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现代小麦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47871600000002

第2章 小麦的种植与标准化生产(2)

§§§第二节我国小麦标准化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小麦的标准化生产着眼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有关方面的利益,它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以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为最高目的,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在各有关方面的协作下,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由此看来,小麦标准化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一、小麦标准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农业标准化的研究与应用工作,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已进入了综合标准化的阶段,提出了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与农业标准化检测体系。自1996年以来,农业6标准化的发展开始加快,每年安排的国家标准平均在100项左右,国务院农业部门以及各地方农业部门也加大了农业方面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力度,累计完成农业方面国家标准1056项,农业行业标准累计达1600多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制定农业地方标准累计达6179项。覆盖了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蔬菜、水产品、禽畜产品、林业和烤烟等生产领域,贯穿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近几年,各地结合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项目,不断增加建立农业发展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数量,从而渐渐形成了一个层层示范的局面。示范区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示范的项目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一大批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无公害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已形成先发优势,示范作用明显。根据估算,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每年给我国新增产值总计达40亿元以上。

近几年来,小麦标准化的工作发展较快,内容主要涉及无公害小麦生产标准化、优质小麦生产标准化和小麦生产标准化基地等方面,并且大部分是按照地区性、区域性的标准,集中在小麦生产的主要省和县。但是贯穿于小麦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标准比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二、小麦标准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标准化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农民的科技水平比较低下,市场意识比较薄弱,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也缺乏对发展高优农产品的认识,这就导致农产品生产方式仍以数量型生产为主,用质量来争取效益的观念薄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民还缺乏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自觉性。标准化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非常少,虽然部分产品加工企业拥有自己的产品标准或达到国家相应的产品标准,但是却缺乏标准化的小麦生产技术,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大多数产品靠进口,导致国内小麦积压,农民卖不出粮食,而企业又陷入了必须大量进口优质小麦的被动局面,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造成了“十五冶后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比较严重的局面。

2.标准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目前我国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远远落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状态,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缺乏统一规划,无法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标准制定的周期太长,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许多标准标龄太长,技术指标落后,修订不及时,无法满足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特别是农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低,农产品项目又不齐全;而且在制定标准时大多考虑国内因素,国际因素考虑甚少,没有与国际市场接轨,无法适应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

3.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相脱节

我国自从实行标准化建设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标准已达6000多项。在这些标准中,产中技术规范比较多,而产后标准和系列标准就比较少,标准与市场没有紧密结合。许多地方制定了农业标准后很难去付诸实施或缺乏实施农业标准的市场条件,这样就导致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和推广脱节,出现了重视标准制定、轻视标准实施的现象;另一方面,与标准实施相配套的生产技术也比较缺乏,再加上在农业生产中,优质与高产存在矛盾,致使目前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迫切需要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技术。

4.农业生产环境与生产资料的质量影响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当前麦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仅对地下水、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而且还由于超标使用农药,诱使害虫的抗药性、耐药性增强,不得不增加农药的用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增加;另一方面,工业“三废冶和生活污水没有进行合理地排放,致使农业灌溉用水质量不断下降,增加了农田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的含量,使农作物的质量大大降低,严重威胁了农业的生产。同时我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经营不规范,农业投入品中的污染物也已成为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这些都对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实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5.农业标准化监测体系不完善

有些地方对农业的检验和监测力度不够,监测机构还不够健全,设施不配套,检测手段比较落后。

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病虫害疫情、水质、土壤、大气污染等监测做得不及时、不到位。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的批发市场比较分散,农村条件各方面差异大,所以也会造成检测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进程。

三、小麦标准化的发展前景

1.加快小麦标准化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小麦标准化是建立在一

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水平之上的标准化的过程,也就是农业科技普及化的过程。应加强对小麦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研究,加强研究和利用世界发达国家农业标准化的制定标准,让我国的农业技术更加成熟,将现有的标准化农业示范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辐射推广功能发挥到最大,不断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形成完善的农业标准化科技推广网络,确保农业标准的贯彻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加强小麦标准实施应用的监督检测力度

要想建立一个健全的标准监督体系,就应该将检验检测、行政执法、立法保护和质量监督等机构有机结合起来。督促各级质量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性检测和农业的生态环境监测,做好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工作,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检查督办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

3.完善市场

调控机制大力宣传和普及关于小麦标准化的知识,使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不断增强,在超市、专卖市场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专卖区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清退出市场。只有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产品的市场地位,才能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逐步形成优质优价的良好市场秩序,促进农业标准化的健康发展。

4.加强农业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不断深化,发达国家始终都在不断地深化农业标准化建设。

因此,我们必须也要加强小麦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及时了解国际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动态,为小麦标准化的技术研究提供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