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飘渺御九界
47877100000002

第2章 壹 窦家遗孤

话说那白面书生辞别船家,径往前路走去。行约半里,只见路旁闪出一个小童,年约十一二岁,生得面如冠玉,头上梳了两个双丫角。那时不过七八月天气,荆楚天气本热,他身上只穿了一身青布短衫。见二人走近,便迎上前来说道:“来的公子,可是寻找我老师胡腾的么?”

书生答:“我们正是来访胡先生的。你是如何知道?”

那及第少年听了此言,慌忙纳头便拜,口称:“公子有所不知。昨夜我老师回来,高兴得一夜未睡,说是在昨日梦棺茕。今晨清早起来,因昨天与人有约会,不能前来迎接,命我在此与公子引路。前面便是老师他老人家蒙馆。老师赴约去了,不久便回,请公子先进去坐一会,吃点早点吧。”

书生见这少年仪表非凡,口齿伶俐,十分喜爱。一路言谈,不觉已来到胡腾家中,虽然是竹篱茅舍,倒也收拾得干净雅洁。

少年又到里面搬了三副碗著,切了一大盘腊肉和一碟豆腐,一壶浊酒,请他上座,自己在下横头侧身相陪。说道:“公子,请用一点早酒吧。”

那书生要问他话时,他又到后面去端出三碗醋汤面,一盘子泡菜来。

那书生见他招待人却非常殷勤,愈加喜欢。一面用些酒菜,便问他道:“世兄,你叫什么名字?几时随你师父读书的?”

少年:“我叫胡窦辅。我祖父本是大将军窦武,死于宦官之手。我母将吾托付老师逃到此处,不想母亲又复死去。老师因为可怜我是师门之后,叫我拜他老人家为师,时常周济我生活,每日教我读书和习武。周老师膝下无儿,只一女名叫胡云。去年村外来了一位老道,也要收我做徒弟,我因为有老师在堂,不肯远离。那道人忽然看见了师妹,便来会我老师,谈了半日,便将师妹带去,说是到什么蜀山学道去。我万分不舍,几次要老师去将师妹寻回来,老师总说时候还早;我想自己去,老师又不肯对我说到蜀山的路。我想我要是老师,我一定要去将师妹寻回来的。我那师妹,长得天人一样。”

书生听了这一番话,只是微笑,又问他会什么武艺。窦辅:“我天资不佳,只会一套腾云剑,会打镖接镖。听老师说,皇城里的人本事很大,过些日子,还要请公子教我呀!”

正说之时,胡腾已从外面走进来。窦辅连忙垂手侍立。书生便过来拜见前辈。书生:“前辈高义,能收得这样的好徒弟。”

胡腾:“此子天分倒也聪明,禀赋也是不差,就是张口爱说,见了人兀自不停。这半天的工夫,他的履历想已不用我来介绍了。”

书生:“他已经对我说过他的身世。只是前辈弟已快要五十的人,你如何轻易把子女送人抚育,是何道理?”

胡腾说:“我说劣徒饶舌不是?云儿这一去,正是她的造化呀。去年辅儿领了一个老道来见我,谈了谈,才知道就是蜀山的红尘大师,有名的剑仙。他看见云儿,说是生有仙骨,同我商量,要把小女带去,做他的末代弟子。本想连辅儿一齐带去,因为他赖着,只把云儿先带了去。如此良机,正是求之不得,你说我焉有不肯之理?”

书生听了此言,不禁诧异。

胡腾:“小友你大概是见猎心喜吧?若论你家世天资,也自不凡,无庸我客气。若论骨格品貌,哪及公子一半。红尘大师见了你,必然垂青。”

书生道:“前辈又拿吾取笑了。闲话少提,我们上京之行几时动身?小世兄可要前去?”

胡腾道:“我这里还有许多零碎事要办,大约至多有十日光景,我们便可起程。辅儿有家世之嫌,只好暂时阻他求学之愿了。”

辅儿听了他师父不要他同去,便暗叹了起来,胡腾道:“你不必如此。无论冤仇,总有还清的一天。我此去又非永别,我每月准会捎书一回,教授你的文武艺业,不过不能像从前朝夕共处而已。”

窦辅听了,思量也是无法,只得忍泪。

书生道:“前辈蒙馆中的学童,难道就是小世兄一个么?”

胡腾道:“我前日自纪山回来,便有入山之想。因为此间宾主相处甚善,是我在归途中救了一个寒士,此人名唤马广,品学均佳,我替他在前面文昌阁寻了寓所,把所有的学生都让给他去教。谁想晚上便遇见了你。”

书生道:“原来如此,怪道除世兄外,不见一个学生呢。”

胡腾道:“辅儿也是要介绍去的,因为你来家中,没有长须奴,只好有事弟子服其劳了。”言谈片时,不觉日已沉西,大家用过晚饭,便自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