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看一个人,首先看他的眼睛,就可以找出了解他的全部表现的根据,因为全部反应都可以从目光这个统一点上体会出来。目光是最能充分流露灵魂的器官,是内心生活和情感的主体性的集中展现。
——黑格尔
如果说话语是人的第一语言,那么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则是人的第二语言。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第一语言当然是必要的,可我们谁也不应该忽视第二语言的重要作用。
在哈佛图书馆中找到的关于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S.杜鲁门的传记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波茨坦会议的一段话。
1945年的7月,德国已无条件投降,而对日作战仍然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欧洲战后安排问题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波茨坦会议召开,美、英、苏三国领袖进行了会晤。在杜鲁门和前苏联领袖斯大林初次会面时,杜鲁门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他的眼睛,他脸上的表情,给我留下了特别的印象……他说话时注视着我的眼睛。他很客气,心情看起来也很好。我决心同他率直地对话。”
于是,这次会议就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各国共同敦促日本投降。这次会议对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也开始确立起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课堂收获
杜鲁门总统并没有单单根据语言去判断事态的形势,而是通过斯大林的眼神去断定斯大林是一个值得自己信任的人。语言往往具有欺骗性,可人的眼神是最不容易欺骗人的。
眼神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它可以看见整个人的心灵。我们眼睛所泄露的信息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所以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神来表达内容,同时也要注意观察他人的眼神,因为那比语言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