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对方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条件的限制又无法予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拒绝的言辞可以采用“先肯定后否定”的形式,才不会让对方感到尴尬。
——杜维明(哈佛大学教授)
哈佛大学里有一个无乐器伴奏团,团中有位小提琴手叫莫利斯,每年在暑假期间跟随团队巡回全球演出。
一次,一位好朋友对他说:“我很喜欢你们团队的演出,尤其是你演奏的小提琴,可惜剧院售票处的票已经卖光了。你看,你能不能演出的时候带我进去呢?你们不是演出时可以带一名家属进去欣赏吗?你就当我是你的家属,行吗?”
莫利斯手里也没有票,又不愿意在演出前为一张票劳神,这样会影响发挥,于是不想答应好友的请求。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拒绝好友,而是先顺着说,再提出“但是”,从而把拒绝间接化。他平静地对朋友说:“非常遗憾,我手上已经没有票了。不过,在大厅里我有一个座位,如果你高兴,那就来吧……”好友一听非常开心,急忙问道:“在哪里啊,你快告诉我,非常感谢。”莫利斯回答道:“哦,不难找,就在小提琴后面的座位上……”至此,好友顿时明白什么意思了,便找个借口离开了。
课堂收获
对对方的请求最好避免一开口就说“不行”,而是要表示理解、同情,然后再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即据实陈述无法接受的理由,获得对方的理解。这样就不会直接地伤害对方的感情和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同时也为自己留下一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