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海洋变迁:趣话海洋知识
47863700000021

第21章 神秘莫测的海洋世界(4)

1872~1876年,英国着名海洋考察船“挑战者”号在进行海洋科学考察中,除了发现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外,最大的收获便是从深海采到了珍奇的小颗粒宇宙尘。

1950年,美国也采集到了海底星屑。紧接着,1967年前后,日本也成了拥有海底星屑的国家之一。这些国家相继对海底星屑展开了多学科的研究并获得了很多科学数据。

1978~1979年,我国海洋调查船“向阳红09号”在参加全球大气试验期间也进行了采集海底星屑的工作,并第一次从太平洋西部海域几千米深的海底采到了这种星际物质,从而使我国进入了研究这一地球外源物质的领域。

各国为了证实所采集到的各种星屑的真实身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科学工作者把它们与用高空气球、U2飞机、火箭、人造卫星飞行器在高空中搜集到的星屑(宇宙尘)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完全相同,从而确定了这些小颗粒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尘埃。

我国科学家对海底星屑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有光谱半定量分析、电子探针分析、X射线粉晶照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获得了试样的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与微结构构造等许多珍贵资料。

科学家们还把海底星屑按显微特征与成分特征,把它们分成铁质星屑、铁石质星屑与玻璃质星屑三种,这三种来自海底的星际使者,以它们各自的风采,呈现在人们面前。在五六十倍实体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铁质星屑是一些黑色的或褐色的长圆球粒,表面光洁透亮,耀眼夺目,仿佛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钢球;铁石质星屑是一些暗褐色或稍带灰白的球状、椭球状或圆角状的小颗粒;玻璃质星屑则是一些无色或淡黄色的尘粒,像是一盘晶莹剔透的玻璃球。

据科学家们测定,铁质海底星屑的主要成分是镁、镍等一些较重的元素;铁石质星屑的主要成分是氧、硅、镁、钙、铝等较轻的元素;玻璃质星屑的主要成分则是氧化硅与少量的二价氧化物。

这些宇宙尘(星屑)在莅临地球、深藏海底之前是星际尘埃的一部分。由于它们反射太阳光线,形成了黄道光的模糊光带,在几百万年的时间内,尘埃颗粒不断向太阳旋转前进,并不断从小行星带得到补充,与小行星碰撞时,迸溅出的火花凝结起来,便形成了这些宇宙尘粒,并被一股强劲的力量推进到地球大气层里。科学家们认为,铁质星屑是行星内部的物质,铁石质星屑是行星外部的物质。

那么,这些神奇的宇宙使者,又是在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下脱离自己的轨道,而甘愿栖身于孤寂的海底呢?科学家们找到了玻璃质星屑光临的缘由。他们认为,玻璃质星屑来自月球,是月球火山作用的喷发物。月球是个火山喷发的世界,火山随时可能爆发,当月球火山喷发时,火山物质以6000米每秒的速度向外射出,而要脱离月球的吸引力,只需要2000米每秒的速度就够了。因此,它们来自月球是完全有理由的。英国巴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除玻璃质星屑外的其他海底星屑是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在宇宙间彼此碰撞时抛出的“火花”,它们每天落到地球上的数量高达14吨,而其中大部分降落在深海底。

对海底星屑的研究历史并不太长,但它对探讨地球、太阳系以及银河系起源与演化都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海洋沉积学、气候学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当然,要在深海底寻找这些神奇的天外来客的踪迹是极其困难的,因为海底是神秘莫测的活动着的世界。但是,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是可以愈来愈多地寻找到它们,并把它们从海底一一地携带到陆地上来的。

第二节扑朔迷离的海洋之谜

“百慕大三角”之谜

在北美洲大陆东南方的大西洋中,有一个北起百慕大群岛(北纬32°,西经65°)、南至波多黎各(北纬18°,西经66°)、西至佛罗里达海峡(北纬25°,西经70°),各个边长都在2000千米左右、面积约170万平方千米的三角形海域,长期以来,该海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神秘莫测而又令人恐怖的海域。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在该海域航行的舰船和飞机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神秘失踪,而许许多多与之相关的科幻小说又给该海域添加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即使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该海域的神秘面纱仍然未被人们完全揭开。

有关“百慕大三角之谜”,自500年前就开始有了文字记载。1502年,哥伦布第四次远航北美洲时,就曾在该海域经历过连续八九天的可怕风暴,并对当时的恐怖情景进行过文字记载。其后,在该海域又接连发生舰船和飞机神秘失踪事件多达数百例。例如,1925年4月18日,日本货轮“来福丸”从美国波士顿起航,当船舶驶入该海域后不久即下落不明;1948年3月4日,美国海军的1.9万吨级运输舰“赛克鲁普”号搭载着236名旅客和73名船员,驶入该海域不久也神秘失踪,事后美国海军曾派出大批飞机和舰船进行搜寻,最后是无果而终;1945年12月5日,美国海军第19飞行中队的5架鱼雷轰炸机在该海域进行训练时全部神秘失踪,美国海军派出大批飞机和舰船搜寻了5天,也是毫无结果;1948年1月29日,百慕大机场控制塔台突然收到在该海域上空飞行的英国飞机要求帮助指明航向的请求,之后该飞机便连同26名乘客神秘失踪;1963年8月23日,美国两架喷气式加油机在飞抵该海域后神秘失踪,随后又有2架巨型引擎飞机也在该海域失踪;1965年6月,美国空军一架C-119运输机在该海域失踪,1967年2月又有一架从美国佛罗里达飞往波多黎各的飞机在该海域失踪。更令人不解的是,凡是在该海域失踪的舰船及飞机,事发前很少发出求救信号,事发后救援者在失事海区既未发现其残骸,也未找到遇难者的遗体或遗物。由于这许许多多疑案在该海域连续不断地发生,因而该海域被人们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大西洋上的墓地”。

为探究其原因,科学家们曾对该海域进行过无数次考察与探讨,但一直未能揭开其谜团。有人认为在该海域水下存在着巨大的潜流,致使海面上形成威力无比的强大漩涡,如同太空中的黑洞,从而导致船舶和飞机神秘失踪;有人认为该海域的地磁场异常,致使船舶和飞机进入该海域后因导航仪器失灵而失事。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B.B.舒列金在20世纪30年代还曾提出过次声波地磁引力说,认为海浪在该海域能引起次声波震荡,频率为6~7赫兹,这样的次声波虽然人们听不到,但却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以使人感觉极度疲劳与焦躁不安,甚至能使心脏和神经系统陷入瘫痪,这种次声波可能就是导致种种惨剧发生的罪魁祸首。因而也就有了太空黑洞说、漩涡说、地磁说、漩涡镜面说、晴空湍流说、次声波地磁引力说等多种不同的假说与推断。但是直至如今仍没有一个可以令人信服的答案。

海底喷发物之谜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中脊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艇“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舷窗,他们看到了浓雾弥漫下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烟囱般的石柱顶口喷发出来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着一处“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度。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浓烟”原来是一种金属热液“喷泉”,当它遇到寒冷的海水时,便立刻凝结成铜、铁、锌等硫化物,并沉淀在“烟囱”的周围,堆成小丘。他们还注意到,在这些温度很高的喷口周围,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就像是沙漠中的绿洲,生活着许多贝类、蠕虫类和其他动物群落。

巴勒的这些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奥温认为,这种海底“喷泉”还与地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奥温在研究深海钻探计划第92航段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万~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代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另外在600万~800万年前,铁含量也有一个小的峰值。奥温还从别人的研究中获悉,始新世时期沉积物的铁含量是目前的6倍,二氧化硅的含量更高,为现代的20倍。为什么沉积物中的钙、铁、硅含量增高?奥温认为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钙将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众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显着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以至极地也出现了温暖的气候。

究竟海底喷发物对气候有哪些影响,人们期待着在对大西洋和印度洋始新世沉积物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发现。

海洋地震之谜

微地震是一种能在地震仪中接收到的暴发性干扰,这种暴发性干扰是由大量周期约为2~10秒的微小的地壳震动波群所组成的,这种微地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它常常伴随附近海洋风暴的出现而暴发。它所包含的波动频率则恰好是与它伴随的风暴所激起的波浪频率的两倍,这就是所谓的“信频现象”。此外,人们还观察到,当风暴由大陆吹向海岸时,这种微地震常能持续很久;反之,当由海洋吹向大陆时,一旦风暴登陆,它就很快减弱以至消失。

那么,海洋微地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们对此曾作过许多猜测。有人认为这是海浪冲击海岸的结果,也有人想用波浪起伏时加在海底上的压力发生变化来解释,但这些说法都不能解释信频现象。

在对微地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地球物理学家斯柯特、海洋家迈克和流体力学家朗吉锡金斯先后从复杂的计算中发现,两列相同频率沿几乎相反方向进行的波浪相撞时确能产生一种向水中各方向辐射的微弱声波。它不是通常的声波,也不随深度而衰减,而且它的频率很接近波浪频率的2倍。计算还表明,由于风暴会在广阔的洋面上掀起波涛,其中含有许多相反方向的波动成分。由所有这些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成声波相当可以,足以激起微地震。

但是,大自然是十分复杂的。尽管这种被称为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理论能解释许多重要的现象,目前它还不能解释为什么当风暴登陆后海上波涛依然存在而微地震却很快平息。对此曾有人提出海洋地震是风和浪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海洋中微地震产生的原因,上述提法也仅仅是一种推测,人们对其产生的真实原因还了解不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这个海洋之谜。

深海生物之谜

科学家通过深海考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之东南320千米,深度为2600米的海底火山附近,发现有不靠阳光生存的动物。阳光最多能到达海平面下100~300米,那里是一片漆黑,但却有大量长达1米的蠕虫(像水族馆的管虫)和30厘米大的巨蛤。另外,还有一些淡黄色的贻贝和白蟹。

深海生物的食物从何而来

一般深海生物的食物来源是:从上层沉降的生物死体、碎屑,微生物化能合成产生的有机物和其他深海生物等。由于食物少、温度低,所以包括细菌在内的深海生物代谢速率(氧耗)低,生长也很慢。深海生物视觉大多不发达,但嗅觉却很灵敏,曾将一些死鱼投放到菲律宾海沟水深9605米处6小时40分钟后,已引来一群端足类,有的鱼已被吃的仅剩下鱼骨。许多深海鱼类口大,能吞食比自己还大的食物。还有许多深海生物(包括许多种鱼以及海星、海参、海笔、海葵等)能发光。这不但有作为诱饵和惊吓敌人的作用,还能作为同类互相辨识的标记。

另一次深海科学考察中,在离南加利福尼亚150海里的海底火山口,深度同是2600米的地方,科学家除了再次发现上述各种生物外,还发现了一种长得很像白鳗的鱼,这更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完全不依靠阳光生存的脊椎动物。这两次惊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没有阳光的深海世界里,这些生物为什么能生存下来,而且长盛不衰?

科学家几经研究,揭开了这个奥秘。原来,在海底的地壳移动时,产生了海底裂缝,当海水渗入这些裂缝,并在里面循环流动时,水温便升高到350℃左右。热水把附近岩石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硫黄)溶解出来,在高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和水反应合成硫化氢,培育恶臭和有毒的东西,这就是火山口附近一些生物的能量来源。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蠕虫、巨蛤或是贻贝,其消化系统大部分已退化,取而代之的是体内寄生着大量的硫细菌。这些深海生物和硫细菌两者互相相依赖,共同生存。一方面,深海生物为硫细菌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合成营养的原料(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氧气);另一方面,硫细菌则通过一连串的化学作用合成营养(碳水化合物)来回报深海生物。这个情况,就好像陆地上植物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一样。不同之处,只是高能量的硫化氢取代了阳光。