。可是,有一个原则值得人们警惕,那就是“物莫能两大”,也就是说:“东西不能两个都大”,引申的意思是:“不可能所有好处都让一个人给占全了,那也太没天理了。”举个例子说,不工作是很舒服的,可以睡懒觉,可以玩电游;拿高薪也是很爽的,月薪十万,年终还有高额奖金,人一有了钱,也就有了权,有钱有权就不愁没女人——可是,两个好处你最多只能占一头,要么游手好闲可是兜里没钱,要么拿着高薪可是流血流汗,既游手好闲又拿高薪的事——嗯,嗯,其实倒也不是没有,而且好像也不少,呵呵,我这个例子看来举得不大恰当啊!

算了,简单一点儿来考虑问题吧,就当既游手好闲又拿高薪的事不存在好了,这就是“物莫能两大”。根据这个原则,周太史推演出:小陈完的后人既然在外国会有大大的发展,那么,它们的祖国陈国就必然会衰落;在陈国开始走向衰亡的时候,陈氏家族会在外国繁荣昌盛起来。

时光流逝,后来,陈太太的乌龟的预言全都应验了,周太史给陈完的预言也全都应验了。陈完家族在齐国越发展越壮大,在第八代的时候,终于成功篡夺了齐国政权,从此,齐国由姜姓国变成了陈姓国,而在这个时候,陈完的老家陈国却被南方的强国楚国给灭掉了。周太史不愧是御用算卦大师啊,区区一卦,就断了陈完及子孙八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