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园林绿化工培训教程
47871400000017

第17章 园林植物的养护与管理(2)

对园林树木在生长期内进行整形和修剪是灌木类整形修剪的主要内容, 应用的目的决定了修剪的方法和频率。

1.为确保移栽成活而修剪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弄伤一些根系, 比如起苗、运输、搬运、栽植以及回填等环节, 其中风险比较大的是挖掘大苗和用机器给大树起苗吊装时散坨、断根。尤其在非正常植树季节的夏季, 花灌木移栽后出现假活更是时常发生。为确保成活, 进行重剪是在起苗前或起苗后应该立即做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外地苗木在起运时没有土球, 可以把裸根沾上泥浆, 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 并在装车之前进行重剪。如果有早春气温回升很快, 而土温大幅度降低的情况, 新根生长的速度比萌芽展叶和抽生新梢的速度慢很多, 这时根部吸水满足不了水分的消耗,就得将树苗上过早萌发的嫩梢抹掉, 即进行补偿修剪。品种珍贵且造型美观的树种, 运输前需用木箱假植或用草帘单独包装, 定植后无需进行重剪, 只要将衰老的枝条和枯黄的叶片修剪掉即可。

2.花灌木定植后的修剪苗木定植后, 首先用修剪进行树冠整形, 短截和疏剪密度过大或枝条过长的丛生枝。针对放置在核心位置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灌木, 应该根据造型的需要, 将丛生枝剔除, 保留侧枝匀称, 主干光滑的主枝, 通过修剪短截甚至牵拉把树形调整成圆整的小乔木状。在树苗定植后, 需要对下垂倾斜和平行的侧主枝和侧枝进行矫正,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绳拉或者木棍支撑,还应剪掉接近地面的枝条以及树膛内的直上枝、交叉枝等。

3.为控制树体大小而修剪园林花灌木通常是房屋、亭台、假山以及其他园林建筑的衬景, 如果过于高大、粗犷, 就会使整体画面失去平衡, 影响园林建筑的效果。所以不能不加控制地任其生长。即便是草坪中或疏林下的花灌木, 如果不经修剪, 树丛会不断扩大, 相互拥挤在一起, 破坏了园林布局的规整度, 使通风受到了影响, 加之病虫的侵害, 严重影响了树木的健康, 缩短景观的观赏寿命。所以在我国北方, 建议至少进行三次修剪, 第一次, 早春树叶萌发之前, 删除或短截病枝、残枝、虫卵寄生的枝条等; 保留花枝; 重剪之后树木会得到回缩与更新。第二次, 花谢后3 周至1 月,剪掉残花, 疏除新生萌蘖和过密处的小枝, 增强通风透光, 预防病虫害发生; 进行整体的短截和修形。第三次, 立秋后落叶前, 剪去除宿存观赏性强的冬果之外的果实。

4.因树势(健康) 而修剪与整形针对生长旺盛的幼树, 倾向于整形, 修剪只是辅助性修护措施。为了避免生长直立枝, 要剥掉斜生枝的上位芽。一切病虫枝、干枯枝、人为破坏枝、徒长枝等用疏剪方法剪去。选择生长健壮的丛生花灌木的直立枝进行打尖,帮助其早开花。壮年树应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促使多开花。于休眠期修剪时, 在秋梢以下适当部位进行短截, 并且每一年都选择保留部分根蘖, 将部分老枝疏掉, 从而使枝条不断得到更新, 株形也得到丰满。

更新复壮主要针对于开始衰老的树木, 采用重短截的方法, 使营养集中于少数腋芽, 萌发壮枝, 及时疏剪细弱枝、病虫枝、枯死枝。

5.根据花灌木生长开花或结果的栽培目的进行修剪与整形一些花灌木在前一年的夏季高温时进行花芽分化, 在第二年春季开花。这种花灌木的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第二年生枝条上。常见的树种有连翘、榆叶梅、毛樱桃等。这种花灌木应在花残后叶芽开始膨大尚未萌发时进行修剪。植物种类及纯花芽或混合芽的不同决定了修剪的部位。牡丹只需剪除残花, 连翘、榆叶梅、丁香等可在开花枝条基部留2 ~4 个饱满芽进行短截。一些花灌木在夏秋季开花, 如红玫瑰、黄刺玫、珍珠梅等, 其花芽或混合芽着生在当年生枝条上的花灌木。在当年萌发枝上形成花芽, 因此应在休眠期进行修剪。

重剪二年生枝基部的对生芽和饱满芽, 重剪后会长出新枝条, 花枝会有所减少, 但由于营养集成会产生较大的花朵。而对于需要结果观赏或食用的果树, 修剪要根据果树的特点来进行, 同时也要兼顾树势的平衡, 使侧枝特别是果枝粗壮, 层次分明, 将丰硕与美观融合在一起。

6.为达到设计的树形而修剪灌木是园林绿化中的重要设计元素, 其自然的形式和质感就能够起到赏心悦目的作用, 但是园林设计人员通过对其实施造型, 使其达到与建筑之间、与其他不同形式的树木之间的协调和特有的意蕴。总而言之, 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钟爱于装饰性、符号功能强的造型, 如园林中经常见到将灌木修剪成拱门、拱洞、墙垣、长廊、棚架等功能性的实体, 更为普遍的塑成花鸟兽、几何体等纯粹的装饰作用。

空中花园、立体绿化的设计以及生态景观的模仿成为了当今城市用地稀缺的衍生物, 在室内, 无论是椰风海前, 还是南国风情,都不再是设想, 而是成为了现实, 在有限的空间里塑造深远的绿境、胜景, 此中的植材都要经过精心的修剪。

7.为树木的复壮更新而修剪强度修剪开始衰弱的树木, 将大部分侧枝和衰弱的主枝剪掉, 甚至把主枝也分次锯掉, 选留有培养前途的新枝作为培养的主干, 用以形成新的树冠。这种做法叫做更新复壮。通过更新复壮, 较之新植的新苗生长速度较快, 能够延续理想的景观效果。早做准备、早做规划, 才能更好、更有把握地实现复壮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在早春第一次修剪时即留好备用的更新枝, 通过多次的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即可完成。

在修剪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之前, 应先充分了解树木的开花习性。像木槿、玫瑰等树木, 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 可在冬季早春修剪。在生长季节中开花的如月季、珍珠梅等, 在早春重剪老枝外,花后可修剪新稍, 为再次发枝开花做好准备。

对于先花后叶的种类, 在春季花后修剪老枝, 保持理想的树形。

对具有拱形枝的种类如连翘、迎春等, 为了将其树姿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需要重剪老枝, 为新枝的茁壮成长提供空间。

对观叶或观枝条的种类, 如红瑞木可在冬季或早春重剪, 以后轻剪, 使萌发多数枝叶, 充分发挥其观赏作用。

像胡枝子、荆条、醉鱼草等冬季易干枯梢或生命力极强的树种,适宜在冬季自地面割去, 以便于来春重新萌发新枝。蔷薇、迎春、丁香、榆叶梅等灌木, 在定植后的头几年任其自然生长, 如果株丛密度过大, 需要疏掉丛内主枝基部的1/2, 要不然树木会因较差的通风性而无法正常开花。

对萌蘖力弱的树种, 其丛生枝条集中着生在根茎部位, 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把它们整成小乔木状, 提高观赏价值。操作方法是在春季先将株丛中央的一根主枝保留下来, 从基部剪掉周围的枝条, 于是由主枝先端的腋芽和根茎上的不定芽又能长出许多侧枝, 这时仅保留主枝先端的4 根侧枝; 剪掉下部所有的侧枝。这4 根侧枝上继而长出二级侧枝, 并且在主枝和主枝的基部还会萌发出一些侧枝来,应当及时把它们剪掉。这样就把一棵灌木修剪成了小乔木状, 让花枝从侧枝上抽生而出。

(四) 绿篱的修剪

保证提供充足的肥水, 使其茂盛生长, 将其修剪成篱成墙成形,从而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是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

1.绿篱的肥水管理绿篱修剪的工作量繁重, 并且对肥水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植后生长迅速, 在初植绿篱的四周挖一个沟,沟深约为40 厘米, 在沟内填入纯净的客土, 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基肥足、追肥速, 以氮为主, 磷钾结合, 群施薄施, 剪后必施是施肥的原则。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 以保湿为主, 表土干而不白, 雨后排水防渍, 避免出现烂根的现象, 从而绿篱的生长受到影响。

2.绿篱的修剪平面绿篱、图形绿篱、造案绿篱, 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

(1) 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 多次修剪, 保持线条流畅, 按实际需要修剪成形。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 ~ 150 厘米, 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 起隔离视线的作用。

(2) 修剪的操作用大篱剪手工操作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方法,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 不漏剪少重剪, 旺长突出部分多剪, 弱长凹陷部分少剪, 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 造型(圆形、蘑菇形、扇形、长城形等) 绿篱按形修剪, 顶部多剪, 周围少剪。

(3) 修剪的技术要求绿篱生长至30 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 ~5 次修剪成雏形。

(4) 修剪的时间修剪之后将剪下的枝叶及时清理干净, 重视肥水管理, 如果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 会影响绿篱原来的形状,所以当新的枝叶长至4 ~6 厘米时就要进行再次修剪。如遇到雨天、强风、雾天等恶劣天气或正当午时, 则无需修剪。

(5) 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 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 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6) 修剪的作用一是加速成形, 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二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 促使腋芽萌发, 则枝生长, 墙体丰满, 利于修剪成形。

绿篱整形的形式很多, 关键是要保证阳光能照射到植株基部,使植株基部分枝茂密。如果绿篱下枝干枯掉落, 必定会使其观赏价值大大降低。规则式的绿篱需经过人工修剪整枝, 最普通的式样是标准水平式, 即将绿篱的顶面剪成水平式样。半圆球形、波浪式等也是比较常见的式样。绿篱一般分为四种: 篱高20 ~ 25 厘米为矮篱, 篱高50 ~120 厘米为中篱, 篱高120 ~160 厘米为高篱, 篱高超过160 厘米为绿墙, 修剪的方法是在绿篱定植后按规定高度及形状及时剪除上下左右枝。对于粗大的主尖去掉的部分应低于外围侧枝,这样可促使侧枝生长。掩盖住粗大的剪口, 绿篱在定植以后每年修剪的次数不限。

(五) 藤本类的整形修剪

自古以来, 藤本植物一直是我国造园中常用的植物材料, 如今可用于园林绿化的面积愈来愈小, 攀缘植物的垂直绿化具有增加城市绿量、提高整体绿化水平、拓展绿化空间、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增强, 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园林绿化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增加城市绿量, 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不仅需要平面绿化,还要把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藤本植物是垂直绿化的主体, 在绿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藤本植物在绿化中的作用在垂直绿化中常用的藤本植物,有的用吸盘或卷须攀缘而上, 有的垂挂覆地, 用长的枝和蔓茎, 美丽的枝叶和花朵组成景观。有些藤本植物不仅有一定的视觉美感,还能散发出植物特有的香气, 而且个别藤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还是很好的药材或香料。利用藤本植物发展垂直绿化, 可提高绿化质量, 改善和保护环境, 实现景观、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园林绿化效果。

2.藤本植物在绿化中的应用形式

(1) 墙面的绿化现代城市建设多为水泥森林, 缺乏生机与活力, 给人沉重的压力感, 若配以软质景观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增添了绿意的同时, 减缓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舒缓的节奏, 而且还有效地遮挡夏季阳光的辐射, 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藤本植物绿化旧墙面, 可以遮陋透新, 与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 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美化环境。

(2) 覆盖地面藤本植物根系庞大、牢固, 用此来覆盖地面有利于保持水土的稳固。另外与大、小乔木及灌木协调配植, 从而增加林木的层次性。藤本植物附着在园林中的山石, 使原本灰暗、冰冷的山石也有了生机, 并且还可遮盖山石的局部缺陷。

(3) 构架的绿化将藤本植物依附在构架上, 如游廊、花架、拱门、灯柱、栅栏、阳台等。会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种植上各种不同的藤本植物, 构成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植物景观, 这样就可以将观赏和游玩合二为一。既美化了环境, 又改善了生态。有些藤本植物可以建成独立景观, 如紫藤, 可独立种植, 用圆形棚架设立柱, 也可结合建筑物相互衬托, 增加美观。用藤本植物装饰阳台,可增添许多生机, 既美化了楼房, 又把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 藤本植物还是一种天然保护层, 可以减少围护结构直接受大气的影响, 避免表面风化, 延缓老化。因此, 藤本植物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美化作用, 有着愈来愈大的绿化发展空间。

(4) 阳台绿化随着城市住宅迅速增加, 充分利用阳台空间进行绿化, 极为必要, 它能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丰富生活。由于阳台空间有限, 攀缘型植物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很多都是阳台绿化的好材料。

(5) 立交桥的绿化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 高架路、立交桥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在城市市区的立交桥占地少, 一般没有多余的绿化空间, 可用藤本植物绿化桥面, 增添绿色。如北京、天津等城市用地锦、常春藤等绿化立交桥面, 美化了环境, 提高了生态效益。

3.藤本植物整形修剪

(1) 凉廊式适合种植卷须类、缠绕类植物, 如果引于廊顶过早, 会很容易导致侧面空虚。

(2) 附壁式适合种植吸附类植物, 如爬山虎、凌霄、扶芳藤、常春藤等。一般将藤蔓引于墙面, 自行依靠吸盘或吸附根逐渐布满墙面, 蔓一般可不剪。

(3) 篱垣式将侧蔓水平诱引, 每年都要短剪侧枝, 形成整齐的篱垣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